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毕淑敏作品
2011 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之毕淑敏作品 作者印象 毕淑敏,1952 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 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 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 11 年。1980 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 20 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 发表作品 200 万字。曾获各种文学奖 30 余次。 毕淑敏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著名女作家。她有过多种身份:军人、医生、作家、心理学研究者,丰富的人生 经历丰富了她的内心,也丰富了她的作品,从《昆仑殇》到《血玲珑》再到《拯救乳房》,她温和、睿智又充满灵 性的文字常常如春雨一般,读她的作品感觉有如品一碗温润的心灵鸡汤,在悄无声息中给人的心灵以透彻的浸润。 链接中考 真题回放 求和得和 毕淑敏 小时候,我作文很好。语文老师不止一次给我的作文批过“5+”的分数,还经常在课堂上朗读。 听老师读自己的作文,我的心情像一颗怪味豆。最初觉得甜,哪个学生不愿意受到老师夸奖?慢慢地,咸味和 涩味涌上心头。下课后,同学们神情怪怪的。“哦,哦,老师又用时传祥淘粪的勺子‘刳’毕淑敏啦!”刚学过一篇 淘粪工人的课文,在北方话里,“刳”与“夸”同音。跳皮筋时,两边都不要我。要知道平日里,因为我个子高, 跳得好,大伙都抢着跟我一拔。我和谁说话,人家都会装作没听见,扭身走开,故意跟别人大声说笑。他们一块儿 边说边看着我。 我开始懂得什么叫孤独,什么叫被嫉妒。 这样的日子一般持续两三天就会过去。大伙毕竟小,容易忘事。我那时又是大队长,人缘挺好,大伙有事都爱 找我。 作文每两周讲评一次:我便经受一次精神的炼狱。 我开始随意写作文,随大流,平平淡淡。“你的作文退步了,是不是骄傲了?”老师问我。我沉默。不是不愿 意告诉老师原因,我不知道怎么说。假如我说了,老师会在班上把同学们数落一顿,我的处境就更糟。 老师苦口婆心开导,我又开始认认真真写作文。老师满意了,同学们敌视的恶性循环又开始,就没有一个万全 之策吗? 我发现同学们并不是讨厌我的作文。老师念作文时,大伙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同学们只是 不喜欢老师反反复复提我一个人的名字。 我小心翼翼问老师:“我最近的作文有进步吗?”老师说:“你近来写得不错。今天下午我还要读你的作文。” “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战战兢兢地说。老师注视着我。“您念我的作文时,是不是可以不念我的名字。”我 鼓足勇气说完蕴藏在心中许久的话。“为什么?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要求。你总不能让同学们觉得那是无名氏写的 吧?” 我镇静下来,一板一眼地说:“我觉得您读作文,主要是看文章写得好不好。至于是谁写的,并不重要。不说 名字,您让大伙讨论的时候,没人拘着面子,反倒更好说意见。” “你说得有点道理。好吧,让我们下午试一 试。”老师答应了。 那天下午的情形如我所料。同学们充满好奇,发言比平日热烈得多。下课后,我和大伙快活地跳皮筋。“嗨, 毕淑敏,今天念的范文是你写的吧? ”有人问我。“不能老是她写得好,我看今天一准是别人写的。”有人这样说。 我一概只笑不答,问得急了,就说:“我看像是你写的。”从那以后,我的作文越写越好。和同学们也能友好相处。 我至今不知道这算是机智还是一种早熟的狡猾。长大以后,看到一则名人名言,“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说去 吧”。我想那是一种更积极、更勇敢的生活态度。 只是我小时候,就是听到这句教导,也未必敢照着去做。我太珍视同小朋友们无忧无虑跳皮筋的机会。 (选自《科学大观园》,有改动) 1.文章第 2 段中说“听老师读自己的作文,我的心情像一颗怪味豆”,请问这是为什么? 2.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3.仔细揣摩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回答后面的问题。 (1)“我和谁说话,人家都会装作没听见,扭身走开,故意跟别人大声说笑”中,加点词“故意”表现了同学 们怎样的态度? (2)“我镇静下来,一板一眼地说”中,加点词“一板一眼”反映出“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4.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我”有哪些可取之处?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1.因为“我”当时的心情复杂而矛盾:一方面是因为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是为同学们近乎幼稚 的“嫉妒”(嘲笑、疏远)而感到孤独(酸涩)。 