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邵阳市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 年邵阳市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2)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为 90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 20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 共 40 分) 1. 某遗址“距今 6000 多年”“位于长江下游”“发现稻谷和稻壳”。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 6000 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属于长江流 域。他们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制造陶器。他们住干栏式的房屋,开挖水井, 过着定居生活。故 C 符合题意;元谋人、北京人不会种植农作物,故 AB 不符合题意;半坡原始居民生活 在黄河流域,种植粟。故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 C。 2. 截至 2017 年 12 月底,全球 146 个国家(地区)建立 525 所孔子学院……“孔子热”在全球持续升温, 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学者关注。下列就“孔子热”现象的议论中不正确的是 A. 甲国学者:充分说明优秀文化没有国界 B. 乙国学者:伴随着中国和平崛起而出现,是中国国力增强的体现 C. 丙国学者:只有运用孔子思想才能解决好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D. 丁国学者:孔子的很多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符合人类的共同追求 【答案】C 【解析】“孔子热”在全球持续升温,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学者关注,说明优秀文化没有国界,故 A 议论正 确,不符合题意;孔子是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热”现象是中国国力增强的体现。故 B 议论正确, 不符合题意;有些问题可以运用孔子思想解决好,但不是只有运用孔子思想才能解决好世界各国所面临的 一切问题。故 C 议论不正确,符合题意;孔子的核心思想“仁”等很多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符合人类 的共同追求。这是“孔子热”现象出现的原因。故 D 议论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C。 3. 《谈邵阳古城的__传说》中写道:邵阳境内有诸葛亮出师时的祭旗坡、关羽差人建造的鼓楼亭、张飞 卸甲插矛之处的卸甲坊等遗迹与传说。据此判断该文章标题中的空格处应填写 A. 战国 B. 三国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关羽、张飞是三国时期的传说人物,因此, 该文章标题中的空格处应填写三国。故 B 符合题意;战国、唐朝、宋朝与诸葛亮无关,故 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由此判断邵阳古城的传说与三国时期有关。 4. 2018 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冠军是邵阳洞口县的 80 后“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曾对记者说: “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他的许多名篇我都能背诵。”下列作品属于李白的是 A. 《蜀道难》 B. 《念奴娇·赤壁怀古》 C. 《窦娥冤》 D. 《西游记》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蜀道难》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代表作,故 A 符合题意;《念奴娇•赤壁怀古》 是苏轼的代表作,故 B 不符合题意;《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故 C 不符合题意;《西游记》是吴承 恩的作品,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5. 将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厂卫制④科举制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按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④①②③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地方制度,厂卫是明朝 的特务机构,科举制是隋朝首创的选官制度。按照朝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序是①②④③,排除 BCD, 故选 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记分封制、郡县制、厂卫制、科举制出现的朝代,然后根据朝代出现的前后排 列顺序。 6. 2018 年 4 月 11 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将一件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的珍贵文物“青铜虎蓥”(见下图) 进行拍卖,并将当年参与联军“火烧圆明园”、劫走该文物的一名英国海军上校的家信公之于众。材料中的 “参与联军”中的空格处应该填写 A. 德意 B. 俄奥 C. 英法 D. 美日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 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公开抢劫圆明园的珍贵 文物,最后火烧圆明园。故 C 符合题意;德意、俄奥、美日与火烧圆明园无关,故 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7. 《都嘟》中写道:“1918 年的数据是,当时日货占中国所有进口货的 44%,1920 年降到 24%,近乎腰斩 了。这是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抵制日货运动。”这次抵制日货运动发生在 A.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B.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C. 五四运动时期 D. 北伐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指的是 1894——1895 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范围,故 A 不 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指的是 1900——1901 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范围,故 B 不符合题意;1919 年 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 1919 年 的五四运动。因此,题干的抵制日货运动发生在五四运动时期。故 C 符合题意;北伐战争时期指的是 1924——1927 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范围,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时间点“1918 和 1920 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和日本有关,因此1919 年五四运 动时期,发生了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抵制日货运动。 8. 有研究表明:中国十四年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在 4100 万以上,加上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人口损失则 超过 4500 万。材料中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 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1945 年抗日战争设 立结束。故材料中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九一八事变,故A 符合题意;华北事变发生在九一八事变之后, 不属于“十四年抗战”的开始。故B 不符合题意;西安事变是中国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故 C 不符合题意;1937 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七七事变是“八年抗战”的开始。 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9. 1948 年秋,中共中央果断决定与国民党军队主力进行决战,首先选择在东北境内发动了 A. 台儿庄战役 B. 辽沈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淮海战役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 1938 年,故 A 不符合题意;1948 年的辽 沈战役发生在东北境内,故 B 符合题意;平津战役发生在 1948——1949 年,与东北境内无关,故 C 不符合 题意;淮海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不符合题干的“东北境内”。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0. 2017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施行。《国歌法》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 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 下拘留等。