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小说情节概括教师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小说情节概括教师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 年 级 初三 学 科 语文 上课时间 ‎2017年 月 日 教师姓名 课 题 小说的情节概括指导与训练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阅读中有关故事情节的相关考点及常见题型。‎ ‎2.掌握回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和技巧。‎ ‎3.提高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从容应对中考。‎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课内文言文检测:‎ ‎《口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2)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3)几欲先走 走:‎ 答案:⑴夹杂; ⑵说出; ⑶跑;‎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 ‎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文: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答案:B ‎《鱼我所欲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 ‎ ‎(3)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 答案:(1)“乡”通“向”,从前。(2)通“德”,感激。(3)天性,天良。‎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这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  B.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明确。‎ ‎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答案:B 仿写素材积累:‎ ‎1.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情节和上联对出下联。‎ ‎  他忠心耿耿,为报知遇恩,为酬托孤意,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名成八阵图,鞠躬尽瘁,病死五丈原。‎ ‎  上联: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鞠躬尽瘁,诸葛亮蜀中诚报刘豫州 ‎2.请根据下面课文内容和上联对出下联。‎ ‎  (1)上联:小石潭凄寒幽邃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岳阳楼壮美雄奇 ‎ ‎(2)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示例一:寄托理想描绘世外桃源 示例二: 厌恶黑暗描绘世外桃源 ‎3.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第①句的句式仿写。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 ‎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勇往直前的斗士。‎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有一个行者,他叫邓稼先,他在原子弹、氢弹研制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他在核应用领域贡献卓著。‎ 作文主题指导:‎ 主题:父母 主题点拨:‎ ‎“父母”既是古老的话题,又是永恒的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历和感受,描写和歌颂父爱母爱,写父母亲如何耐心地教导自己,如何在自己生病时无微不至地关心自己,写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写作时要注意选材的新颖性。作者要写出使读者感到耳目一新之作,在写作时就要注意做到选材新颖,力避俗套,从一个自己最熟悉、最擅长、最感动的角度去立意谋篇?父母之爱往往是深藏不露、委婉含蓄的,那么写作时要注意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拓展思维空间,升华思想感情,赋予文章以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要用心去写。还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如写妈妈的唠叨,父亲的严厉,可从妈妈的唠叨声中及父亲严厉的目光中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总之,写最熟悉的亲人,记最鲜活的家事,抒最动人的亲情,写活人物,渗透亲情。‎ 格言名句:‎ ‎1.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 ‎2.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 ‎3.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 ‎ ‎4.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法)罗曼·罗兰 ‎ ‎5.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狄更斯 ‎ ‎6.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 ‎7.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 ‎8.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 ‎ ‎9.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10.