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6月模拟试卷2含解析
2016年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实验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死灰复燃 B.磨杵成针 C.滴水成冰 D.积土成山 2.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氧化物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水由水分子构成 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说明了(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很小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氮气 蒸馏水 B.空气 稀盐酸 C.氢气 大理石 D.二氧化碳 空气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6.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 ) A.木炭 B.蜡烛 C.铁丝 D.红磷 7.利用化学知识,可以趋利避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B.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酸雨的产生 C.煤气泄露时向室内洒水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D.限制使用塑料袋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化学家在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化学式:C)和碳酸钠,且金刚石的颗粒有望达到宝石级大小,它将给天然金刚石的开采业带来极大的挑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一种化合物 B.碳是金属元素 C.该反应中生成了新的原子 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9.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0.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SO3 B.SO2 C.CO D.H2SO4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 1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氢原子 ;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3)两个氢氧根离子 ; (4)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12.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充盈的化学小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包含着许多化学内容: (1)家庭厨房中的“柴”趋向洁净,有煤气、液化石油气,还有 (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等. (2)超市货架上的食盐品种丰富,有锌盐、钙盐、硒盐、加碘盐等等.这些食盐中含的锌、钙、硒、碘等是指(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 (3)热水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 (填一种调味品名称)除去. (4)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 性,可将红糖脱色成白糖. (5)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其目的是 ,从而防止食品变质. (6)茶叶、膨化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充入的气体可能是① ;② 等. 13.下图是氧元素、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有关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属于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序号,下同); (2)图中属于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是 ; (3)氧元素与铝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物质.从甲的饱和溶液中提纯甲,可用 法实现. (3)t2℃时,把10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溶液 (填“饱和”或“不饱和”). (4)t2℃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15.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③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请写出用该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的验满方法: . (3)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需要改进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F收集并测量制得氧气的体积,需在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填“a”或“b”)处导管通入 (4)下列反应可使用A装置进行实验的是(填序号) . ①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③木炭还原氧化铜. 16.某小组同学在协助老师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图)(温馨提示:标签上的5%表示该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所占的质量分数).他们对此瓶无色液体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大胆猜想】猜想一:水猜想二:稀硫酸猜想三:过氧化氢溶液 小组同学对标签又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他们一致认为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 . 【设计方案】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如下探究方案: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该液体,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实验与事实】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与解释】(1)以上事实证明猜想 是正确的; (2)产生气体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反思与评价】(1)在实验中,某同学提出应该先将气体收集,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你认为 (填“有”或“没有”)必要. (2)为避免在今后的实验中出现标签残缺的情况,在倾倒液体时应注意 . 【拓展与迁移】根据探究结果,重新贴好标签.标签上化学式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已知氢元素显+1价).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7.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水. (1)生活中可以采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2.5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图所示.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12.5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是 g. ②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16年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实验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死灰复燃 B.磨杵成针 C.滴水成冰 D.积土成山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结合成语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死灰复燃的过程中发生了可燃物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磨杵成针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积土成山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氧化物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水由水分子构成 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考点】水的组成;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析】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及氧化物的概念,和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来解答. 【解答】解:A、水中含有氧元素,并且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对; B、水的化学式为H2O,可以知道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B对;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C对;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 故选D 【点评】了解氧化物的概念,知道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说明了(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很小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通过分析诗句意思,可以应用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观点来解释. 【解答】解:诗句中说到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故选:D. 【点评】诗歌,以精炼的语句描绘出如画一般的意境,从化学的角度应用微粒的观点可以解释其中远处闻到花香的原因.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氮气 蒸馏水 B.空气 稀盐酸 C.氢气 大理石 D.二氧化碳 空气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解:A、氮气属于单质,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故A错; B、空气属于混合物,稀盐酸属于混合物,故B错; C、氢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他杂质,故C正确; D、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空气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是: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A、从取用固体的方法去分析解答; B、从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量低处保持水平去分析解答; C、从酒精具有挥发性,为防止失火,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去分析解答; D、从过虑时,为防止液体洒到桌面,应用玻璃棒引流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A、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的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且应该用镊子夹取;故A错误; B、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量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故B错误; C、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为防止失火,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故C正确; D、过虑时,为防止液体洒到桌面,就用玻璃棒引流;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 6.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 ) A.木炭 B.蜡烛 C.铁丝 D.