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模试卷十
中考化学模试卷 一、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3分)制作下列物质的原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五角硬币 B. 大理石华表 C. 纯羊毛衣 D. 塑料小球 2.(3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汽 D.二氧化碳 3.(3分)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 A.KCl B.Na2SO4 C.CO(NH2)2 D.Ca(H2PO4)2 4.(3分)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氢离子的是( ) A.2OH﹣ B.2H2 C.H2 D.2H+ 5.(3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称量固体 D. 过滤 6.(3分)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由原子构成 7.(3分)如图是某新装修居室半年内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甲醛(HCHO)质量的曲线图(国家标准: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0.08mg/m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醛是氧化物 B.甲醛具有挥发性 C.甲醛有毒危害人体健康 D.新装修的房子要通风较长时间后才能入住 8.(3分)金属锰与氯化亚铁发生如下反应:Mn+FeCl2═MnCl2+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B.锰不与稀盐酸反应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铁元素从+2价转化成0价 9.(3分)如图是化学小组对加碘盐在不同条件下碘损失率的研究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适量的补碘有利于健康 B.避光保存可降低加碘盐中的碘损失率 C.煮沸状态下,溶液pH越大,碘损失率越大 D.烹饪过程中,不宜在爆炒时放入加碘食盐 10.(3分)下列实验目的与所用试剂相符的是( ) A.证明NaOH溶液中含有Na2CO3﹣﹣酚酞试剂 B.证明NaOH溶液中含有Na2CO3﹣﹣澄清石灰水 C.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杂质﹣﹣稀盐酸 D.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杂质﹣﹣CaCl2溶液 二、(本卷共6题,共45分) 11.(5分)宣传省运会,关注新宁德。 (1)新场馆:新建场馆使用的玻璃材料,其主要成分之一硅酸钠(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新项目:本届省运会新增龙舟项目,制作龙舟的樟木中含有樟脑(C10H16O),写出C10H16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 (3)迎火炬:火炬燃料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确保障:运动员食谱中的牛肉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 。 12.(4分)铁是最重要的金属。 ①“百炼成钢”与“铁杵磨针”蕴含的变化原理 (填“相同”或“不相同”)。 ②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三个实验,每隔一段时间测量U形导管液面高度差,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瓶中盛放的物质 0小时 1.0小时 2.0小时 3.0小时 ① 干燥的铁丝 0cm 0cm 0cm 0cm ② 沾食盐水的铁丝 0cm 1.2cm 5.6cm 9.8cm ③ 沾了清水的铁丝 0cm 0cm 0.8cm 3.5cm 上述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填实验序号): 。 根据上述实验得出:氧气、 、 是影响铁生锈快慢的因素。 13.(4分)材料是时代发展的标志。 ①我国用铝合金和石墨烯混合制成的“烯合金”,有望生产出“纸一样薄的手机”。 下列关于“烯合金”的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填序号)。 A.具有可燃性 B.具有导电性 C.是一种纯净物 ②我国用铼合金制造飞机发动机叶片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铼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图中X= 。冶炼铼的化学方程式为2KReO4+7H22Re+6M+2KOH,M的化学式是 。 14.(2分)金以刚折,水以柔成。 (1)生活中可用 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2)下列做法中,水用来隔绝空气的是 (填序号)。 15.(6分)如图是KCl、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B.20℃时100g水能溶解36g的NaCl C.0℃时溶解度大小:KCl>MgSO4>NaCl ②40℃时,将100 g水加入45 gKCl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精确到0.1%)。 ③在80℃时,KCl、MgSO4混合的饱和溶液,要得到少量纯净的MgSO4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过滤。 16.(6分)初中化学常用曲线图表示物质间作用或转化时各类变量之间的关系。物质甲、乙为初中常见的物质,当两物质作用(或转化)时,X轴表示的量增大时,y轴表示的量也呈变大趋势如图。 (1)若甲为H2O,x轴表示物质乙加入水中的质量,y轴表示溶液的温度,则物质乙为 (填序号)。 A.NH4NO3固体 B.NaCl固体 C.浓H2SO4 (2)若甲、乙分别为NaOH溶液和HCl溶液,y轴表示溶液pH,则x轴表示的是 (填“NaOH溶液”或“HCl溶液”)的质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甲、乙是M元素的两种氧化物,甲可转化成乙,x轴为反应的时间,y轴为转化过程甲、乙混合物中M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符合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17.(13分)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资料1: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资料2: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资料3: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①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 ②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加热。 探究一 气体制备 (1)若采用资料3中方法①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可选用图1中 装置(填序号),收集氨气选用 装置(填序号),检验试管中已集满氨气的方法是 。 (2)若采用资料3中方法②来制取氨气,其发生装置若用来制取氧气,写出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探究二 氨气测定 (3)实验室常用稀硫酸来吸收氨气(NH3),生成硫酸铵[(NH4)2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用上述原理和图2实验装置测定某公厕中氨气含量平均值。 经过较长时间不间断的测定共吸取2m3的空气,最后称得Ⅰ装置增重了40mg。该公厕空气属于人体感受 (填序号) 程度。某同学认为测得结果与自身感受不相符,请你分析产生这一误差的可能原因: 。 探究三 氨气用途 研究人员发现氨气还可用来制作新型燃料电池,其制作工艺流程如图3。 (5)该流程中可重复利用的物质是 (写一种)。 (6)步骤①加入K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从环保角度看,直接供氨式碱性燃料电池的优点有 。 18.(5分)小黄同学在某超市发现一种复合疏松剂,其部分说明书如图1所示: (1)在水中碳酸氢钠能与柠檬酸或酒石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 (2)小黄同学将10.0g复合疏松剂样品放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如图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其它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求该复合疏松剂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 【分析】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解答,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 【解答】解:A.