《国歌法》所保护的对象是 A. 《英雄交响曲》 B. 《义勇军进行曲》 C. 《黄河大合唱》 D. 《游击队之歌》 【答案】B 11. 下图是《湖南开国将帅画传》封面书影图片。图中三位湖南籍元帅分别是罗荣桓、和贺龙 A. 黄兴 B. 刘少奇 C. 任弼时 D. 彭德怀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兴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之一,不可能成为开国将帅。故 A 不符合题 意;刘少奇是湖南省宁乡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主要领 导人之一。刘少奇不属于湖南籍元帅。故 B 不符合题意;任弼时是湖南省湘阴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 勋,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工农红军主要领导者之一。任弼时不属于湖南籍元帅。故 C 不符合题意;彭德怀是 湖南湘潭人,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中华人民 共和国元帅。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 12. 2018 年 4 月 2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与到访的印度总理莫迪举行非正式会晤。莫迪表示,印中都 是文明古国,两国交流源远流长。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古印度的是 A. 金字塔 B. 《汉谟拉比法典》 C. 《荷马史诗》 D.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故 A 不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 巴比伦文明的象征,故 B 不符合题意;《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史诗,故 C 不符合题意;阿拉伯数字的发 明者是古代印度人,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得名叫阿拉伯数字。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 13.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图示,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14. 美国前总统布什曾在一次演讲中说:“人类千百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因为 只有驯服了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下列文献中,在美国把统治者“关” 进笼子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 《权利法案》 B. 《1787 年宪法》 C. 《人权宣言》 D. 《民法典》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把英国国王“关”进笼子里,故A 不符合题意;美国颁布的《1787 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在美国把统治者“关”进笼子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故 B 符合 题意;《人权宣言》和《民法典》都是法国颁布的文献,与美国无关。故 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5. 下边是张红同学在复习某重要历史知识时制作的学习卡片。据此判断他正在复习 A. 日本大化改新 B. 俄国农奴制改革 C. 日本明治维新 D. 美国罗斯福新政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大化改新发生在 7 世纪,与学习卡片的 1868 年不符,故 A 不符合题意; 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在 1861 年,与学习卡片的 1868 年不符,故 B 不符合题意;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 1868 年,“废藩置县”是明治维新的内容。故 C 符合题意;美国罗斯福新政发生在 1933 年,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6. 1916 年 11 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来,它一直疯狂 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材料中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A.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B. 《凡尔赛和约》签订 C. 慕尼黑会议召开 D. 德军突袭波兰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的“1916 年,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说的“奔向奴 役和毁灭”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年 6 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故材料中所 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萨拉热窝事件爆发。故 A 符合题意;《凡尔赛和约》签订是在 1919 年, 故 B 不符合题意;慕尼黑会议召开是 1938 年,故 C 不符合题意;德军突袭波兰是二战爆发的标志。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7. 普京在评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劣时说:“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 国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据此可知,普京 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态度是 A. 完全肯定 B. 全盘否定 C. 客观公正 D. 不置可否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的“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 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可以看出普京既看到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 制的作用,又点出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因此,普京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 态度是客观公正。故 C 符合题意;完全肯定与题干的“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 济的崩溃”矛盾,故 A 不符合题意;全盘否定与题干的“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 国展开战争的”矛盾,故 B 不符合题意;不置可否的说法错误,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8. 2018 年 4 月 27 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该宣言 指出:“两位首脑怀着尽早终结冷战造成的长期分裂和对峙、勇于开创民族和解……”材料中提到的“冷 战”开始的标志为 A.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是冷战的信号,冷战还未开始。故A 不符合题意;1947 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故 B 符合题意;实施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的表现,不是冷战 开始的标志。故 C 不符合题意;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在 1949 年,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9. 2018 年 4 月 14 日,美国、英国、法国三国空袭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使得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这从一个 侧面说明“二战”后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主要因素是 A. 大国争夺和介入 B. 教派众多 C. 民族成分复杂 D. 领土争端激烈 【答案】A 【解析】“2018 年 4 月 14 日,美国、英国、法国三国空袭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反映的是大国的介入。因此, 美国、英国、法国三国空袭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使得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从一个侧面说明“二战”后导致中 东地区矛盾复杂的主要因素是大国争夺和介入。故 A 符合题意;教派众多、民族成分复杂、领土争端激烈 是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主要因素,但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 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美国、英国、法国三国空袭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是大国对叙利亚的争夺和介入。 大国的争夺和介入,得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 20. 