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金色的草地》教案 (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金色的草地》教案 (5)

‎16金色的草地 文本分析:‎ 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通过观察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并寻找原因的过程。课文语言平实,意境优美,充满童真童趣。本课的教学重点仍在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并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增强自己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因此,本课的教学就不能仅停留在草地上的游戏和蒲公英的变色上,要联系实际生活,引领学生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抓住典型语言信息,领悟观察带来的好处。通过设计情境表演、有感情朗读、对比发现、资料补充、读写结合等教学环节,引领学生感悟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生字,会写“乡下、窗前”等18个词语。‎ ‎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3.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通过观察实践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难点: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培养主动观察的意识,积累生活素材。‎ 课时安排:2课时 ‎ ‎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生字,会写“乡下、窗前”等18个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描写的场景。‎ ‎1.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感悟草地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说说平时观察到的草地。‎ 导语:生活中我们随处都能见到草地,公园里、山坡上、操场边、田野里……。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草地?用一个词来形容形容。‎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绿色、碧绿、嫩绿、宽广、广阔、柔软、软绵绵、美丽、可爱、有趣、荒凉”等,如果有学生预习过课文,也会说“金色”,教师可进一步追问,有没有见过金色的草地,是什么样儿的。‎ ‎3.出示课文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过渡:在读课文之前,大家看到“金色的草地”这个题目,会有哪些疑问?(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是秋天小草枯黄以后的草地吗?草地上的什么东西是金色的呢?)预习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是“金色的草地”了吗?(蒲公英的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就是金色的了。)对,就是蒲公英!‎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出示蒲公英的图片,指名学生介绍蒲公英。‎ 蒲公英 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这则谜语的谜底就是“蒲公英”。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个个白色的、毛茸茸的小球,实际上是蒲公英的种子,它的花其实是黄色的。每当春天来临,蒲公英就会开出一朵一朵黄色的小花。这种黄色的小花有个特性,中午花瓣张开,早上、傍晚花瓣合拢,特别有趣!‎ ‎2.教师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相机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公 开 玩 叫 打哈 鱼 是 观 合 有 爱 觉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3.指导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钅:钓(钓鱼) 错(错误) 钱(金钱) 铃(铃声) 锄(锄禾)‎ 铅(铅笔)‎ ‎4.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讨论交流怎么把字写好。教师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写。‎ ‎◆书写指导:‎ ‎[察]注意各部件的摆放位置,写的时候要紧凑些。‎ ‎[睡]注意“垂”的笔顺,撇、横、竖、横、竖、竖、横、横。第一横最短,第二横最长,横画间隔均匀。‎ ‎[喜]上下窄中间宽,要把字写紧凑些,下“口”略宽于上“口”。‎ ‎◆易错提示:‎ ‎[蒲]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耍]上部是“而”,不要多写一横,注意与“要”区分。‎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6.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及难句,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点拨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 预设:先让学生根据上下文说说什么是“一本正经”,或是演一演,再用这个词说句子。“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预设:引导学生联系近义词理解“引人注目”的意思,再用这个词说句子。“引人注目”是“吸引人注意,受人关注”的意思。‎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预设:做一做“合拢”的动作,或是集体演一演。“合拢”是“合到一起,闭合”的意思。‎ ‎(2)标出段落序号,分小组接读课文,或指名学生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声音洪亮,尽量读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后说说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汇报草地给人的印象。‎ 预设:先让学生自主归纳出“美丽”“可爱”“有趣”等词,再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作者直接赞美的语句“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3.听课文朗读音频,体会欢快的感情,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思考:‎ 课文中描写的哪些场景让你觉得有趣和可爱呢?‎ ‎4.指名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归纳小结。‎ 明确:(1)蒲公英盛开以后,草地变成了金色。‎ ‎(2)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吹蒲公英的绒毛。‎ ‎(3)草地早上、中午、傍晚不停地变色。‎ ‎(4)蒲公英的花瓣中午张开,早上、傍晚合拢,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上。