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说明文篇含答案
2016上海中考一模语文题型分类汇编(16区全) 说明文篇 【松江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20分) 上海田子坊 ①“上海新地标”田子坊建成开坊已逾十年。如今田子坊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已成为上海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都市坐标之一。从上世纪30年代初的“小里弄街坊”志成坊,到本世纪伊始的“国际文艺范”田子坊,这一华丽转身,不仅折射着时代的嬗变、商家的创意,更体现着文化的传承,彰显着海派风情的人文底蕴。 ②成就田子坊文化艺术特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③田子坊地处原来的法国租界和华人居住区,是商业居住街区和工业区的过渡地带。由于这一独有的地理位置使得田子坊集中了上海从乡村到租界再到现代城市发展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既有上层社会居住的花园住宅区,也有中产阶层居住的普通新式里弄住区,同时还有下层社会阶层人员和工人居住的拥挤的简陋里弄住区,以及建筑空间尺度较大的工厂生产区。建筑风格包容了折中主义、英国新文艺复兴风格、现代主义风格、中国传统砖木结构风格,还有西班牙建筑风格、英国城堡建筑风格等等。田子坊由此也成为上海保存历史文化遗存类型最丰富的街区之一。不仅如此,田子坊内还有大片的石库门建筑,而且还有上海少见的“面对面”石库门。 ④更难能可贵的是,至今田子坊依然居住着一些原有居民,他们弄堂里的生活形态,展现了原汁原味的旧上海生活方式,为田子坊增添了许多生活情趣。 ⑤原来的居民将住宅租借给创意产业,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对内部进行装修,而红砖墙、黒木门、条石门框、天井、厢房等建筑外观没有改变。而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厂房建筑为创意产业提供了资源优势。这些厂房外观高大宽敞、布局疏密有致、红灰外色体现着独特的时代印迹,颇受具有先锋观念创意人士的青睐。内部则空间庞大,适宜改造以适合艺术家们的工作需求。而且,这些旧厂房租金低廉,适合那些对租金敏感的艺术家们。厂房改成的工作室经过艺术的再现,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氛围:陈逸飞的工作室展现了古朴、凝重的建筑特点;尔冬强的工作室则具有后工业革命时留下的痕迹,两台吊车不只是摆设,它照常能启动,而天棚的进口透光板更能体现现代建材的运用,这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而版画的手工制作,使你在时光穿梭中来回奔跑。 ⑥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整体模式不仅使历史文化遗迹得以完好地保存,而且这一创举使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缩短到只有7年,使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如火如荼地发展,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美好前景。 ⑦如今的田子坊成了各种文化的聚宝盆。结合老弄堂、工厂和石库门衍生出老上海时的旗袍、丝巾、老日历等商品,彰显了浓郁的老上海风情;剪纸、刺绣、戏曲脸谱、雕刻等元素的应用,展现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命力;回力鞋、老铅笔盒、搪瓷缸和毛主席像、红色标语等,则刮起一股复古的文化风潮;更有深受白领和学生青睐的音乐、咖啡、摄影、品茶等溢满小资风情的慢节奏西洋文化。 13. 第⑥加点词“旧瓶装新酒”在文中的含义是。(3分) 14. 第⑥段主要采用了说明方法,作用是。(4分) 15. 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厂房建筑为创意产业提供的优势是:(6分) (1) (2) (3) 16. 下列从文中提取的信息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田子坊是上海的新地标,原名“志成坊”。 B.田子坊是上海建筑类型最丰富的一个街区。 C.田子坊是创意文化产业,其特点是“融合”。 D.田子坊对我国创意文化产业具有深远影响。 13. 假如以“田子坊的创意文化”为题,那么文中的哪些段落可略写?为什么?(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 (一)(20分) 13.(3分)保留原有建筑的外观,对内部进行装修,经营创意产业。 14.(1+3分)列数字(作比较)具体说明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距离之短,突出改造田子坊这一创举的积极意义。 15.(6分)(1)外观高大宽敞,布局疏密有致,色彩有时代印迹(2)内部空间庞大(3)租金低廉 16. (3分)B 17. (4分)第3、4两段可以略写,因为这两段话都在写田子坊的历史文化遗存,它们只是为“创意文化”提供了基础,但不属于“创意文化”的范畴。