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志竟成教学材料(4篇课文10课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志竟成教学材料(4篇课文10课时)

1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志竟成教学材料(4 篇课文 10 课时) 一、单元整体概述 本单元的主题是有志竟成,赞扬了优秀人物的顽强意志和奋斗精神。选用四个不同年代、 不同领域的名人事件来表达。由 4 篇叙事文组成,分别是《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 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此外,本单元还有一篇读书方法指导的课文是《精读与略 读》。本单元主要是叙事写人类文章,重点指导学生精读感悟人物形象,把精读与略读的阅读 方法当作一条训练主线贯穿于整个单元。在表达特色上叙事写人的文章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 动作等刻画人物形象,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等方法读懂故事内容,理 清文章的表达顺序,读懂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意思,领悟其中所包含的道理,感受人物情怀, 并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突出人物形象方面,本单元采取抓主要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 表达方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体悟其表达妙处并尝试运用到日常写作中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借助预习单做好预习工作,能通过独立学习,正确熟练地认读本单元的 27 个生字和 21 个二类字,尤其掌握“勒”“强”“载”三个多音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读法;能正确规范地 书写生字,关注生僻字“搀”“恬”“炫”“柔”的写法;能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 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础上,理清脉络,提炼、抓住关 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 通过学习课文《精读与略读》,重点学习精读与略读的读书方法。用精读的阅读方 法品读《海伦.凯勒》、《二泉映月》,用略读的方法品读《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 记》,进行形式多样的阅读练习,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3. 叙事写人类文章领悟感受。了解叙事写人的文章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刻画 人物形象,并以此做为精读文章时的训练重点;学习作者选用典型事例突出表现人物形象的 写作方法。 4. 通过收集资料,拓展知识面,加深对文中主人公的认识;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 给我三天光明》。搜集《史记》中的故事,开展“说司马迁故事”“讲史记中的故事”等系 列拓展读书活动,丰富课外知识的积累。 三、学情分析 2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依据预习单完成预习任务。但如何让 学生在学习中灵活掌握略读与精读的阅读方法,需要教师进行有目的去引导;学生对写人的 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本单元的几篇文章人物描写更为复杂,既有人物的平铺直叙,还 有主人公身上独有的人物精神内涵,如何让学生入情入境,这需要老师在教学中采用各种办 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如教师可结合课件中各种直观图片、相关历史文字记 载,让学生在读文本中切实体会到人物形象及对我们人生的积极教育意义。 四、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流程表: 课 时 教学内容 基本课型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活动 第一 课时 单元导读、自 主预习第一 单元 “ 单 元 略 读 自 主 预 习”课 1.学生进一步明确预习 的一般步骤。 2.初步养成预习的良好 习惯。 3.借助预习单预习第三 单元 1.下发预习单。 2.回顾预习方法,重点 掌握重要字词 3.做好预习指导工作, 将预习有计划、有重点、 有层次的深入。 第二 课时 检测第三单 元的预习情 况 “略读检 测过关”课 1.开展“快乐向前 冲,我冲我成功”闯关 游戏,巩固本单元生字 新词 2.在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础 上,理清脉络,提炼、 抓住关键词,概括课文 主要内容。 3.敢于大胆质疑问 难,小组合作初步解疑, 逐步学会自主解疑。 1.针对上节课预习内容 进行查缺补漏,对重点 字词句段进行释义解疑。 2.明确课文主题。 3.针对问题,相机指导。 3 第三 课时 《 海 伦 · 凯 勒》 “精读方 法指导”课 1.精读课文,抓住海 伦·凯勒学盲文、学说 话 两 件 事 , 感 受 海 伦·凯勒不屈不挠的 奋斗精神和乐观的生 活态度。 2.学习作者“选取典型 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 表达方法。激发阅读海 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 天光明》等有关著作的 兴趣。 3.学习作者通过抓人物 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描写来写人物的写作方 法,并进行写作训练。 1.精读课文, 抓住重点 字词感悟人物形象。 2.拓展知识,感受人物 形象。 3.朗读课文,赏析语言, 学习写法,进行写作训 练。 第四 课时 《郑和远航》 “略读方 法指导”课 1.能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 文的脉络。抓住重点词 句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 的经过。 2.通过略读引领,了 解郑和远航的故事,逐 渐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 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在复述中,感受郑和 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 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 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1.朗读课文,理清脉络。 2.抓重点词句复述课文。 3.感悟郑和形象及郑和 精神。 4 第五 课时 《精读与略 读》 “ 精 读 和 略 读 方 法 提炼”课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文。 2.通过过对比阅读,提 炼读书方法,学会精读 与略读。 3.认识读书的重要性, 激发同学读书的兴趣, 并逐步养成勤阅读的习 惯。 1.复习课文大意。 2.对比悟法+提炼方法。 3.学习略读。 4.总结归纳.。 第六 课时 《二泉映月》 “ 精 读 方 法 自 主 实 践”课 1.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理解生字词组成的词语, 积累四字词语,进行四 字词语运用方面的练习。 2.进行精读方法的 自主实践练习,感受《二 泉映月》的丰富内涵。 结合课文内容,学习阿 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 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 精神。 3.在情景交融的描 写中既感受景物的美, 又受到人物内心的感染, 情感得到升华。感受作 者运用具体事例,通过 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表现 人物特点的这种写作手 法的好处。 1.倾听音乐,导入新课 2.复习回顾,确定本课 学习重点。 3.初感人物,发现美景 4.分层阅读,体会坎坷 人生。 5.情感积淀,品读阿炳 创作曲子的过程,领悟 阿炳借琴声表达的心声。 6.回归整体 升华情感。 7.作业布置. 第七 课时 《 司 马 迁 发 愤写<史记>》 “ 略 读 方 法实践”课 1. 在 熟 读 基 础 上 按 照 “少年受染——临终嘱 托——受辱发愤——坚 持写成”的小标题理清 文章脉络,揣摩课文的 叙述顺序。 2.利用略读方法,感悟 司马迁为什么“发愤” 写《史记》,抓住重点词 句反复朗读感悟,合理 想象,走进人物内心, 1.回顾全文,概括复述。 2.运用方法,扫读全文, 推进读懂故事。 3.自主细读,感悟“发 愤” ,感受人物形象。 5 感受其忍辱负重、发愤 著书的精神。 3. 初步阅读《史 记》,搜集《史记》中的 故事,开展“说司马迁 故事”“谈汉朝佳话” “聊中国史官”“讲史 记中的故事”等系列拓 展读书活动,丰富积累。 4.紧扣“发愤”,深化认 识。 5.抓住标题,复述全文。 6.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第八 课时 拓展阅读 “拓展阅 读展示”课 1.巩固略读方法,了解 《上下五千年》(上古 —秦汉)的重要历史故 事及人物。 2.学习多角度写读书感 言,激发、培养学生读 史书的兴趣。 3.学习按时代记忆历史 的方法,继续养成读书 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回顾任务,概谈体会。 2.提示抢答,整理检查 4.交流方法,提升认识。 5.分期汇报,分享收获。 6.出示引领,多角度感 言。 7.激发阅读,开阔视野。 第九 课时 回顾提升 “单元回 顾提升”课 1.回顾精读、略读 的读书方法。 2 复习本单元课文 内容,再一次感悟人物 优秀品质。 3.学会运用边读边 想画面的读书方法回顾 我们学过的人物,展示 积累的优美词句和带有 强烈感情的句子。 4.学习“通过典型 事例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的写作方法写一个小片 段。 5.通过学习人物的 1.导入新课,回忆所学 读书方法。以读促悟, 读出情感,简单复述课 文内容。 2.回顾任务,概谈体会。 3.提示抢答,整理检查 4.交流方法,提升认识。 5.分期汇报,分享收获。 6.出示引领,多角度感 言。 6 优秀品质,珍惜自己现 有的东西,指导自己的 人生道路,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 7.激发阅读,开阔视野。 7 第 1 课时 单元略读自主预习课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独立学习,正确熟练地认读本单元的 27 个生字和 21 个二类字,尤其掌握“勒” “强”“载”三个多音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读法;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关注生僻字“搀” “恬”“炫”“柔”的写法;能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 自己的疑惑,学习使用“ ”“﹏”“?”等做记号的方法来读书思考;学会正确运用精读 和略读来促进高效学习。 3.