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下册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下册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四时田园杂兴》课堂实录(一)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背诵了许多古诗,今天我们一起要来学习的也是(来 一起)—— 生:《古诗三首》 师:今天这堂课呢,我们重点来学习一首古诗,请大家把书打开,先请同 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第一.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第二.借助下面的注释, 想一想每一首诗的意思。明白了吗?好,开始吧! 生:(学生自由朗读.预习) 师:他在想这首诗的意思了。(稍停片刻)行了是吗?好,那我们一起来读一 读。谁来读一读这首诗。这位同学,来。 生 1:读诗。 师:在这首诗里有一个多音字,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字,(师指“供”), 这 个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看一看。 生:从事。师:从事。那么在这儿它怎么读呢?应该读第一声,对了,你来 读一读。 生 1:(生念: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生 2:(边读边笑)师: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生 3:(读整首诗) 师:非常好。来看,这里也有一个生字,我们要特别注意,来看什么字?这 是什么字?(耘)对,耘,这是什么?(师点“耕”)“耕”,对,这两个字在写的时 候都要注意什么?这个“耘”在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 生:那个偏旁应该有三横,不要写成有两横。 师:好,同学们,我在想啊,这首诗写了什么景物? 生:(自由朗读) 师:谁发现了?两位,三位,四位,五位…… 生 1:我发现这些是写农村景色的。 师:是写农村生活的,是不是啊?好,一点发现了,还发现了什么? 生 2:我觉得这首诗一句到两句是写他们种田、种地的。 师:也都是写到了农村生活的。 生 3:这首古诗是写乡村四月情景的。 师:写的是农历四月小农忙季节的事儿。 生 4:我觉得这首诗是写春天的。 生 5: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写的。 …… 《四时田园杂兴》课堂实录(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桑”3 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 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 习惯。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虽不是很活跃,但在诗歌的朗读方面,还是很不错的,这有助于理 解,更何况农村的孩子学习这首古诗,有一种亲切感,较易突破难点。 重点难点 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请大家把你喜欢的古诗,展示给 大家,好吗?(学生背诵,交流 7、8 首诗)同学们积累的真多呀!你能不能把你学古 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交流方法)对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今天,我们就 用大家总结的学习古诗的方法,一起去学习一首古代诗人范成大的诗《四时田园 杂兴》。 2.介绍作者 (1)师:范成大你们通过预习了解多少呢?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 吗?(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2)介绍作者:出示资料“范成大的简介”。 课件出示: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南宋四大家”。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淳熙十年, 因病 58 岁病故。此后 10 年隐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 湖录》等。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 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 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 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3.读诗题,解题意。 师:请同学来读课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 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兴”在这儿读第四声, “四时田园杂兴”的“兴”, 去声,即兴。《现代汉语词典》“即兴”解释道: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 致而创作:即兴之作/即兴表演。 这里的“兴”,兴致,兴趣,引申为即兴创作, 这里指即兴创作的作品。“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四时田园杂 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 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 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 出示:《四时田园杂兴》共 60 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 日”五组。 师: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⑴ 请说说诗应该怎样读?有什么要求? ⑵ 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⑶ 听范读 ⑷ 个人自由朗读。 ⑸ 指名试读,评议。 师:请大家把这首诗的生字,画出来,自己学习一下。(学生自学)我们交流一 下,大家的学习成果。 出示生字:昼 耘 桑(读音.组词.书写) 师:生字,大家学习真棒! 2.请同学们,小声自读诗文,边想边画: 出示: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 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季节:从哪个词读到的?