(指出具体段落1分,内容概括2分,关系分析1分) 【宝山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8分) 薯片的生意经 ①关于薯片,你可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吃下第一片后,就会一口气把它们全吃光。不要奇怪,实际上为了让消费者吃下更多的薯片,从研发、制造到营销,食品公司可是花了“狠心思”。 ②对于吃薯片停不下来的原因,德国的研究者将这种现象称为“享乐性贪食”:不为饥饿,而是为了获得愉悦感而进行过度摄食。之所以愉悦,是因为食用薯片后,大脑奖赏系统的关键结构伏隔核被强烈激活,并发出一种奖赏信号,诱导享乐性进食发生。另一方面,原本能够根据食物摄入量调节进食欲望的中枢饱腹感回路变得不再敏感,导致摄入的热量超过实际的能量需求。于是,当你吃下第一片后,就会一口气把所有薯片吃光。 ③至于营养,则不在食品巨头的考虑范围之内。世界第六大食品公司通用磨坊、同时也是哈根达斯生产商的前CEO斯蒂芬·桑格就曾说过:“不要和我谈营养,跟我谈味道。如果这种东西更美味,就别费心思去推销那些难吃的东西。” ④食品工业当然知道怎样诱惑消费者 ——先从糖开始。巧克力、冰激凌、饼干自不必说,甚至某凉茶的配料表的第二位都是白砂糖,仅次于水。再没有比糖更让人上瘾的配料了。实验老鼠有两个选择:含糖饲料、含可卡因饲料。94%的老鼠选择了糖,而不是可卡因,即便是那些可卡因成瘾的老鼠,也很快投向了糖的怀抱。怪不得这是食品业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知道该怎么做时,请加糖。 ⑤增加美味还有两个“帮手”——脂肪和盐,盐负责刺激你的味蕾,脂肪让人感到满足和愉悦。它们会刺激你的大脑,生成内啡肽——一种快乐荷尔蒙,让人倍感愉悦。 ⑥实际上,早在14年前,世界知名食品行业的高管们就开过一个私人会议,讨论肥胖症的流行以及解决的办法。一部分高管试图制定一个计划,减少糖、盐和脂肪的用量,改变食品行业的营销方式,特别是针对儿童的。然而会议并没有成功。一位“受人尊敬”的食品公司的CEO说,我们不会因为一帮穿白大褂的家伙担心肥胖就拿公司的宝贝配方开刀。 ⑦某薯片公司有一个强大的研发中心,500多名化学家、心理学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每年要花费3000万美元开发完善产品的口感、香味和松脆度,他们还有一个4万美元的咀嚼器,用来测试薯片的最佳崩裂点。 ⑧“人们可以指出糖太多了,盐太多了。”一位食品公司的前CEO说,“我们并没拿枪顶着他们的脑袋逼他们吃,那就是消费者们想要的。 ⑨那些自作聪明的食品行业从业者总能把压力转化为营销的手段,薯片行业也找到了应对之策。市场心理学的先驱欧内斯特·迪希特曾经为薯片生产商菲多利公司撰写了一份报告,应对消费者对薯片又爱又怕的心理。欧内斯特·迪希特先列出了消费者对薯片的担心:让人发胖、对身体不好、油脂量高、吃不完难保存、对孩子有害。迪特希的建议是,提到薯片时,用烘焙代替油炸,听上去更健康。但是真的如此吗?烘焙薯片确实非油炸,但是并非没有用到油!我们看一下配料表就会清楚地看到“氢化植物油和精炼植物油”。而其中的氢化植物油就含有通常所说的对人体心脑血管有不利影响的反式脂肪酸,过多食用反式脂肪酸将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几率。 ⑩多年以来,食品行业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生产出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然后,又花大把的金钱和精力把它们推销出去。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影响已经无法挽回。 15、第⑨段中,“听上去”不能删去的理由是(2分) 16、对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生动形象并且强调说明了糖是所有食物中最受欢迎的。 B、具体准确并且突出说明了食品工业诱惑消费者的办法。 C、生动形象并且强调说明了糖对于老鼠具有巨大的诱惑。 D、具体准确并且突出说明了糖是更容易上瘾的食物配料。 17、第②段中,对于“人们吃薯片停不下来的原因”有两个,请分别概括回答。(每空不超过8个字)(4分) (1)(2)。(4分) 18、第①段中的加点内容“狠心思”,表现在(1) (2)花大力、斥巨资完善产品的口感、香味和松脆(3)等做法上。(每空字数不超过15个)(4分) 19、作者三次引用食品行业CEO原话的作用有哪些?请分条概括回答。(6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18 分) 15、(2分)“听上去”表明“更健康”并非是事实,而是食品经销商营销手段(心理暗示入 所以不能删去。 16、(2分)D 17、(4分,每空2分)(2)愉悦感得到满足(2)饱腹感回路不敏感 18(4分,每空2分)(1)配料中加糖、脂肪和盐;(3)用虚假广告蒙蔽消费者 19(6分)说明这些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牺牲公众的健康利益;同时说明这种现 象并非个例,而是蔓延到食品行业;表明作者揭露并谴责这类“生意经”,引发公众 的警惕。 