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内容上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在老师讲评作文时)极其痛苦的心 情,在结构上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答出大意即可) 3.(1)“故意”表现了同学们因“嫉妒”而疏远“我”的态度。 (2)“一板一眼”反映出“我”当时在改善同学 关系问题上(回答老师问题时)的胸有成竹(诚挚恳切、深思熟虑)。(答出大意即可) 4.①“我”是一个懂得求“和”之智的人。认真做事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要注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这样才能 有更和谐的人际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②“我”也是一个乐观自信、积极向上,有着成熟心智的人,不在乎 表面上的名声和形式上的满足,在乎的只是自己内心的充实与快乐。(答到大意即可) 我为什么打你 毕淑敏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 人…… 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 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 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 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 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 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 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 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 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 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 绝。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 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 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 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 那怕它将苛烈 10 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 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 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 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致于失手将你打得太 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 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原文略有改动) 1.“我”发誓要“保护”孩子,为何还要选择“殴打”? 2.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如何? 3.第②段中的”火”在文中指什么? 4.具体谈谈“我”在什么情况下才“谨慎地使用殴打” 5.文末为什么说打孩子“重要的”“是心累” ? 6.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父母打孩子行为的看法。 答案: 1.无奈的殴打也是保护孩子的一种措施,是对孩子负责任的深沉的爱。 2.比喻。把孩子的话比作爬山虎的卷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我听到孩子的话后,内心又满又乱的状态。 3.虚伪、懦弱、残忍、狡诈等最肮脏的品质。 4.非打不可的时候;没有其他办法的时候。 5.“我”做打孩子的决定时,内心是矛盾的、无奈的;打时,“我”的内心充满着强烈的爱,又被痛苦深深地折磨 着;打后,内心充满深深的自责和久远而悠长的痛楚。因此心累。 6.一般而言,“打”源自对孩子的爱,作为孩子,应该理解;“打”是父母让孩子与“最肮脏的品质”永远隔绝的 保护措施,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深沉的爱,这样的父母应该得到尊敬。但是,有些父母不分轻重,动辄对孩子拳脚 棍棒相加,实不可取;更有甚者,假借殴打孩子宣泄情绪,则不可理喻。 品读演练 城里人与乡下人 毕淑敏 最近几个月来,吃过的最美味一餐饭,是在乡间的小山村。正午时,背靠着池塘,秫秸搭成的简易凉棚下,老 农端上自家种的玉米和土豆,还有刚刚从水中打捞起的半尺长的鱼,炭火上烤熟。 那鱼被从中间剖开,平铺在黯哑的火焰上,一条幻像变成了两条。浑身披挂盐霜,硬而微黄,好似生了薄锈的 盔甲。吃到嘴里,鱼刺和鱼肉都是干脆而火爆的,咯吱吱,似嚼着一袭土色的蓑衣。 我问老农,用了什么调料呢? 