‎ ‎(5)草地变色是蒲公英的花瓣张开、合拢造成的。‎ 小结:同学们的发现真多!让我们一起按照课文的顺序来理一理。开头介绍了蒲公英生长的地点,描写了蒲公英盛开使草地变成金色的场景;接着描述了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快乐情景;然后重点描写了“我”发现草地颜色会变化的奇妙现象,通过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蒲公英花朵开闭的秘密,解释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有趣”“可爱”!‎ ‎5.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出每一层次写了什么。‎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蒲公英的盛开让窗前的大片草地变成了金色。‎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以及“我”在草地上的发现。(写草地和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6.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金色的草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示例:整片草地既像一片金色的稻田,又像一张巨大的金色绒毯,多神奇啊!原来,那是一朵朵盛开的蒲公英,舒展着一片片金色的花瓣,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呢!阳光暖暖的,微风香香的,小鸟叽叽喳喳,蝴蝶翩翩起舞,还有那柔软的白色小绒毛,随风拂过你的脸,痒酥酥的……‎ ‎(2)教师引读第1自然段。‎ 过渡:‎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带着我们刚才的美好想象,把这份喜爱之情融进第1自然段中,美美地读一读吧!‎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一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也带来了欢乐!那么在这片美丽的草地上,我们又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发现呢?下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到草地上去玩一玩,看一看,寻找金色草地的秘密。‎ 今天这堂课,老师想着重表扬一下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想一想,今天从老师或同学那里,自己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或新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观察作业。继续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在“观察记录单”上简要地记录观察所得,为单元习作做准备。‎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2.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1.引导学生了解“我”是怎么观察的(选择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 ‎2.结合学生的“观察记录单”,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蒲公英 盛开 玩耍 叫喊 打哈欠 钓鱼 而是 观察 合拢 有趣 喜爱 睡觉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第1自然段描写的场景。‎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是呀,蒲公英金色的花开了,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给我们的童年增添了无限乐趣!如果你置身于这片金色的草地,你最想做什么?‎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画面,交流感受。‎ ‎2.指名学生朗读段落。说一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兄弟俩在草地上快乐玩耍的情形。)‎ ‎3.自读第2自然段,看看哪些词句最能体现他们玩耍时“快乐”的感觉,画一画,读一读。‎ ‎4.师生交流圈画的词句。抓住兄弟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来体会他们心中的快乐。‎ ‎(1)你能透过对哥哥的神态描写,体会哥哥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吗?‎ 示例:这么多蒲公英,让我来逗一逗谢廖沙,最好趁他不注意,让他打个喷嚏才好!‎ ‎(2)弟弟为什么“假装打哈欠”?他的心里又在想什么?‎ 示例:哼!哥哥刚刚捉弄了我,看我怎么反击他!我要趁他不注意,打个哈欠,把绒毛往他脸上吹。‎ ‎5.小组合作,设计表演。‎ 过渡:多么亲热的兄弟俩!一个跑,一个追;一个闹,一个笑,玩得多开心啊!让我们来演一演吧!‎ ‎(1)全班分成几个小组,组内进行分工,有表演者,有文本朗读者。‎ ‎(2)可以根据文本大胆设计动作、神态等;还可以发挥想象,加入其他用蒲公英玩乐的场面,如比赛用蒲公英花朵编花环、把蒲公英吹得更高更远,等等。‎ ‎(3)请一组同学表演展示,师生评价,可以把自己组内的设想大胆说一说。‎ ‎6.教师小结,集体朗读第2自然段。‎ 小结: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了无限的乐趣,所以作者才会说: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那就把这份快乐融入朗读之中吧,大家一起齐读第2自然段。‎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自读第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想一想每个时间点草地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填空,引导学生填一填,再按照时间顺序说一说草地的变化。‎ 早上,草地是(绿色)的;‎ 中午,草地变成(金色)的了;‎ 傍晚,草地又变(绿)了。‎ 小结:草地的变化主要是颜色的变化。在不同的时间,草地的颜色是不同的。‎ ‎3.探究思考。‎ ‎(1)作者是怎样发现草地的秘密的?‎ 明确:“起得很早”去钓鱼,无意间发现的。“并不是……而是……”表明过去“我”一直以为草地就是金色的,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 ‎(2)当作者有了这样的发现,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明确:惊讶、惊奇,想一探究竟,所以会格外留心,仔细观察。‎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再读第3自然段,进一步思考草地变化的原因。‎ 小结:正是作者的留心观察,使他很快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为什么会有这样奇妙的变化呢?作者又有怎样的发现?再读一读第3自然段,在书上画出你找到的答案。‎ ‎5.指名学生交流画出的句子,教师相机点拨。‎ ‎(1)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哦,你发现了傍晚的时候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2)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来,伸出你们的手掌,我们一起做一做张开、合上的动作。