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少年中国 说 人教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少年中国 说 人教部编版

少年中国说 教学目标:‎ ‎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课文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强国梦想。‎ 重点:‎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联系课文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强国梦想。‎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中国少年说》,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强国梦想。‎ ‎(让学生了解当时历史状况,教师提问:梁启超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戊戌变法的失败,自己又流亡国外)‎ ‎1.观看《圆明园》视频,谈感受。‎ ‎(有家不能回,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谁的身上?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1)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板书:今日之责任全在—少年)‎ 预设:‎ ‎(1)作者为什么说“责任全在我少年”呢?在作者的心里,中国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同学们请继续往下读。(作者心里的中国应该是一个智慧、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国家。)‎ ‎(2)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一部分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样的作用?‎ ‎(运用了比喻和排比。气势磅礴、热情奔放、层层推进,把希望寄托在少年身上。)‎ ‎2.师:面对我国大好河山遭践踏,百姓处于极端痛苦之境地,他痛心!他希望少年中国在中国少年的努力下是什么样的呢?‎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期,鳞爪飞。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四字韵文使文章对称,在整齐中饱含气势。‎ ‎(2)学习象征手法。(这些事物有什么含义,象征着什么呢?)‎ 红日初升:象征少年中国前程灿烂。‎ 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 潜龙腾渊:象征少年中国突然地崛起。‎ 乳虎啸谷、鹰隼试翼:象征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 奇花初胎:象征少年中国的幸福美好生活。‎ 干将发硎:象征少年中国的奋发有为,展望了中国的美好前途。‎ ‎(3)作者心中的少年中国是一个生活幸福美好的中国;是一位前程似锦的东方巨人。想到这里,作者不 由得说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4)我们就要肩负起这样的责任—朗诵全篇。‎ ‎(5)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有何不同?‎ 少年中国:创新、进步、独立、自由的中国。中国少年:朝气蓬勃的中国少年 ‎(6)师:课文围绕“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观点逐层展开,这就是议论文最大的特点同学们感受到了吗?‎ 三、今非昔比,,激发情感 ‎1.梁启超期待的少年中国现在是什么样的呢?(播放国庆大阅兵及北京奥运会盛况视频)‎ ‎2.现在国泰民安,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不负众望,肩负起了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我们是中国少年,中国少年当自强。‎ ‎1.你觉得粱启超先生的强国梦实现了吗?百年来,在强国梦的激励下,各行各业涌现出大量优秀人物,结合搜收集的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2.师:我们是幸福的一代,也是肩负重任的一代。回顾历史,我国从清末被蹂躏到现在的繁荣盛世,多少少年英雄抛头洒热血,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他们开创了祖国的今天,我们就要造就祖国的明天,让我们弘扬民族之精神再现中华之雄魂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灿烂的文化武装自己 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力量,相信在你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板书设计 ‎13少年中国说 今日之责任全在少年 教学反思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才华横溢的学着,在风雨飘摇的190年,以他的一支有力之笔饱蘸童情写下了慷慨激昂的热血之歌—《少年中国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如何让当代少年感受到那种悸动人心的力量,是本课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让学生重温1840年后中国的屈辱历史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探求救国之路的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在品读中慢慢地领悟文字间所流清的爱国之情比教师死板灌输给学生要好得多。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尝试让学生多读多悟,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朗读给理解文章带来的益处。所谓“品读易达情 在这一课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少年中国说》对中国少年的启迪,对祖国美好前程的展望都给当代少年以很大影响。学生跨越了时代的障碍,历史的障碍,语言文字的障碍,直接抓住了文章的精髓,也圆满地完成了学习的目标。‎ 本课教学中不足的地方是朗读的辅导时间过长,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控好时间,更加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另外,部分学生不太理解文章第2自然段的内容和行文结构,这是因为课文属文言议论文,所以难理解。这也给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应当探索更好的角度去剖析结构。反思过去,才能创造更好的将来。在日后的教学中,我将借鉴过往,改正不足,争取给学生一个有效的课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