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贾平凹 满分作文:‎ 心田开满花的父亲 父亲依然坐在吱吱作响的木椅上,右手撑着沉重的脑袋,左手不停地比划着,像是在写字,又像是在绘画,总之谁都无法看清他的心底。他只是沉默着,凝注着夜空的星星,星星在黑漆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月光照射在父亲银白的发丝上,月光太清冷,而我父亲的心却暖呼呼的,一股暖流融入我的心田…… ‎ ‎  我的父亲时而喜欢沉默寡言,时而喜欢口若悬河;时而眉开笑颜,时而又怒气冲冲……父亲是一位情绪化的人。我的父亲有两条火烧云似的眉毛,又粗又黑,仿佛在冲我们微笑,那样迷人;眉毛低下正藏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又大又黑,就像两颗晶莹剔透的水晶球,那样明亮;高高的鼻子正坐落在正中央,像是在显威风,那样高贵;嘴唇则像一张红地毯,薄而红润,如樱桃般甜腻着人们的心田。父亲就是这样,平凡而纯朴。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去春游。带着一颗激动的心,就来到那春意盎然的草地野炊。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草儿。草丛王国里有蚯蚓在钻土,甲壳虫在艰难的推着粪球,蚂蚁齐心协力搬运食物,还有毛毛虫扭动着他那迷人的腰,一切都那么美,那么清新,我被大自然的芬芳吸引着。   父亲依然靠在大树旁,捡一本厚而小的书,津津有味地看着,我则是遨游这草丛王国。可是不妙,原本开心的我被藤条缠绕住,一头栽倒泥土上,我的下巴破了,血鱼贯而出,手脚都失去了知觉,我在寂静中喊出了哭泣声,父亲听到后,急切地赶来,父亲见我狼狈的样子,露出嘲笑的嘴脸说:“这么小的藤条就把你绊倒了,将来会有无数个粗大的藤条,你那时又会怎样克服困难呢?你这么脆弱,将来会受多少伤呢?又怎么可能会在社会立足呢?”父亲的话语把我这个娇气公主给唤醒了,我抹抹脸上的泪珠。父亲微笑着说:“女儿,现在你要勇敢地自己站起来,你要战胜那些阻碍你的藤条!”   我努力站起来了,刺痛中有股清凉的风吹过,父亲依然在远方挥舞着他那粗壮的手臂,我努力奔向父亲,投入父亲温暖的怀抱。父亲让我学会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社会中,都要自力根生,努力生长,不怕冷风寒雨,都要有一颗坚贞不屈的心。   我和父亲每当谈起这件事,母亲都会嫣然一笑。父亲就是这样,纯朴、坚强、冷静、执着、热心,最重要的是,我的父亲有一颗快乐而轻松的心,那是早已开满花的心境,在他的心田,我快乐茁壮的成长。‎ ‎ 母爱似海 有人说,母爱是三月的阳光,温暖的洒满了儿女们的心房;有人说,母爱是高大的山峰,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我说,母爱是那深深的大海,需要多少滴母亲的泪水和汗水才能汇成一片汪洋呢?     星期天早上我在看一部电视剧——《丑娘》。讲的是一位家境贫寒的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她的儿子拉扯长大,付出了很多的用心,可她的儿子自从他娶了一位严厉的老婆,还把她赶出了家门……   看了这部电视剧我感触很多,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在昨天晚上,我正在做作业,也没顾着时间。忽然,一声声沉重的脚步声向我这儿传来。也许是因为灯光的缘故,让别人知道我还没有睡。门“吱嘎”一声响了,我转过身去,望着母亲憔悴的脸庞,我心中泛起了一阵阵涟漪。我的母亲长着一张红扑扑的脸蛋,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的脸上渐渐布满了皱纹,头上慢慢长满了白头发,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在鱼尾纹的衬托下也不那么精神了。   “别做了,都快十一点了,先把牛奶喝了吧”。说着把牛奶递到我的面前。母亲温柔的声音把我的思绪深深牵引住了,我先是愣了一下,答道:“知道了,您先出去吧”。   母亲慢慢地走了出去,我望着母亲渐渐弓起的背。鼻子不经一酸。连忙叫住母亲:“妈,晚安。”母亲的身影微微颤抖了几下,说:“快睡吧,晚安。”说完又以刚才那沉重的步伐走出了我的房间。   我拿着那杯还有热度的牛奶,慢慢地喝了下去,我品尝到的不仅是牛奶的香甜,还有母亲深深的爱意。   每天早上,唤醒我的不是哗哗的水声,就是锅碗瓢盆的奏鸣声。南方的夏天特别热,母亲的脸上、背上流淌着多少涓涓细流,那都是母爱的语言!   ‎ 永不褪色的是您默默的关怀,无穷无尽的是您深深的关心。鲜花奉献给春天,彩虹奉献给长空,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妈妈?‎ 专题讲解 ‎1、请描写淑女或粗汉吃饭的样子。‎ 参考答案:‎ ‎(描写淑女)‎ 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 (描写粗汉): 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子,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得两腮鼓鼓的,还有一颗米粒挂在嘴角上。‎ ‎2、请从细节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几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辨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孔乙己》‎ 语言角度: 众人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拿他的痛苦来取乐。通过语言描写勾画着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孔乙己的一段话表明了想清白,但清白不了,又偏要争面子。可见孔乙己生活在矛盾之中而又成为取笑的对象。‎ 学生活动 ‎(2014广东)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怯 懦 ‎ 安 宁 ‎①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②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也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打到她卡上。