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3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 平行和相交丨苏教版 (2)
“平行和相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平行现象,产生学习图形位置关系的兴趣。 2、使学生能根据直线平行的意义,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渗透分类思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提高学生欣赏平行美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和良好的信息素养。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结合日常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难点:1、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特征。 2、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 【教具准备】 课件、三角板、直尺、方格纸、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PPT出示有始有终(打一数学符号)) 生:线段 师:无始无终(打一数学符号) 生:直线 师:直线有哪些特点? 生:不可测量,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长。 师:你会画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吗?会有几种情况。 (学生操作) 二、结合生活、展开教学 1、关系分类,认识平行 (等同学们画好了)师:刚才我发现两条直线位置有这样几种情况。 PPT展示 师:根据以上位置情况,你能分一分吗? 情况① 生都同意:1、4一类;2、3、5一类 先辨析1、4的相同点,引出相交的概念和交点的含义。 再辨析2号,引导学生从直线的本质出发,引导相交。 总结出1、2、4都是相交的情况 3、5都是不相交的情况。 情况② 一部分学生同意1、4一类,另一部分学生同意1、2、4一类。 先辨析2号,请学生来说说为什 把它和1和4分在一起。 请学生说出延长后相交的目的。 接着请学生重新分类。 重新分类后总结出:1、2、4都是相交的情况,3、5都是不相交的情况。 并把3、5延长后仍然不相交。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1、理解互相平行 师:这两条直线延长后会不会相交?无限延长下去··· 生:永不相交。 师:定义: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我们叫互相平行。 出示书本、尺子、英语本,请同学们找找互相平行的边。 一样一样的说 生:书本的表面上,上下两边互相平行。(生手里指着书本) 师:如果无限延长情况下呢? 生:仍然互相平行。 师:咱们在书本的表面上找到了两组互相平行的边。 接着说直尺、英语本。 2、观察比较,理解同一平面。 出示正方体,PPT分别描红两条边。提问:这两条边相交吗?互相平行吗? 出示实物图: 演示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这两条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出示完整概念: 3、理解平行线。 师:假如我们把一条直线叫做直线A,另一条直线叫做直线B我们可以说“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也就是说其中的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教师板书) 4、归纳总结: 什么是平行线?(贴板书) 4、巩固练习 ①、判断 ②、找平行边。 ③、金鱼图中的平行线。 师:这些平行线是怎么得到的? 生:都是左边的金鱼图平移到右边得到的。 三、操作实践,画平行。 1、找出生活中的平行线。 师:两条直线平行的知识在生活中是广泛应用的,不仅仅成为了我们的生活标志。比如人行道。(PPT展示人行道) 也成为了咱们对美丽的一种观点。(PPT展示学生做操等精美图片) 看了么多,你想在纸上画一组平行线吗? 师:你能根据这些物体上的平行边画出一组平行线来吗? (学生操作) 展示学生成果。学生交流画法。 师注重问:①你是怎么画的。②为什么可以这么画? 2、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回顾一下,金鱼图中的平行线是怎么得到的? 生:平移。 师:咱们还可以运用平移的方法来画一组平行线呢! 师:首先我们需要什么工具? 生:三角尺。 师: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然后呢? 生:将三角尺平移。(你们试着平移画画看) 师试着平移后画一条歪的直线。请学生判断。 师:有没有跟老师产生同样的问题的? 师:怎么办,我们就可以每次都画正确呢? 生:用个直直的东西靠着。 师:用把直尺可以吗?(请学生上来帮老师把直尺靠在三角尺旁边,教师来回移动三角尺) 生:这样就不会画歪了。 师在黑板上画一组平行线。 师和学生一起回顾画平行线的步骤 生:4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部(根据学生的回顾,老师在PPT上展示步骤)提炼方法:一、画(线),二、靠(直尺),三、平移,四、画(线) 2、尝试自己画一画。 师走近学生观法画法,将有问题的画法展示。 3、完成想想做做④ 四、拓展提高。 五、全课小结。 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告诉老师,你有些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平行线的意义和画平行线的方法两方面交流) 师总结:同学们、平行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了它,我们的生活才显得那么美。希望同学们能用所学知识寻找美、感受美、创造美。 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认识平行》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及角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本册教材中是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教学在一节课进行,因为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实际上只有相交和不相交(即平行)两种关系,因此我想把第一种不相交(即平行)的关系及画法解决后,再进一步学习相交中的特殊情况——垂直。基于以上考虑,我将画平行线的方法提至本课进行教学,垂直一部分内容放到下节课研究。这样的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更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有待于和老师们进一步共同探讨。 一、对“同一平面”的理解。 老师们也一定能体会到,在教学平行线时,理解“同一平面” 是绕不开的坎,不能不讲,但形式化的讲解,并不能促进孩子们的理解,讲得过深,也没必要。教学中对此的处理,重在让学生利用具体的生活事例支撑起抽象的数学术语。