他嘬着旱烟嘴,含混地回答,盐。 盐是不消说的,看得见,而且,无所不在的咸。我说,还有呢? 没有了。老农吐出一口烟雾,清晰地答。 我不相信地反问:没有花椒大料?没有豆豉辣椒?没有蚝油香叶?没有…… 老农打断我,你说的那些,都没有——光是盐。 我说,今天才知道,盐是这样好吃啊。 老农就笑了,说,你这个人啊,整差了。盐并不好吃,好吃的是我们给自己预备的这些个物产。乾隆年间老辈 子怎么着种,咱现在还是怎么着种。 我反驳道,乾隆年间老辈子好像没有这种甜糯玉米。 老农笑笑说,你这个人还好较真。种子是没这会儿的好,我说的是种法。我们给自己吃的东西,用的是土法, 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更没有激素。 说到这里,他沧桑的脸上露出一点点不怀好意的浅笑,说,有件事,我一直整不明白,总想找个不见怪不爱生 气的城里人打听打听。 我说,您打听吧,我不见怪也不生气。 老农清了清嗓子,以表明他将要询问的题目是多么不同寻常。在咽下了几大口唾沫之后, 他说,我们在庄稼和菜叶上,用了那么多化肥和农药,眼看着活蹦乱跳的虫子眨眼问就扑拉拉死了一地,可你们城 里人一年到头吃的就是这种粮食和菜,怎么到如今还没有被药死呢? 他原本就有地方口音,因为踌躇加之不好意思,让方言味变得更加浓厚。“药死”这个词,在他的发音里,说 成“约死”。 我听懂了他的话,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第一个反应是为自己吞下那么多的农药和化肥加激素却“约而不 死”,依然活蹦乱跳地大吃东西而深感惭愧。我说,抱歉啊,我也不知道自己至今为什么还没有被“约死”…… 在一旁偷听我们对话的一个小伙子,挺身而出解了我的围。 他说,早年问,有一个广告,唱的是“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记得吗?人就像害虫。打了农药,有些 人生了癌症等恶病死了,有的就产生了抗药性,不死。你们这些不死的人,就像活下来的害虫,有了抗体,反倒更 坚强了。 周围的人偷听到我们的话,七嘴八舌道,是啊是这样。你看蟑螂,你看老鼠,不是一直被各种药饵毒杀吗?绝 了吗?没有!越杀越多。城里人也跟它们似的,毒不死的。 我拿捏不准自己作为城里人的一员,在农药和化肥的围攻浸淫中,至今活着,是该自豪还是该悲哀呢? 我们从来不吃给城里人准备的东西。我们把给自己吃的东西和卖给城里人的东西,分成两个地块,绝不掺和。 今天给你们吃的,就是平日留给俺们自己吃的东西。老农非常热情地说。 我望着他善良而沧桑的脸,心中满是惘然。 1、选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简要概括。 2.选文开头对“炭火上烤鱼”情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今天给你们吃的,就是平日留给俺们自己吃的东西。”这句话除了体现热情好客外,你还品出了什么? 4.有人说,毕淑敏的文章“集平凡与深刻于一体”,请结合选文有关语句加以分析。 答案: 1.讲的是乡下人招待客人和自己食用时吃的是没有喷洒农药的土家菜,而将那些外表光鲜带有残留农药的菜卖给 城里人,区别对待。 2.一方面表现土家菜制作的特别,另一方面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铺垫(或:引出下文与老人的一段对话)。 3.示例:民间生态的恶化。 4.本文所写的事情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可谓“平凡”,但作者将城里人“在农药和化肥的围攻浸淫中,至今活着” 这一沉重的现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对我们灵魂造成的冲击,不能说不“深刻”。 寻觅风险 在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的人的需要层次金字塔模式里,安全感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 记得我在日本访问时,很惊讶普通民居的构造单薄。尤其是海边的房子,好像纸扎的灯 笼,轻而蓬松,叫人怀疑稍大些的海风,就会把墙壁吹个透明窟窿。 我问日本人,你们这里多地震多火山多海啸什么的。如此稀松的房子.怎么抵御灾难?岂不是太不安全了吗? 日本人回答,正是因为多灾,我们的房子才造得很轻,一旦倒塌,也不会把人压死砸死,比钢筋铁骨的建筑, 反倒多一份安全。就像薄薄的鸡蛋壳,小鸡很容易钻出来。它看起来不安全,其实很安全。 真叫人无话可说。 那年到处风传地震,我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焦虑,特向一位专事地震研究的朋友请教。她告诉我,地震发生的 时候,你赶快跳到家中房屋的承重墙交叉的部位,那里通常比较坚固,即使倒塌也会有小的支撑空间可供躲避,以 利等待救援。此秘诀闹得我和先生,像两个蹩脚的工程师,在自己家中四处梭巡,彼此还意见分歧。他说这堵墙承 重,我说可能是那一堵,吵得谁也不服谁,只好又向朋友讨教。她说,你们可以找到当年施工部门的图纸,对照辨 认,岂不最有权威性了?这法子好是好,但实在太麻烦,只好不了了之。朋友是个尽责的人,后来又过问此事,我 如实相告,朋友说,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法子,一旦山摇地动,你就躲到房屋内的卫生间,那个角落比较安全……从 此我牢牢记住这一救命宝典,很长时间内,一进了卫生间,就敬畏有加。觉得在未来的某一天,全靠它的庇护啦! 后来我到了唐山,有一位大地震中的幸存者,谆谆告诫我,大震时,要飞快地窜到凉台上,这样可以在随后 的余震中被甩到室外,安全系数较大。