红磷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分析】将空气中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1)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2)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3)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解答】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其他气体的成分,故选项错误. B、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其他气体的成分,故选项错误.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故选项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能除去氧气,又没有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的方法除去氧气而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所选的可燃物的条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利用化学知识,可以趋利避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B.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酸雨的产生 C.煤气泄露时向室内洒水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D.限制使用塑料袋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考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 【分析】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燃煤脱硫后可以防止二氧化硫的产生;一氧化碳不溶于水;“白色污染”是指塑料污染. 【解答】解: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正确; B、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酸雨的产生.正确; C、煤气泄露时向室内洒水不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不溶于水.错误; D、限制使用塑料袋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化学家在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化学式:C)和碳酸钠,且金刚石的颗粒有望达到宝石级大小,它将给天然金刚石的开采业带来极大的挑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一种化合物 B.碳是金属元素 C.该反应中生成了新的原子 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元素的简单分类;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B、元素包括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C、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解: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不正确. B、碳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不正确.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故C不正确.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2Na2CO3+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9.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促进燃烧的方法是:(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增大氧气的浓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促进物质燃烧的方法. A、可燃物的热值一般是不会改变的;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使燃烧才能更旺; 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会改变的; D、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一般是不会改变的. 【解答】解: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是中的氧气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增大氧气的浓度较难操作,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氧气浓度是一定的,要想燃烧更旺,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火要虚”就是在燃料中间留一些空气,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A、可燃物的热值一般是不会改变的,故A错误;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使燃烧才能更旺,故B正确; 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会改变的,故C错误; D、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一般是不会改变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可燃物燃烧通常需要氧气的支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或氧气充足时可发生完全燃烧,与氧气接触不充分或氧气不足时则发生不完全燃烧. 10.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SO3 B.SO2 C.CO D.H2SO4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原子概念→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化学变化前后物质总质量守恒.此线索的具体内容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构成新物质的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物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答】解:(1)方法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元素种类不变;各种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个数不变.根据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 O,故可知:碳原子反应前为4个,反应后也是4个;氢原子反应前12个,反应后12个;硫原子反应前2个,反应后2S应在“2X”中;氧原子反应前18个,反应后6个水分子和4个二氧化碳分子用掉14个;故剩余的4个氧原子在“2X”中,则X为SO2 (2)方法二:此题也可以用代入法,A、B、C、D四项中的化学式分别代入反应方程式,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C、D都不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的方法,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实质涵义及其应用.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 1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氢原子 H ;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H2O ; (3)两个氢氧根离子 2OH﹣ ; (4)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O . 【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1)根据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进行解答; (2)根据化学式可以表示一个分子,进行解答; (3)根据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进行解答; (4)元素的化合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正负号,再写数字,进行解答. 【解答】解:(1)根据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原子,氢原子表示为:H;故答案为:H; (2)根据化学式可以表示一个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表示为:H2O; 故答案为:H2O; (3)根据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两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2OH﹣, 故答案为:2OH﹣; (4)元素的化合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正负号,再写数字,因此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 O; 故答案为: 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 元素的化合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正负号,再写数字.在解题中灵活应用. 12.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充盈的化学小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包含着许多化学内容: (1)家庭厨房中的“柴”趋向洁净,有煤气、液化石油气,还有 CH4 (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等. (2)超市货架上的食盐品种丰富,有锌盐、钙盐、硒盐、加碘盐等等.这些食盐中含的锌、钙、硒、碘等是指(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元素 . (3)热水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 食醋 (填一种调味品名称)除去. (4)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性,可将红糖脱色成白糖. (5)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其目的是 隔绝空气 ,从而防止食品变质. (6)茶叶、膨化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充入的气体可能是① 二氧化碳 ;② 氮气 等.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常见气体的用途;醋酸的性质及醋酸的含量测定;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物质的元素组成. 【分析】甲烷是一种清洁的能源;锌盐、钙盐、硒盐、加碘盐等物质中的锌、钙、硒、碘等是指元素;碳酸钙能和显酸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隔绝空气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解答】解:(1)家庭厨房中的“柴”趋向洁净,有煤气、液化石油气,还有甲烷等.故填:CH4. (2)超市货架上的食盐品种丰富,有锌盐、钙盐、硒盐、加碘盐等等.这些食盐中含的锌、钙、硒、碘等是指元素.故填:元素. (3)热水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食醋除去.故填:食醋. (4)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将红糖脱色成白糖.故填:吸附. (5)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其目的是隔绝空气,从而防止食品变质.故填:隔绝空气. (6)茶叶、膨化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充入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氮气等无毒的性质稳定的气体,这种包装和真空包装的区别在于真空包装是不怕挤压的物品,而充气包装的物品本身易碎、怕挤压或者是需要保持外观的.故填:①二氧化碳;②氮气. 【点评】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食品容易变质. 13.下图是氧元素、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有关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3 ;属于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丁 (填序号,下同); (2)图中属于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是 A ; (3)氧元素与铝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B ;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概念.