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将预习有计划、有层次、有重点、有系统的逐层深 入;提高学生预习的欲望,养成自觉预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尝试读 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学习使用“ ”“﹏”“?”等做记号的方法来读书 思考;学会正确运用精读和略读来促进高效学习。 三、前置学习活动 教师:依据学情,合理设计预习单,既有基础性目标,也有能力性目标。 四、教学课时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顾预习方法 步入五年级,我们即将展开一些新的学习内容。首先来说一说预习,(板书:预习)过 去我们都预习哪些内容?你积累了哪些预习的好方法?小组内交流讨论,指生说。 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的预习内容要有一些变化,预习的方法也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 (二)浏览课文,明确学习任务 1.今天这节课,我们来预习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看看需要完成哪些预习任务呢?出示 8 课件: (1)能通过独立学习,正确熟练地认读本单元的27个生字和21个二类字,尤其掌握 “勒”“强”“载”三个多音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读法;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关注生僻 字“搀”“恬”“炫”“柔”的写法;能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 己的疑惑,学习使用“ ”“﹏”“?”等做记号的方法来读书思考。 (3)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将预习有计划、有层次、有重点、有系统的逐 层深入;提高学生预习的欲望,养成自觉预习的好习惯。 2.指生读,边听边想,有哪些新的预习内容?指生说。 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学习使用“ ” “﹏”“?”等做记号的方法来读书思考。 以前我们有扎扎实实预习的好习惯,好习惯一定要长期坚持,无论是熟悉的预习内容还 是新增添的预习内容,我们都应该按照要求认真预习。 3.以往在预习中,老师领得多,你们自己学得少,现在你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的方法, 要学会利用这些方法自觉主动地学习,(板书:自主)目标中提到独立学习 哪些内容,与 同伴 合作学习 完成哪些内容,(板书:独立学习 合作学习)这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说一说他们的不同之处。指生说。这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两种学习能力,老师希望同学们在 学习中能多一些自觉主动性,真正变“老师让我学”为“我自己要学”。 (三)循序渐进,推进预习活动 1.初读课文,解决阅读障碍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有没有解决的好办法?指生 说。 预设: (1)可以问同学----向周围的同学请教就是一种合作。 9 (2)可以查字典----能够借助字典自己解决,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就体现出来了。 (3)可以查看课后的生字表----很会学习,关注到了课后的生字表,这一课要求会读 的、会写的生字就出现在生字表里。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并运用查课后生字表、查字典或同学请教的方法解决读书障 碍,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正确。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指导。 2.标注、练读生字新词 (1)对照着课后的生字表,在文中用横线标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达到熟练认读每 一个生字新词。生自由读,标出生字新词。师巡视指导。(板书:“ ” 生字新词) (2)这些生字新词能不能熟练地读下来呢?小组四个同学为一组相互读一读听一听, 读不正确的同学要多给几次练读的机会。小组合作互读。师巡视指导。 (3)有了这些“ ”做记号,我们就知道哪些词语是生字新词,读书时也就有了重 点,遇到这些带“ ”的词语就多读几遍,留心把它们读好。长期坚持把每一课的生字新 词都读好,很多的生字新词也就变成了老朋友。这种读书做记号的方法是我们四年级上学期 要掌握的一种新本领,这种用“ ”标出生字新词只是一种最简单的记号,还有一些记号 随着我们的学习会不断地出现,请同学们一定要掌握这些记号的用法。(板书:记号) 3.再读课文,达到读正确、读流利 (1)把生字新词读熟练,课文也就能够读好了,再练习读一读,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把句子读通顺,读不熟练的句子或段要多读几遍。生自由读,师巡视检查。 (2)小组内四位同学轮读课文,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困难。我们将采用比赛的形式 赛一赛每个小组的读书情况,评选出“读书优胜小组”。比赛规则如下: 能够读正确,得到一颗星 能够读流利,再得一颗星 能够响亮地读,还可以得一颗星 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很努力,且读得正确、流利,还可以再得一颗星 最后得星最多的小组,被评为“优胜小组”。轮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10 (3)利用竞赛的方式检查朗读课文,针对情况评选出“读书优胜小组”。 4.感知内容,质疑问难 (1)第一单元有五篇课文,浏览这五篇课文,看看喜不喜欢这一单元的内容。你最喜 欢哪篇课文?为什么?把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讨论,师巡视指导。 (2)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一篇课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能不能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说一 说。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师生互动交流完善课文内容。 (3)“学贵有疑”。读书要学会思考,要留下思考的记号,既要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 在精彩的语句下面加“。”更要思考自己没有读懂的地方,学会在不懂的词语、句子下边做 个“?”,甚至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写在课文旁边。(板书: “﹏” 精彩语句下面 “?”有疑问处后面) 带着这些记号再读课文,读书的质量就会有提高。同学们尝试着使用这些记号来边读书 边思考。比一比看一看谁会思考。 (4)自由读课文,尝试使用“﹏”“?”标出精彩的语句和疑问。师巡视指导。 (5)展示个别学生使用记号学习的情况,及时总结表扬,促进其他学生能够正确使用 记号。 (6)继续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学习使用记号进行读书思考。 (四)学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能不能试着画出本单元的知识树,更好的梳理单 元知识,更好的指导下面的学习?指生说。师小结:出示导学目标,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 还要不断增强自主预习的能力,不断加强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要学会使用做记号的 方法读课文,记录自己读书中的收获和疑惑。带着收获和问题进行下面的学习,你一定会学 得很轻松。 六、板书设计 11 自主预习    独立学习 合作学习    记号       “ ” 生字新词      “﹏” 精彩语句下面      “?” 有疑问处后面 教学反思: 12 第 2 课时 略读检测过关课 一、教学目标 1.开展“快乐向前冲,我冲我成功”闯关游戏,巩固本单元生字新词,能正确认读并规 范书写生字,会在语境中识别“强、载、勒、”等多音字的读音,会借助字词典或联系语境、 生活经验理解“倾诉、惊叹不已、嘱托、发愤”等词语的意思。 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础上,理清脉络,提炼、抓住关键词,概括课文 主要内容。 3.敢于大胆质疑问难,小组合作初步解疑,逐步学会自主解疑。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生字词,正确区分多音字的读音,能借助字词典或联系语 境、生活经验理解“倾诉、惊叹不已、嘱托、发愤”等词语的意思。 难点:理清脉络,提炼、积累关键词,能简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 学生:预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完成预习单。 教师:教学课件、设计并下发预习单,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四、教学课时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导言:同学们,近几年,山东综艺频道推出了一项山东人自己的水上竞技节目:快乐 向前冲,全民大闯关。这个节目深受观众的喜爱。不同的关卡,不同的挑战,只要足够的勇 敢,足够的自信,就可参加闯关活动。今天我们也来开展“快乐向前冲,我冲我成功”闯关 活动。 2. 板书:单元过关课 3.出示“快乐向前冲,我冲我成功”闯关游戏规则: 13 第一关:“字词认读我能行”,能正确识读生字词,掌握多音字,分类积累词语。 第二关:“生字书写我最棒”,书写姿势正确,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词。 第三关:“课文熟读我做到”,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 第四关:“课文品悟看我的”,能理清脉络,抓住关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第五关:“质疑思考最可贵”,能大胆质疑不明白的地方,寻求答案。 4. 请大家大声说一遍我们的闯关口号:“快乐向前冲,我冲我成功”,祝愿大家快乐学 习,闯关成功! (二)勇闯“字词识读”关。 1.读准字音,交流生字词,扫除朗读障碍 (1)你在预习单上,积累了哪些生字新词,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①学生交流展示,教师相机整合出示 躁   脾  燥  挠  惠  倾  愤  饶 享  遣  拳  赠  撕  狱  摊  耗 暴躁  醒悟  沉寂  倔强 嘱托  派遣  倾诉  富饶  满载 不分昼夜 不屈不挠  如饥似渴  静影沉璧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严阵以待 化险为夷  飞来横祸 饱经风霜  情有独钟 气势非凡 惟妙惟肖 精妙绝伦 ②自由读,同位互读,指名读,小组合作读,全班交流读,教师相机正音。 14 在这些生字词里,你认为哪些字容易读错?给大家提醒一下吧。 预设:“燥”是平舌音,整体认读音节,“饶”和“挠”字音不要读混了。“嘱”和“昼” 都是翘舌音, “飞来横祸”中“横”读作”hèng”。 2.识认多音字 (1)同学们,这组词语中,你认为哪些词语最易读错? (2)课件出示倔强 满载 飞来横祸 你能读好这几个词语吗?它们又躲进了句子里, 你还能读正确吗?课件出示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 强的呐喊。 