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思品社会中考分析说明题精简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0 年思品社会中考分析说明题精简版

‎2010年思品社会中考分析说明题精简版 水资源与西南干旱类 初二社会及初三部分整合 民族团结 ‎(1)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对西部边疆地区的治理。请你列举出在秦朝、西汉、元朝和清朝时期为治理西部地区分别采取的一项措施。①秦修万里长城、派蒙恬北击匈奴;②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取得决定胜利;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的西域事务,从此这一地区正式归入西汉版图。③元朝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藏族地区,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④清朝平定了天山南路的回部叛乱(大小和卓叛乱);册封宗教领袖达赖与班禅,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2)根据上述的分析,你能得出哪些启示?新疆、西藏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秦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福,分裂动荡是各民族之祸。‎ ‎(3)有历史资料表明,中国使者和商人曾经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经过今甘肃、新疆等地到达中亚、西亚 洲地区。该事件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西汉时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汉政府和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西汉从此和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4)改鲜卑姓为汉姓”是哪一历史事件的举措?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类似举措?分析该事件在当时所起的积极作用。孝文帝改革。说汉话,穿汉服,鼓励与汉族通婚,学习汉族的礼法等。作用: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5)民族融合到宋元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试结合所学说明宋元时期哪些现象或举措有利于这一局面形成?两宋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促进了农牧文化的交融;游牧民族吸引中原先进农耕文明;南宋时期南方相对和平,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时建立行省制度,加强对全国的管理,民族融合迎来一个高潮,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6)灿烂文明的创造需要稳定与和谐的社会环境,民族融合、国家统一一直是我国历史的主旋律。请列举四件体现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史实及影响。①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②唐太宗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被称为“天可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强汉藏人民的友好;③元朝:中外人员往来和民族融合迎来一个高潮,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④清朝对少数民族主要是采取积极的“怀柔”德化政策,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7)新疆、西藏等自治区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坚持党的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了两大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原则,建立发展和巩固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以及人民的支持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8)乌鲁木齐“7•5”事件说明了什么?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疆独藏独势力是破环祖国统一的因素之一。‎ ‎(9)疆独、藏独分裂分子分裂祖国的目的能得逞吗?请你简述理由。不可能得逞。因为①新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②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儿女的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③通过打砸抢烧进行疆独、藏独活动,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得人心。‎ ‎(1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特点在新疆建立了怎样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对新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起到了怎样积极的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保证了新疆各少数民族人民更好地行使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促进了民族团结,推动了新疆地区经济社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1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有何特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并谈一谈为维护民族团结,我们应履行怎样的责任和义务?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宣传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②自觉履行民族团结的义务,做到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③发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与破坏民族团结、分裂国家的行为作斗争,长大后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 ‎(12)你认为维护民族团结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何重要意义?只有维护民族团结,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才能保证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和共同富裕,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3)从政治、法制、经济、生态角度谈谈如何打造和谐西藏、新疆?政治:继续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法制:要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依法惩处破坏民族团结、分裂国家的行为,维护民族团结;经济: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帮助发展经济,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生态:加大投入和帮扶力度,加快交通等建设,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学东渐 ‎(1)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新思想萌发、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出现的原因,并举2例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原因: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鸦片战争清政府的惨败。新思想如:洋务运动主张从技术上学习西方“自强、求富”;维新变法主张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通过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等等。‎ 材料:粱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西学”诸书 ‎ 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施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中卷:“西政”‎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并举一例说明。‎ 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点。‎ ‎(3)材料中“中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这一发展方向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不仅学习技术,还学习政治制度和思想。由此中国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6)针对这种西学东渐现象你是如何看待的?对于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盲目照搬照抄西方模式,应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 ‎(7)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伴随着近代化的进程,中国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请概括“近代化探索”历程中的四次重大事件在推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进步意义。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戊戌变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宣传了资产阶级思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三个三十年(1919年至2009年)‎ ‎(1)第一个30年起于什么事件?有何意义?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这个30年属于什么革命?为什么会取得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了彻底的革命纲领;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国民党统治腐朽;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等。▲‎ ‎(3)第二个30年起于什么事件?有何意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 ‎(4)从新中国成立到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产生了怎样的后果?对此你有何认识?①“艰难险阻”: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违背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严重破坏,广大干部知识分子深受其害,民主法制遭践踏。③认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必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反对个人崇拜。‎ ‎(5)第三个30年起于什么事件?为什么称该事件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点?有何意义?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②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③邓小平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意义:是中国历史伟大转折;从此中国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 ‎(6)后30年具有一个最显著的时代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并指出当时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改革开放;必要性:①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闭关自守必然导致封闭落后;②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经济全球化要求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是我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7)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注意哪些问题?①全方位对外开放,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③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8)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并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是什么?最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我党开辟过两条道路,请指出这两条道路及开辟人物和主要事件,并指出两条道路的共同点(启示)。