他当年就是如此才保住性命,而他躲在房中的家人,全部遇难。 我于是想象自己倘若遇到震灾,可能会在卫生间和凉台间上蹿下跳,坐失宝贵时间。 坐汽车,我因为晕车,总好坐在前面。但屡屡被人指教,只有司机后面的座位,才是全车中最保险的地方。 因为据车祸中大难不死者的统计数据,证明在危机的时刻,司机会下意识地保全自己,所采取的紧急措施对自己的 位置最为有利。我觉得这一提议后面,有一层相当微妙甚至龌龊的前提。那就是——司机以人的本能保护自己,你 坐在司机后面,以他的身躯为你的血肉长城…… 灾难时,到哪里最安全?我只作过如此不完善的小小调查,已是众说纷纭,看来,安全是个永恒的题目。在 我们的生命里面,寻找安全,是集体无意识的顽强表现。 我便敬佩那些在危机的时刻,抛却自身的安全,奋勇地冲向危难的勇士。这不仅是道德和情操的高尚,更是 人战胜自己天性的壮举。 比如消防人员的扑向火海,比如救护人员的攀登危楼,比如对付易燃易爆物品燃烧时的临危不惧,比如潜入冰 水拯救遇溺者……无论对职业人员还是对见义勇为的普通公民,我相信,在那一瞬,都有生命本能的召唤和人生价 值的实现碰撞的火焰。 如果为了一己的安全,自然是远离危险。我们的每一根头发 j 每一滴血液,都会提醒、命令、安排、指挥我们这样 做。人类的进化,使得躲避危险寻觅安全成了几乎与生俱来的能力。 但是,为了他人的安全,为了崇高的职责,为了追求和理念,为了一种凌越本能的超拔,他们躲避安全寻觅危 险…… 这样的人,就达到了人的自我实现的顶峰,他们找到了本能之上的高贵的尊严。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 1.选文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选文开头引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什么作用? 3.有人说,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写的是“灾难时,到底哪里最安全”,有离题之嫌,对此,你怎么看? 4.结合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样的人,就达到了人的自我实现的顶峰,他们找到了本能之上的高贵的尊严” 的理解。 材料:青海玉树地震中,一名来自香港的“爱心义工”黄福荣不幸罹难。现场消息称,他其实已及时逃离受破 坏的孤儿院,但当获知还有 6 名师生压在倒塌的瓦砾堆中后,即奋不顾身冒着余震危险折返救人,最后不幸牺牲。 答案: 1.为了他人的安全,为了崇高的职责,为了追求和理念,为了一种凌越本能的超拔,必要时我们应该躲避安全寻 觅危险。 2.引出下文对日本普通民居的构造单薄的不解与作者对“灾难时,到底哪里最安全”的调查。 3.不离题。作者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为下文反向立论蓄势。 4.躲避危险寻觅安全虽然是人的本能,但为他人躲避安全寻觅危险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令人景仰。香港的“爱 心义工”黄福荣奋不顾身冒着余震危险折返救人,不幸罹难,是一种壮举,是“达到了人的自我实现的顶峰,找到 了本能之上的高贵的尊严”的鲜活典型。 附耳细说 韩国的古书,说过一个小故事。 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 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 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是畜 类,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的评论来, 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的 由此想到人,想到孩子,想到青年。 无论多么聪明的牛,都不会比一个发育健全的人,哪怕是稍明事理的儿童,更敏感和智慧。对照那个对牛的心 理体贴入微的农夫,世上做成人做领导做有权评判他人的人,是不是经常在表扬或批评的瞬间,忽略了一份对心灵 的抚慰? 父母常常以为小孩子是没有或是缺乏自尊心的。随意地大声呵斥他们,为了一点小小的’ 过错,唠叨不止。不管是什么场合,有什么人在场,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全然不理会小小的孩子是否承受得了。以 为只要是良药,再苦涩,孩子也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吞下去。孩子越痛苦,越说明对这次教育的印象深刻,越能 够起到举一反三的效力。 这样的父母,买在是想错了。 能够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唯一缰绳,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它的本质是一种对自己 的珍惜和对他人的敬重,是对社会公有法则的遵守服从。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在无穷心理折 磨中丧失了尊严,无论他今后所受的教育如何专业,心理的阴暗和残缺都很难弥补,人格将潜伏下巨大危机。 人们常常以为只有批评才需注重场合,若是表扬,在任何时机任何情形下都是有适宜的时候的。这也是一个误 区。 批评就像是冰水,表扬好比是热敷,彼此的温度不相同,但都是疗伤治痛的手段。批评往往能使我们清醒,凛 然一振,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过失,进发了挺进的激奋。