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景阳冈》教学反思 共三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语文《景阳冈》教学反思 共三篇

‎《景阳冈》教学反思(一)‎ ‎《景阳冈》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景阳冈》是一篇小说 ,小说的要素在于环境、人物、故事情节,小学生学生到底要从中学什么呢?新课程标准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提了两点要求:一是理解课文的要求低于精读课文,理解词句不作为训练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要更加放手,主要掌握读书方法,学会从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一、教学效果 ‎(一)精心设计“台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我为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共铺设了4层“台阶”:1.读武松打虎前的内容,找出描写武松的语言。2.读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的特点。3.如何根据这些语言体会人物特点。4.练习根据人物特点设计语言。通过教师的辅助指导,学生完全自主地进行了学习。‎ ‎(二)突出对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要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本课教学在设计上,我注意把理解与运用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解作为基础,突出对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练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方法。‎ 二、成功之处 ‎(一)给连环画配解说词、说书:吸收语言。‎ ‎“老师这里有《水浒传》的连环画,请你们欣赏一回。”(播放连环画课件)“你们仔细读读文中武松和店家的对话,等会请你们给它配音。”学生朗读文中对话,练习对话表演。指名上台给连环画配音,随着图文并茂的解说,课文的语言也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生的头脑。‎ ‎“老师,我想用说书的方式来复述这个故事。” 可能是受了《赤壁之战》的学习启发,解说刚完,又有学生“另劈蹊径”。好啊!李正一几乎是蹭地上来了,还从抽屉里拿出或许是早已“预谋”好的一把扇子。于是,这个被大家称之为“相声大王”的李正一同学凭借一把扇子,一个“惊堂木”──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木质黑板擦而已,将文中的精彩部分──武松打虎的经过,老虎的“扑、抓、剪”,武松的“三闪”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出来。真是叫绝!于是,下面的学生便坐不住了……‎ ‎(二)精心研读:正确认识人物形象。‎ 教学到此,学生对武松的英勇“壮举”可谓是体验颇深,如何引领学生更好地正确认识文中的武松形象,从而为学生阅读评价《水浒传》中的其他英雄形象起举一反三的作用?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请你结合阅读课文的感受,用一个字来赞扬武松,并写在课文插图边的空白处。”学生写的字有勇、猛、智、神、威等。“这些字中,哪一个最全面最概括地赞扬了武松?‎ ‎”学生比较出“神”字,进而提炼出研读专题:武松究竟“神”在哪里?从课文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出来?用笔读课文(默读、点画),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两处,告诉大家。‎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并落实训练。‎ 三、不足之处 课后拓展部分不够精彩,只是说文中还有很多人物,找一两个人物说一说。这样拓展处理太简单了,起不到引导学生有兴趣地读下去,读更多的《水浒传》故事的欲望。‎ 四、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不足,可以这样设计:在《水浒传》这部小说中,作者还刻画了许许多多人物,请你在课外认真阅读,选一个自己喜欢、熟悉的人物写一份200字左右的人物速写,下周进行交流。‎ ‎《景阳冈》教学反思(二)‎ ‎《景阳冈》选自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写的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文章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1.教学效果(思效)‎ 抓人物动作,见特点。‎ 打虎中的精彩动词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这些动词既善于变化,又贴切自然。将武松的人物形象根植于动词中,是作者的精妙所在。教学这部分时,我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动作进行教学,首先我请学生读一读片段,找一找表现武松动作的词语,把你认为最精彩的词语勾画下来,再想一想从这些词语中能够看出武松什么样的特点,把你对词语的感受写在片段旁,做一个眉批。力量超人。“揪、按、提、打”,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感悟武松的英勇、机敏。‎ ‎ 同时,我让学生找出老虎的动作,然后提问老虎进攻使出了哪“三招”?学生找出动词为“一扑、一掀、一剪”,武松则避其锋芒,只“闪、躲”应之。这“闪、躲”充分表现了武松的沉着冷静、有勇有谋。因此写老虎的凶猛,是为了衬托武松的武艺高强,沉着冷静。‎ ‎2.教学收获(思得)‎ ‎  (1)品味“闪”“躲”。‎ ‎“闪”和“躲”的意思相近,但内涵有些不同。“闪”是闪避,即迅速侧转身子躲避,它表现了武松动作敏捷、武艺高强。武松在遭到老虎的突然袭击,“闪” 是本能反应,说明武松动作之敏捷;“躲”是躲避,指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使人看不见。“躲”是有意为之。闪和躲,同时说明了武松既有优秀的本能又有沉着冷静和勇敢无畏的性格。‎ ‎3.不足之处(思失)‎ 为了使导入课文更有效,我在课文开头时,播放《好汉歌》,引导学生学唱。可是,由于对这首歌不是很了解,我自己没有带领学生学唱,没有放开,学生的情绪也没有完全调动起来,今后要善于突破自我。‎ ‎4.改进措施(思改)‎ 结合新时代,注入新元素。‎ 武松打虎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按部就班地教学会使学生产生阅读厌烦情绪。在以后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新时代,注入新元素,采用“为武松写简历找工作”的形式,让学生说说武松的事迹、特点、专长,让这项活动贯串整个教学过程,把读书变成学生自主的行为,自读自悟,并在其中结合写的训练,从而更好地感知文章内容和人物特点。