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4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丨苏教版 (6)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想起解决两部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题意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并能正确应用策略解决连续比较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借助线段图进一步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条件与问题的联系,感受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发展几何直观,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尝试回顾反思,继续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可以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应用策略解决连续比较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策略解决连续比较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题 复习:找出有联系的条件,说说可以求出什么? (1)梨树有10棵,桃树是梨树的2倍。(线段图) (2)买3盒钢笔,每盒10支,圆珠笔每盒12支。 (3)买3盒钢笔,每盒10支,买的圆珠笔比钢笔多18支。 1、出示复习题要求。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进行几个练习。齐读。 2、出示第(1)题:师,请看这题,你能读懂吗?告诉你什么? 那根据条件(师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谁来完整地说一说。 课件相机分步出示: 师:我们可以根据两个有联系的条件,求出一个问题。 课件:隐去文字,框里出现条件,条件,问题。 3、出示第(2)题:谁来?(根据学生的回答,由条件两字隐去而出现具体的文字条件和问题) 4、出示第(3)题:那这题呢?(课件恢复成条件、条件文字的形式) 学生回答: 第一种情况:根据条件 买3盒钢笔 每盒10支 钢笔有多少支? 买3盒钢笔 每盒10支 钢笔的支数 第二种情况:根据条件 圆珠笔比钢笔多18支 圆珠笔有多少支? 再根据钢笔有30支和圆珠笔比钢笔多18支,求出圆珠笔有多少只?(学生说的同时,隐去上面两个框和箭头,再出出示第三个条件,问题。 5、复习的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所练习的就是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今天我们继续来运用这个策略。 二、运用策略 (一)例题。 1、出示例题。 师:请同学们读题,你读懂了吗?(生:懂了),那老师给你们三个问题,同时课件出示:你会解答吗?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在线段图中填一填。 (2)和同桌说一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找出有关联的条件,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交流 (1)出示学生作业纸,师: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填的,对吗? (2)我们把题目转化成了线段图(课件隐去文字题目,剩线段图),谁来看着线段图来说说条件和问题(指名2人说)。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3)第3个问题谁来说一说。 3、分析问题: (1)指名说,你是根据条件( )和( ),先求出( )(课件隐去上面两个框和箭头), 然后再根据( )和( )再求出( )。同时出示示意图 绿花有12朵 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 黄花有多少朵数? 红花比黄花多7朵 红花的朵数 (2)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刚才的思路。(课件仍旧显示线段图和条件、条件、问题的形式。 3、列式解答 (1)引导:你会列式解答吗?请在作业纸上完成,并思考每一步表示什么?自己列式解答 (2)交流:指名说算式并提问表示什么?(板书算式) 谁能完整的把算式和每一步表示的意思说出来(指名说、齐说) 集体口答并板书。 4、回顾: 提问:同学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刚才的解答过程,我们先认真审题读题题目,并画出线段图,再找出有联系的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再列式解答。 (二)改编题。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现在老师把题目进行改编,在线段图上把“多7朵”变成“少7朵”, 现在谁来读读条件和问题。(指名说,齐说)那求红花有多少朵又改怎样想? 请你自己先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交流:你是怎么样想的? 会列式吗? 交流算式和每步表示的意思。(板书) (三)比较。 1、同时出示两张线段图,师:同学们已经解决了两个实际问题,现在回顾一下上面两题的解答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说第一步一样的,师引导:都是在求( ),也就是根据条件( )和( ),求( )。再根据(黄花有24朵)同时隐去上面的框和箭头,红花比黄花多(少)7朵,求出红花的朵数。 2、还有什么不同? 学生说,课件的线段图相机闪烁。 师:对,两题中表示红花和黄花朵数的关系的条件不同,所以第二步的算法不一样。 3、小结:是呀,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根据两个已知条件(课件出示框条件、条件),可以求出一个问题,再把这个问题变成新的条件,和另一个条件一起再求出问题,下面,我们就运用这种思路来练一练。 三、内化策略 1、想想做做3、4 (1)谁来说。根据条件( )和( ),求出( ),再根据( )和( ),求出( )。(指名两人说,一起说) (2)再出示第4题,指名说,齐说。 (学生边说,课件边出示,再隐去) (3)那这两题会解答吗?一二两组完成第3题,三四两组完成第4题。 (4)交流:说算式同时,把表示的意思也说出来。 2、想想做做1(让我们继续来练习)看这两题。 (1)先自己读一读。 (2)第一副图,谁来读一读,告诉我们什么?师,那可以根据条件(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第二题谁来读一读,告诉我们什么?那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谁来:根据条件( ) 指出:明白了实际问题的条件,就可以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计算的问,这样就能知道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四、策略总结 让我们再回到复习题:梨树有10棵,桃树是梨树的2倍。再告诉你:杏树线段图杏树比桃树多20棵。根据条件( )和( ),可以求出(线段图下面列式,再根据条件( )和( ),可以求出( )。你看,两步计算的题目计算的题目就是从一步计算推算过来的,那再增加一个条件:苹果树比杏树少5棵,你能求出什么,学生边说。三步计算的题目也是由两步计算推算来的,我们运用这种策略不但能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还能解决三步,四部,甚至更多。题目旁边出示箭头,这就是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其实还可以从问题想起:你看要求出苹果树的棵树,必须要知道杏树的棵树,要求杏树的棵树,必须知道桃树的棵树,这就是从问题想起的策略,三年级下学期我们将继续学习从问题想起的策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