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毛泽东,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②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道路,邓小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示: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 ‎(10)展望未来,在建国100周年时我国要实现怎样的目标? 2050年建国100周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1)你认为我们今后应该怎样再创爆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①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两大战略和基本国策。④团结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发扬民族精神等。‎ ‎(12)为了祖国明天更辉煌,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①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开放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立志成才,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承担社会责任,增强忧患意识,自立自强,勇敢面对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热心公益、服务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等等。▲‎ 上海世博 ‎(1)1851 年伦敦举办了首届展览会,首届展览会为什么能在英国举办?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具备的相关条件。因为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国。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抢占的殖民地最多,世界市场扩大,具备了市场条件;英国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具备了制度条件;英国通过殖民掠夺,积累了资本。▲‎ ‎(2)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世博会上,打字机、电话、双重电报机等大量的美国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首次派代表参加此次世博会,参展的有丝绸、茶叶、瓷器等。对比1876年世博会上中美两国的展品,你发现了什么?从中反映出当时中国与美国向经济发展水平有何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中国科拉落后,没有工业品展出。美国经济水平、科技水平较高,中国经济发展落后,科技水平较低。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思想解放,经济迅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中国受封建君主专制思想束缚严重,思想文化被禁锢,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落后。▲‎ ‎(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高峰处于哪个历史时期?请列举该时期主要科技成就四项,并简要说明这个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宋元时期,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棉纺织技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疆域辽阔、民族融合加强、对外开放交流频繁;宋代重文轻武政策以及战争的需要。‎ ‎(4)为此我国提出了哪两大战略?谈一谈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必要性。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必要性: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决定性作用。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要迅速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科技之间的差距,必须加快科技发展; 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5)上海是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开辟为通商口岸的?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小明参观上海世博会后,打算了解上海的光荣历史,他最应该去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 中共一大上海会址。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7)请按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历史,各列举1件与上海有关的历史史实及影响。①古代:元代黄道婆在海南岛跟黎族人学会了棉纺织技术并带回家乡松江(今上海),松江成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业中;②近代:洋务派在上海创办第一家新式航运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任选一件)③现代:1919年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意义:它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冶舞台,五四运动拉开了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921年、1922年中共一大、二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共二大地位: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任选一件)④当代: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同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这是第1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等。(任选一件)‎ 初三内容 民生问题 ‎(1)“民生是国家之本。”,我国众多的民生问题一直还未彻底解决,说明了什么?①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③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思想品德哪些观点)?因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由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体现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要求。▲‎ ‎(3)你认为解决民生问题最根本的是什么?这对我国今后的工作提出怎样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整个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4)列举党和国家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4例。上学难、贵: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看病难、贵: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住房难、贵:建立廉租住房制度,抑制房价上涨;就业难:扩大就业门路,加强就业培训;食品安全问题:出台食品安全法,加强监管;城乡差距问题:免除农业税、新农村建设、建立新农保、家电下乡等;环境问题:实施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出台限塑令等。▲‎ ‎(5)关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说明我国在人口问题上有什么危机和危害?危机:人口老龄化问题。危害:人口老龄化加快会导致劳动力减少,引发老年人赡养问题,加重各方负担,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会稳定。‎ ‎(6)我国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体现了党和政府积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等。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⑤有利于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实现“养老不犯愁”,维护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能让老年人过上幸福的晚年。▲‎ ‎(7)从政治和经济角度谈谈怎样“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政治角度: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重视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依法保障人民各方面的权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等等。(任意2点即可)经济角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完善收入分配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贯彻落实“四个尊重”方针,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让每个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等等。(任意2点即可)‎ 经济问题 ‎(1)为什么中国能够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2009年经济增速画出一道漂亮的“上行线”?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党的正确领导和政府的正确决策;③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④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⑤中国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回旋余地,离不开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等。‎ ‎(2)针对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有人说我国已将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不赞同,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科技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不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3)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如此大成就离不开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简述这项基本经济制度及必然性。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4)你认为我们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各是什么?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即改善民生。关键: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①积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优先发展教育,犬力推进自主创新,把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轨道上来。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低碳新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 ‎(6)温家宝总理指出:“如果说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把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那就是政府的良知。”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①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②是缩小城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③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7)把“蛋糕”分好,必须坚持什么分配制度和怎样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8)要做大社会财富这块“蛋糕”,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9)我国为了缩小差距采取了那些重大举措?(怎样把蛋糕分好?)①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加强对垄断行业的工资调控,完善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②提高低收入者的工资,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扶贫开发等方式缩小区域差距;③依法取缔非法收入,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农业投入,加大科技兴农力度等方法。▲‎ ‎(10)请你就如何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提出自己的建议。①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通过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两会专题 ‎(1)两会指的是哪两会?