【黄浦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7分) “大数据时代”的小数据 ①当下,“大数据”是个时髦词,一会用大数据分析这个,一会用大数据构建那个,似乎大数据无所不能。 其实大数据就是一个大到用现有的技术无法处理的数据库,真正能够分析大数据的,一定是专业领域的大师,而非寻常众生。我感兴趣的倒是另外一个有趣的概念,那就是“大数据时代”的小数据。 ②小数据就是个体化的数据,是我们每个个体的数字化信息。比如我天天都喝,突然,有天喝完酒了胃疼,那么这天和之前的每一天有何不同?原来,这天喝的酒是个新牌子,可能这就是导致胃疼的原因。这就是我生活中的“小数据”,它没有大数据那样浩瀚繁杂,却对每个人的个体至关重要。 ③第一个意识到“小数据”重要性的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德波哈尔·艾斯汀。艾斯汀的父亲去年去世了,而早在父亲去世之前几个月,这位计算机科学教授就注意到老人在“数字社会脉动”中性号异常——他不再发送电子邮件,不去超级市场买菜,到附近散步的距离也越来越短。然而,这种逐渐衰弱的状态,在医院的心电图中是看不出来的,这个90岁的老人在检查时并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异常。可事实上,追踪他每时每刻的个体化数据,他的生活其实已经明显发生变化。这种日常小数据带来的生命讯息的警示和洞察,启发了艾斯汀,他发现小数据可以看作是一种新的医学证据,它是唯一的“your row of their data”(他们数据中属于你的那行数据)。 ④也许人们都知道,大数据将改变当代医学,譬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 等,不过由个人数字跟踪驱动的小数据,同样可能为个人医疗带来变革,特别是当可穿戴设备更成熟后,移动技术将可以连续、安全、私人地收集并分析你的数据,这可能包括你的工作、购物、睡觉、吃饭、锻炼和通讯,这些数字追踪将得到一幅只属于你的健康自画像。 ⑤ 譬如我们可以分析年老父母的集成数据,用于比较不同的医学治疗方案:如果患者想要确定适合自己的服药剂量,就可以通过数字跟踪数据前后比较,了解不同剂量的药物对自己日常功能的影响;对于慢性病、抑郁症、记忆力衰退等病症,日常活动变化的数据同样非常重要。长期以来,攻克癌症一直使人们的梦想。肿瘤细胞的DNA引起不同的癌症病人非常不同的变化,大致相同的基因变异只占患者的10%。也就是说即使是同一个肿瘤,其细胞的变异也可能是不同。所以,利用患者的数据进行个性化的癌症治疗,不是“对症下药”,而是“对人下药”。这些个性化的治疗都需要记录和分析个人行为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所以“小数据”也可以有大作为的。 ⑥有人说,个人小数据汇聚起来不就是大数据了吗?从大数据里面取出相关的小数据就可以了吗?其实不然,小数据是隐私的,不能共享的,而且它是动态的变化的,着些特征使得小数据不能与大数据混为一谈。 ⑦当然,这并不是说大数据就不重要,在医学上发现某种疾病治疗的一般规律都离不开大数据。也就是说,依靠大数据可以得到一些规律或普遍现象,而用小数据小数据去匹配个人,表现个性化特点。不过,大数据流行,大家就只谈“大数据”,这显然不是做学问该有的态度。 (文章有改动,作者闵应骅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14、根据上下文文意的连贯,以下填入第5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话是()(3分) A、的确,小数据可以在很多研究领域中完全替代大数据。 B、那么,运用小数据进行研究到底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呢? C、那么,肖书记可以为我们提供多少研究的可能性呢? D、那么,小数据和大数据到底哪一个的作用个更突出? 15、对上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个体而言,大数据太过繁杂,小数据却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B、第3节以艾斯汀父亲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个体化数据因无法检测而在医学上价值不大。 C、根据第5节所列的数据可知:肿瘤细胞在癌症病人体内发生基因变异的可能性并不大。 D、第7节告诉我们:大数据远比小数据重要,因为借助它能够发现疾病治疗的规律。 16、联系上下文,第5节中加点词语“对症下药”是指,而“对人下药”则是指(4分) 17、结合文本,判断下列不属于“大数据”的一项是()(2分) A、小明具有A型血做任何事情都条理分明、十分细心认真的特点。 B、感冒一般鼻塞、喷嚏、头痛、咳嗽、咽喉红肿等明显症状。 C、小宝宝一般4到10个月开始出牙,最晚2岁半出齐全部乳牙。 D、为了怡情养性,小红以一杯绿茶代替了原来每天喝的咖啡。 18、上文花了大量篇幅介绍小数据,那么题目能否改成“小数据”呢?请作出判断并简述两点理由。(5分) 答:。(1);(2)。 二、现代文丨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一18题〈17分) 14、(3分)C 15、(3分)A 16、(共4分,每空2分)针对癌症的一般规律进行治疗考虑到每个病人的个体特点, 借助“小数据”进行个性化治疗 17、(2分)D 18、(共5分)不能改(1分)理由(1)从①②④节可知,本文不是简单地介绍小数据,: 而是要说明大数据背景下小数据的重要性;(2)结合⑥⑦节可知,文章还点出了 大数据与小数据在特性功用上的差异;(3)从文章的结尾,还可以读出,作者想要 纠正人们对待大数据和小数据的态度。