五角硬币是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 B.大理石属于天然材料; C.纯羊毛衣是由羊毛制成的,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D.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材料的分类,掌握常见的物质组成及其组成材料是解题的关键。 2.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回答本题. 【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氯化钾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B、Na2SO4中不含氮元素,不属于氮肥。 C、尿素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4. 【分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解: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OH﹣ 可表示为2个氢氧根离子,故选项错误。 B、2H2可表示2个氢分子,故选项错误。 C、H2可表示1个氢分子,故选项错误。 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H+可表示为2个氢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与含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 【分析】A、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 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左放物质,右放砝码(即“左物,右码”)。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解:A、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故错误; B、倾倒液体时,容器口与试管口应该紧挨紧靠,瓶塞要倒置于试验台上,故错误; C、左放物质,右放砝码,故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 【分析】 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微粒会不断运动,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 【解答】解:由于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微粒会不断运动,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因此在公共场所应禁止吸烟。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这是造成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故B正确;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隙无关。故C错误; D、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构成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准确理解分子的性质,会应用微粒的基本性质解释某些生活中的现象。 7.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毒性来分析; D.根据降低毒性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甲醛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甲醛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甲醛具有挥发性,故正确; C.甲醛有毒,会危害人体健康,故正确; D.新装修的房子要通风较长时间降低甲醛的浓度,以后才能入住,故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氧化物的概念、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8.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锰能与氯化亚铁反应置换出铁,故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正确; B、锰能与氯化亚铁反应置换出铁,故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因此锰是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 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正确; D、氯化亚铁中铁元素为+2价,铁单质中铁为0价,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金属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9. 【分析】根据人体需要的无机盐以及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碘酸钾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A.碘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人体适量的补碘有利于健康,故A说法正确。 B、温度高碘损失率大,所以避光保存可降低加碘盐中的碘损失率,故B说法正确; C、煮沸状态下,pH越大,碘的损失率越小,故C说法错误; D.碘酸钾受热易分解,所以炒菜过程中,尽量在出锅时再加入加碘食盐,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个材料信息题,解题的关键是要紧扣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难度不大 10. 【分析】A、根据碳酸钠、氢氧化钠均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碳酸钠、氢氧化钠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证明NaOH溶液中含有Na2CO3,故选项实验目的与所用试剂不相符。 B、碳酸钠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可证明NaOH溶液中含有Na2CO3,故选项实验目的与所用试剂相符。 C、Na2CO3、NaOH溶液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目的与所用试剂不相符。 D、Na2CO3杂质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目的与所用试剂不相符。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二、(本卷共6题,共45分) 11. 【分析】(1)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比; (3)根据物质的结构式可以数出各原子的个数,进而推测出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4)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解答】解:(1)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化合价为x,则有(+1)×2+x+(﹣2)×3=0,解得x=+4,故填:+4; (2)C10H16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16):(12×10)=2:15;故填:2:15; (3)由丙烷的结构式可知,1个丙烷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构成的,化学式为:C3H8;丙烷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故填:C3H8+5O23CO2+4H2O; (4)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故填:蛋白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分析】①根据“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大深,铁杵磨成针”的含义,进行分析; ② 钢铁在中性或水膜酸性较弱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分析所给表中数据,由数据得出结论。 【解答】解:①“百炼成钢”是指生铁经锤炼后其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填:不相同; ②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越高、越快,说明铁丝生锈的速率越彻底、越快,上述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沾了食盐水的铁丝生锈最快,沾了清水的铁丝生锈速率较快,干燥的铁丝生锈速率最慢,几乎不生锈。故填:②③①; 根据上述实验得出:水、氧气、盐溶液,三者同时具备时,有盐溶液速度最快;故填:水;盐溶液。 