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除此之外我国在民族关系处理上还有什么基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全国人大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它哪些职权?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决定权、最高立法权、最高监督权、最高任免权。‎ ‎(3)在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力的?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有哪些?通过直接或间接选出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4)人大代表为什么要在会前深入基层,听民声、察民情? 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5)温总理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这说明了什么?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民生、倾听民意、体察民情,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制国家;我国公民享有批评、建议等监督权;我国积极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科技日益渗透到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6)会场内,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新闻媒体传递会情民声;会场外,公众通过媒体密切关注两会,并用网络等渠道,与新闻媒体、代表委员乃至政府官员进行互动。这些情况说明了什么?所反映的这种场面有何政治意义? 说明人们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在行使监督建议权。政治意义: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政府决策的公平公正、科学合理,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参政热情;有利于加强人民群众对决策过程的监督。‎ ‎(7)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形式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时应注意哪些事项?渠道形式:①向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反映情况、②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意见、③写信打电话或走访当面反映情况。注意事项:①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正确行使;②必须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不得捏造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③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8)通过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表明我国城乡居民首次实现“同票同权”。选举法修改的意义是什么?有利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更好地保证城乡人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真正体现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低碳专题与世博专题 ‎(1)结合资源环境问题,谈谈我国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举办“低碳世博”的原因)。我国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损失严重,环境问题加剧,必须发展“低碳经济”,节能降耗;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致力“低碳经济”发展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提倡低碳、乐活的生活方式对于解决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有何意义?“低碳经济”符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人们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3)低碳”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什么发展理念?为了达到我国对世界的减排承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应坚持哪些国策和战略?可持续发展理念。‎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或者包括计划生育、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4)“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中蕴藏着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请你举三例,说说我们有哪些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树立节能环保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做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者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践行者;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环保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不用或少用塑料袋,不用一次性物品;建议父母少开自驾车,多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共交通工具等等。▲‎ ‎(5)世博会召开反映了当今世界怎样的主题和特征?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怎样的科学发展观?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特征: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6)金融危机下的上海世博会为什么会得到全世界各国积极响应?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国都致力于发展科技、振兴经济;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界的发展离不开台作;经济全球化等。‎ ‎(7)有人说:“是中国因素,让世博会迸发出空前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是哪些因素让中国人实现百年世博梦?说明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因素:今非昔比的强大国力、良好的国际形象、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灿烂的中华文明、融合中西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 ‎(8)面对种种灾难,我们能取得胜利并成功举办一届成功、精彩、让世人难忘的上海世博会,你认为有哪些原因?(或者问:抗灾取胜原因或百年世博梦变为现实的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和社会得以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是坚实的物质基础;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灿烂的中华文化;有全国人民的支持等。▲‎ ‎(9)“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分别体现了什么?举全国之力,说明我们社会主义制度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有坚实的物质基础;集世界智慧,说明我们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加强国际合作,保持文化多样性。▲‎ ‎(10)从奥运会到世博会,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有何特点?在世界舞台上有何地位和影响?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地位和影响: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11)面对文化多样性,对我们的文发展有什么启示?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文化差异,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推陈出新,继承吸收优秀文化成果;对待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一切先进文化、抵制一切腐朽文化,与时俱进,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促进世界文化的平等交流和共同繁荣。▲‎ ‎(12)面对各国展示的文明成果,我们应持什么态度?我们应树立全球观念和平等、尊重、参与、竞争、开放的意识,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虚心学习他们先进的设计和创新理念,平等交流,相互促进。‎ ‎(13)在文化多样性的今天,为什么更要珍重保护本民族文化?由此你感受到了文化有何重要力量?一个国家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这种独有的文化是本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使世界文化百花园多姿多彩。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中,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4)请你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生态角度说说举办世博会有何意义和作用?政治:有利于各国间的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经济: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文化:为中华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提供平台,促进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发展;科技: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生态:有利于落实低碳经济理念,节能减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结合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谈谈我们是怎样“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的?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得我们能举全国之力;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使得能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与科学技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目标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和谐发展;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根本经验。‎ ‎(16)“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我们第41届世博会的主题。请你列举我国政府落实该主题的一些具体举措。①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农业税,实行新医保、新农保及药品改革。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推进城乡一体化。③建立廉租住房制度,抑制房价上涨。③修改选举法,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同票同权。④建立完善衬会保障制度,关注并着力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工作生活问题等。▲‎ 抗灾专题 ‎(1)我国政府对灾害的处理的态度有何共同点?这体现了思想品德中的哪些观点?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救灾工作,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2)在艰难困苦面前,中华民族挺起不屈的脊梁,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不屈的脊梁”指什么?请简述其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面对种种自然灾害,我们的民族精神起到了怎样的重要作用?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4) )我们克服、战胜了种种自然灾害,这给了我们以什么启示?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互帮互助互相关爱、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建立并完善灾难预警机制等。‎ ‎(5)我们青少年怎样才能“挺起不屈的脊梁”? 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除此之外还要,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增强自立、竞争、效率、民主法制意识,树立求知、科学、服务、开拓创新精神;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