(每点2分,共4分,写出其中两点即可,答 题时没有明确从哪些小节得出结论,但分析正确的不扣分) 【嘉定区】 (一) 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20分) 温度与生命 ①在整个宇宙当中,温度无处不存在。无论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也无论是在赤热的太阳上还是在阴冷的冥王星上,这一切无不由于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存在着温度的差别。例如,太阳表面温度是6000℃,而处于太阳系里离太阳较远的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却只有-240℃。又如,传说中的牛郎星与织女星,在夜里的星空中,它们只是闪烁的小亮点。其实,牛郎星的表面最高温度竟达8000℃,织女星的表面最高温度竟达10000℃,真可谓是"热恋之星"。 ②正因为宇宙中各行星的冷热不同,才决定着生命的存在与否。想想看,;再想想,如果人类要到阴冷的冥王星去,恐怕人的第一次呼吸还没完成就早已在寒冷的温度当中冻成了冰尸。 ③当然,在这样莫大的宇宙中,只要位置适当,生命是完全可以存在的。现在的地球就是典型一例。地球上生命的诞生有人说是偶然的,其实它也是必然的。第一个有生命细胞的诞生,那是蕴含着"造物主"多少心思啊,其中温度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因为只有在shì yí的温度下,化学反应才能正常进行物质分解或重组,才有了今天这个美丽的世界山川、河流、绿树、红花……才有了生命的诞生。 ④温度是分子平均功能的标志,它决定一个系统是否与其它系统处于热平衡的物理量,它的基本特征在于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如当温度较低时,分子、原子振动的速度很小,无法挣脱分子、原子也变小,分子之间距离就较大,此时物质为液态。但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分子运动十分激烈,分子间的距离也变大,此时物质为气体。整个世界这么精彩,就是因为这些不同的分子,原子在不同的温度下变化而来的。 13、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shì yí 14、第①段加点词“热恋之星”,在文中的含义是(4分) (1) (2) 15、文章除了说明“由于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存在着温度的差别”与生命的关系外,还说明了(6分) (1)_______ ___ (2)_______ ___ (3)_______ ___ 16、联系上下文,第②段横线处应填上的合适的句子是(3分) A、如果人类要到冰冷的水星上去,还没到达早已结成冰块了。 B、如果人类要到赤热的太阳上去,还没到达早已筋疲力尽了。 C、如果人类要到牛郎织女星上去,还没到达早已化为灰焚了。 D、如果人类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还没到达早已迷失方向了。 17、下列两段材料中哪一段不能说明文章第③段的中心?请具体简述理由。(5分) (1)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空气能见度降低,产生雾霾。若不能有效控制雾霾,将危及人民的健康与生命。 (2)地球上的人类并非宇宙间唯一的人类,除了地球外,宇宙间还有上万个星球上可能有人类生存,另外还有很多并不像人类的智慧生命体,有些可能比人类的智慧更高。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20分) 13.(2分)适宜 14.(4分)(1)牛郎、织女两颗星的表面温度非常高; (2)两颗星承载着一个充满神话 色彩的爱情故事。 15.(6分)(1)宇宙中各行星的冷热不同,才决定着生命的存在与否。 (2)在宇宙中, 只要位置恰当,生命是完全可以存在的。 (3)生命就是因为不同的分子、原子在 不同温度下变化而来的。 16.(3 分)C 17.(5分)第(1)段材料不能说明第③段的中心。 因为材料(1)说明的是“雾霾”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而不是如第(2)段说明的宇宙在适宜的温度下能诞生生命。(判断准 确1分;理由:说明对象1分,说明中心2分。表达清楚1分) 【浦东新区】 (一) 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9分) 灶头画 ①灶头画是民间艺人用水彩、水粉等颜料绘制在农家柴火灶上的各种吉祥图案和花边纹样,又称“灶画”、“灶壁画”。 ②据资料记载,灶头画大约起源于隋唐,兴盛于明清,距今将近1500年了。在江南农村,“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画”。 ③灶头画主要绘制在灶身、烟箱、灶山、灶帽上。