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 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刻。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 班长今天穿着一件横纹的衣服,非常漂亮。。 (3)学生练读,点学生读。闯关成功者,奖励一颗星,贴在星级评价本上。 (三)勇闯“生字书写”关 1.强调书写标准:头正、肩平、背直、足安。三个“一” 15 2.要达到以上标准,请结合预习单,你认为哪些字需要给大家做个提醒? (1)学生交流。 预设:“燥”和“躁”,部首不要混了,人急躁时容易跺脚,所以“急躁”的“躁”是 足字旁;火一烤容易干,所以“干燥”的“燥”是火字旁。 “饶”右上角不要多一点。; (2)出示左中右结构的汉字,教师以“摊”和“狱”为例,对重点字进行指导和范写 强调,边讲边范写,关注左中右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律 (3)学生自主练写,教师随机指导 3.教师评选优秀作品展示,总结收获,为闯关成功者奖励星星。 (四)勇闯“课文朗读”关。 1.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你能读得正确、流利吗?再练练读读。 2.指导读好长句子中,注意断句与停顿。 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 /师傅,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山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性亲们/讲 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 3.学生练习朗读后,教师指名读,师生相机评价。 4.指名朗读重点段落,注意及时纠错,并相机将优美语句摘抄到积累本上。 5.师生互动,为闯关成功者奖励星星。 (五)勇闯“课文品悟”关 16 1.晒一晒预习中的疑惑 上节课,在预习中你的预习单上记录了哪些疑惑?请大胆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2.师生互动,解析疑惑 (1)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课件出示: 倾诉、 惊叹不已、 嘱托、 发愤 (2)探求理解词语的方法 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借助字典、资料等工具书;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 (3)请你选择最适当的方法 ,理解词语的意思。 “倾诉”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语言环境理解。 “惊叹不已”可查阅资料理解。 “嘱托”可结合语境理解。 “发愤”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3.品读课文,理清脉络,感知课文内容. 方法点拨:   (1)要想正确而全面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我们就要学习一些方法。同学们还记得以前 我们在学习写人的文章时,是如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吗?(运用抓要素法:要讲清人物、 时间、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同学们说得真好,如果说清楚这几项要求, 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全面而准确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2)如果课文中没写时间、地点也可以只抓谁,什么事,结果。请同学们浏览一个最喜 欢的人物,按照提示的方法,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有的文章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题目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 主要内容。本文的题目是《郑和远航》。对题目稍加扩展,如:郑和什么时间,从哪出发开 17 始远航的?远航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做了什么?远航取得了什么结果?这样我们就能概括 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点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补充。 4.师生互动,为闯关成功者奖励星星。 (六)质疑问难,推进阅读 1.读书能解除心中的疑惑,但也能促新疑惑产生,此时,相信每一个同学心中都存在未 解而又特别想弄明白的问题,大胆说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2.师生互动,梳理疑惑 。 3.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可消除这些困惑呢? 学生交流归纳:反复朗读——自主思悟——合作探究——自主完善 4.运用解疑方法,进行尝试解疑。 5.教师小结,推进阅读。 我们在阅读时,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寻找到解疑的方法,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 有方法的引导,相信我们心中的疑惑会慢慢变得明朗。 六、板书设计 略读检测过关课 字词认读我能行 生字书写我最棒 课文熟读我做到 课文品悟看我的 质疑思考最可贵 教学反思: 18 第 3 课时 精读方法指导课 (9 海伦·凯勒) 一、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抓住海伦·凯勒学盲文、学说话两件事,感受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 斗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2.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激发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 我三天光明》等有关著作的兴趣。 3.学习作者通过抓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写人物的写作方法,并进行写作训 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精读课文,抓住海伦·凯勒学盲文、学说话两件事,感受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 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和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 19 态等描写来写人物的写作方法,并进行写作训练。 三、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四、教学课时: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激发情感,名言引路。 出示: 人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腿而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而要问毅力。我们要为 自己树立起高远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为了追求一种境界。不管目标实现与 否,人生都会因为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 1.学生齐读。 2.谈话导入: 十九世纪,有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让世界都为之震惊。 她志存高远,坚忍不拔,她用自己奋斗的一生,告诉世人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 义。她的名字就是——海伦·凯勒。 3.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她的名字,一个曾经感动世界的名字——海 伦·凯勒。 (师板书课题,强调“凯”左下部分的写法。指导读准“勒”,指出“勒”还 有一个读音“lēi 勒紧”) 4.认识海伦·凯勒 学生交流课前对海伦的了解,教师出示幻灯片补充介绍。 5.指导用不同的语气读课题 指导带着不同的情感呼唤海伦·凯勒的名字。 20 这是一个不幸的海伦,读—— 这是一个不屈的海伦,读—— 这是一个值得后人景仰的海伦,读—— 6.理清文章脉络,提炼课文主要内容。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1)作者是怎样评价海伦·凯勒的?用“﹋”标画出句子来。 电脑出示: 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心中。 A.齐读 板书:不屈不挠 B.理解“不屈不挠” ——比喻在不幸或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2)作者又通过哪两件典型事例写出了她的顽强、不屈服的? 学生交流:(摸盲文 学说话)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 2 至 7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找出作者通过哪些语句表现了海伦·凯 勒不屈不挠奋斗精神?用“ ”画下来,读一读,在旁边简单写下自己的感悟。 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教师相机出示重点语句,指导深入感悟。) 预设 1: 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 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1)理解“盲文’ 21 同学们,谁知道“盲文”是什么? 指名介绍,教师补充。 (教师补充介绍: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透 过点字板、点字机、点字打印机等在纸张上制作出不同组合的凸点而组成,一般每一个 方块的点字是由六点组成。 它是由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于 1824 年创造的,故国际上 通称盲文为“布莱尔(Braille)”) (2)作者抓住哪些词语写出了海伦不屈不挠奋斗精神? 引导学生抓住“不分昼夜”“拼命”“不停地”“如饥似渴”“以至”“摸出了血” 等词语感受海伦不屈不挠奋斗精神。 (3)请大家关注“如饥似渴”这个词语,齐读。在这段话中,作者用了一个形象 的比喻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语,你找到了吗?指名回答(“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 识的甘霖”。)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感受海伦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去掉这个比喻句,在表达效果上会有什么变化? 看到这个比喻句,你会想到哪句关于读书的名言? 学生说出高尔基的名言。(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两句比喻句放在一起,体会比喻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精妙之处。 你能仿写一个这样的比喻句吗? 学生仿写比喻句。仿写后交流。 (4)小海伦为什么会遇到这么多的困难?为什么会付出常人难以付出的代价? 