这里作者用打比方的方法,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一下子就说清楚了。作者以前有没有发现蒲公英花朵的秘密?没有。过去他是怎么认为的?他认为蒲公英一直就是金色的,就是花瓣张开时的颜色。那蒲公英花瓣的变化与草地颜色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3)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一边演示花朵开合的动作,一边在脑海中想象这样的画面:花朵张开,金色的花瓣显露出来,一朵一朵的花儿挨挨挤挤,就像是给草地盖上了一条金色的毯子。花瓣慢慢合拢,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又露出了原本的绿色。)‎ ‎6.出示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再填一填。‎ 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花朵合拢了);‎ 中午,草地变成(金色)的了,因为蒲公英(花朵张开了);‎ 傍晚,草地又变(绿)了,因为蒲公英(花朵又合拢了)。‎ ‎7.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朗读第3、4自然段。‎ 小结:你们现在理解作者说的“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的原因了吧?(学生自由表述)是呀,蒲公英花朵的开合,跟我们的生活起居节奏,是多么相似呀!都跟昼夜变换相关。它们就像是陪伴我们、与我们一起成长的小精灵,多么可爱!多么有趣!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一读第3、4自然段吧!‎ 三、再读课文,深化认识 ‎1.出示组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讨论:读一读这三句话,说一说作者的观察有什么不一样?‎ 明确:花朵盛开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是作者直接看到的场景;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是作者在不同时间对同一事物观察所得,更加用心了;发现蒲公英花朵的秘密,是发现草地变色以后进一步仔细观察所得,更加深入了。‎ ‎2.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感受观察的好处。‎ 小结:是呀,课文中的“我”‎ 不只观察了草地的颜色,还在不同时间观察了草地颜色的变化,通过更进一步的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和蒲公英花朵张开、合拢的关系,三次发现一次比一次深入,作者的观察越来越仔细。正是这种细致的观察,让他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探索到大自然的奥秘,从而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最后又说“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这是把大自然当成了有血有肉的人来亲近、来热爱呀!这就是观察带来的美好享受!‎ 四、拓展延伸,指导观察 ‎1.出示课后第3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或知识积累,说说自己的发现。‎ 过渡: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事物是变化着的。如,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被触碰后会“害羞”地低下头……。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和同学交流。‎ ‎(1)小组交流,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 ‎(2)汇报展示,教师相机点拨,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变化”并思考变化的原因。‎ ‎2.播放课件,展示自然界中一些动植物的独特之处,教师小结。‎ 示例:捕蝇草的“小夹子”能将外来物体包夹其中。跳舞草在声音刺激下会自动跳舞。枫树的叶子到秋天就变红。夜来香夜晚开放,白天闭合。睡莲白天开花,夜间闭合。放置的香蕉由绿变黄,再过几天还会长出麻点,慢慢腐烂。阳台上花草枝叶的疏密会随着摆放的方向发生变化。变色龙会随环境改变身体的颜色。壁虎的尾巴断掉以后会重新长出来。小蝌蚪先长出后腿,后长出前腿,最后尾巴变短变成小青蛙。蚕宝宝会不断蜕皮长大,然后结成茧子,最后破茧成蝶。……‎ 小结:大自然就是一个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的世界。不管是旅途中看到的一只鸟儿,还是身边随处可见的蒲公英,再寻常的事物,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仔细观察,一定会有许多不一样的发现。‎ ‎3.出示新的“观察记录单”,指导学生课后继续进行观察实践,记录事物或场景的变化情况。‎ 观察记录单 观察对象 观察地点 观察时间 观察所得 ‎(1)引导学生与之前的“观察记录单”进行比较,明确这次课外观察实践活动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记录观察所得,侧重观察事物或场景的变化情况)‎ ‎(2)教师随机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单”,指导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 预设:①观察小动物的,可引导学生观察得更细致,如“小狗的尾巴在不同情况下有哪些变化”“小猫的眼睛在白天和夜晚的不同状态”“爪子的伸缩变化”等。②观察植物的,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植物在不同阶段生长形态的变化,或是不同时间段状态、颜色的变化。③观察场景的,要注意提醒学生观察随着时间的流逝,场景中的景物(事物)有什么变化。④如果之前观察的事物或场景不容易发生变化,可适当调整观察对象。比如在课后第3题中交流过的某种事物。‎ ‎(3)明确观察要求。‎ 选择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 发现事物出现变化后,要进一步仔细观察,思考发生变化的原因。‎ 随时在“观察记录单”上记录观察所得。观察时间、观察所得不受表格内次数限制。‎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观察记录。选择其中一项完成即可。‎ ‎(1)继续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在之前的基础上,侧重观察事物或场景的变化情况。填写新的“观察记录单”。‎ ‎(2)继续观察豆芽的生长变化情况。填写新的“观察记录单”。‎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抓住典型语言,感悟草地变色的秘密。‎ 师:作者是如何发现草地变色的秘密的?‎ 生:“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师:这段话里有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你能找到吗?‎ 生:起得很早、中午、傍晚。‎ 师:这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和草地的颜色有什么联系吗?你们细读课文,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很早去钓鱼呢?‎ 生:作者以前起得没有这样早,因此未能发现早上的草地与自己其他时段见到的草地有什么不同。‎ 师:你说得真好!