她也曾想过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里吃一顿简单的饭。但北京那么大,去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需要在公交地铁上辗转换乘,她想,或许他们彼此,在北京很难会有见面的机会。‎ ‎③她知道自己心里,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她。她羡慕常能收到父母包裹或是电话的舍友,看她们故意大惊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产,孔雀开屏一样地展示给她;或者听她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儿,看似羞涩无比,却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伤了她的眼睛。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都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装作漫不经心地问她,你的父母何时会来看你?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 ‎④这也是父亲曾给过她的理由。他来到北京,只主动给她打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借了别人的手机,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她还没有来得及问问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嘟嘟”的声音。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她的身体。‎ ‎⑤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除非回家,与她再不会有相见的机会。但她没有想到,却以那样难堪的方式,看到父亲。‎ ‎⑥那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就在所有的票都发完,嘉宾也一一列席,她打算回自己座位上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走过去,见门卫正把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死劲往外推,男人硬是不动。周围一群同样衣着斑驳的民工一哄而上,与门卫理论,一片混乱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群在学校建筑工地的民工,听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被推出的那个民工,假说找女儿,试图混进去。门卫识破他们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她看到的那一幕。‎ ‎⑦礼堂里的灯渐次熄灭下去,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她一下子怔住了。那一刻,她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最终,她没有回头,迅速走开。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时,泪水,终于哗哗地流下来。‎ ‎⑧真没有想到,父亲原来离她如此近,近到不过是几百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近到她每天从五楼的教室里,透过窗户,便能够看到不远处的脚手架上,蚂蚁一样忙碌的民工;近到她每天打饭,若是绕一段路,就会看到工地上,在初春的风沙里,坐在钢筋水泥上,埋头吃饭的那群劳作者。‎ ‎⑨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来找过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一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了她的名字。‎ ‎⑩她与父亲,都是没有勇气的人……‎ ‎(选自《2013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陈叶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北京)‎ 陈叶与父亲同在北京却从未见面 发展(“话吧”)‎ 高潮(礼堂)‎ 参考答案:‎ ‎(1)陈叶第一次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2分)‎ ‎(2)陈叶看见父亲不敢相认。(2分)‎ 学生活动 ‎【学科问题】‎ ‎1、概念解读: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部分。   (1)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   (2)发展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   (3)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及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   (4)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2、考纲分析:广东省中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能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把握情节(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部分)是读懂小说的第一步。所以阅读小说时,把握小说内容,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作者的思维脉络,既是小说的一个考查点,也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 ‎3、题型分析:根据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来看,小说情节概括题一般有以下几种考察形式:‎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部分内容。