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5)

成长型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案 教学 内容 ‎24时计时法 姓名 李红霞 教学 时间 ‎2019.4.17‎ 师傅 签字 达成 目标 1、 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 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重难点 重点: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难点: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 课前 准备 活动单 多媒体课件 钟表模型 ‎ ‎ 课 堂 活 动 设 一、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 师: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去旅游,这是他的火车票(如图 10)。他看了一下家里 的钟(如图11),你说他这时候出发去火车站是去早了、还是去晚了?‎ 生1:去早了。‎ 生2:可能是去早了,也可能是去晚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 15:00是表示下午 3:00的意思。如果钟面是早上9:00,那他是去早了;如果钟面是晚上9:00,那他就是去晚了。‎ 师:这里什么是可以确定的?什么是不能确定的?‎ 生1:他的意思是开车时间是确定的,15:00=下午3:00。(师板书)‎ 生 2:看到这个钟面,有可能是上午9:00,也有可能是晚上 9:00。‎ 二、 探索新知 计 课 堂 活 动 设 计 ‎ (1)生活举例 师:看来,时间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问题,但是把时间表达准确也是有学问的!像“下午3:00、上午9:00、晚上9:00”这样计时的方法叫“普通计时法”,像火车票上的“15:00”这样计时的方法叫“24时计时法”,你平时有没有见到过15:00?你在哪里见到过?‎ 生:电视里、电脑上、电子表中、班里的时间表里……‎ 师:看来大家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这种计时法,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 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 ‎2.实践活动,建立联系。尝试表征。‎ 师:你能不能从这4个时刻中选几个在空白钟面上画上时针、分针表示出来?学生在作业纸上画针表示(作业纸上有4个空白的钟面)。‎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画的是哪个时刻?‎ 生 1:我画的是电子表上的 7:00(如图13),时针指向7,分针指向12。‎ 生 2:我画的是邮筒上的 12:00(如图14),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 生 3:我画的是手机上的 13:00(如图15),时针指向1,分针指向12。‎ 师:钟面上没有 13时啊?你是怎么想的?‎ 生1:12时再过1小时就是13时。‎ 生 2:钟面只有 12时,所以 13时只能是(12+1)时,用这个1时表示。‎ 生3:这个1时是下午1时。‎ 师:谁能上来指着钟面给大家说一说刚才的意思?‎ 生 3:时针走完一圈,最多只能到 12时。第二圈开始了,又过了 ‎ 1小时,就是13时,所以用13时来表示下午1时。‎ 课件动态演示时针走完13时(慢一点,让学生跟着数),13:00=下午1时。‎ 生 4:时针走完 1圈是 12时,再走 1时就是13时,也就是下午1时。‎ 师:原来这时时针表示的是第二圈的1时,也就是下午1时。(板书)‎ 师:如果再过 1小时呢?(14:00)再走下去呢?(15时、16时、17时……)‎ 师:那么其他的时刻谁也能给大家来介绍一下?‎ 生:我画的是新闻联播的开始时间19:00。‎ 师:钟面上看上去和第一个时间是一样的,谁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想的?(与电子表的7:00钟面比较)‎ 生 1:一个是时针走在第一圈的 7时,一个是时针走在第二圈的7时。‎ 生 2:电子表的 7:00表示的是上午 7时,这里表示的是晚上7时,因为已经过了中午12时。‎ (2) 用时间尺整理联系 师:一天有24小时,时针转2圈。现在老师将第一圈的拉直,这再将第二圈拉直。你能看明白吗?‎ 生:能。‎ 师:真的?那你来说说你看明白了什么?‎ 生1:一天有24小时;‎ 生2:时针要转2圈;‎ 生3:最左边的点表示0时,中间的点表示12时,最后的点表示24时;‎ 生4:一圈有12时。‎ 师:那我们把第一圈平均分成12格,第二圈也有12时,也分成12格。你能在时间尺上找到刚才我们画的时刻吗?‎ 学生找到。并标出来。‎ 师:回忆一下,7:00表示的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刻:‎ 生1:7:00表示上午7时(时间尺上面板书)‎ 生2:12:00表示中午12时;‎ 生3:13:00表示下午1时 生4:19:00表示晚上7时 师:很棒。都能找到并且标出来,你还能在时间尺上找到其他时刻吗?3时 学生找,并且标。‎ 师:它就表示一天中的什么时刻?‎ 生:早上5时(板书)‎ 师:8时。(学生找到标出)它表示?早上8时。16时。‎ 学生自主找。‎ 师:谁最快?你是怎么找到的?‎ 生1:我是从之前标出的13时再往后数3格就是16时。‎ 师:如果没有之前标的,你又怎么找呢?‎ 生2:可以数格子,从头开始数16格就是16时;‎ 师: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生3:我是先数一圈12时,再往下数4格就是16时;‎ 师:4怎么来的?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生:12+4/16-12‎ 师:12表示什么?‎ 生:一圈的时间、到中午了、一圈结束了 师:一天结束了吗?