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是呀,这里强调起得很早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作者说——(引生齐读)“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通过这个“并”字你们又能体会到什么?‎ 生:“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现在才发现不是。‎ 师:是呀,这一次的发现打破了作者以前的认识。你们如果是文章的作者,此时会有怎样的心情?‎ 生: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这片草地居然会变色!真让人好奇!‎ 师:是呀!多么奇妙的“变色草地”,发现这样的奥秘怎能不让人感到兴奋、感到好奇呢?那你们现在会怎么做?‎ 生:继续仔细观察,弄清楚草地为什么会“变色”。‎ 师: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作者又发现了什么。‎ 生:“‎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师:作者说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这是运用了什么方法?‎ 生:打比方的方法。‎ 师:蒲公英的花张开时是什么颜色?合上时又是什么颜色?‎ 生:“张开”时可以看到蒲公英的花瓣是金色的,“合上”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师:真神奇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蒲公英张开、合上的画面)‎ 师:看来,这奥秘就在蒲公英身上了。(出示: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多么形象的句子呀,谁能加上动作演示,让大家了解蒲公英的奥秘?‎ ‎(学生一边读句子,一边做动作演示)‎ 师:终于知道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了!现在这样美妙的画面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播放不同时间不同颜色的草地),那你们能按照时间顺序,结合蒲公英的这一特点,为这些美妙的画面配音,介绍变色的原因吗?(学生练习复述)‎ ‎(出示提示语句: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 早晨,花朵 ,是 ,草地是 。‎ 中午,花朵 ,是 ,草地是 。‎ 傍晚,花朵 ,是 ,草地是 。)‎ 师:面对这片草地,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师:作者说:“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们能理解这句话吗?你们觉得它好在哪里?‎ 生:这句话非常生动。蒲公英开放、合拢的时间点与我们起床、睡觉的时间点相近。‎ 师:是呀!这怎么能是普通的蒲公英花呢?它就是我们的朋友!面对这样可爱、神奇的朋友,我们怎么能不喜欢呢?那就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 赏析:“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变化原因”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抓住“起得很早”“中午”“傍晚”这3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明确草地颜色的变化与时间有关;接着探究颜色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抓住“张开”“合上”这两个词语,运用画面、动作演示等方法充分理解草地变色的奥秘,并顺势完成了复述的教学任务。‎ 本课语言平实,内容也比较简单,重点仍然是引导学生通过对内容的理解,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感悟观察带来的好处,并能将自己的观察与同学进行交流。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一是以朗读为线,在读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这样既突出了语文课的特点,又能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草地的美,激起学生对草地、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二是以“发现”为线,围绕“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两句话,引导学生从感悟游戏之乐过渡到体验观察、发现之乐。‎ 我首先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让学生想象蒲公英盛开后草地上的美丽景象,激发情感。等学生通过读课文,大体上理解课文内容以后,我就用“课文描写了哪些场景”这个问题来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在学习课文内容时,我采用了表演朗读法,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兄弟俩的心理、神态,并据此设计相关的动作,还可以加进有关的对话,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在我看来,只要不脱离课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样化。这一环节的设置,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让学生通过表演,体会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金色是蒲公英给草地带来的新装,因为有了蒲公英,草地就更有趣、美丽了,这是大自然美容师的功劳。怎样让学生找到发现的快乐呢?我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发现”‎ 环节的学习。将集体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利用复述、小练习和动作演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蒲公英在不同的时间段,它的花瓣的形状、颜色都有所不同,渗透自然知识。通过让学生自读第3、4自然段,勾画词句这一教学方法,向学生渗透自主阅读的学习方法,从而体会蒲公英的可爱,以及花朵开合与草地颜色的关系。课文学到这里,学生很自然地领悟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一份深情,但这种感情又是如何深入人心的呢,还需要进一步升华。因此,我列出描写小作者观察到的三个场景的语句,让学生进行比较感悟,从而引导他们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并借机对他们进行思想渗透: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关于最后的课外观察实践,我联系了上一堂课布置的内容,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了解他们的观察意识,并有针对性地做出了具体的方法指导。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这部分没有来得及细细展开,收束略显仓促。‎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通过从读中体验,能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蕴含的美。展开想象是孩子们乐意做的事情,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就学得兴趣盎然,教师和孩子们同乐,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