‎ ‎《景阳冈》教学反思(三)‎ ‎《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接着讲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最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在这四部分中,第三部分是重点,前两部分,即武松在酒店喝酒和上冈,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勇打猛虎做了很好的铺垫。‎ 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纵观整节课,学生默读和汇报至少10分种,朗读感悟18分钟,辩论评价人物8分钟,其余4分钟。我仅用了五个问题进行点拨,贯穿全文,以培养学生读书方法、训练阅读能力为宗旨,努力把握“牵手” 和“放手”的关系,给语文课堂松绑。我想这样的训练,将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轻松有效,生机无限。‎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语言描写感悟人物特点。‎ 教学武松打虎前写喝酒这部分课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感受人物的特点。教学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先让同学们快速默读这一部分,并画出武松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豪放、勇武的性格特点。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进一步感受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倔强、勇武的特点。‎ ‎2.抓住心理活动描写感悟人物特点。‎ 教学武松上冈这部分课文时,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找出描写武松心理活动的语句。感受武松的倔强、固执和无畏。‎ ‎3.领悟作者通过描写老虎反衬武松特点的描写方法。‎ 教学武松景阳冈上打虎这部分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动作进行思考,感受武松的勇武和机敏。‎ ‎4.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体会人物的特点。为今后阅读积累了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的阅读方法。无形中,也让学生感受到,在写作时,也要为笔下的人物设计出符合他的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使写出的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 ‎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因此,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如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读一读、演一演,教学效果会更好。‎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把下面的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梢棒 一口气喝完。‎ 一饮而尽 即斟酒、倒酒。‎ 筛酒 这里是“为什么”的意思。‎ 如何 一种防身用的棍棒。‎ 但凡 来来往往。‎ 枉送 凡是,只要。‎ 过往 指白白地送掉。‎ 印信 肢体软弱无力。‎ 酥软 本课指官府的图章。‎ 二、按课文内容排列顺序,标上序号。‎ ‎  ( )武松连喝了十八碗。‎ ‎  (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虎。‎ ‎  ( )武松来到酒店吃酒。‎ ‎  ( )武松遇到虎。‎ ‎  ( )武松不听劝告执意上了冈。‎ ‎  ( )大虫“三扑”,武松“三闪”。‎ ‎( )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那只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zhǎo  zhǎ)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jié ‎(  )梢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zhènɡ  zhēnɡ)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使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有一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chuí(  )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了五七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1.看拼音写汉字。‎ ‎2.用“——”选择加粗字的读音。‎ ‎3.读这段话中带横线的句子,想一想,武松就势把大虫揪住,这里的“势”是指________。‎ ‎4.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在文中属第________部分,是按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6.这段话选自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你还知道这部名著中的哪些人物(举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把两边的词语连起来组成人物的绰号。‎ 豹子头 秦明 霹雳火 花荣 小李广 柴进 小旋风 林冲 花和尚 张清 行者 鲁智深 双枪将 武松 没羽箭 董平 参考答案:‎ 一、梢棒:一种防身用的棍棒。‎ 一饮而尽:一口气喝完。‎ 筛酒:即斟酒、倒酒。‎ 如何:这里是“为什么”的意思。‎ 但凡:凡是,只要。‎ 枉送:指白白地送掉。‎ 过往: 来来往往。‎ 印信:本课指官府的图章。‎ 酥软:肢体软弱无力。‎ 二、2 6 1 4 3 5 7‎ 三、1.截 锤 ‎2.zhǎo zhēng ‎ ‎3.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4.揪 按 踢 打 ‎5.三 事情发展 ‎6.水浒传 施耐庵 宋江 林冲 吴用 李逵 四、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小李广花荣、小旋风柴进、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双枪将董平、没羽箭张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