2018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 A.半坡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2.《史记·商君列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 )‎ A.使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 B.强化了中央集权 C.使人口增加,发展了封建经济 D.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3.《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认为:“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和说法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他们的“动机”是( )‎ A.树立皇帝的权威 B.发展思想文化 ‎ C.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D.消灭异端学说 ‎4.唐太宗在位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是( )‎ ‎①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分封弟子 ②完善科举制,让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有做官的机会 ③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 ④改变“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侯杨方《盛世启示录》中记述:“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航行于松花江,巡视至吉林乌喇(今吉林省吉林市)……此次行程非常艰难……冬雪之时,沙结冰坚;夏雨,泥深淤阻……”康熙帝此次行程的任务是( )‎ A.抵御沙俄入侵 B.收复台湾 ‎ C.平定少数民族叛乱 D.册封少数民族宗教领袖 ‎6.《天工开物》记录了中国古代某项手工技术的制作流程。如下图,该项手工技术是( )‎ ‎ ‎ 斩竹漂塘 煮徨足火 荡料入帘 覆帘压平 透火焙干 A.制作火药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活字印刷术 ‎7.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这说明( )‎ A.唐诗影响深远 B.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 C.唐诗取材广泛 D.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8.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认为:“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内容或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瑷珲条约》使英国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 ‎ ‎③《马关条约》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 工具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9.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 ‎10.2017年暑假,电影《建军大业》隆重上映,剧中毛泽东说“我们如果想继续革命的话,就必须创造一支有革命信仰的军队”。中国共产党“创造一支有革命信仰的军队”是从哪里开始的( )‎ A.上海 B.广州 C.武昌 D.南昌 ‎11.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李宗仁对部下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这里的“救国机会”是指( )‎ A.西安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2.下图为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重大战役形势图,该战役( )‎ ‎ ‎ A.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 使人民解放军开始在数量上取得优势 C.基本解放华东和中原地区,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 ‎ D.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3.中国社会在某一时期对于穿什么、怎样穿各行其是、五花八门,西装革履、长袍马褂,新旧土洋、千奇百怪。如下图,这种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的并行不悖现象应该出现在( )‎ ‎ ‎ A.鸦片战争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14.1951年9月9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指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伤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但是,为了克服很多农民的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能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并为国家工业品销售开辟一个广阔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这里的“组织起来”是指( )‎ A.进行土地改革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下图是某地的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1958年亩产量远高于其他年份。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C.杂交水稻技术的使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根本出发点都是( )‎ A.党的最高纲领 B.实事求是,立足国情 C.照搬苏联的经验 D.阶级斗争需要 ‎17.在一档名为《中国正在说》的节目上,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先生的一句“老外漫天要价成就中国超级工程”一时成为网络热搜。20世纪60年代,类似这种“被逼出来的超级工程”——“原子弹工程”的成功实施说明当时中国( )‎ A.建立起全方位国防体系 B.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 C.科技可以威胁世界 D.科教兴国战略取得重大成就 ‎18.11世纪,中国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下列关于西欧城市兴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西欧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B.一般是作为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 C.这些城市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D.所有城市都发动了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欧洲的海外扩张和陆上扩张的第一个最明显的结果是,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块大陆或半球。”这里强调了新航路开辟( )‎ A.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B.扩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促进世界的平衡发展 ‎20.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可以作为研究美国“南北战争”史料的是( )‎ A.1776年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 B.1789年华盛顿第一次就职演讲 C.1858年林肯的著名演说:《一幢裂开了的房子》‎ D.1933年罗斯福“炉边谈话”‎ ‎21.下表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各主要大国工业方面的排序,导致各国排序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1860年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80年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1900年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美国南北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2.“耐普曼”是俄国历史上出现的从事私营经济的经营者,所经营的绝大多数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用品如初级农具、家具、锅碗、衣物等用品和食盐、面包等食品。“耐普曼”应该出现在( )‎ A.俄国农奴制改革后 B.十月革命后 ‎ C.实施新经济政策时期 D.斯大林当政时期 ‎23.历史叙事和历史解释是历史认识的两个层面。所谓历史叙事,是叙述以往发生过的事件。而历史解释则是阐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所在。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召开会议并签署《慕尼黑协定》‎ B.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1945年2月,苏、美、英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D.1945年9月,“二战”结束,这是世界正义力量和民主阵营团结一致、携手抗敌的结果 ‎24.