通过联系第一自然段学生找出原因。 小结:联系上下文是一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的好方法。 (5)指导感情朗读。 (音乐声中,教师语言描述) 也许这是一个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可是你看海伦——生读“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 22 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早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但海伦呢?——生再读。 夜很深很深了,万物进入梦乡,海伦还是在——生再读。 一阵阵倦意袭来,海伦打起精神,她仍然——生再读。 连手指头都摸出了血,血在一滴滴落在书上,海伦忍住疼痛,她还在——生再读。 (6)师小结:是啊,孩子们,这就叫“不分昼夜”,这才是“不屈不挠”。 下面,请同学们坐端正,闭上自己的眼睛,把刚才读到的几个场景,想象成一幅幅画 面。 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教师相机评价。 师小结:同学们,读书就应该这样把一段文字读成一幅画面,这样,这段文字就会在 你心中立起来、活起来。 过渡:摸盲文,用手指“说话”已属不易,但海伦凭着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学会了真 正意义上的说话。下面,请大家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第 6 自然段的“学说话”事 例,体会海伦的不屈不挠。 预设 2: 萨勒发音时,要海伦用手放在她的脸上,用感觉来判断萨勒舌头和嘴唇颤动的情况, 以此体会怎样发音。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海伦后来 在回忆自己的这段学习生活时说: “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 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 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1)作者抓住哪些方面让我们感受到海伦学说话之艰难和不屈不挠奋斗精神? A.学习方式: 让学生同桌或者是前后的同学相互合作体验,从而体会海伦学说话的艰难程度。 B.学习过程: 23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夜以继日”“反复”“甚至”“直到”“每天坚持” “练习,练习,练习”“……”体会海伦学说话之艰难。) “夜以继日”和上文中哪个词语意思相同?(不分昼夜)都说明时间?(长) “夜以继日”和“不分昼夜”可以作为一对近义词来积累。 (2)“学说话”这个事例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海伦的不屈不挠,作者是怎样把 这一人物形象刻画地如此传神的? 总结本段运用到的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3) 指导朗读 师范读,配乐读,点学生读,同桌互读。 师生接读:面对如此艰难的学习方法,海伦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她夜以继日地努 力,反复高声朗读着,一遍,两遍,三遍,尽管练得口干舌燥,她仍然——练习,练习, 练习……;喉咙沙哑了,疼痛难忍,她仍然——练习,练习,练习……;一小时,两小 时,三小时,读了几个小时,头昏脑涨,她仍然——练习,练习,练习……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读悟结合,以 读促悟。 小结:功夫不负有心人,海伦正是靠着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学会了“算术”、 学会了写字、学会了说话,最终取得了成功,我们真为小海伦感到骄傲!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回归整体,学习写法。 1.作者是怎样用千把字浓缩了海伦·凯勒传奇一生的?请同学们再次阅读全文,思 考作者的写作方法。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归纳:A.选取典型事例 B.材料的安排有详有略 2.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 交流: 24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写人物。 抓住细节描写使事例更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如“摸盲文”事例中有这样一处 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 摸出了血。 “学说话”事例中有这样一处: 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 盛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 3.教师小结:如果同学们今后在写人的文章时也能学习作者的这些写作方法,将我们 的文章写得更精彩。现在请大家运用学到的方法来写一写一位你熟悉的人。 学生构思准备习作。 师出示写作方法: 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抓住细节描写 2.补充阅读,升华认识。 正是心中充满了“爱”,海伦才会写出那样多感动世界的文字。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学生习作,师生共评。 4.读写结合,畅谈心声。 25 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启发?想说点什么?请你们以“海 伦·凯勒,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谈谈自己的心里话。 学生写话。 师生交流评价。    5.拓展阅读 出示课后的“名著便览”,向学生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五)板书设计 9.海伦·凯勒 (不屈不挠) 学习盲文 学习说话 (典型事例) 教学反思: 第 4 课时 略读方法指导课《郑和远航》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 重点词句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6 2.略读课文,了解郑和远航的故事,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 3.在复述中,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 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熟读课文的同时,在略读课文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 经过。 难点:凭借课文语言材料,编写提纲,感知郑和人物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感受郑 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 学生: 1.熟读课文,初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搜集有关郑和的资料。 教师: 1.充分了解学生的略读情况。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要有所了解。 2.搜集郑和远航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哥伦布在 1492 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 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 87 年!比麦哲伦早了 114 年呢!他的名字叫——郑和(板书)。  2.初步认识“郑和”。 27 (1)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心中的郑和? (2)出示郑和简介。 3.补充题目,齐读。(强调:读了郑和简介,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敬佩。再读) 4.质疑。 预设: (1)本篇课文写郑和什么时候远航?从哪儿出发?经过哪些地方,到哪里去? (2)郑和带了哪些人、哪些物去远航的? (3)远航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的? (4)郑和远航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5.快速默读读课文,思考:郑和七次下西洋课文主要写了哪一次? 交流反馈:课文主要写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经过。(详写)其他六次只是简单写了一 下。(略写) 6.再次默读课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①方法点拨: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可利用“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题目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 内容。本文的题目是《郑和远航》。对题目稍加扩展,如:郑和什么时间,从哪出发开始远 航的?远航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做了什么?远航取得了什么结果?这样我们就能概括出文 章的主要内容了。 ② 交流反馈。 (本文记叙了 1405 年 7 月 11 日,郑和率领船队从刘家港出发,沿途经历了许多艰难险 阻,到达了亚非各国,受到各国欢迎,并进行货物交换。就这样先后七次远航,促进了我国 和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三)细读航海过程,复述感受郑和其人。 28 1.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次远航的部分,边读边画出体现远航的壮观场面的词语、 句子,表现人物形象的四字词语,反复品读,并做批注,为生动复述做准备。 2.学生自主细读,边读边画,反复品读所画句子,感知人物形象。 3.交流 预设 1.扬帆远航 (1)万众瞩目的那一刻到来了,郑和率领的船队就要扬帆远航了。当时是什么样的情 形啊? (2)指名交流(时间、地点、人物、场面) 预设 2.友好交往 (1)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那么都进行 了哪些交往呢? (2)指名交流(互赠礼物,商品交易) 预设 3.战胜风险 (1)郑和这次航行不只是“彩旗”和“欢呼”、“欢迎”和“赞叹”,也充满了凶险。速 读第五自然段,想想在航行中都遇到了哪些凶险,郑和是怎样克服的? (2)交流(风浪,海盗) (4)通过本段的学习,你想用哪些成语来赞美一下郑和? (5)讨论:同学们,在茫茫的、一望无际的大海上,郑和他们遇到的危险又何止这些 呢,自然的,人为的等等,你想象一下,他们还会遇到哪些危险呢?又是怎么克服的?为什 么他们最终能战胜这些凶险呢? (6)小结:在漫漫的航途上,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然而郑和没有屈服,他凭着 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将中国的美名顺利地传播到了亚非各国。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 己,还代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齐读“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开阔 了眼界。” 