理解“桑阴”) 师:桑就是桑树,桑阴就是——桑树成阴了,当桑树成阴时,那就是——夏天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 童孙────学种瓜 3.齐读(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交流学法 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 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交流学习方法) 师: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接下来,咱们就先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 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 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啦!请大家小组合作学习 古诗。 2.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 师:现在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诗句的意思 4.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1)出示: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师:昼:白天。⑵ 耘:除草。 ⑶ 耘田:在田里除草。“绩”,在这儿是指一个 动作,搓;“夜绩麻”就是指——夜里把麻搓成线。各当家:指各有各的本领,各 有各的事做,“村庄儿女各当家”就是—— 出示诗句的意思:白天锄草在田里,夜晚搓麻在家中,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 的家务劳动。 师: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句诗 出示: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童孙”指那些孩子们;未解:不懂。供;从事;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 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 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傍”,表示靠近的意思;“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是 —— 出示诗句的意思::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师: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 (2)教师随机点拨语言表述上的流畅。 师:照刚才他的说法,你觉得还缺少些什么?(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了; 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过渡)师:“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 的风景。”请大家再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除了刚 才读懂的画面,还出现了哪些画面?(生自由读诗,想象) 2.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⑴ 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⑵ 交流:(劳动的辛劳.繁忙及劳动所带来的快乐) 想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 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 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心里有什么感受?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⑶师:请同学们结合想象诵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那好,请你来读一、二两行诗。(指名读) 刚才你在读的时候,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谁再来读?你的感受呢? 预设: a.辛苦(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学生读) 评语:你读出了时间很长,是从“昼”到“夜”。你把他们的劳动内容读出来 了。 b.忙碌:(各当家,男的——,女的——,各有个的活儿干,除了耘田.绩麻,还 要——,(指名说)总有那做不完的活啊!就这样日夜忙碌着。多勤劳的人们呀,你 能把这种感受带进朗读中去吗?(听你那么一读,我仿佛已经看到那繁忙的劳动 场面了) c.和谐:怎样和谐的画面?(看插图里人们的表情,再读读句子,还有什么感 受?) 反复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 读、齐读。 3.师归结: 刚才大家的感受真丰富,从短短的诗句里读出了那么多!这样 的劳动在我们眼里是辛苦的.劳碌的,但在当时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人人向 往。想到今天的辛苦,将换来的是那——,回到家,看到妻儿各做着各的事情,那 种温馨,使劳动的疲倦.劳累一扫而光,这种快乐与满足就是从劳动中得到的呀! 把这种满足与快乐感受送进诗句,你再来读读(指名读) 师:这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真好!难怪诗人看到村子那繁忙而井然有 序的劳动场面时,不禁感叹——“昼出……,村庄……”(齐读) 师:大人这么忙碌,孩子们在忙些什么呢?请看。 4.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出示:插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你 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这些孩子真------(天真、勤劳、好学、可爱、爱劳动)。 师:不光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所能,做着分内事,就连那小孩也——(指名 3 个学生,读诗句三.四行), 从小孩一个小小的学种瓜这个动作,你有什么感受想说的吗?(交流) 懂事:父母勤劳的品质感染了村庄的孙童,小孩也喜欢上劳动了。(读) 快乐:是呀,他们学种瓜,心理想的也是收瓜时丰收的场面呀……(读) 可爱:瞧,他的神情.动作,一手——,充满了童真童趣,多么俏皮的孩子 呀!(读) 师:能做力所能及的事了,感到非常自豪;听出来了,劳动着也是快乐的。我 们都来当当爱劳动的孩子,一起快乐地读读吧。 