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3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周长 |人教版 (4)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认识周长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人教版 小学数学 章节 第7章: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时 1 年级 三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2、学生在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感悟“化曲为直”的思想,在学会测量的同时,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学习者分析 学习基础: 1、长度知识: (1)、知道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这几个计量单位,并对单位长度有一定的感知。会测量如数学书封面的长宽这样的物体表面的长度。会画一定长度的线段,会测量线段的长度。 (2)、知道操场一圈有400米,对生活中物体一圈的长度(周长)略有感知。 2、图形知识: (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四边形的特征。 (2)、能从众多图形中区别出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 思维能力:学生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来说有一定的挑战。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各种物体和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解决措施: 1、课上让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他们手动:用手摸物体的边线,如数学书封面、光盘面、树叶的边线;他们用眼观察,看物体的边;同时动脑思考,在各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 2、充分利用学习小组,他们在合作中共同发现测量物体周长的方法,学生在动手实践,互动交流中理解周长的概念,并感悟“化曲为直”“转化”的数学思想。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利用实物,导入新课 0'10''-8'05'' 1、明确什么是物体的边线。 2、让学生感知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引出“周长”这一数学概念。 老师拿出数学书,指数学书的封面,指数学书封面的边线,摸边线一周,指出这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教师指出光盘一周的边线长是光盘的周长。 树叶一周的边线长是树叶的周长。 教师在屏幕上描出放大后的树叶的边线。 学生和老师一起指出数学书、光盘、树叶的边线,明确了这些物体表面的周长。 学生在练习本上描出了树叶的边线。 学生到屏幕前展示画树叶的边线。 学生在练习本上描出了树叶的一周后,教师叫学生到屏幕上再指出树叶边线的一周,从白板资源库中导入叶片。 媒体的作用展示学生画的结果,同时在白板放大图的描画中强调出“一周”。即要紧贴着树叶的边线,从哪里出发又回到哪里。 通过白板中拖动叶片留下描出的图形,明确什么叫“封闭图形”。 8'05''-15'33'' 1、明确周长是“长度”。 学生看导入的媒体文件。 插入媒体文件。 二.明确周长的含义 2、通过媒体明确周长的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3、知道周长的计算方法。 1、标出数学书封面边线的长度,长边26厘米,宽边18厘米。 2、学习伙伴“小精灵”讲解,画出树叶边线的一周,数学书封面、钟面、五角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一周。 3、展示三角形周长的求法:把三角形的三条边线合起来。 媒体中动画展示描出树叶、数学书封面、钟面、五角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一周的边线的过程。这样就得到了平面图形,清楚准确地描画,让学生很自然地由实物过度到图形。 媒体中求三角形的周长,把三条线合起来,明确了求周长的方法。 三. 合作探究,测量周长 15'33''-33'20''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探究测量树叶、光盘、五角星、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得出这些物品的周长。 明确在测量如树叶、光盘这样的图形时,需先围、再量,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数学书83页中间部分内容:“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学生用直尺、毛线等工具测量出树叶、光盘、五角星、长方形这些物体或图形的周长。 教师提出要求。 1、学生先猜一猜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 2、学生在小组内研究测量方法。看数学书83页的情景图中小朋友们的测量方法。 3、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测量教师课前下发给各组的树叶、光盘、五角星、长方形的周长。预设:(1)、用毛线围树叶、光盘一周,再把毛线拉直,测量毛线的长度,得到树叶、光盘的长度。 承接上一环节媒体中演示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媒体在最后提出一个问题:“怎样得到其它图形的周长呢?”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望。 白板中出示温馨提示,提示学生操作的步骤,合作的要求: 1、小组内先做好分工,轮流测量,每人测量一件物品,二人协作,一人记录。 2、测量不规则的图形的周长,一定要标好起点。 边线是直的图形,如五角星、长方形,就直接用先量后算的方法得到周长。 (2)、用软尺围树叶、光盘一周得到周长。 (3)、用直尺量出五角星一条边线的长度,算出五角星的周长。 (4)、用直尺测量长方形的长、宽边线的长度,算出周长。 4、然后学生到讲台前展示测量的方法和结果。 3、如果测量一条边线的长度或最后的周长不是整厘米数取整厘米数。 4、及时做好记录,做好汇报准备。 四.巩固周长 33'20''-42'42'' 巩固所学的新知:周长的含义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第1题:出示几个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个是封闭图形,哪个不是封闭图形。明确不是封闭的图形没有周长。 第2题,比较图形的周长。 学生看屏幕做出判断。 学生观察、比较,到屏幕前操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用聚光灯聚焦每个图形,如下图 让学生判断,学生清楚地看到“M”这个图形不是封闭图形。 白板页面出现图 将左边长方形图拖动到右面图形上,让学生明确长方形的长宽与右边图的关系:长方形的长边与右图最下边相等,宽边与右图的左边线长度相等。 第3题:比较长方形中分成的两部分的周长谁大谁小 学生观察白板页面中长方形被分成两部分后的周长。说出自己的判断,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平移右图的两条短边,分别向上和向右移动,变成和左图一样的长方形,边线的位置变了,周长没变,使学生能准确地判断出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白板页面出现图: 利用白板中的拖动功能,将左图正方形拖动到右图的上面,明确各边的关系,将右图中的中间短边拖动,平移到上边,使学生一眼看出:右边图形的周长长。 利用白板页面中硬笔的勾画功能,随机连接长方形的相对的两个顶点,把长方形分成图1和图2。 当学生说图1和图2周长相等,要求学生说出依据,分成的两个图形周长都是“长+宽+弯弯曲曲的边”,所以图1和图2周长相等。 学生判断完后,教师 撤销画的线,再次用硬笔随机连接长方形的相对的两个顶点,得到两个图形明显面积不等的两个极端图形。 明显图2面积比图1大,但周长应相等,让学生判断,学生迟疑,最终根据周长的含义作出判断,都是“长+宽+弯弯曲曲的边”,所以图1和图2周长相等。 白板的随机书写、勾画、撤销的功能极大方便了图形的随机变换。 五、实践作业 42'42''-44'42'' 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同学们,回家测量自己的腰围,测量家人的腰围,测量校园中大树树干的周长并做好记录,要写清测量的工具,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学生听老师的要求,看白板页面中的图片。 白板页面中显示两个小朋友在用线或软尺围大树的树干的图片,渗透测量的方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