29 3.总结: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确确实实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 事业的顶峰,(板书: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让我们 整齐而响亮地齐读最后一段。 环节三、总结——聚焦人物,复述全文 (四)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依据标题,指导熟读复述。 1.郑和远航一共有七次,而课文重点描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情景,让我们再一起来 回顾一下这历史性的一幕吧! 2.请大家默读课文,在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前,分别标上小标题:“扬帆启航” “友好交往”“战胜风险”。根据板书的小标题,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3.同桌互说,指名说,评价。 (五)聚焦人物,复述谈收获 1.同学们,伴随着郑和远航的脚步,通过我们的复述,你都有哪些收获?让我们交流一 下. 2.同桌互说,指名说,评价 预设 1.通过复述我知道了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预设 2.通过复述我知道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场面非常壮观,并了解了主要内容。 预设 3.通过复述,我感受人物英勇顽强的精神。 …… 3.课后,大家可以把郑和远航的故事讲给朋友、家人听。 (六)推荐阅读,巩固复述。 1.点击“郑和远航”专题学习网站,去了解更多这位英雄的故事,编写复述提纲进行复述。 2.推荐阅读书目: 《郑和下西洋》、《海殇》 30 3.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复述方法,练习复述其阅读篇目。 (七)板书设计        规模之大 11、 郑和远航 时间之长  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范围之广 教学反思: 第 5 课时 精读和略读方法提炼课 《13.精读与略读》 一、教学目标 31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同过对比阅读,提炼读书方法,学会精读与略读。 3.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同学读书的兴趣,并逐步养成勤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两种阅读方法---精读和略读。 难点:通过对比阅读,提炼感悟精读和略读方法。 三、前置学习活动 通过预习,熟读课文。 四、教学课时:1 课时 五、 教学过程 环节一:回顾学法 (一)复习课文大意 1.我们已经学过《海伦·凯勒》和《郑和远航》两篇课文,它们都讲了什么? 预设:A《海伦·凯勒》介绍了海伦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不屈不挠,同命 运做斗争的故事。 B《郑和远航》讲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以及他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 2.这两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两个人物都有什么特点? 预设:A 他们都有着顽强的意志。 B 他们都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3.两篇课文的学习方法是否一样? (1)同学们再来回忆下,《海伦·凯勒》这篇课文,我们是怎样学的? 预设: 32 A 反复读课文。 B 通过理解重点字、词、句,感悟海伦·凯勒的顽强意志。 C 我们还通过观察海伦的语言、动作、神态,感受到了她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生活的 热爱。 课件出示: 反复读课文,对文章重点段落字里行间,多次推敲、琢磨,以求对课文进行全面、精 细、深入的理解。 (2)《郑和远航》这篇课文,又是怎样学的呢? 预设:A 用默读课文和浏览课文的方式。 B 我们找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连起来就能了解文章大意。 课件出示: 采用默读的方式,大略的了解文章梗概。 环节二:对比悟法+提炼方法 (二)感悟精读 1.对比讨论两种方法 同学们看,同样是写人的两篇文章,我们却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学习,你们觉得那种更好? 好在哪里?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2)集体交流看法。 预设:我觉得第一种比较好,这种方法学得更详细,更具体,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也更 深入。 2.了解精读方法 33 过渡:咱们来看看课文中对这种方法的描写。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 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我们 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因此须要精读。 (指名读) 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我知道了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 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叫精读。 师总结:想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精读时,要认真地、反复地读文章,逐字逐句 地深入研究,精读课文,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既然,精读方法这么好,我们能不能都 用这种方法来阅读?(不能) (三)学习略读 1.为什么学习略读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为什么不能都用精读的方法来阅读? 预设: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 对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又必须读大量的书,因此 我们还要学会略读。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对 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又必须读大量的书,因此我 们还要学会略读。 2.了解略读大意 什么是略读? 34 课件出示: 略读就是大略地读。 引导学生说出第二种方法就是略读。 这种方法好吗?(支持第二种方法的同学回答) 预设:我觉得这种方法比较好,可以让我们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概要,节省时间 来读其他的书。 3.了解略读的作用 师:略读有什么作用? 预设: A 我知道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的书刊,获得更多的知识。 B 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然后确定选择是否精读。 C 我知道略读是精读的基础。 4.了解略读的方法 可以看出略读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通过学习《郑和远航》,我们也总结了 一篇文章略读的方法,对于一本书或者一大堆读物或者其他情况,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略读?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预设: A 略读一大堆读物,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很快地从头到尾看 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和应用范围。 B 略读一本读物的时候,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要探究某 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 C 为了提高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用默读的方式。 D 每次略读完毕,也应想一下所读的东西,最好用简炼的语言概括一个读物内容。 35 师总结略读方法。 (四)总结归纳 精读和略读其实是相对的,那我们能不能只取其一?(不能) 是的,我们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板书“最佳”) 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板书“结合”) 师总结:阅读中精读与略读各有其用,精读的程序是由小而大,略读则是以大包小。 但不管精读还是略读,只要我们善于把它们结合起来,一定会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下节课, 我们就继续用精读和略读的方法,学习本单元其它几篇课文。 (五)板书设计 13 精读与略读 精 读 结 合 最佳 略 读 教学反思: 36 第 6 课时 精读方法自主实践课《10 二泉映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理解生字词组成的词 语,积累四字词语,进行四字词语运用方面的练习。 2.进行精读方法的自主实践练习,感受《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结合课文内容,学 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3.在情景交融的描写中既感受景物的美,又受到人物内心的感染,情感得到升华。感 受作者运用具体事例,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这种写作手法的好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进行的精读自主实践的练习,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 分析理解能力。 2.学生在音乐的变化中感受阿炳对音乐的无限热爱,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的矢志不渝的 追求。 教学难点: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通过感情朗 读去体会和表现阿炳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精神品质。 三、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的准备: 1.认读生字,画出生字词,初步理解生字词,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的读课文,梳理课文层次,了解课文大意。 3.搜集有关阿炳与《二泉映月》的资料,了解人物和乐曲。 教师的准备: 1.针对学生特点制定读书计划,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 37 2.确定重点阅读的段落,准备课件以及曲子《二泉映月》以备上课使用。