灶头画相传与供奉、祭祀灶神有联系,一般以吉祥喜庆为主题,主要有神像、历史故事、山水风景、动物植物等题材,常见的图案有“迎财神”、“拜灶君”、“松鹤延龄”、 “鲤鱼跳龙门”。民间艺人依灶而画,适形造型,随笔运行,一气呵成,不讲究所绘景物的造型是否准确,只求大红大绿、大吉大利,以寄托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灶头画结构主次分明。主体画面有单幅和多幅之分,单幅灶画构图完整、造型简单;多幅画面组合时,大小有别,错落有致,图文并茂。灶头画的花边纹样也很有特点,它既是单幅的边饰,又是多幅画面组合的通联图案,尤其是通过各种回纹式的、水波式的、竹节式的装饰,将不同内容的画面衬托得鲜艳夺目,一眼望去像是多景式集中展示的壁画。 ⑤灶头画()有特殊的文化表征,( )有与众不同的技术工艺。 ⑥在颜料调制上,灶头画大多使用水粉或水彩,基本色为红、黄、蓝三原色。为使颜色鲜艳且能渗入灶壁不流滴,嘉兴民间艺人摸索出一种特殊的颜料调制方法,即在各色颜料中掺入白酒进行调制。作画时颜料因酒精的挥发,很快渗入石灰灶壁。这种在水粉或水彩中调入白酒的技法,已广泛运用于灶头绘画中。 ⑦在绘画技法上,灶头画通常采用湿壁作画,就是在灶壁石灰尚未全干的时候开始作画。这样画上去的色彩容易渗入潮湿的灶壁,色彩与壁面混在一起,日后随着灶火的烘烤加热及自然挥发,灶壁面渐干,灶上所绘的图画、纹样历经十载二十载不脱落、不褪色。这种画法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一种壁画画法——“湿壁法”十分相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⑧ 灶头画是江南民间壁画艺术中的瑰宝,是我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新农村的建设,煤气灶逐渐取代了传统柴火灶,灶头画逐渐被印有吉祥图案的现代瓷砖所取代,灶头画艺人也越来越少。政府与民间正在积极行动,采取一系列措施,抢救与保护灶头画艺术。如今,灶头画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海盐博物馆 “泥香室”陈列的灶头画图片,成了对当地青少年进行民间艺术教育的活教材。 14、灶头画“与众不同的技术工艺“具体是指(1); (2)。(4分) 15、第⑤段括号内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之所以是因为 B、只要就 C、除了还 D、虽然但是 16、第⑦段中画线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3分) 17、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灶头画历史悠久,在江南农村流传很广。 B、灶头画依灶而画,题材单一而内容丰富。 C、花边纹样是灶头画的次要部分。 D、灶头画艺术体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E、灶头画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得到很好的保护。 18、把下面这段蚊子插入选文②③段之间,有没有必要?为什么?(5分) 江南农家灶头的形状有三类:一是花篮形,人称“花篮灶”;二是长方形,人称“小方灶”;三是书桌形,人称“桌灶”。灶的大小按家庭人口的数量和需要,砌成两眼灶、三眼灶、四眼灶。灶头看似简单,但构造极其复杂,灶的正面有灶脚、灶身、灶台、烟箱、灶山和灶帽等;背面由下灶山、烧火口、出灰口等几个部分组成。 (一)灶头画(19分) 14.(4分)(1)掺入白酒的颜料调制法(在颜料中掺入白酒进行调制;或在水粉或水彩中掺入白酒的技法) (2)湿壁作画法(采用湿壁作画) 15.(3分)C 16.(3分)作比较(1分) 突出说明湿壁作画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2分) 17.(4分,各2分)B E 18.(5分)评分提示:不做判断扣1分,只有判断无分析不给分。概述“这段文字”内容2分,分析“这段内容”与选文段落关系2分。 示例:(1)没必要,“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灶头的种类和结构,而选文主要介绍灶头画,无需对灶头作详细介绍,且第③段已经说到了灶头画的绘制部位,再插入这些内容,就显得重复多余。 (2)有必要,“这段文字”结构上照应了“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画”,在内容上,插入灶头种类和结构的介绍,更便于读者理解灶头画的布局、主次等内容。 【杨浦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0分) 说茶 陈漱渝 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话讲得明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家老舍甚至说:“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活着?” ②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喝茶有学问,种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讲究,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学、美学、植物等方面的知识。