2018 年 4 月 9 日环球网刊载过“对华打响贸易战后特朗普下一步如何走?脱离 WTO 规则?”文章。该文 章标题中的“WTO”是指 A. 欧洲联盟 B. 联合国 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 WTO,中文简称是世贸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 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 拥有 164 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 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故 D 符合 题意;欧洲联盟,简称 EU,故 A 不符合题意;联合国英文简称 UN,故 B 不符合题意;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简称 APEC,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四道小题,第 21、22、23、24 题分别为 19、16、15、10 分,共 60 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秦朝疆域图 图二西汉疆域图 图三清朝疆域图 材料二 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北魏、辽、金、元、清在中国的史书序列中也都成为了“中 国正统”。近代史上,大片边疆地区被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疆域急剧缩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中国疆域进入了稳定和巩固时期……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今天,中国疆域虽然尚未实现完全 统一,但“九二共识”的达成表明实现统一是大势所趋。 ——摘编自李大龙《试论中国疆域形成和发展的分期与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疆域从秦朝到清朝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完成下列清朝 疆域示意图。 (2)完成下列关于“民族与建立的政权”的简易表格。 民族 ① 契丹族 女真族 ③ 满洲(满族) 建立的政权 北魏 辽 ② 元 清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疆域在近代史上急剧缩小”的主要原因。 (4)分别指出我国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并谈谈你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看法。 【答案】(1)总体趋势:逐步扩大(西部、北部及东北部等扩大)。 清朝的疆域:①太平洋,②南沙群岛(南海诸岛),③西伯利亚。 (2)①鲜卑族,②金,③蒙古族。 (3)列强侵略(中国疆域在列强的吞噬下急剧缩小或大片边疆地区通过不平等条约被侵占),清政府腐败 无能等。 (4)1997 年,1999 年。(各,看法:实现统一是大势所趋(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文化交流日 益增多,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势力及国际上反华势力的分裂图谋等)。 【解析】(1)分析材料一的秦朝疆域图、西汉疆域图、清朝疆域图,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疆域从秦朝到清朝 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逐步扩大(西部、北部及东北部等扩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的疆域,东临 太平洋,南包南海诸岛,北结西伯利亚。故答案为:①太平洋,②南沙群岛(南海诸岛),③西伯利亚。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游牧在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的阿骨打建立了 金。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在 1279 年统一全国。故答案为:①鲜卑族,②金,③蒙古族。 (3)分析材料二的“近代史上,大片边疆地区被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疆域急剧缩小。”结合所 学知识可以概括出“中国疆域在近代史上急剧缩小”的主要原因: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等。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1997 年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祖国, 1999 年年 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为了 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应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势力及国际上反华势力的分裂图谋等。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共产党宣言》发表 170 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近代史上,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 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 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 强大思想武器。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讲话(2018 年 5 月 4 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181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②巴黎公社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 ③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 ④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用直线将材料中提到的“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 与其相对应的历史事件连接起来。 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 戊戌变法 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改良主义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 辛亥革命 (3)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简述这次会 议的重大历史意义。 (4)我们今天仍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错误错误正确正确 (2)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等。 (4)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 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理论等。 【解析】(1)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 义诞生。因此“181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说法错误。 ②依据材料“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 年建 立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最后失败了。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的俄国 十月革命。故本题说法错误。 ③依据材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传播到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因此,十月革 命的胜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故本题说法正确。 ④依据材料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 合起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可以看出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 义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故本题说法正确。(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 动,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故不触动 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是洋务运动。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先进制度的戊戌变 法,结果失败了。因此,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改良主义是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 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因此,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是辛亥革命。