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 倾听音乐,导入新课 1.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二胡曲,想听吗?听的时候老师希望同学们不仅要 用耳朵听,更要用自己的整个心灵来听。(课件播放) 2.告诉老师,这悠扬的二胡声,你听到了什么? 小结:同一首曲子,有人听出了爱,有人听出了……不同的人听出了不同的内容。一首 名曲当我们用心去感受的时候,就能听到作者许许多多的心声。 这就是世界名曲《二泉映月》,今天我们就走进它,倾听它。 3.板书课题:9、二泉映月 指名读课题。 4.交流资料。学生读读说说在预习中对阿炳及《二泉映月》的了解。 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跟着作者的描写,一起走进二泉,走进阿炳,去欣赏二泉的 美景去倾听阿炳的心声。 (二)复习回顾,确定本课学习重点。 1.用略读的方法浏览课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这节课我们使用精读的方法来仔细读课文,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特点。 3.学生分组自学,略读课文,确定学习重点。 4.学生讨论交流学习重点:(1)欣赏月夜美景。(2)精读二次听泉,走进阿炳内心, 感受人物特点。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初感人物,发现美景 38 1.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播 放视频)这首世界名曲《二泉映月》就诞生在这里。 过渡:同学们说了许多,但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实际上它不光是一首二胡曲,它还是无 锡惠山的一道非常著名的风景,在我们今天的这篇课文当中就有不少地方在写“二泉映月” 这一道风景。这样,打开课文,快速浏览一下这篇课文,把你能够发现,能够找到的描写 “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的词都找出来。 2.自读、圈画。 3.交流 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学生朗读,说说读后的感觉。 重点理解: ①“恬静、激荡” ②“静影沉璧” (学生读懂词义,初步读出月光的美丽,阿炳身世的坎坷。) 4.《二泉映月》代表了阿炳的最高水平,难怪课文最后一小节这样高度评价: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 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过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学生关注“不朽、深受、国际、盛誉”者四个词,理解“盛誉”感受《二泉映月》 这首曲子在国际乐坛上的重要地位。继而读好这一段。)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分层阅读,体会坎坷人生。 1.请同学速读课文,思考文中出现了阿炳几次听泉? 39 师生交流,分清文章层次。(两次)第一次略写,第二次详写,其中第二次是本课重 点,应该精读。 2.略读第一次听泉声。体会师徒二人不同心境。 (1)阿炳在第一听泉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呢?分角色读书。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读师徒二人的对话,感悟师傅的内心。 理解:“饱经风霜”从这个词中你经体会到什么? 3.精读感悟,品读第二次听泉的部分。走进阿炳内心世界。 (1)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他多么希望师父说的 奇特而美妙的声音出现在他的耳畔啊,他听到了什么?(板书:叹息 哭泣 倾诉 呐喊) (2)是什么原因能让阿炳听得到这些声音?从文中找出来原因。(回顾一下第四自然 段)看看十年后的阿炳受了哪些苦难。(课件出示)学生读书。 十多年过去了,师傅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 着胡琴,卖艺度日。 (3)由重点词语展开想象,阿炳经受的苦难。(双目失明,卖艺度日) 在风雨交加的酷夏―― 在大雪纷飞的严冬――- 在病痛折磨的寒夜――― (4)品读排比句,品味他苦难的一生。 引读,对读,齐读下面句子: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 喊…… 这句排比句的使用,真实地描绘了作者的情绪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浪高过一浪,表达 了阿炳对命运的抗争,使他的情绪在瞬间达到高潮,一触即发。 40 (五)情感积淀,品读阿炳创作曲子的过程,领悟阿炳借琴声表达的心声。 1.这样坎坷的经历,怎能不让他深沉的叹息?怎能不让他伤心的哭泣?怎能不让他激 愤的倾诉?怎能不让他倔强的呐喊?就这样,《二泉映月》诞生了…… (播放《二泉映月》音乐,全体静听。) 2.品读描写“琴声”的句子,感受曲子的旋律美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琴声的句子,画出来。轻声读读。 (2)(课件出示学生画的句子)配乐阅读,感受音乐的旋律。 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 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 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 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 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 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学生读书,在读书时注意语调的变化。在优美的乐曲声中练习朗读。在优美的乐曲声 中感受二泉月夜的美,感受对师傅的怀念。 3.品读描写阿炳“心声”的句子,体会阿炳坎坷的人。 (1)在琴声里还有心声,画出描写心声的句子。 (2)(课件展示心声的句子)精读体会。 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 过的人生道路。 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 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41 (3)阅读总结阿炳的心声。 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音乐。他爱家乡。他爱月光。他爱清泉。对命 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4)抓住排比句,练习背诵。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排比句的气势,通过教师配乐范读,男女生对读,师生接 读,反复感受阿炳的美好品质。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组排比句。 4.教师小结:正是长期积淀在胸中的种种情怀,化作创作的灵感,才孕育出这不朽的 乐曲。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二泉映月》诞生了。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说训练 (六)回归整体 升华情感。 1.这首不朽的曲子深受我国人民喜爱,在国际乐坛也享有声誉,享有怎样的声誉呢? 1978 年,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席间他指挥演奏了弦乐合奏《二泉映 月》,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呢喃地说:“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2.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无比崇拜的时候才会朝他跪下。小泽征尔崇拜阿炳什么呢? 他要跪阿炳什么精神呢?(跪的是阿炳对命运的抗争,跪的是阿炳对光明的向往,) 3.充满苦难人生的人太多了,度过凄惨人生的人太多了。但是有些人被苦难压倒了, 在凄惨中潦倒了,这样的人是不值得被小泽征尔跪的。小泽征尔跪的是对命运抗争、对光明 向往的这种不屈的精神!小泽征尔说要跪下来听《二泉映月》,今天的我们该怎样去听《二 泉映月》? 4.再次欣赏《二泉映月》要求学生对照课文内容体会欣赏乐曲。 5.总结:苦难本来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悲痛、哀伤、哭泣。但是对一个命运的强者, 对于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们勇敢地面对苦难吧! 6.拓展练习 42 回家听听《春江花月夜》感受乐曲的意境与内涵。 (六)作业设置: 1.背诵课文 4、5 节。 2.写一篇日记,题目《我心里的阿炳》 (七)板书设计 二泉映月 听到:叹息、哭泣、倾诉、呐喊 看到:坚强 感到: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教学反思: 43 第 7 课时 略读方法实践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一、教学目标 1.在熟读基础上按照“少年受染——临终嘱托——受辱发愤——坚持写成”的小标题理 清文章脉络,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 2.利用略读方法,感悟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史记》,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感悟, 合理想象,走进人物内心,感受其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3.初步阅读《史记》,搜集《史记》中的故事,开展“说司马迁故事”“谈汉朝佳话”“聊 中国史官”“讲史记中的故事”等系列拓展读书活动,丰富积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44 1.利用略读方法,感悟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史记》,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感悟,合 理想象,走进人物内心,感受其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2.初步阅读《史记》,搜集《史记》中的故事,开展“说司马迁故事”“谈汉朝佳话”“聊 中国史官”“讲史记中的故事”等系列拓展读书活动,丰富积累。 难点: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感悟,合理想象,走进人物内心,感受其忍辱负重、发愤 著书的精神。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 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推想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意思,实在不理解词语可以问别人, 也可以查工具书理解。 教师:准备教学用的课件。 四、课时安排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回顾方法,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略读了《郑和远航》。学会了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略读课 文复述课文,了解人物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2.