‎ ‎【学生问题】‎ ‎1、学习风格(略)‎ ‎2、先行知识分析 ‎(1)对情节的组成部分认识不清。‎ ‎(2)缺少概括情节的方法。‎ ‎(3)事件概括不全面,语言啰嗦,泛泛而谈无法做到简洁准确。‎ 学生活动 学习目标:掌握概括小说情节的方法。‎ 目标分解:1、理解什么是情节;‎ ‎2、了解情节的组成部分;‎ ‎3、了解中考语文中情节概括的题型;‎ ‎4、掌握情节概括的常用方法。‎ ‎5、掌握情节概括的答题格式。‎ 教学过程:‎ ‎1、小说的情节概念;‎ ‎ 2、小说情节的组成部分;‎ ‎3、小说情节概括的常用方法。‎ ‎4、小说情节概括题的答题格式。‎ 小说情节的定义及组成:‎ 情节是人物活动的过程,概括情节就是将人物的活动过程概括出来。这个过程具体分为:(序幕)--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小说情节概括的常用方法:‎ ‎(1)故事情节的发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开端 盼于勒 发展 赞于勒 请吃牡蛎 ‎《我的叔叔于勒》‎ 高潮 遇于勒 怀疑水手是于勒 结局 躲于勒 ‎ 证实水手是于勒 ‎ (2)时间、地点或场景的变化 ‎ 回故乡 对少年闰土的回忆 ‎ ‎ 到家时的情况 ‎ ‎《故乡》 在故乡 对杨二嫂的比照 ‎ 和中年闰土见面 ‎ 离故乡 ‎(3)人物情感的态度 ‎ 改建花园大门 虽称美,心甚忌之 分食塞北酥饼 虽喜笑,而心恶之 ‎ 所谓“梦中杀人” 闻而愈恶之 ‎ ‎《杨修之死》 告发曹丕阴事 愈恶之 ‎ 教植斩门吏而出 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教植作《答教》 大怒,已有杀修之心 妄解口令 大怒,推出斩之 ‎(4)贯穿情节的线索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 ‎ 《背影》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5)主要矛盾冲突 ‎《变色龙》: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警官奥楚蔑洛夫五次变色。‎ 小说情节概括题的答题格式:‎ 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概括各部分内容,概括的方法为:人+事+结果。(注意:概括时题目已经明确以某人为陈述对象,直接填写主要事件时,可以省略“人物”,格式为“事情+结果”。)‎ ‎ ‎ 学生活动 第26次鼓励 李 均 ‎17岁那年,他铸下了人生中的一个大错,因为兄弟义气,他把对方打成了重伤。他本是有机会逃走的,但还没等他把行李收拾好,警察便将他家的小院团团包围了。‎ 警车就停在村口的马路上,远远地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他的父亲。父亲蹲在村口的老树下,默默地抽着旱烟,仿佛身后发生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直到他被带上警车,他的父亲也没有回头看他一眼。直到这时,他才猛然意识到,在自己被抓的过程中,他惟一的亲人——他的父亲一直没有露面,父亲格外平静的神态让他恍然大悟,一定是父亲举报了他!‎ 果然是父亲举报了他。父亲的举报符合从轻处罚的规定,让他少判了两年。但他毕竟是重罪,在监狱里,他待了整整10年,从一个毛头小子变成一个稳健壮实的青年。只是,从他被带上警车的那一刻起,他和父亲的关系便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他恨那个老头,尽管他自小便没了母亲,是这个老头一手把他带大,尽管这个老头曾经省吃俭用供他念书为他筹划未来。仇恨的种子一旦在心里埋下,便很难再结出甜蜜的果实。他觉得这个头发斑白的老头根本不配做自己的父亲!‎ 他不想回家,更不愿见那个老头。从监狱里出来后,便开始了自己的奋斗历程。那个老头托人打听到了他的消息,想要见他一面,却被他冰冷地拒绝了:是他把自己送进了监狱,他和自己之间的血缘亲情早就在警车开动的那一刻恩断义绝!自己这辈子都不需要他!‎ 他开始在招聘会上穿梭寻觅。只是,每次都令他失望不已。不过,每一次被拒绝之后,他总会在随后的日子里接到对方打来的鼓励电话:“我们没有录用你并不代表你不够优秀,只是说明你不适合这份工作,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类似的话语总是让他燃起重生的希望,然后,精神抖擞地投人到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他第27次投出简历的时候,他终于得到了一份工作,虽然待遇一般,但他已万分珍惜,格外卖力。‎ ‎7年后,周围的人早已记不清他早年落魄不堪的模样,只知道他是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 曾经和他一起打架的那几个同伙纷纷落网,加上这些年他们在外逃亡过程中犯下的案子,判的刑期比他曾经受到的惩罚还要重,这辈子几乎都没了翻盘的可能。他有些后怕,有些庆幸,脑海里竟然闪现出那个让他一直耿耿于怀的老头儿的影子。‎ 闲暇时,他突然就想起了未出道时的艰辛。经历过生活的沧海桑田,他更加珍惜那些曾经给予他信心和温暖的人,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也依旧令他永生难忘。于是,他找出那些珍藏的电话号码,一一打回去,告诉他们自己现在的处境。在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之后,对方总会恍然大悟道:“噢,原来是你呀,我记起来了,我是不是还专门打电话鼓励你呢?”“难道你就只鼓励过我吗?”他不解地问。“当然了,那么多的求职者,我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一一回电话呀。”对方毫不隐讳道。“那你为啥要鼓励我呢?”他纳闷地问道。“你还不知道吗,当你投完简历离开我们公司的时候,有一个自称是你父亲的老头儿便找到我,恳求我无论如何都一定要给你回个电话,鼓励你几句,他说你是个外表坚强但内心脆弱的人,怕你受不住一连串的打击发生意外。我看他说得那么诚恳,几乎就要给我跪下了,就答应了。”‎ 真相在时隔7年之后被弄清,那张撑开在他和父亲之间的巨网一点点地收缩变小,那颗被仇恨冰封的心四散瓦解……他连夜赶回了老家。在父亲的坟前,他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一样放声大哭。3年前,他的父亲便离开了人世。他的父亲临终前希望能见他一面,他狠着心硬是没有回去看最后一眼。现在他终于明白了,可惜,却没有了机会。