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案《质量单位“克”的认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数学教案《质量单位“克”的认识》

质量单位“克”的认识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页,信息窗1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2.通过猜一猜,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活动,了解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感受1克的实际质量,培养初步的自主探索求知意识,提高估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难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能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天平、一些2分硬币、黄豆、花生米等能表现1克有多重的实物。多媒体课件、一袋护肤霜(用胶布把质量标识贴住)。学生准备:一些2分硬币,一些到商场里购买的标有质量的物品或食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创设情境。师出示图片。图片信息: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图中的这3枚蛋分别是象鸟蛋、鸵鸟蛋和蜂鸟蛋。2.提出问题。师:同学们,蜂鸟蛋给你的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可能回答:蜂鸟蛋非常小或重量很轻等。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提出:蜂鸟的蛋不到1克,那1克有多重呢?师总结:表示物体有多重,我们可以用克、千克、吨等单位来表示。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克。(板书课题:质量单位“克的认识”)。二、自主学习,探求新知1.介绍质量单位——克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克是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板书:质量单位——克)表示较轻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g”表示(板书:g),指导书写。2.寻找发现生活中的克“g”。教师出示生活中学生喜爱的一些食品图片,让他们发现里面标有的克“g”。(具体图片见课件)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㈠.体验1克有多重?1.估计1克有多重?。师:同学们,1克有多重?和身边的哪些物品差不多呢?学生可能说大概和二粒花生米差不多,和一个乒乓球差不多,和一颗QQ糖差不多等。2.引出天平称量,并认识天平。。师质疑:怎样才能知道到底谁的估计更准确?学生可能会想到用称称一称。师介绍:我们常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教师用实物展示砝码:1克、5克、10克、20克、50克、100克、200克。(注意:展示砝码要用镊子)3.操作体验“1克有多重”?师:我们先来称一称几种物品来看。(事先准备的)。操作1.天平左边放一枚2分硬币,右边放入1克的砝码。(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置上?(经过观察,学生明确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操作2.把天平左边托盘中2分硬币取下,换二粒花生米,使指针又指在标尺中央.指导观察天平后提问:二粒花生米的重量是多少(二粒花生米的重量大约是1克)。 操作3.老师手拿一张32开白纸:谁知道,这张纸的重量大约是几克(指生猜出不同的重量)。用天平验证:这张纸的重量大约是1克。 操作4.老师手托一把黄豆:谁再猜一猜,这样的黄豆,几粒大约重1克(生说答案不一)用天平验证(由于黄豆的大小不一样,同学们称出的数量也不相同)。4.通过掂一掂获得亲身体验。让学生亲自感知1克的重量:用手亲自掂一掂2分硬币,二粒花生米,一张32开纸,大约6粒黄豆。  指导比较:请同学们按老师说的掂一掂。 左手掂一枚2分硬币,右手掂一张纸。问:这两种物品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了解两者重量一样,大小不一样)  左手掂6粒黄豆.右手掂二粒花生米.问:你发现什么了(引导学生得出两种物品重量相等,数量不相等。) 判断题:①大的物品比小的物品重。()     ②个数少的物品一定比个数多的轻。()   师小结:我们通过用天平称量,知道了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又亲手掂出了1克到底是多重。4.感受几克的轻重。(1)掂一掂,估一估。请同学们先掂一掂2分硬币,再掂一掂5角硬币和一元硬币,估一估它们各重多少克。(2)小组合作称一称学生小组合作用天平称出5角(4克)、1元(6克)硬币的质量,再掂一掂分别有多重。(3)游戏——比比谁的感觉准。规则:两人一组,一人闭上双眼,伸出左手。另一人把1枚硬币放在他的手心上,让他说出硬币重几克。两人交替做,比比谁的感觉准。5.感知并建立10克、15克、20克…的质量观念。 (1)大家再来掂一掂硬币。请在手上放10枚2分硬币,闭着眼睛掂一掂,感受10克有多重;再加5枚现在是15枚,大约重15克,再闭着眼睛感受15克有多重;再加5枚现在是20枚,大约重20克,再闭着眼睛感受20克有多重。(学生掂量并感受,也可以用花生米代替硬币。)(2)游戏左手右手小天平每个小组的桌面上有一袋护肤霜(用胶布把质量标识贴住),请大家左手放2分的硬币,右手放护肤霜。当你认为两边一样重时,看一看硬币多少枚,再估一估这袋护肤大约重多少克?请各小组汇报,然后揭开胶布,看质量标识(误差在±2克内),算估对。(3)猜一猜,掂一掂、估一估我们桌子上还有一些物品(小包装标识为10~100克左右的袋装或盒装物品),你们从中任选一样,猜一猜,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然后再看标识是多重。6.感知几十克、几百克的质量。想知道你们课前到超市里买的袋装食品有多重吗?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包装袋上的标识,再掂一掂感觉有多重。小组内再交换物品找一找、掂一掂。以及数学书、铅笔盒等,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经历了猜一猜——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过程,认识了质量单位——克。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g”表示。我们常用天平秤比较轻的物品。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用手掂一掂,估计下面的物品比1克重还是轻。练习此题时,可先让学生猜一猜,再掂一掂、最后称一称的方式来进行,这样不仅练习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学生又一次巩固了对这类问题的研究方式。2.火眼金睛判对错。(1)一袋面包250克。() (2)一根火腿肠重100克。()(3)一个西瓜重30克。()(4)一包话梅重80克。()此题不仅训练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较轻的物体的质量用“克”作单位,还进一步渗透了“千克”的相关知识。3.自主练习第2题,你知道这些物品有多重吗?互相说一说。此题不仅训练学生认识商品的质量数量,同时还巩固了托盘天平和电子秤的认识及如何读数。4.资料拓展——你知道吗?(播放课件)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合理的饮食搭配有利于身体健康。小学生一天这样搭配食物比较好:米饭、馒头等谷类食物375克,肉75克,鱼虾25克、鸡蛋50克、牛奶200克、、豆制品200克、水果75克、蔬菜250克、食用油15克、食糖10克。师:看到这些内容,你想说点什么呢?总结:同学们,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那么,较重的物品用什么作单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它们之间有什么的关系呢?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继续研究,这节课上到这,下课!板书设计:克的认识质量单位:克g一般表示较轻的物体1克有多重?猜一猜一枚2分硬币称一称二个花生米掂一掂……估一估 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1)视觉冲击,比较理解。本节课首先出示三种不同的蛋,让学生找出哪个是蜂鸟蛋,不仅引出了课题---克的认识,同时学生在对比中初步感受了表示较小的质量要用“克”来表示。(2)参与实验,感受难忘。本节课能让学生参与的实验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如参与称一称、掂一掂等环节,这样学生不仅直观感受了“1克有多重”还进一步加深了表示较小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3)强化经历,注重指导。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体验的学习过程,重视彰显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遵循有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2、使用建议。本教案是按照质量单位克的认识——千克的认识——吨的认识3课时的思路设计的,为使课堂更加开放生成,教学时也可以全部放给学生,实行更开放的数学课堂。3、需破解的问题。质量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有很大难度。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