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尝百草滋味,一日遇七十二毒,幸亏喝茶才解了毒。这件事在汉代《淮南子》一书中即有记载。到了晋代,喝茶蔚然成风,唐代则成为喝茶的鼎盛期,出现了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这部书距离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茶树在我国有一个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据说云南镇沅县千家寨的一株树龄有2700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有关茶的诗文、书画、歌舞不胜枚举。 ③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使人类社会趋于和谐。科学饮茶,艺术品茶,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 ④喝茶其实是在练内功,使人内心变得宁静。人们在喝酒时往往觥筹交错,你劝我推,那种喧嚣之形、张扬之态,容易让人乱了心性。而品茶时神清气爽,心气平静,乐而忘喧,能使人心沉下来。 ⑤喝茶有助于培养俭朴的品质。古代虽然有“茶贡”,但茶终究不是权贵的专宠,而是寻常百姓的家常事。在北京、四川、广东、扬州等地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馆,人们在其中,一杯清茶,一碟差点,就是一种生活的享受。抗战时期昆明的西南联大,宿舍少桌椅,图书馆缺座位,很多学生就在茶馆里“穷泡”。他们有些论文、著作就是在茶馆诞生的。现在每年春节政府举行团拜,也是清茶一杯,纵谈国事,呈现出一股廉政清风。 ⑥喝茶更能喝出和睦。三五友人,数盅清茶,几碟茶点,推心置腹,气氛温馨,可以化解矛盾,增进缘分。在旧中国,一些地方的人发生冲突,常到茶馆“吃讲茶”。“讲”就是评理。冲突双方各自陈述立场,中间人调解斡旋,矛盾化解之后,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顿时化干戈为玉帛。 ⑦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叶充当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明代郑和下西洋,把茶叶作为国礼赠送友邦,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1607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从澳门、厦门、岭南收购茶叶,销往欧美各地,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当今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人饮茶,人均每年茶叶的消费量有一斤多,位居前三名的是爱尔兰、英国、科威特。茶叶作为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15、从全文看,作者围绕“茶”介绍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6分) ① ② ③ 16、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3分) 17、从全文看,第④⑤⑥段顺序不能调换的理由是 (6分) 18、第⑥段中“化干戈为玉帛”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19、对选文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在中国,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 B、第②段画线句以时间为序,说明在我国喝茶的历史非常悠久。 C、各国茶文化的形成,源于东印度公司收购茶叶,销往世界各地。 D、全文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说明茶文化。 (一)说明文阅读(20分) 15.①喝茶是一种文化现象②茶作为文化,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 ③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6分) 16.老舍把喝茶当做生活方式和目的,突出强调在中国喝茶是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事情,引出说明对象。(3分) 17.这三段尽管都强调了茶能“净化心灵”,但分别是从喝茶能使人内心变得宁静;能养成俭朴的品质;能喝出和睦三方面来说明茶文化对人的教化作用,先对个人的心态,再对人的品质,后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来谈,三段说明,是按照茶的影响力 由小到大,由对个人的影响到对群体的影响来说明的,按一定逻辑顺序,所以不能更改。