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考一轮复习总纲: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年中考一轮复习总纲: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复习总纲 ‎(第五单元)‎ 一、作家作品 ‎1.《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世称“靖节先生”。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有《陶渊明集》。‎ ‎2.《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有《刘梦得集》。‎ ‎3.《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4.《核舟记》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散文家。‎ ‎5.《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6.《杜甫诗三首》作者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称为“诗圣”。‎ 二、文体常识 ‎1、记 ‎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桃花源记》‎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 文体裁。‎ ‎④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⑤笔记:古代以记事为主的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梦溪笔谈》。‎ ‎2、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3、铭 ‎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三、字音字形 ‎1.正音字 浔(xún)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阡(qiān)陌(mò)交通 垂髫(tiáo) 叹惋(wǎn) 诣(yì) 铭(míng)‎ 馨(xīn) 淤(yū)泥 濯(zhuó) 清涟(lián)‎ 亵(xiè)玩 隐逸(yì) 罔(wǎng) 贻(yí)‎ 黍(shǔ) 箬(ruò)篷 糁(sǎn) 髯(rán)‎ 诎(qū) 倚(yǐ) 船楫(jí) 壬(rén)戌(xū)‎ 篆(zhuàn)修 狭(xiá) 和睦(mù) 怡(yí)然自乐 骥(jì) 苔(tái)痕 鸿(hónɡ)儒(rú) 案牍(dú)‎ 蕃(fán) 袒(tǎn) 矫(jiǎo) 器皿(mǐn)‎ 椎髻(jì) 虞(yú)山 决眦(zì)花 溅(jiàn)泪 搔(sāo) 不胜簪(zān) 逾(yú)墙 邺(yè)城 妪(yù)泣 幽咽(yè) 邑(yì) 间(jiàn)隔(ɡé)‎ 无人问津(jīn) 篆(zhuàn)‎ ‎2.形近字 髯(美髯) 阡(阡陌) 搔(搔首弄姿)‎ 鬓(鬓发) 纤(纤细) 骚(骚乱)‎ ‎3.多音字 咽:哽咽(yè);咽(yān)喉;狼吞虎咽(yàn)‎ 兴:兴(xìnɡ)高采烈;兴(xīnɡ)办 四、词语积累 重点词语:‎ 落英:落花。‎ 甚异之:异,对……感到惊奇。‎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平旷:平坦开阔。‎ 缤纷:繁多的样子。‎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叹惋:感叹,惋惜。‎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诣:到。特指到尊长那儿去。‎ 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未果:没有实现。‎ 问津:问路。文中是寻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有仙则名: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有龙则灵: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馨:香气,文中指品德高尚。‎ 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文中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案牍:官府的公文。‎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文中指奏乐的声音。‎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濯:洗涤。‎ 清涟:小清而有微波,文中指清水。‎ 亭亭:耸立的样子。‎ 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隐逸:指隐居的人。‎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罔不:无不,全都。‎ 因:顺着,就着。‎ 象:模仿,文中指雕刻。‎ 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 奇:零数。‎ 微侧:略微侧转身子。‎ 比:靠近。‎ 矫首昂视:抬头仰望。矫,举。‎ 不属:不相类似。‎ 可历历数: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楫:船桨。‎ 视端容寂: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 若听茶声然: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若……然”,相当于“好像……的样子”。‎ 了了:清楚明白。‎ 曾不盈寸:竟然不满一寸。盈,满。‎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选贤与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 讲信修睦: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夫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男有分: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女子出嫁。‎ 恶:憎恶。‎ 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作:兴起。‎ 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岱宗:对泰山的尊称。‎ 青:指山色。‎ 未了:不尽。‎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眦:眼角。‎ 会当:终当,终要。‎ 投:投宿。‎ 逾:越过。‎ 前致词:走上前去说话。‎ 戍:防守。‎ 附书至:捎信回来。‎ 偷生:苟且活着。‎ 已:停止,诗中引申为完结。‎ 应:应征。‎ 犹得:还能够。‎ 泣幽咽:(有人)低声地哭。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本单元所有课文下的注释及句子的翻译)‎ 五、名句精华 ‎1.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解析】用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描绘了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写出了桃花源仙境的美丽和谐,表达了作者对其的赞美与向往。这是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所见到的桃源风光,是本段的第一层次。作者把桃源写得如此幽静美好,是为了反衬外界的黑暗和污浊。‎ ‎ 2.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 【解析】“异之”、“复前行”、“欲穷”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图景做了铺垫。文章用一个“异”字来引出下文的桃源仙境;又以一个“穷”字,紧连下段首句的“尽”字。‎ ‎ 3. 见渔人,乃大惊。‎ ‎ 【解析】“大惊”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与下文“自云……间隔”暗合,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黑暗。‎ ‎  4.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渔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 【解析】这两句都表现了村中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特点,也从侧面反映了桃花源人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恬静,丰衣足食,表现了作者对其的向往。‎ ‎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  【解析】“叹惋”,一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如此黑暗而叹息,二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  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解析】开头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仙之于山,龙之与水,定不陋也。如此立论,颇有一锤定音之势。以不高之山和不深之水类比“陋室”,很贴切。高与不高是山自有的性质,水深与不深是水自有的性质。居室的“偏”和“僻”不是居室自有的性质。所以,如果把陋室之陋讲做“隐”或是“僻”,于物类比不畅--室的“偏僻”与山的“不高”,水的“不深”似隔一层。‎ ‎7.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 ‎【解析】这一段写了陋室环境,室中人和室中事。写出了陋室环境优美、清幽、宁静的特点;写室中人时,前一句实写,后一句虚写,“有”“无”对举,虚实相映,由交往人物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写室中事时,前两句正面实写,可见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一、三句相照应,二、四句相照应,一正一反,虚实相生,相映成趣。‎ 六、名段品读 ‎1.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解析】桃花源从此与世隔绝了,这就渲染了“世外桃源”的神秘。‎ ‎2、不足为他人道也。‎ ‎ 【解析】说明桃源人不愿外界打扰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同时为下文埋下伏笔。‎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解析】用借代的写法写出了老人和小孩的欢乐,表现了桃花源人民的幸福安定,表达了作者对其的热爱与向往。‎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析】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最后截取孔子的言语,紧扣题目,以反问做结,警策有力,引人深思,画龙点睛。从文中内容看,“陋”也不见有“简陋、狭小”义。此“陋室”所处的自然环境具体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强调的是此处少有人来,与乡村景色一致(即不在喧闹、繁华的都市);“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里突出的是“幽僻”“宁静”:远离了市廛歌声,不见了公文往还。“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两处比附,意在强调其“隐”其“僻”,不为人知。‎ 第一课件网系列资料 www.1kejian.com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