【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13. 【分析】(1)根据题意:石墨烯由碳原子构成,碳的化学性质,及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解答。 【解答】解:(1)A、烯合金中有石墨烯,石墨烯是碳的单质,具有可燃性,故A正确; B、石墨烯与铝合金,研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的性质,所以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故B正确; C、铝合金和石墨烯(一种碳单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所以烯合金是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C (2)铼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图中X=75﹣2﹣8﹣18﹣13﹣2=32,冶炼铼的化学方程式为2KReO4+7H22Re+6M+2KOH,可知M的化学式H2O。 故答案为C;32;H2O。 【点评】 本题是一道信息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碳的化学性质、合金的特性,并能结合题意正确提取信息解答问题。 14. 【分析】(1)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别硬水和软水,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 (2)下列做法中,水用来隔绝空气的是C保存白磷; 【解答】解:(1)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答案为:肥皂水; (2)下列做法中,水用来隔绝空气的是C保存白磷,A中水起溶解作用,B中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故答案为:C; 【点评】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 15.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①A.据图可以看出,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错误;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故100g水能溶解36g的NaCl,正确; C.0℃时溶解度大小:NaCl>KCl>MgSO4,错误; 故填:B; ②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故将100 g水加入45 gKCl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40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8.6%,故填:28.6%。 ③在80℃时,KCl、MgSO4混合的饱和溶液,要得到少量纯净的MgSO4晶体,由于高于该温度硫酸镁的溶解度减小,故可采用升高温度析出晶体,然后过滤的方法,故填:升高温度。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 【分析】(1)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分析判断; (2)根据氢氧化钠与稀盐酸的反应及溶液pH的变化分析判断; (3)根据一氧化碳燃烧的生成了二氧化碳分析判断。 【解答】解:(1)若甲为H2O,x轴表示物质乙加入水中的质量,y轴表示溶液的温度,由图象可知,随着乙的物质加入,溶液的温度升高,说明了乙物质溶于水放出热量,则乙物质为浓硫酸。 (2)若甲、乙分别为NaOH溶液和HCl溶液,y轴表示溶液pH,由图象可知,溶液的pH逐渐增大,应是向酸液中加入间,所以则x轴表示的是HCl溶液 的质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3)若甲、乙是M元素的两种氧化物,甲可转化成乙,x轴为反应的时间,y轴为转化过程甲、乙混合物中M元素的质量分数,在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氧元素的质量在转化过程中逐渐增大,符合图象,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2CO+O22CO2。 故答为:(1)C;(2)HCl溶液,NaOH+HCl═NaCl+H2O;(3)2H2O22H2O+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转化,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17. 【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若采用资料3中方法①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可选用图1中B;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检验试管中已集满氨气的方法是: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指明氨气已满; (2)若采用资料3中方法②来制取氨气,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钙和水和氨气,配平即可; (3)实验室常用稀硫酸来吸收氨气(NH3),生成硫酸铵[(NH4)2SO4],配平即可; (4)经过较长时间不间断的测定共吸取2m3的空气,最后称得Ⅰ装置增重了40mg。该公厕空气属于人体感受③,因为40mg÷2m3=20mg/m3;某同学认为测得结果与自身感受不相符,产生这一误差的可能原因:吸收空气的时间比较长等; (5)探究三中,该流程中可重复利用的物质是氮气; (6)步骤①加入K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二氧化碳和水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氢钾,配平即可; (7)从环保角度看,直接供氨式碱性燃料电池的优点有:生成物是氮气和水,无污染; 【解答】解:(1)若采用资料3中方法①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可选用图1中B;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检验试管中已集满氨气的方法是: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指明氨气已满;故答案为:B;D;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指明氨气已满; (2)若采用资料3中方法②来制取氨气,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钙和水和氨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3)实验室常用稀硫酸来吸收氨气(NH3),生成硫酸铵[(NH4)2SO4],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NH3+H2SO4=(NH4)2SO4; (4)经过较长时间不间断的测定共吸取2m3的空气,最后称得Ⅰ装置增重了40mg。该公厕空气属于人体感受③,因为40mg÷2m3=20mg/m3;某同学认为测得结果与自身感受不相符,产生这一误差的可能原因:吸收空气的时间比较长等;故答案为:③;吸收空气的时间比较长等(合理即可); (5)探究三中,该流程中可重复利用的物质是氮气;故答案为:氮气; (6)步骤①加入K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二氧化碳和水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氢钾,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O2+H2O+K2CO3=2KHCO3; (7)从环保角度看,直接供氨式碱性燃料电池的优点有:生成物是氮气和水,无污染;故答案为:生成物是氮气和水,无污染; 【点评】 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18. 【分析】(1)根据碳酸氢盐与酸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2)由图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4.4g,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复合疏松剂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碳酸氢盐与酸反应可以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在水中碳酸氢钠能与柠檬酸或酒石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 (2)设复合疏松剂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168 88 x 4.4g x=8.4g 该复合疏松剂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是×100%=84%。 答:该复合疏松剂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是8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