你还记得我们的略读课文的方法吗?(扫读全文,了解大意———默读重点,细读感 悟———回顾全文,概括复述) 3.这节课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马迁发愤写史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读了题目,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司马迁?请用一个词语集中概括对人物的评价。(发 愤) 5.文中哪一部分集中体现了司马迁的忍辱发愤的精神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感受司马迁的人格魅力吧。 (二)运用方法,扫读全文,推进读懂故事。 45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临终嘱托、少年受染、坚持写成、受辱发愤、”这四个小标 题分别写在哪一段话的后面,然后按照课文记叙的顺序排列小标题。 2.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一部分集中体现了司马迁的忍辱发愤的精神呢?哪些地 方可以略读。 ——组织交流学生的初步感知,略读课文中“少年受染、临终嘱托、坚持写成”三个部 分,默读课文中突出表现司马迁“受辱发愤”写《史记》的句段。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三)自读交流,感悟“发愤” ,感受人物形象。 1.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哪些词语或句子令你感动?默读第三段话,注意展开想 象,让文字描述的画面展现在你面前,把自己最深的感受及时写在书上。(学生自学) 2.交流: 生 1:司马迁遭遇一场飞来的横祸,使他忍受的屈辱,简直生不如死。 生 2:他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他这样死太不值得了。于是就放弃了死的念头,发 愤《史记》的创作。我想:如果当时他没有受到宫刑,也许还写不出《史记》。 生 3:我想:雁过留声,人死留名,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为了立功立业。 生 4:因为身心备受摧残的司马迁深深地知道: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 于鸿毛,他发愤立志写史记,是要实现人生的价值。 …… 3.过渡:同学们通过对第三段话的略读,了解了司马迁身受酷刑,遭受人生难以承受的 打击;但他把屈辱埋在心里。因为在司马迁心中—— 出示: 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 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①齐读,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充分地说,理解“泰山”“鸿毛”的不同,是不同 的“人生价值”的认识。(注意激励学生) 46 ②司马迁认为什么样的死才算是有价值的呢?来看看司马迁心中哪些人的死是比泰山 还重的? 出示: 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八卦为六十四卦,写成了《周易》;仲尼一生困顿不得志而作《春 秋》;屈原放逐,就写成了《离骚》;左丘眼睛失明,就有《国语》传世;孙子受了膑刑,就 编著了兵法书;吕不韦被流放到蜀地,《吕览》才流传于世;韩非被囚于秦,有《说难》、《孤 愤》传世;《诗》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者抒发悲愤之情的作品。 ③学生思考:这些人和司马迁有什么相同之处吗?(都受到过打击,有“悲愤”的情感; 都是生活的强者;化“悲愤”为力量,发愤写作,在有生之年完成了一部巨著,他们的死都 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④圣人贤者的不屈精神激励着司马迁,活出生命价值的信念支撑着司马迁,让我们一起 再来读一读这段话,(齐读): 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 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⑤过渡:同学们,在屈辱、痛苦、挫折面前,是抑郁而终,做一个弱者,含恨离开人世, 还是忍辱负重,不屈不挠,做一个真正的强者?司马迁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这就是发愤写作,就这样——引读最后一段“司马迁发愤写作 ,用了整整 13 年时间,终于 完成了一部 52 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 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环节三、总结——概括全文,积累拓展 (四)紧扣“发愤”,深化认识 默读课文,想一想“发愤”到底是什么?可以换成“发奋”吗?为什么?你还知道哪些这样 的人?这样的事?试着完成下面的填空。 发愤是司马迁受酷刑后忍辱写成的《史记》! 发愤是屈原遭到放逐后写成的《离骚》。 47 发愤是谈迁 。 发愤是海伦 。 发愤是阿炳 。 发愤是 。 (五)抓住标题,复述全文 1.利用“少年受染、临终嘱托、受辱发愤、坚持写成”的小标题,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经过。 2.同桌互说,指名说,评价。 (六)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1.回顾略读课文《郑和远航》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方法:扫读全文,了解大 意———默读重点,细读感悟———回顾全文,概括复述 2.出示教材 71 页内容,读一读,你被什么吸引了?交流如何来读这些历史故事呢?(指 导学生运用略读的方法读一本书) 3.活动激发:我们近期来阅读《上下五千年》,透过这本书了解更多的历史故事,认识 更多的历史名人,开展“说司马迁故事”“谈汉朝佳话”“聊中国史官”“讲史记中的故事” 等系列拓展读书活动,看看谁的读书收获大。 (七)板书设计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少年受染、临终嘱托、受辱发愤、坚持写成 教学反思: 48 49 第 8 课时 拓展阅读展示课 一、教学目标 1.巩固略读方法,了解《上下五千年》(上古—秦汉)的重要历史故事及人物。 2.学习多角度写读书感言,激发、培养学生读史书的兴趣。 3.学习按时代记忆历史的方法,继续养成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汇报交流,了解每阶段的主要历史故事及人物,初步学会表达自己对这些人 物、事件的看法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略读与精读把握书籍内涵。 三、前置学习活动 1.布置学生充分阅读《上下五千年》(上古——秦汉)部分,做好读书笔记。 2.教学课件。 四、教学课时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五千年对于宇宙是一瞬间,而对于中华民族却是一条漫长的历史长河,这条长 河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在沧海桑田、江山更替中,在狼烟四起、金戈铁马中,中 华民族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英雄人物,上下五千年,谱写了一首惩恶扬善、弘 扬正义的浩然正气歌。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上下五千年》,走进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感觉一个个鲜活的人 物,畅谈我们心中无尽的感言。 (二)回顾任务,概谈体会。 50 课前老师让大家阅读《上下五千年》(上古——秦汉)的故事,都读了吗? 有人说,读史书是枯燥无味的,你也这样认为吗?说说你的体会。 是啊,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不了解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不知道整个人类的命运及其发 展过程,是多么遗憾的事! (三)提示抢答,整理检查 1.听了大家刚才的发言,感觉大家确实认真阅读了,能接受老师的检查吗? 课件出示: 根据提示回忆你所读过的《上下五千年》中的故事: a 关于天地、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b 三过家门而不入。 c 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离骚》。 d 都江堰。 e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f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中央集权国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g 刘邦、项羽、萧何、韩信。 h 汉武帝、西域。 (四)交流方法,提升认识。 说得真好!老师想听听,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内容的?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吗?介绍给 大家。 读书方法: 1.精读与略读方法:(课件略) 2.时期记忆法。 板书:上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 51 3.不动笔墨不读书。 这节课我们就谈一谈各自的读书收获。 要求:表达清楚、学会聆听。 (五)分期汇报,分享收获。 让我们首先来到交流第一个时期: 上古时期 1.出示背景图,读了这个时期的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呢? 2.学生自由发言,相机补充。 3.小结: 上古时期 我们应该了解这些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燧人氏钻木取火 黄帝大战蚩尤、尧舜让帝位、大禹治水 应该记住书中的这些话语: 神话毕竟是神话,但人们喜欢这个神话。因为“盘古开天地”象征着人们挑战自然、征 服自然的雄心和伟大的创造力。 浩瀚的历史犹如一面光可鉴人的镜子,它的发展变迁同黄河、长江一样源远流长。面对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不能不为之动容,不能不为其骄傲。 尧、舜早已作古,但他们任人唯贤、宽容圣明的高尚情操却被人们世世代代赞扬传颂。 夏商西周 52 1.学生汇报,这一时期的读书收获、体会。 2.简单总结。(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商汤灭夏,周公辅政……) 春秋战国时期 1.这段时期你记住了哪些人物?简单评价一下这些人物。 齐桓公、晏子、孔子、屈原、墨子、孙子、孟子、毛遂、李冰父子…… 2.你印象深刻的故事是什么?简说。 秦汉时期 师生共谈,相互补充。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中华民族的起源上古时期,了解了三代更迭的奴隶王朝夏商 西周,看到了战乱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和帝王、英雄辈出的秦汉时期。同学们各抒已见,大 胆谈了自己的认识和感想,表现得很出色!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说一说。 老师从同学们的谈话中也学到了不少新的东西。看来,我们不仅要自己读书做笔记,和 他人交流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六)出示引领,多角度感言。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则感言,我们看看这两位同学读了《上下五千年》后有什么感想。 1.从《上下五千年》中看文明 我读《上下五千年》,感受较深的是古代的刑罚。