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在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为阴离子;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 根据在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为阳离子,因此属于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丁;故答案为:13; 丁;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此可知属于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是A,故答案为:A; (3)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因此氧元素与铝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在原子和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并应用此知识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物质的溶解度 = (填“>”、“=”或“<”).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80g .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甲 物质.从甲的饱和溶液中提纯甲,可用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法实现. (3)t2℃时,把10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饱和 溶液 (填“饱和”或“不饱和”). (4)t2℃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降温(合理均可)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分析】(1)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2)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 (3)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并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4)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般方法是加入溶质、蒸发溶剂、降温. 【解答】解:(1)由图可知: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二者的溶解度相等,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80g;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甲物质.所以从甲的饱和溶液中提纯甲,可用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法; (3)t2℃时乙的溶解度是80g,即1000g水中最多溶解80g的乙,所以把10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4)t2℃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加入甲物质、蒸发溶剂或降温的方法; 故答案为:(1)=;80g;(2)甲;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3)饱和;(4)降温(合理均可). 【点评】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解度概念、物质的分类提纯等知识,即可结合题意正确解答.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15.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试管 ② 长颈漏斗 ③ 集气瓶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收集装置是 E ,请写出用该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的验满方法: 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 (3)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需要改进的是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若用F收集并测量制得氧气的体积,需在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b (填“a”或“b”)处导管通入 (4)下列反应可使用A装置进行实验的是(填序号) ③ . ①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③木炭还原氧化铜.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3)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4)不同的实验装置,功能不同. 【解答】解:(1)①是试管,常用作反应容器;②是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可以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液体药品; ③是集气瓶,常用来收集气体. 故填:试管;长颈漏斗;集气瓶.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不需要加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 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的验满方法是: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B;E;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3)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应该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若用F收集并测量制得氧气的体积,需在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b处导管通入,把通过a导管排出的水收集在量筒中,量筒中收集的水的体积即为反应生成氧气的体积. 故填: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2KMnO4K2MnO4+MnO2+O2↑;b. (4)①锌和稀硫酸制氢气时,因为稀硫酸是液体,不能用A装置进行实验;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因为一氧化碳是气体,不能用A装置进行实验; ③木炭还原氧化铜时,因为木炭和氧化铜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可使用A装置进行实验. 故填:③.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6.某小组同学在协助老师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图)(温馨提示:标签上的5%表示该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所占的质量分数).他们对此瓶无色液体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大胆猜想】猜想一:水猜想二:稀硫酸猜想三:过氧化氢溶液 小组同学对标签又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他们一致认为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 从标签上可知这瓶无色液体属于混合物,而水是纯净物 . 【设计方案】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如下探究方案: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该液体,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实验与事实】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与解释】(1)以上事实证明猜想 三 是正确的; (2)产生气体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O22H2O+O2↑ . 【反思与评价】(1)在实验中,某同学提出应该先将气体收集,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你认为 没有 (填“有”或“没有”)必要. (2)为避免在今后的实验中出现标签残缺的情况,在倾倒液体时应注意 标签向着手心 . 【拓展与迁移】根据探究结果,重新贴好标签.标签上化学式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已知氢元素显+1价). 【考点】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大胆猜想】虽然水的化学式为H2O符合残缺标签中化学式的特点,但标签还标有“5%”字样,说明该瓶内为某种溶液;溶液为混合物,而水为纯净物;根据这些判断对猜想一进行评价; 【结论与解释】 (1)该液体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出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可判断液体为过氧化氢溶液;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可生成水和氧气;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1)没有必要进行气体的检验; (2)为防止试剂瓶上标签被腐蚀,倾倒液体时须标签向着手心; 【拓展与迁移】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由H元素为+1价计算过氧化氢中O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解: 【大胆猜想】标签上的5%表示该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所占的质量分数,因此试剂瓶内液体为溶液,而水为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所以猜想一液体为水的猜想不正确; 故答案为:从标签上可知这瓶无色液体属于混合物,而水是纯净物; 【结论与解释】(1)取少量待测液体药品放入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木条放在试管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猜想三正确;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可分解生成水,同时放出气体氧气,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反思与评价】(1)没有必要进行检验; (2)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向着手心可防止残留液体药品流下而腐蚀标签; 【拓展与迁移】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其中H元素为+1价,设O元素的化合价为x (+1)×2+x×2=0 解之得x=﹣1 故答案为:﹣1. 【大胆猜想】从标签上可知这瓶无色液体属于混合物,而水是纯净物. 【解释与结论】(1)三; (2)2H2O22H2O+O2↑. 【反思与评价】(1)没有; (2)标签向着手心; 【拓展与迁移】﹣1价. 【点评】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各元素化合价与原子个数乘积的和;利用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计算化合物中某一元素化合价.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7.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水. (1)生活中可以采用 肥皂水 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 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2.5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图所示.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12.5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是 3.3 g. ②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硬水与软水. 【分析】(1)根据硬水软水中加入肥皂水的现象不同区分,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解答; (2)①根据反应产生气体的情况图,当反应到120s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达最大值,为3.3g; ②放出二氧化碳达最大值时,水垢中碳酸钙完全反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钙质量,碳酸钙质量与水垢样品质量比可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煮沸时硬水中的钙镁离子可转化为沉淀,使水软化; 故填:肥皂水;煮沸; (2)①由反应产生气体的情况图,可知12.5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是3.3g. 故填:3.3; ②解:设反应掉的碳酸钙质量为x.实际消耗的盐酸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x 3.3g 100:x=44:3.3g x=7.5g 7.5g/12.5g×100%=60% 答: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60%. 【点评】产生CO2气体的情况曲线折点表明此时放出气体二氧化碳达最大值,即碳酸钙完全反应,所以图象题一定要注意转折点的意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