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8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8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18 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目标:‎ ‎1 . 认识染、 笠等 13 个生字, 学写染、 碎等 10 个生字。 指导写好碎的“十” 字部分、 爽 的笔顺。‎ ‎2. 运用“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 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 如: 从“染”‎ 字体会溪水的绿;从“蹦跳”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 采蘑菇儿童的可爱。‎ ‎3.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想象画面。‎ ‎4. 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 体现儿童生活的欢乐。‎ 教学重点:‎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 会溪水的绿;从“蹦跳”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采蘑 菇儿童的可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100‎ 教学难点:‎ 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的欢乐。‎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诗歌。‎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97. 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 讲给大家听听, 一起分享快乐。‎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分享童年的快乐。‎ 7‎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回忆童年趣事激发学生对童年诗歌的兴趣,调 动课堂积极性。】‎ ‎(1) 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师随机指导“墨” 的写法。‎ ‎(2) 读了课题, 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80.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 请你打开课本, 结合注音, 借助课后生字表, 读准字 音, 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 81. 请 3 名学生接读课文, 每人一节。 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1) 染, 出示演变过程, 字本义: 用取自草木的色汁浸泡丝帛绢布, 使之着色。 读句 子, 于文中识字,组词:染绿、耳濡目染。‎ ‎(2) 碎: 造字本义: 岩石经过多次爆破最后形成的小石块。 形近字: 翠、 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知晓汉字的意义来识记生字。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 识宽度。 】‎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83. 课件出示生字, 自由练读。‎ ‎84. 生字组词, 巩固识字。‎ ‎85. 指导书写“碎” 。 提示最后一笔出头, 但不要写到从字上。‎ ‎101‎ 指导书写“爽”。注意笔顺,长横要像房顶一样盖住下面部分。‎ 第二课时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童年》。‎ 师导入:同学们,美好的童年就如一幅幅水墨画,或浓或淡,意境优美,今天我们就来 一起读一读著名儿童文学家张继楼的诗歌—《童年的水墨画》。‎ 二、整体感知:‎ 本课包括三首小诗,分别是:溪边、江上、林中(板书)‎ 7‎ 看到这三个题目,你能发现什么?学生随便发言 师:是的,都写出了童年生活发生的场景,在这些场景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呢?让我们 一起来看一看。‎ 三、学习《溪边》‎ ‎98. 自由读, 做到读正确、 读流利 ‎99. 个别读。‎ ‎1 00. 默读, 边读边思考: 你读懂了什么? 那些不懂的?‎ ‎1 01. 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 你有哪些不懂得?‎ 预设 1: 为什么说“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呢?‎ ‎【设计意图:体会诗歌用词的精妙。】‎ 是啊,这是为什么呢?大多数学生同样不明白。‎ 老师点拨:我们如果联系上文读一读,也许某个词语或者某个句子会给你灵感呢!自己 试着联系上文读一读,思考一下。‎ 生:老师:我从这句话“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知道一个小孩在这里钓鱼。从“忽然 扑通一声人影碎了”知道小孩钓上鱼来了,特别高兴。所以“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师:谁给大家读一读,读出儿童的欢乐。指导学生有感情读好最后一句话。‎ 预设 2: 生: 老师, 我不明白“溪水给人影染绿了” 这句话。 平时我们的人影都是黑色 的, 为什么这里溪水给人影染绿了呢?‎ 师:这位同学能够联系生活经验来思考,很值得大家学习。刚才我们采用联系上下文的 方法读懂了最后一句话,现在大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联系上文读一读,思考一下。‎ 生:默读、思考 生:老师,我从“溪水像绿玉带一样平静,知道了溪水很绿,所以人影倒映在溪水里也 变成绿色的了。‎ ‎102‎ 师:为什么说溪水染绿了人影呢?你觉得这里哪个字用的最好?好在哪里?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体会诗歌用词的精妙。】‎ 生: “染” 字最好。 这样把溪水当成人来写, 就把溪水写活了。‎ 7‎ 生: 这样写就让人感觉溪水好像魔法师一样, 特别神奇! 谁给大家读出这美丽深的景色?‎ 个别生读。‎ 师:多美的想像啊!大家体会得真不错。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老师,我从“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知道了前面写溪水和人影是绿色的,这里写 蜻蜓是红色的,颜色特别漂亮!‎ ‎5. 多么富有生机的画面啊! 谁给大家读一读, 读出景色的美丽, 儿童的快乐? 自由读、‎ 个别读。‎ ‎6. 师范读: 生闭眼想象: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自由交流。‎ 思考一下,作者写孩子们快乐钓鱼的场面,为什么还要写景呢?‎ 师总结:写景色突出了“平静”,为什么要突出平静呢?联系《小儿垂钓》体会儿童钓鱼 的专注。也更能体现钓上鱼后的欢乐。‎ 四、学习《江上》‎ ‎1 82. 如果说《溪边》 是写儿童溪边钓鱼, 那么《江上》 是写什么呢? 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 到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学过的知识自学《江上》。‎ ‎1 83. 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 思考《江上》 是写什么? 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江上》 与《溪边》 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 ‎【设计意图:巩固诗歌的学习方法,发现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1 84. 交流:‎ 师: 《江上》 是写什么?‎ 生:游泳 生:戏水 师:你们觉得哪个词更好?‎ 生(异口同声):戏水!‎ 师: 《江上》 与《溪边》 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写儿童的。‎ 生:都写童年的快乐的。‎ 7‎ 生:都运用了比喻的方法。‎ ‎103‎ 师: 《江上》 与《溪边》 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 《江上》没有写景色的美丽, 只是写了儿童的戏水的情景。‎ 师:如果说《溪边》是一幅动静结合的画作,那么《江上》就是一幅活脱脱的动态图画 了,读过之后, 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呢?想象一下, 孩子们会怎样戏水?你仿佛还听见了 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儿童的游泳水平高、戏水的快乐。‎ ‎4. 感情朗读。 读出儿童的游泳水平高、 戏水的快乐。‎ 五、学习《林中》‎ ‎5. 总结学法: 刚才大家运用什么方法学习了前两小节? 读诗, 找到不理解的地方, 运用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学过的知识等方法读懂。‎ ‎6. 请大家利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继续学习《林中》‎ ‎7. 交流: 文中有两个斗笠“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 和“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 蘑菇一样。 ” , 意思一样吗?‎ 生畅所欲言:第一个斗笠指“蘑菇”,第二个斗笠指“儿童”‎ ‎8. 小蘑菇和儿童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都戴着斗笠, 很卡爱。 除了可爱, 还能读出什么呢?‎ 儿童的欢乐。在哪里能读出来?‎ ‎9. 谁给大家读一读, 读出儿童的可爱和欢乐。 齐读并想象,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 面?‎ 五、动笔仿诗,抒发情感 ‎1 85. 诗里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童年生活的欢乐片断, 你的童年生活一定更有趣味。‎ 说说童年生活的还可能发生在哪些地方?‎ ‎1 86. 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 体现儿童的欢乐。‎ ‎【设计意图:争当小诗人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学生学习写诗。】‎ ‎1 87. 共同交流, 师当堂点播。‎ 7‎ 六、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师: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 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这首儿童诗,‎ 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104‎ 7‎ 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