早在夏朝,因为产生了贫富分化,随之 出现了犯罪现象,大禹便建立了各种官职,还加强了刑罚,又制定了税收,建立了第一个奴隶 制王朝。当夏朝传到了第十九代王时,出现了“五马分尸”与“炮烙”这两种刑罚……各个 朝代的刑罚不尽相同,但今日看来,充满血腥与残暴,触目惊心。由古看今,我看到了中华一 步步走向文明,今天的中国已越来越和谐。回望历史,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做一个遵纪守 法的小公民。 53 2.读《上下五千年》 观赏:巍峨壮观的万里长城,神奇莫测的秦始皇地下宫殿,建在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 奇伟瑰丽的敦煌莫高窟,“万园之园”圆明园的绝世风采。 学习: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商周时代独步世界的青铜文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贞 观之治的盛世气象,宋元文化的风流蕴藉。 发现:秦始皇的隐晦身世,曹操为何被称为“乱世枭雄”,宋太祖之死的历史疑案,燕 王朱棣篡位的难言隐衷,孝庄太后下嫁的重重谜团 3.了解故事、认识人物,我评人物和历史事件。 学生自由多角度评价。 (七)激发阅读,开阔视野。 我们学会了精读与略读,增加了阅读量,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的书刊,从而扩 大自己的知识面。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同学们还想利用精读与略读往下读吗? 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捧起这本《上下五千年》,走进群雄争霸的三国,走进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去看看我们中华民族又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变幻,又涌现了哪些风云人 物。(配影视背景) 一起来看下周的阅读任务。 教学反思: 54 第 9 课时 单元回顾提升课 一、教学目标 1.回顾精读、略读的读书方法。 2.复习本单元课文内容,再一次感悟人物的优秀品质。 3.学会运用边读边想画面的读书方法回顾我们学过的人物,展示积累的优美词句和带有 强烈感情的句子。 4.学习“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5.通过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珍惜自己现有的东西,指导自己的人生道路,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良好的读书方法,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品位重点词语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 作、表情等,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前置学习活动 学生的学习准备:充分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人物优秀品质。 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回忆所学读书方法。 1.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共学习了 5 篇课文,前 4 篇课文是通过写中外名人典型事例,来 表现他们优秀品质的。最后一篇课文是《精读与略读》是独立阅读课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我们还学到了精读与略读的读书方法。回顾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哪些课文是精读课文?哪些 课文是略读课文? 2.精读课文是怎样读的?我们共同回忆一下什么是精读: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 55 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 解。这就是精读。课文《海伦.凯勒》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 )、 ( )、( )等本领,表现了她( )。《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 成过程,表现了阿炳( )的精神。我们怎样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的?学习这 两篇课文时我们就采用精读的读书方法来体会的。 3.《郑和远航》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两篇课文我们通过另一种读书方法来了 解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以及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写《史记》。那就是运用略读的读书方法。 同学们想一想略读时要点是什么? 4.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我们怎样略读书?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 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每个字、词或句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 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二)通过语句感悟人物的优秀品质。 1.海伦.凯勒、阿炳、郑和、司马迁他们的优秀品质源远流长,值得我们学习。那么, 就把课文中触动你心灵的语句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品味一番吧。 预设: 一提到“海伦.凯勒”我想到: 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 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 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海 伦后来在回忆自己的这段学习生活时说:“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 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只到自 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一提到“阿炳”我想到: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 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傅,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 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 56 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 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熬过苦难一生的音乐, 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明月…… 一提到“郑和”我想到: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一提到“司马迁”我想到: 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 13 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 52 万字的辉煌巨著——《史 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2.练习诵读你找到的语句。思考:怎样把这些句子读好? 3.师生交流。根据上下文联系边读边想画面,注意停顿、语速的快慢,读正确标准,有 感情的朗读。 4.展示诵读并指导朗读。 5.在朗读过程中你脑海中出现哪些画面,是不是对人物又有了更深的了解呢? (三)想一想,说一说 1.我们认识的很多人物虽身残但志坚,敢于同命运、恶劣的环境做顽强的斗争,矢志不 渝追求自己美好的理想,这些人物是值得我们称赞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从现在开始,珍惜我们健康的身体,从小事开始做起,如果把小事做好了,我们也可以变得 伟大。 2.我打算如何度过我的一生。 小组内为本单元的人物做一个简单的评价,你最喜欢谁,你最愿意向谁学习?讨论拓展。 他们将感动着我们,他们也将引领着我们一步一步走向灿烂的明天。 (四)总结写作方法 57 1. 本单元都是写人的文章,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通过典型的事例来塑造人物的性格特点, 但它们在写法上又有所不同,《海伦.凯勒》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现她不屈不挠 的精神,作者是怎样用千把字浓缩这些伟大人物一生的。以《海伦.凯勒》、《郑和远航》课 文为例,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写作手法。 2.学生汇报交流,师归纳:(1)选取典型事例 (2)材料的安排有详有略 3.《海伦.凯勒》一文通过摸读盲文、学说话等事例,来体会她不屈不挠的精神。《郑和 远航》一文最明显的写作方法是详略得当。一篇文章,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安排得恰当。详写 是浓墨重彩,生动具体,略写是淡笔精炼,画龙点睛。只有做到详略得当,文章才会层次清 楚,主题突出。如果需要详写的内容淹没在一般内容之中,文章就没有主次了,主题也就淡 化了。在文中记叙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作者并没有泛泛的去写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经过 而是重点写了第一次下西洋的经过。其它六次远航只是简单写了一下,这样,就是文章的重 点突出,主题明确。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写人的文章时也能学习作者的这些写作方法,将我们 的文章写得更精彩。 (五)写作训练 1.练笔习作:你我一起用文字来描绘班中同学 要求:用典型事例与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 方案一: (1)选取班中个性鲜明能自告奋勇做习作对象的同学,让同学一起概括其性格特点, 板书于黑板上。   (2)同学围绕所概括的性格特点,选取典型事例描写   (3)小组交流,推荐最具代表的事例和同学一起分享   (4)评价选取的事例是否典型,是否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方案二: (1)选择班中一位同学,围绕其性格特点选取典型事例进行描写,请同学们猜一猜是 谁? 58 (2)交流评价。 2.习作展示 (六)激励阅读 用我们用学到的精读与略读的读书方法去读你喜爱的书籍吧。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 愚。爱上阅读,希望同学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七)板书设计 单元回顾提升课 读书方法 精读与略读 写作方法 (1)选取典型事例 (2)材料的安排有详有略 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