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8课-人教部编版(共24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8课-人教部编版(共24张PPT)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四年级上册 第 8 课 内容一 论语 · 为政篇第二(四) 内容二 十五从军征 内容一 论语 · 为政篇第二(四) 一、温故揭题 (一)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论语·为政篇第二(三)》。 (二)师生合作吟诵《世说新语·言语》一则。 二、尝试初读 ( 一)初读《论语·为政篇第二(四) 》, 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 (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诲女( rǔ )知之乎、是知( zhì )也、学干( gān )禄、多闻阙( quē )疑 (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 ( 四)师生拍手齐读 。 (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 2.16 1. 文白对读。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 : 孔子说:“批判那些异端邪说,祸害就会消灭了。” 2. 素解文意。 点拨: 这一章有三层深意。第一层,如何辨别异端邪说。入门的时候,有老师指点你,有圣人、前人指引你,所以对异端邪说暂时不要去涉猎,不要去看。第二层,你的心智开启了,渐渐地就能独立判断什么是正道,什么是邪道了。 这时候,对歪门邪道,你可以去探究了。但只是去了解它与正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是邪道,而不是专注于它,甚至信奉它。第三层,批判异端邪说,它们的祸害自然就会消除。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 二)学习2. 17 1. 文白对读。 子曰:“由,诲女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 孔子说:“由,教给你求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 2. 素解文意。 点拨: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因为一个人的知识再怎么丰富,也会有未知之事。实事求是地面对自己不懂的知识,并虚心、刻苦地学习,才能掌握更多的新知识。 链接: 《王安石改诗》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三)学习2. 18 1. 文白对读。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 : 子张学习求得禄位的方法。孔子说:“多听别人说,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谨慎地说出其他足以自信的部分,就能减少过失;多看,有危害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他部分谨慎 地去实行,就能减少悔恨。言语少过失,行为少悔恨,禄位自然就来了。” 2. 素解文意。 点拨: 这是对上一章“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孔子认为,身居官位的人应当谨言慎行,不说没把握的话,不做没把握的事,这才是对国家、对他人负责任的态度。 链接: 《和尚解签》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学习 2.19 1. 文白对读。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 : 鲁哀公问孔子:“怎样做才能使百姓归服?”孔子回答说:“提拔正直的人,放在不正派的人之上,百姓就会归服;提拔不正派的人放在正直者之上,百姓就不会归服。” 2. 素解文意。 点拨: 在人才的选拔方面,孔子一贯主张选贤用能,亲君子,远小人,避免用人唯亲,这在当时是比较进步的思想。 链接: 《纸上谈兵》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五)学习 2.20 1. 文白对读。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文 : 季康子问:“怎样做才能使百姓恭敬、忠诚并相互勉励?”孔子说:“对待民众庄重认真,他们就会恭敬;自己做到孝顺父母,对待幼小仁慈怜爱,他们就会忠诚;提拔好人,教育能力弱的人,他们就会勉励奋发。” 2. 素解文意。 点拨: 本章还是在谈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的“德治”“礼治”也是适用于统治者的。只有统治者本人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才会对统治者尊敬、尽忠、勤勉奋发。 链接: 《防民之口》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十五从军征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论语· 为政篇第二(四) 》。 二、解诗题 “十五从军征”的意思是十五岁就去从军打仗,这首诗歌选自《乐府诗集》。这部诗集来自民间,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和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五千多首,它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创造了我国诗歌史上继《诗经》《楚辞》之后的第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三、正诗音 (一)初读《十五从军征》,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有阿( ē )谁、冢、累、窦、雉、舂、羹、贻 (三)标注入声字: (四)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五)师生拍手齐读。 (六)学生说读后感受。 四、明诗意 (一)文白对读。 原句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时候就出去打仗, 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上遇见一个乡下的邻居, 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 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 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 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 我的征衣上。 (二)字词释义。 ①始:才。归:回家。 ②阿:语气词,无实义。 ③冢,坟墓、高坟。累累,连续不断的样子。 ④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⑤雉:野鸡。 ⑥中庭:屋前的院子。 ⑦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葵:葵菜,嫩叶可以吃。 ⑧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⑨羹:用菜叶做的汤。 ⑩贻:送,赠送。 五、品诗味 (一)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品味: 开篇两句,浓缩老兵的大半人生。十五岁还未及弱冠,却不得不奔赴沙场,待到白发苍苍时,幸好没有战死沙场,老兵终于踏上了归程,正是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说的“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情形。 (二)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品味: 走在回家的路上,老兵百感交集,心急如焚地向路上遇见的乡邻打听家人的消息,但是他不是问自己的家人好不好,因为他已经离开几十年了,经过这么漫长的岁月,谁知 道家里还有谁幸存于世呢?所以,他问的是家中还有什么人 健在。结果,乡邻的回答让他无比绝望,家中一个幸存者都没有了,只留下累累坟墓。 (三)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品味: 作者没直接说老兵的家里空无一人,而是抓住两个典型的场景:野兔在家中自由来去,野鸡飞落到屋梁上。作者也没有直接描写庭园的荒芜杂乱,只刻画了两个画面:葵菜和谷物随意生长在井边、中庭,渲染了老兵家中人去屋空,人亡园荒的景象,读来倍觉凄凉。 (四)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品味: 老兵好不容易回家,家人却无一在世,他做的饭菜,又能给谁吃呢?他又怎能吃得下呢?所以,诗歌最后通过老兵出门张望与老泪纵横两个细节,将举目无亲、悲痛欲绝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拓展 :即便在今天,在这个看上去和平安定的世界中,仍然有很多国家和百姓不得不经受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我们不能阻止战争,但我们有责任去帮助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 链接 :《南丁格尔的故事》 六、背诗句 (一)复沓式读诗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七、想诗境 (一)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二)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 八、悟诗情 这首诗歌具体描写了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作品不仅仅暴露了战争和封建兵役制度的罪恶,表现老兵孤苦一人的不幸,也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当时社会中全体百姓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 九、本课总结 像《十五从军征》这样描写战争的古诗词还有很多,我们再来体会一下以下几首: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