表扬则像温暖宜人的沐浴,使人血脉贵张,意气风发,生出 勃兴向上的豪情。 批评和表扬永选是双刃剑。使用得好,犀利无比,斩出一条通达的道路,使得我们快速向前;使用得不当,就 可能伤了自己也伤了他人,滴下一串串淋漓的鲜血。 不宜的批评和表扬,如同太冷的冰水和太热的蒸汽,都会对我们的精神造成破坏。孩子的皮肤与心灵,更为精 巧细腻,他们自我修复的能力还不够顽强,如果伤害太深,会留下终生难复的印迹,每到淫雨天便阵阵作痛。遗下 的疤痕,侵犯了人生的光彩与美丽。 山野中的一个农夫,对他的牛,都倾注了那样的淳厚的有心。人比牛更加敏感,因此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让 我们学会附在耳边,轻轻地说…… (选自《新周报》,有删改) 1.选文开篇引述韩国古书上的小故事,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何作用? 2.说说下面一句话在选文中的含义。 能够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唯一缰绳,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题“附耳细说”的理解。 4.选文最后说:“山野中的一个农夫,对他的牛,都倾注了那样的淳厚的有心:人比牛更加敏感,因此无论表扬 还是批评,让我们学会附在耳边,轻轻地说……”请结合选文,谈谈这一段文字对你的启发。 答案: 1.由一个感人的故事引出一个深刻的哲理;从对畜类的评说,引申到对人的评说,从而引出“心灵的抚慰”这一 论题。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人在认识到自己的过失,重塑自我的过程中,需要拥有个 人的尊严,并自觉地尊重他人,遵守、服从社会法则。说明尊重被教育者的尊严的重要性。 3.“附耳细说”,属 于人们交往的“亲密距离”,形象地涵盖了本文的主旨。 4.示例:无论怎么聪明的牛,都不会比一个发育健全的人,哪怕是稍明事理的儿童更敏感 和智慧。对照那个对牛的心理体贴入微的农夫,我们在表扬或批评的时候,不应该忽略对心灵的抚慰。 每一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 ①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这对夫妇决定为孩子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就请朋友帮忙训练这只 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意外,嘟嚷着说:“小狗的目 标?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电们实在想不出狗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 狗都有一个目标。"夫妻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看家:后表.小狗被成 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的守护神。这对夫妇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更何况是做一个 人。 ②我们常常把别人的期待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孩童才.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你会渐渐地长大,无论别 人的期望是怎样的美好,它也不属于你。除非有一天,你成功地在自己的心底移植了这个期望,这个期望生根发芽, 长成了你的目标。那时,尽管所有的枝叶都和原表的母体一脉相承,但其实它已面目全非,它的灵魂完完全全只属 于你,它被你的血脉所滋养。 ③我们常常把世俗的流转当成自己的目标。’这一阵子崇尚钱,你就把挣钱当成自己的目标,殊不知钱只是手 段而非目标,有了钱之后,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把钱当成目标,就是把叶子当成了根。过一阵流行美丽,你就把制 造美丽,保存美丽当成了目标,殊不知美丽的标准有所不同,美丽是可以变化的,目标却是相对恒定的。美丽之后 你还要做什么?美丽会褪色,目标却永远鲜艳。 ④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我觉得这也值得推敲。快乐并不只是单纯的快感,类乎饮食和繁殖的本 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最长远、最持久的快乐;来自于你的自我价值的体现,而毫无疑问,自我价值是从属于 你的目标,一个连目标都没有的人,何谈价值呢! ⑤一株树的目标也许是雕成大厦的栋梁,也许是撑起一把绿伞送人阴凉,也许是化作无 数张白纸传递知识,也许是制成一次性筷子让人大快朵颐……还有数不清的可能,我们不是 树,我们不可能明白树的心思。我们是人,我们可以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这是做人的本分之一。 ⑥有一位女子曾说过,出名要趁早。我看,确立目标要趁早。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有删改) 【注释】大快朵颐:鼓动腮帮子大口嚼鲜美的食物。 1.作者用一对夫妇训练小狗的故事开头,其作用是什么? 2.