‎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3年第1期,有删改)‎ ‎1.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时间 他的处境 父亲的做法和态度 ‎17岁那年 ‎①‎ 举报儿子、格外平静 ‎10年后 坐牢10年,找工作屡受打击 ‎②‎ ‎7年后 ‎③‎ 去世前希望能见儿子一面 参考答案:1.①把人打成重伤②请求对方给儿子打鼓励电话③成为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 学生活动 小说情节概括常用的方法的有:‎ ‎(1)故事情节的发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时间、地点或场景的变化 ‎(3)人物情感的态度 ‎(4)贯穿情节的线索 ‎(5)主要矛盾冲突 学生活动 ‎ ‎ 善良的种子 朱成玉 ‎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⑪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1.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3分)‎ 父亲是有名的“抠王”→( )→“女人”的种子被偷→‎ ‎( )→( )‎ 参考答案:‎ 父亲的钱被偷;父亲及乡邻把各自的种子分给女人;父亲的钱失而复得。(每空1分,共3分。)‎ 学生活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拉面 周洁茹 ‎①我很爱吃拉面,兰州拉面。我开始写作其实就是写拉面,文章肯定改了一百遍,手写的方格纸,但是题目一直没有更改过,《一碗拉面》.学校门口开了一家兰州拉面店,中三的“我”下了晚自习去吃,可能是第一次吃吧,真的太好吃了。然后同学们都升入了高中,只有“我”去了一间专修学校。专修学校很糟糕,“我”的每一天也很糟糕。有一天“我”回旧校吃拉面,一切已经面目全非,我坐在角落,以前的同班同学也进了拉面店,他们说说笑笑,竟然不认得“我”了,“我”吃着拉面,流着眼泪,依然没有人注意到。这篇文章的手稿当然是找不到了,十三四岁的时候,我确实写了这么一篇文章,一直记到现在。‎ ‎②我后来还是很爱吃拉面,在美国时,听说隔壁州的中国城开了一家兰州拉面店,味道很正宗,就开了两个小时的车去找。当然是没有找到,于是再开两个小时的车回来,但我一点都不后悔。‎ ‎③后来我搬到了香港,香港几乎汇聚了全世界所有好吃的东西,可我就是没看到兰州拉面。于是我坐火车到口岸,过海关,到了深圳,就为了吃一碗街边小店的兰州拉面。不管怎样,比起住在美国的时候,这已经是好太多了。‎ ‎④如果回到我江南的家乡,我一定会去吃一家报社楼下的拉面。我有个朋友在报社工作,我总说要去找她一起吃拉面,她总是笑着说:“算了吧,我才不要吃拉面。”后来她出车祸过世了。知道消息的那一天,我坐在去往西贡地质公园的一条船上,阴沉的天,海面波涛汹涌,我没哭。可是后来,我回到家乡,坐在报社楼下的那家拉面店里,对着一碗拉面,我痛哭了起来。算起来,她离开我们,也有十年了。‎ ‎⑤夏天的时候,我去日本四国看我童年时的好朋友,我跟她也有十年没见了。就是坐在她家的客厅整天看着她,哪儿也不去,我都挺开心的。她家门口有一间拉面店,我们就去吃拉面。那简直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拉面,我吃了一碗还想要第二碗,她笑着说:“不要了吧,我的分一半给你。”我说:“你怎么不吃,我要是住在这儿,天天来吃都不会烦。”她说:“我不想吃东西……嗯,要不是你来,我什么都不想吃。”我的好朋友很瘦,小学时她就很瘦,可是这一次,我觉得她有点太瘦了。我也不想吃了,再好吃的拉面,她不吃,我也不要吃了。‎ ‎⑥我们在香川机场告别的时候我想说sayonala,我在那里住了一个月,除了这句,别的一句日语都没有学会。她说:“不要说这个词,这个‘再见’太严重了,我们以后还会再见。”我们拥抱了一下,我摸得到她背上的骨头,一根一根的,我真想哭。‎ ‎⑦回到香港以后接到她的电话,她说她看了医生,是癌,所以不想吃东西,但是已经做了手术,会好起来的,叫我不要担心。“不要告诉我的父母啊。”她说,“也不要告诉你的父母。”我说好。‎ ‎⑧“我们都会好起来的。”她又说。‎ ‎⑨“我们都会好起来的。”我说。‎ ‎ ⑩后来,我看了一个很老的日本纪录片《拉面之神》,我以为会跟《寿司之神》一样,讲一个神一样的人怎么做出了神级的寿司或者神级的拉面,然而不是的,《拉面之神》拍了一个人,胖胖的老爷爷,雪白头发,用他的魔术手,做出了最好吃的拉面,每个客人都可以吃得饱饱的离开。“同学们都说我们很像啊,我们就结了婚,开了这家面店,一起做拉面,直到她患癌病离开。家乡?我只在新婚后和妻子一起回去过一次。”胖胖的老爷爷是这么说的,“之后,我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选自2017年3月31日《光明日报》)‎ (1) 文章以“拉面”为题,有何作用?‎ ‎(2)根据提示,补写文章的情节。‎ ‎①读书时写作《一碗拉面》的经历 ‎②   ‎ ‎③   ‎ ‎④   ‎ ‎⑤观看记录片《拉面之神》‎ (3) 第四段中,“我”听到朋友去世的消息“没哭”,面对一碗拉面却“痛哭了起来”,为什么?‎ ‎(4)联系上下文,体会第五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那简直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拉面。‎ (5) 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6)作者在文末写“拉面之神”的故事,其用意何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①文章的线索;②提示文章主要内容;③作者情感寄托的载体.(①必答,②③任答)‎ ‎(2)②为吃一碗拉面而不辞辛劳;③在家乡吃拉面时想起去世的好友;④在日本陪儿时好友吃拉面的经历.‎ ‎(3)听到朋友去世的消息,“我”身处异乡,强忍悲痛,“没哭”体现“我”的坚强;回到家乡,“我”坐在朋友工作过的楼下面店里,面对拉面,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痛哭”体现“我”对朋友深深的怀念.‎ ‎(4)“我”与分别十年的好友机见,与她一同吃拉面,无比开心,因此觉得眼前的拉面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意近即可)‎ ‎(5)“我”是一个重友情(关爱朋友)、爱家乡(爱生活)、执著(认真)、坚强而又有点多愁善感(怀旧)的人.‎ ‎(6)借《拉面之神》中“胖爷爷”的话,表达“我”对朋友的怀念,对逝去的岁月的追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淡淡的愁思.