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 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4)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 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科 学理论等。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2015 年,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 其《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文章中指出,人类正在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 之上展开,向着更智能、更绿色、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新浪网 材料二 ——摘自 2017 年 11 月张召忠新浪微博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色。 (2)学习完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初三(九)班计划以“三次工业革命”为主题出一期历史黑板报。以 下是小明同学设计的黑板报样式,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各举一例相应的史实,以帮助小明同学完成这期黑 板报。 (3)下列划线部分有两处知识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更正。 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原子能、航海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展开,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 最突出的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缩小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 调整了国际经济格局;大批新型产业兴起,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得到改善。 (4)材料二中的张召忠预测中国有可能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你觉得他的预测会准确吗?为什么? 【答案】(1)特色:更智能(人工智能),更绿色(绿色环保),更健康,大数据,在前三次工业革命 基础上产生等。 (2)①电力或石油,②火车(火车机车)或汽船(轮船),③电气时代。 (3)航海技术,航天技术。缩小了,扩大了。 (4)参考答案一:会。原因:中国改革开放(科教兴国)以来,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科技创新, 有些科技处在世界前列;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和平发展是主流等。 参考答案二:不会。原因: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技水平基础差,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 国是个人口大国,生存所需投资大,影响科技投入;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等。 【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人类正在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之上展开, 向着更智能、更绿色、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可以归纳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色是:更智能,更绿色, 更健康,大数据,在前三次工业革命基础上产生等。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和 大量使用,促进了石油的开采。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能源是电力和石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 大量使用,促进了新的交通工具火车和汽船的发明。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 领域展开。因此,航海技术错误,改为航天技术。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是技 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调整了国际 经济格局;大批新型产业兴起,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得到改善。因此,缩小了错误,应 改为扩大了。 (4)本题答案不唯一,可以选择中国有可能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也可以选择中国不会引领第四次科技革 命。中国有可能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原因是:中国改革开放科教兴国以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综合国 力增强,有些科技处在世界前列;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和平发展是主流。这些都说明 中国有可能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国不会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原因:中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科技水平基础差,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生存所需投资大,影响了在科技方 面的投入;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这些都说明中国不会引领第四次科技 革命。 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归纳材料,得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色。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正确识记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新能源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正确识记第三次科技革 命的标志、特点。解答第四问选择中国有可能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或者不会都行,结合所学说出理由即可。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有些人打着“反思历史”“还原真相”等旗号肆意恶搞英雄、诋毁 英雄、抹黑英雄、曲解英雄烈士事迹,诸如“黄继光是摔倒了才堵枪眼的”“邱少云的事迹是真的吗”“欧 阳海不去拦惊马列车也不会出事”等。侵犯英烈名誉权案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亵渎了为国家和民族献身 的英烈,刺痛无数人的心,应予以强烈谴责! ——摘编自网络时评 (1)我们中学生对恶搞英烈的行为应持怎样的态度?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下列诗句所赞美的英雄人物。 ①阵前潜伏不动身,烈火焚烧化忠魂,甘为全局献今生! ②平凡工作献忠诚,为民服务洒浓情,无数好事不留名! ③骏马受惊横铁轨,列车电掣发千钧,拦马护客浩歌存!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自 2018 年 5 月 1 日起开始施行。国家保护英雄烈士,对英雄烈士 予以褒扬、纪念,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摘编自人民网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布与实施的认 识。 【答案】(1)态度:谴责或反对等。 (2)英雄人物:①邱少云,②雷锋,③欧阳海。 (3)颁布与实施很有必要,很及时,有利于保护英烈合法权益,有利于遏制恶搞侵犯英烈的违法行为发生, 捍卫英烈有法可依,以司法手段维护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任意一点得,其他言之有理者也可给 分) 【解析】(1)分析材料的“肆意恶搞英雄、诋毁英雄、抹黑英雄、曲解英雄烈士事迹,这些行为亵渎了为 国家和民族献身的英烈,刺痛无数人的心,应予以强烈谴责!”可见我们对恶搞英烈的行为应持的态度是: 谴责或反对。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严守潜伏纪律,最后被大火吞噬。故中用身躯堵住敌 人机枪口,故①所赞美的英雄人物是邱少云;雷锋是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在自己的中国岗位上兢兢业业, 助人为乐。故②所赞美的英雄人物是雷锋;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牺牲于衡阳市衡东县新塘镇。欧阳海是中国 人民解放军爱民模范,他曾两次抢救溺水儿童,一次参加灭火,并救出一位老人。他用自己舍身推战马、 勇救人民生命财产的英雄壮举,实践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 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故③所赞美的英雄人物是欧阳海。 (3)依据材料二的“国家保护英雄烈士,对英雄烈士予以褒扬、纪念,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维 护社会公共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布与实施很有必要,很及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有利于保护英烈合法权益,有利于遏制恶搞侵犯英烈的违法行为发生, 捍卫英烈有法可依,以司法手段维护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