请概括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3.在论述应怎样确立目标时,作者否定了哪些不当做法? 4.在历史上和生活中,许多人因确立了自己的目标而获得了成功。请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 并谈谈你确立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事例典型、真实,目标明确、具体) 答案: 1.①引出论点; ②作为论据证明论点; 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中心论点:每一个人都要确立自己的目标。 3.不当做法:①把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目标。 ②把世俗的流转当成自己的目标。 ③把快乐和幸福当成终极 目标。 4.示例:①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19 岁第一次接触到有关昆虫的书籍后,便立志要写一本关于昆虫的书。他观察 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耗费一生精力,终于写出了《昆虫记》。 ②司马迁早年立志继承父业,穷其一生, 最终写成史书巨著《史记》。 人生目标略。 人生有三件事不可俭省 无论世界变得如何奢华,我还是喜欢俭省。这已经变得和金钱没有很密切的关系,只是一个习惯。我这样说, 实在是因为俭省的机会其实很廉价,俯拾即是遍地滋生。比如不论牙膏管子多么丰满,但你只能在牙刷毛上挤出 1.5 到 2 厘米的膏条,而不是 1 尺长。因为你用不了那么多,你不能把自己的嘴巴变成螃蟹聚会的洞穴。再比如无论 你坐拥多少橱柜的衣服,当暑气蒸人的时候,你只能穿一件纯棉的 T 恤衫。如果把貂皮大衣捂在身上,轻者长满红 肿热痛的痱毒,重了就会中暑倒地一命呜呼。俭省比奢华要容易得多,是偷懒人的好伴侣——用最直截了当的方式 和最小的花费直抵目标。 然而有三件事你不能俭省。 第一件事是学习。学习是需要费用的,就算圣人孔子,答疑解惑也要收干肉为礼。学习费用支出的时候,和买 卖其他货物略有不同。你不知道究竟能得到多少知识,这不单决定于老师的水平,也决定于你自己的状态。这在某 种情况下就有点隔山买牛的味道,甚至比股票的风险还大。谁也不能保证你在付出了学费之后一定能考上大学,你 只能先期投入。机遇是牵着婚纱的小童,如果你不学习,新娘就永远不会出现在你人生的殿堂。 第二件事是旅游。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蝌蚪,长大了都变作井底之蛙。这不是你的过错,只是你的限制,但 你要想法弥补。要了解世界,必须到远方去。旅游是需要花钱的,谁都知道。旅游的好处却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 常常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蓄积。有人以为旅游只是照一些相片买一些小小的工艺品,其实不然。旅行让我们的 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变得机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谈吐因此谦逊。 第三件事是锻炼身体。古代的人没有专门锻炼身体的习惯,饥一顿饱一顿全无赘肉。生存的需要逼得他们不停 奔跑狩猎,闲暇的时候就装神弄鬼,在岩壁上凿画,在篝火边跳舞,都不是轻体力劳动,积攒不下多余的卡路里。 社会进步了,物质丰富了,用不完的热量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负担。于是要人为地在机器上跋涉,在充满氯气的池 子里浮沉,在人造的雪花和冰面上打滚,在矫揉造作的水泥峭壁上攀爬……这真是愚蠢的奢侈啊,可我们没有办法, 只有不间断地投入金钱,操练贫瘠的肌肉和骨骼,以保持最起码的力量和最基本的敏捷。 有没有省钱的方法呢?其实也是有的。把人生当作课堂,向一切人学习,就省了上学的钱。徒步到远方去,就 省了旅游的钱。不用任何健身器械,就在家里踢毽子高抬腿做广播体操……就省了健身的钱。 然而,这也是破费,因为我们付出了时间。 1.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见解。 2.文章第一侧重论述了什么内容?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 3.作者认为旅游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用原文语句回答) 4.你觉得人生中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俭省?请列举一例并陈述自己的理由。 答案: 1.人在学习、旅游和锻炼身体这三方面要舍得投入,不可节省。 2.第一段侧重论述了俭省的机会很廉价,俭省比奢华容易得多。引出“俭省”的话题,为下文论证“有三件事不 能俭省"作铺垫、衬托。 3.旅行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变得机敏和丰富。目光因此老辣, 谈吐因此谦逊。 4.示例:奉献爱心不可俭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向需要帮助的人施 以援手,献上爱心,不仅可以芬芳他人,亦可以快乐自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