(意近即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后生可畏 刘斌立 ‎ (1)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 ‎ (2)我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也 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天天待着呢。”‎ ‎ (3)“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 (4)“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 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 (5)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 ”男孩,他也是经常应景似得挺朋克,一会夹克上带钉,一会头发颜色又变了。‎ ‎ (6)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那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道老 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 出呢。他爹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 (7)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 (8)一年以后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还记得那个玩摇滚乐的男孩吗?他又回来了!这次主动来求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 ‎ (9)“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 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 (10)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 交集。‎ ‎ (11)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 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 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 ‎ (12)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 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 (13)我立刻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确认道“没错,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 ‎ (14)“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 (15)“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 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的爸说,常远在那生活的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 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 (16)我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 (17)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道:“后生可畏!”‎ ‎(选自《新华文摘》2016年第13期,有删改)‎ ‎(1)文中写到常远的哪些经历?请按顺序补充完整 ‎   ﹣﹣﹣被迫备考律师﹣﹣﹣﹣﹣   ﹣﹣﹣﹣   ﹣﹣﹣﹣帮助穷人打官司 ‎(2)读文中划线句子,完成题目 ‎①简析第一段中划线句子的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②第十二段中划线句子为什么说“我”对常远的名字熟悉而又陌生 (3) 联系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 ‎(4)小说主人公是常远,作者却以大部分内容写“我”和老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1)想当摇滚乐手 继续备考律师 承揽死难矿工索赔 ‎(2)①这个句子运用了神态与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看书备考的常远心不在焉,为下文“我”和老李对年轻人的感慨作铺垫;‎ ‎②因为在报上看到常远的名字与事迹之前,我对他的爱好及经历已有所了解,所以说“熟悉”;但我所知道的常远是一个不务正业,与父母反叛,不愿作律师的青年,现在他不仅当上了律师,还自愿免费为穷苦人打官司,让我惊讶,所以说“陌生”。‎ ‎(3)①他个性鲜明,有主见.父亲让他当律师,而他却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当一名摇滚乐手.②他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他到青海茫崖矿区演出,了解到矿工生活状况后,就决定回来考律师,为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③他不计名利,有奉献精神.矿难发生,他带领律师团队,义务为矿工打官司。‎ ‎(4)①“我”和老李的对话构成小说的基本框架.先写我们“上辈人”对他的不满,再写对他的佩服,先抑后扬,波澜起伏,曲折有致。②通过“我”和老李的叙述侧面描写了常远这个有个性、敢于担当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给人以宽广的想象空间。③通过“我”和老李的态度变化,表现了要正确看待年轻人这一主题。‎ 教 学 反 思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