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铅笔掉在地上出现的三种情况入手,都掉在地上、都掉在凳子上、一枝掉在地上一枝在凳子上,让学生直观地体会,都掉在地面上和凳子上就是我们数学上所说的“同一平面”,出示完“同一平面”这个概念后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再说一说自己对“同一平面”的理解,这样的创设使学生个体的注意力更能有效地集中在问题的“焦点”上,思维指向性的有效值就更能趋向于知识的内部建构,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就更加牢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认识平行与相交”的处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的”数学学习内容,既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可以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属于思维层面的“现实”。 在认识平行与相交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通过画两枝铅笔掉在地上还可能是哪些位置关系入手,让学生动手画出两条直线不同的位置关系,学生主要出现了相交、平行、暂时不相交三种情况,也有个别同学悄悄问我:“老师,还有一种两枝铅笔重叠在一起的情况。” 于是,我和这个孩子交流说,这样的情况会发生,但你想一想可能性大不大?孩子思考后说不大。其实,类似这样越是动态生成、流程灵活的课堂,我想越需要我们老师有力的引领,需要老师对生成信息进行合理筛选点化。但无论如何,关键是在引导生成的过程中,寻得一个最佳平衡点,生成要根据目标来导向,既可作放大性处理,也可委婉搁置,还可以作缩小化处理。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我通过比较合理地筛选,对“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产生的问题更集中,更能有效生成“相交”与“不相交”两种情况。之后,在给这些情况分类的时候,由于学生忽视了“直线”的特性,导致其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真正相交时出现了分歧,于是我牢牢抓住这一错误资源,通过分析、比较,以及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而真实的课堂正是因“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的。同时,在引导、比较的过程中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更具深刻性、求异性,使教学过程更显实在。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不仅巩固了学生对“直线”的认识,我也预设到学生在自己的白纸上延长直线后无法得到相交,利用课件展示只要这个平面足够大,就能看到相交的情况,在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的思想教育。 三、对“画平行线”的思考。 在画平行线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的认识,我设计了用窗户作平移运动,先尝试画窗户的竖框平移前后所在的两条直线,观察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生发现是互相平行之后再来小结刚才画平行线的方法,并通过自己画一组平行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进行巩固与深化画法。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堂的生成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和随机性,我们所营造的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就必须结合当时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开放的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结合具体的教学场境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在画平行线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想到要借助平移来画,“怎样保证尺子在平移时不发生偏斜?”是学生在探索画法时生成的问题,在启发下,学生很自然将先前习得的“窗户平移”经验迁移到平行线的画法上。我在巡视画平行线的过程,发现学生涌现出许多新的想法,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也暴露了许多新的思维。有的超常合理,有的则古怪荒谬,这时就需要老师能随机应变、善于选取和利用。比方说,有个孩子用三角形的一个角在直尺上平移,我抓住这个资源,让学生说说这样平移有什么问题,学生马上想到这样平移不够规范,容易歪掉,导致两条直线不平行。是啊,真实的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够真实的反映学生学习、思考的过程。对一些学生的“奇妙见解”,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发挥教学机智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学资源。在画平行线的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主动从学生的视角看待学习过程,分析学生在画平行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惑,并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一方面,注意沟通用已有的工具画平行线和用直尺、三角板画平行线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利用已有工具画平行线的局限性,自然产生怎样画出符合一般要求的平行线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引导学生学习用直尺、三角板画平行线的过程中,也没有和盘托出,而是注意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自主解决问题。并通过适度、及时的引导,以及筛选有价值的课堂生成资源,使得学生有效地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理解了画平行线的一般方法。 不足: 在课堂中,由于学生产生的资源有不可预测与不可再现,这些活资源的生成,需要教师学会倾听,寻找教学资源;学会捕捉,发现学生思维的亮点,充当活动信息向教学资源转化的“催化剂”,承担“信息重组者”、“学习指导者” 的新角色。教师不仅要学会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也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尴尬的问题,并对生成的信息进行选择、整合与提炼,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把尴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教育智慧。 课堂,让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成资源不应是教师预先设计好,而是在教学中随机产生的。教师应善于筛选和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因情去作灵活、及时的应变处理,生成出符合学习实际的新资源,实践有效的生成,把学生引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让课堂变得更有智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