‎ 生:没有,还要继续转 师:看来这个12很重要。你能用这个方法快速找到21时在哪儿吗?生找,标出。谁能像老师一样举一个时刻让大家找?‎ 抽生出题,其余学生找。‎ 师:现在请同学们安静下来,仔细观察时间尺上的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生1:上午都是一样的,下午相差12‎ 生2:24时计时法没有时间词 师:所以24时计时法要转换成普通计时法,数字上只需:上午不变,下午+12.反过来怎么转换呢?‎ 生:上午不变,下午-12‎ 师:真棒。都理解了吗?真的?那老师考考大家,你能把老师说的24时计时法的时刻快速转换成普通计时法吗?‎ 生:能 师:抢答?6时 11时 17时 23时 生:上午6时 上午11时 下午5时 晚上11时 师:这么厉害,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能反过来转换吗?把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 生:能;‎ 师:凌晨3时 上午8时 中午12时 下午6时 晚上7时 晚上10时;‎ 生:3时 8时 12时 18时 19时 22时 师:现在出一个时刻考考你的同桌,让他转换成另一种计时法。‎ 生相互出题 师:学习了24时计时法,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24时计时法吗?‎ 生:生:简洁(板书),不用加时间词;‎ 生:每个时刻是独一无二的(板书),不会重复和混淆;‎ 生:不会引起误会。‎ 生:一一对应的。‎ 师:非常棒,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一些营业时间,我们一起看下:‎ 出示图片:‎ 好又来饭店 三八超市 师:你能想办法知道好又来饭店和三八超市一天营业几个小时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借时间尺哦。‎ 生1:好又来饭店营业17小时。11:00=23:00 23-6=17(小时);‎ 生2:三八超市,用23-12再减8‎ 师:只算了中午12时到晚上23时的一段,前面呢?用12-8而不是23-8了 生:三八超市营业15小时。23-8=15(小时)‎ 师:看来24时计时法确实又简洁,又方便计算。‎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24时计时法 师:你学到了什么?‎ 生1:怎样将12时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 师:怎样转换呢?‎ 生1:上午不变,下午+12‎ 师:不错还有吗?‎ 生2:24时计时法很方便 师:同学们收获真不少。时间如流水流去不流回,鲁迅说: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了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希望同学们能珍惜时间,努力向前!谢谢大家!‎ 作业 布置 设计 板 书 设 计 ‎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 ‎ 上午9:00‎ ‎13:00 下午1:00 ‎ ‎15:00 下午3:00‎ ‎19:00 晚上7:00‎ ‎ 晚上9:00‎ 简洁、一一对应 错题记载 分析 反 思 ‎ 24时计时法是在学生认识了钟表,知道了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经过对数名学生的简单调查中,发现不少同学对24时计时法有一定了解,而且知道其中的转换规则,只是没有将知识系统化。所以在设计本课时,基于部分学生已经了解的知识进行扩展,在了解的学生的带动和相互帮助下自主探索24时计时法的表示,以及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和转换。‎ 但是,在课上,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分不清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会如何让两种计时法相互转换等等。究其原因,我觉得课堂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在开始揭示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时,没有将学生生活中常用的普通计时法进行提炼,将普通计时法的特征明确提出,导致学生没有经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有效分开,所以在将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时不加时间词,直接说“几时”;‎ 2、 在让学生画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时,花费太多时间,没有将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不需要太多时间画,已经有了这部分的经验可以很快完成;汇报时,没有充分让学生去发现和总结,比如学生汇报19:00 的画法时,直接就提出了与7:00相同,而没有投影在黑板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3、 时间尺没有得到有效充分的利用。由于前面在画钟表时针分针时用去太多时间,后面在研究讨论时间尺的时间太短,学生没有将时间尺研究透彻就已经草草结束,所以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换方法没有得到有效提炼,导致学生无从下手,不会应用。‎ 通过几次的打磨,已经对一堂课的设计有了大致想法,处不知道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查阅资料,找关键信息,设计环节,知识自己的功底还太过浅薄,不能将一堂好课有效控制,不能全面预测学生的临堂反应,或者对学生的生成性知识及时作出很好的回所以还需要多多积累打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