来,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 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一遍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 好。(指名读)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1.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2.指名读。 3.升华 师: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但,是快乐的,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 爱学做农活,也是快乐的。这样和谐、恬适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地 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 活。(读) (配乐读) 4.你们也来读。学生入情入境的齐读,朗读中自然成颂。 5.我们把这首诗牢牢地记在心里。(背诵) 六、拓展品读——心境之读 师: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 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拓展《四时田园杂兴》之二 (过渡)师:刚才我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借助注释、插图外,还通过 发挥想象,(板书)读懂、读好了这首诗。知道这首诗是从描写那一幅幅劳动场面, 让我们感受到忙碌的乡村生活。请大家再读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 这首诗又是在写什么呢?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这首诗,说说大意,读后谈 谈自己的感受。 (课件出示)(随机:你可以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想象 画面,来读懂整首诗的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意: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 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 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赏析: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 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 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 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2.学生交流,再全班交流。 (1)指名读, (2)说诗句的意思,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光? 3.比较两首诗 (1)师:这两首诗都是写田园风光,前一首,诗人着重描写了村庄里男女劳动 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乡村生活的和谐,这么一种兴致。而这一首 呢,诗人重点在写什么呢?(写景)是呀,同样是写田园诗,但诗人观察的角度不一 样,写作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有写劳动场面的,有写景物的。看来,这乡村的 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还有那各种各样的人,在诗人眼中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捕捉到如此的生机和活力。诗人范成大就是这样的一个 人,让我们把这种情感带进诗中来读读吧!(读) (2)看着这样喜人的景象,让我们不仅想起了村庄男女劳动时的场面“昼 出……” (3)虽然只字不提劳动场面,但景物的描写同样让人感受到了那农村的勃勃 生机,劳动的喜悦。来,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两首首诗吧! 七、积累古诗,激发兴趣 师:是啊!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字字都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历 来许多诗人就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为主,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这样的 诗,就叫——田园诗。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品读更多诗人所创作的田园诗。 现在我们赶紧把第一首抄写下来。看看哪个字比较难写,需要老师帮忙的?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村晚》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看我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板书:牛)(小篆)这是个什么 字? 生:这是一个牛字。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我看这个字的第一笔两头弯弯的,就像牛角。 师:你真厉害!这是一个小篆“牛”字。今天,我们先来看一首牧童诗《村 晚》。这是宋朝诗人雷震在夏天的傍晚看到的一幅画面。自己朗读,先读准字音, 再理解诗意,不理解的词义可以看下面的注释或查字典,最后把诗的大体意思 说给同桌听听。 村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 ①池塘:池子的堤岸。 ②陂:池塘。 ③衔:叼、咬。 ④浸:这里指“倒映” ⑤寒漪(yī):带有凉意的水波。 ⑥无腔:不成曲调。 ⑦信口:随口。 学生自读,理解,同桌互说诗的意思。 师:先来看这几个字:“陂”“衔”“漪”,谁来读? 生:(朗读得很正确) 师:谁愿意朗读整首诗? 生:(朗读)。 师:读诗歌的时候,要做到字正腔圆。我们一起来读。 生:集体朗读。 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生:池塘里的水很多,快要溢出来了。池塘边上的草长得很茂盛,绿油油 的。太阳快要落山了,他和山一起倒映在池塘里,很漂亮。一个牧童骑在牛背 上回家了,他吹着短笛,是那么的自由快乐。 师: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这首诗很美!一般读诗时,脑海里一定会浮现一 幅画面。正所谓诗是无形画。多读读,画面的印象更深。