(6分) 18.喝茶能化矛盾冲突为彼此和睦。(2分) 19.D(3分) 【长宁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9分) 有趣的种子旅行 ①一株植物少则有几十颗种子,多则有几十万颗种子。如果它们都只停留在原地,挤成一堆,很难想象能怎么生活下去;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火灾等等,集中在一块儿就更有灭绝的危险。因此,种子必须以各种方式进行迁移。这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自然界中植物多种多样,种子旅行的方式也各有千秋。 ③像大豆、绿豆、油菜、芝麻等植物的种子,有一种“弹射”的本领,果实成熟后包藏种子的果荚会突然扭曲、炸裂,将种子弹射到几十厘米甚至几米之外。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植物界中的弹射“冠军”,可能是一种生长在美洲的木犀草,射程可达14米之远。 ④在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有一种有趣的植物叫喷瓜。它的果实成熟时,那些包藏种子的浆汁,就像气球中的空气那样,对果皮产生强大的压力,只要轻轻一碰,果实的黏液和种子就一起喷发出来,可射6米之远,所以当地人称它为“ 铁炮瓜”。 ⑤但是这些种子的旅行路程,在整个自然界中只是低水平的。很多植物的种子,能以各种特有的办法,旅行到几千米、几十千米之远,有的甚至还能进行“环球漫游”呢! ⑥19世纪中叶,航行在大西洋上的一艘双桅帆船,遇到一场大风暴,船在风浪中颠簸漂流,好不容易才来到一个平静的海湾。水手们上岸,挖掘沙石来压舱,意外地发现一个黑色的沥青圆球,但拿在手上却感到很轻。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椰子壳,里面藏着一张羊皮纸,上面写着古文。原来,这是当年哥伦布写的一封信。当时的航海者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常常利用椰子壳等漂浮物来传递信息。 ⑦椰子的果实外壳坚硬,不透水,中间是蓬松的纤维层,充满了空气,很轻,很适宜在海水中随波漂流,作长途旅行。一旦被海浪冲到沙滩上,就可以发芽、生长。由于椰子以这种方式传播后代,所以我们见到的椰子树,除了人工栽培的之外,几乎都长在海滩边上。 ⑧在水中旅行的种子还有很多。比如荷花,它的果实莲蓬像一艘小船,轻浮在水面上,四处漂流,把种子带到远方。待莲蓬腐烂了,种子也就沉到了水底。第二年春天,一株新的荷花又成长起来了。 ⑨还有睡莲,它的海绵质的浆果结构十分奇特,浆果里面装有好多种子,每粒种子外面包有一个充满空气的囊,就像套着个救生圈,在长途漂流中,囊中的空气慢慢消失,种子就沉到了水底。 ⑩种子的有趣旅行,演绎了生命的伟大与神奇,令人赞叹。 15、标题《有趣的种子旅行》中“旅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考纲要求;能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辨析同义词和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参考答案:种子远离母体,以各种方式进行迁移,找到适于自己生存的地方(与之相近的表达也可)(2分) 16、种子要迁移的原因是_____ ___和_____ ____。大豆、绿豆、油菜、芝麻和喷瓜等植物传播种子方式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考纲要求;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提取并解释文章中的信息。能概括文章要点和主旨。 参考答案:生存繁衍 有一种“弹射”的本领 17、第⑤段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分) 考纲要求;能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参考答案:过渡,承上启下 18、文章第⑥段举了哥伦布寄信的例子,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4分) 考纲要求;能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参考答案:第一,增加文章的趣味性,第二,引出对椰子等植物种子传播途径的介绍 1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4分) A、种子必须以各种方式进行迁移,这是大自然和人类选择的结果。 B、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喷瓜种子的旅行路程,在自然界中是低水平的。 C、我们见到的椰子树,除了人工栽培的之外,其余的都长在海滩边上。 D、种子的有趣旅行,演绎了人类的伟大与种子的神奇,令人赞叹。 考纲要求;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提取并解释文章中的信息。能概括文章要点和主旨。 参考答案:B A错在人类选择,C应该是“几乎”都长在海滩边上D应该是“生命的”伟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