“决心通过完成内部市场,增强内聚力和保护自然环境来促进人民的经济和社会进步,并实施旨在保证经济一体化和其他领域同步发展的政策”;“决心对各成员国的国民实行共同的国民身份制度”;“重申为人员自由流动提供方便的目标……”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条款出自( )‎ A.《慕尼黑协定》 B.《联合国家宣言》 C.《北大西洋公约》 D.《欧洲联盟条约》‎ ‎25.1990年3月21日零时,一面由白条间隔,蓝、红、绿三色和金色太阳组成的国旗升起。殖民主义在非洲的最后一个堡垒被攻破。非洲受奴役、被殖民500年的历史从此彻底结束。这面国旗应该属于( )‎ A.纳米比亚 B.埃塞尔比亚 C.埃及 D.阿尔及利亚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12分,27题13分,共25分)‎ ‎26.(12分)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回顾历史,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 ‎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 ‎——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 材料三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百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攫取了台湾及澎湖列岛,使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七十多年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10月25日,台湾与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台湾同胞以此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 ‎ 材料四 1963年,周恩来根据两岸关系的最新形势,在总结十年来对台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将中共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包括:①除外交统一于中央外,台人事安排、军政大权,由蒋管理;②若台经济建设资金不足,中央政府可拨款补助;③台社会改革从缓,待条件成熟,亦尊重蒋意见和台各界人民代表进行协商;④国共双方要保证不破坏对方之事,以利两党重新合作。‎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当天,国防部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国民党军据守的岛屿。 ‎ 材料五 值得所有中国人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过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 ‎——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秦朝为实现“天下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台湾收复后实行哪些措施促进了国家统一?(3分)‎ ‎(3)材料三中,“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是近代中国哪一条约造成的?(1分)“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1分)‎ ‎(4)根据材料四,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1分)为实现这一方针必须坚持怎样的基本原则?(1分)‎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实现祖国统一的意义。(2分)‎ ‎27.(13分)所谓大国,是指世界强国,即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起,对世界整体发展和格局变化有着重大影响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材料二 美国成为强国的历程始于18世纪末,结束于20世纪初。美国……东西两侧濒临大洋,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独立革命期间,它利用英法矛盾,获得外援并赢得独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扩大生产和黄金储备;战后又在军事高科技领域不断创新,抓住信息革命的机遇成为新经济的领头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早实行而且最有连续性的成文宪法,宪政体制稳定。……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不断补充的人才,各种文化的碰撞,融合和发酵,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 ‎——李剑鸣《美国历史》‎ 材料三 从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25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欧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的50年代”和“黄金的60年代”。西欧的繁荣来源于竞争性的、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的和私营企业制度的经济。但是几乎在所有的国家,这一时期的繁荣也都不同程度上伴随着广泛的经济计划、系统的政府干预,以及用以克服竞争性资本主义和商业周期的不稳定的社会服务体系。‎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四 在各国走向繁荣昌盛的途程中有一些共同的因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对这些共同因素的偏离,不论这种偏离朝向哪个方向,总会招致逆转和挫折。通观500年来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发展历程,这些共同的要素大致包括以下这些:(1)确立了自由市场经济制度;(2)建立了法治;(3)实行宪政民主;(4)保证思想自由和学术独立;(5)“橄榄形社会结构”的逐步形成(中等阶层的兴起使传统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形社会”转化为现代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社会”。“哑铃形社会”通常是不稳定的、充满了动乱,而“橄榄形社会”则趋于稳定)。‎ ‎——吴敬琏《从<大国崛起>看各国富强之道》‎ ‎(1)材料一中,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经济中居于什么地位?(1分)根据所学知识,概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崛起的主要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5年间”西欧经济增长的原因。(3分)‎ ‎(4)综合材料,当前我国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可以从各国崛起的历史中得到哪些启示?(3分)‎ 历史模拟试卷(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5 DACDA 6-10 BBDAD 11-15 CCCBB 16-20 BBACC 21-25 BCDD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3分,27小题12分,共25分)‎ ‎26.(1)灭六国,建立统一政权;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辆形制等。(3分)‎ ‎(2)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台湾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 两岸的往来和联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3分)‎ ‎(3)《马关条约》。(1分)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1分)‎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分)‎ ‎(5)实现祖国统一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祖国统一有 利于国家和地区间的和平稳定,有利于推动国家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中华文 明的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分,言之有理即可)‎ ‎27.(1)中心(支配)地位。(1分)英国率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广阔的市场;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3分)‎ ‎(2)优越的自然条件;获得民族独立,维护了国家统一;抓住了历史机遇(科技革命和 战争机遇);有良好的政治保障;广泛吸收多元的外来文化。(3分)‎ (3) 美国制定了帮助欧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二战”后西方国家开始调整经济、干预 经济;1951年以煤钢共同体为标志,欧洲开始走上联合发展(一体化)的道路;‎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3分,言之有理即可)‎ (4) 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力度,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强化政治保障,深化经济改革,大 力发展科技教育等。(3分,言之有理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