大家放开声音自由朗 读,映入你脑海里的是怎样的画面呢? 生:自由朗读。 师:浮现画面了吗?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一幅很美的画面,晚霞倒映在池塘里,泛出一片金黄,一位可 爱的小男孩骑着黄牛,慢慢地走回家去。 生:我看到的画面十分惬意,温柔的晚霞照耀着小山坡,照耀着清澈的池 塘,一个小男孩横坐在牛背上,被这美丽的画面陶醉了,不禁拿起牧笛吹起了 优美的小曲。 生:一幅欢快的画面令人十分喜欢,草一个劲地长着,花儿尽吐自己的芬 芳,池塘里的水满满的,好象快要流出来了。山在夕阳的照耀下披上了一件金 黄的外衣。骑着黄牛的小男孩快乐地笑着,也欣赏着美丽的景色。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现形象,不出现牧童) 师:同学们,你们比一开始读诗时还要棒,看,你们已经把文字变成一幅 美丽的乡村晚景图了。这“草、水、池塘”,“山、日、寒漪”,“牧童、老牛、 短笛”,这就是乡村田园的宁静和悠远。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读出这种意境。 谁先来? 生:个人朗读。 生:集体朗读,读出乡村田园的宁静悠远。 师:难道我们读的就是这静静的画面吗?肯定不止这些。现在大家静静地 读诗,品味咀嚼文字,除了读出静静的草、水、山、落日,还品味出什么呢? 生:自己朗读品味。 师:谁来说? 生:我品味出了快乐。 生:我品味出的是乡村景色的美丽。 师:你呢? 生:我品味到了乡村的傍晚很宁静。 师:第一句连用了两个“满”字,“草满池塘水满陂”,池塘四周长满了青 草,池塘里涨满了水。两个“满”字,品出了什么? 生:草儿茂盛,在微风中摇摆着自己的身子。水多得快要溢出来了。 师:这是夏天的勃勃生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呀!谁来读出这生机一片! 生 1:朗读第一句。 生 2:朗读第一句。 师:“衔”字多妙!西沉的落日,夹在两座山之间,山好像也有嘴了,把落 日叼住了。(简笔画了两座山)“山衔落日”,落日怎么画呢? 生:上黑板在板画上添画落日。 师:你们看,一个“衔”字,让山也有了生命的灵动! 再来看“浸”字,它把远处的山、落日和池塘融在一起了。山仿佛拉着落 日一起浸到了水里,多么形象生动!谁来读出这生命的灵动? 生 1:朗读第二句。 生 2:朗读第二句。 师:读诗就是这样,能从一个个字中品出许许多多的意味。 就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田园晚景中,在这样一个自由自在的环境中,放 了一天牛的孩子出场了。听——牧笛悠悠从远方传来了!(动画) 牧童归来“横牛背”。怎样坐就是横牛背坐呢? 生:就是这样坐,(到教室前面示范动作) 师:牧童骑牛横坐在牛背上,有什么感觉? 生:很快乐。 生:很自由。 生:很舒服。 生:无拘无束。 师:牧童不仅横坐牛背,还在随意地不成曲调的乱吹一气。你知道“信口 吹”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随便吹”。 生:就是“随心所欲地吹”。 师:现在就让我们来当一回牧童,感受一下“信口吹”的感觉,我们手边 没有笛子,不能“信口吹”,但是我们可以“信口哼”。(指名一学生)来,你来 信口哼一哼。 生:(难为情地起立,脸红耳赤,非常尴尬,哼不出来) 师:(拍拍学生的肩膀,不以为然地)没有关系,我们随便哼一曲,哼你们 教过的歌曲也行,哼自编的也行,哼口哨也行。(向学生投去鼓励的眼神),来, 你试一试,只要你哼出第一句,你的感觉马上不同。 生:(依然低垂着头,更加尴尬,张口结舌,就是哼不出来)师:(灵机一动), 你知道你为什么哼不出来吗?因为你现在站在这里,我们都盯着你,看着你, 你感到不自在,只要你坐下,肯定感觉不一样,(示意学生坐下,教师转向全体 同学)同学们,现在我们都来当一回牧童,你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地信口哼吧!(那位学生如释重负地坐下,而教室顿时响起了一片美妙 的童声,那位同学情不自禁地也随着大家哼唱起来。) 师:(示意同学停止哼唱)同学们,刚才我听到了你们愉快的哼唱,你们能 否告诉我,你们在信口哼的时候,心中是怎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特别轻松。 生:我感觉很愉快。 生:我感觉无忧无虑,似乎忘记了一切烦恼。 生:我感觉自己就成了牧童, 似乎手上就举着一枝短笛。 师:同学们,你们的感受很准确,这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就是牧 童的生活啊!这样的生活是多么令人向往啊!大家读着读着,一些词被我们发 现了,是哪些词? 生:满、衔、浸、横牛背、信口吹。 师:可见,田园是静谧的,但不是死寂的,它充满了盎然生机,充满了生 命活力。乡村、池塘、牧童、短笛,这就是天人合一,怡然自得呀。田园真是 伟大!大家再放声朗读,浮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切画面是不是都动起来了? 生:自由朗读。集体朗读。 师:就在这样一个乡村傍晚,牧童横坐牛背倾心吹笛的画面已经深深映入 我们的脑海中。 师:我们读着《村晚》,自己仿佛也来到了乡村田园,成了天真浪漫无忧无 虑的牧童了。我们就来当一回牧童。清晨,红太阳从东山爬上来了,我们骑着 牛儿吹着短笛,来到山坡上、草地里或者河岸边,把牛一放,任它吃草,这时 你们可以快活的嬉戏、玩耍。你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干什么呢? 生: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生:从一个山坡上滚下去,那种感觉肯定十分美妙。 生:还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去小河里捞鱼。 师:牧童的生活就是这样丰富多彩! 傍晚,夕阳西下,贪玩的牧童还没回家,妈妈在田头喊着:山娃,该回家 吃饭了—— 生:(扮演山娃回答)好的妈妈,我马上回家了。 师:山妹,该回家吃饭了—— 生:再等一等,我还没玩够呢! 师:牧童的心境就是这样安然自乐呀!看,夕阳西下,牧童骑着牛,吹着 短笛回家了!(播放动画) 师:诗人雷震看到牧童这样的生活,会有什么感受呢? 生:很喜欢。 生:很羡慕。 师:自古以来,牧童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悠然自乐的心境引起了无数文 人墨客的向往。牧童诗也就越来越多。除了这首《村晚》,你还读过什么?我们 讲义上有一些,选择一首读给大家听听。 生:朗读: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 歌去,月明扶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唐 ·栖蟾 师:快乐时就大声地说“我好快乐”。来,再读一遍,读出这种安然自乐的 心境,读出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生:第二遍朗读。 师:(当学生读到“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时问)唐代栖蟾的这首牧童 诗中说“何人得似尔,无事亦无非”,意思就是说—— 生:能够像你这样自由地生活,那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