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9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 6和7的加减法 |北京版 (8)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6和7的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学生下一步学习8和9的加减法打基础的。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 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四、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6、7的加减法。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知道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五、学情分析 (1)学生己经学会了1-5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基础; (2)6和7的加减法是在学好5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学生可以通过动手、动脑来学习6和7的加减法。课本中有一幅情境图,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并清楚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6和7的组成,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的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新课展示 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智慧星,准备奖励给表现特别好的小朋友,请小朋友们一起数一数左边有几颗?右边有几颗? 老师和学生一起数数,并叫学生写算式。学生从左到右的顺序看,写算式,又从右到左的顺序看,再写算式。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写的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 5+1= 1+5= 教师: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 学生:不相同。 (2)教师:大家都是根据同一个图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 学生1:因为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的,我先看到的是左边的5颗智慧星,后看到的是右边的1颗智慧星,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5+1”。 学生2:我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看先看到的是右边的1颗智慧星,后看到的是左边的5颗智慧星,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1+5”。 教师:由于小朋友看的方向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提问:一共有几颗?所以5+1等于几?1+5等于几? (4)如果不看图,怎样计算5+1和1+5的得数,引导学生4人一组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学生回答后,再在黑板上板书:5+1=6 1+5=6 (5)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 学生: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6)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知道了一幅图可以列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了位置, 得数不变。 (7)学生齐读算式两遍。 (8)学生看课件。 让学生根据课件写出减法算式7-1=,并写出得数。然后再从7辆小车中开走6辆,学生根据此过程又写出减法算式7-6=,并写出得数。 (9)如果不看图,怎样计算7-1和7-6的得数,引导学生2人一组说说自己计算的方法,学生回答后,再在黑板上板书:7-1= 6 7-6=1 (10)学生齐读算式两遍。 2、学习第45~46页“摆一摆”的三组例题。 (1)学习“摆一摆”第一组例题。屏幕上出示“摆一摆”情境图,并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图中左边有几朵花,右边有几朵花? 学生:图中左边有4朵花,右边有2朵花。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加法算式,边摆边计算。 教师:我们可以通过摆学具算减法。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减法算式,边摆边计算。 (三)拓展活动 学习“摆一摆”第二组例题。(学生边观察边摆)。 ①学生摆小棒算5+2和2+5,并在算式后面的方框里填得数。 ②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得数。 ③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 ④引导学生根据摆和算的过程比较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教师:根据5+2=7和7-2=5,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7-2=5和5+2=7两个算式有联系,如果不摆小棒,想5+2=7可以算出7-2=5。 (四)课堂巩固练习 完成第46页“做一做”的练习。 先学生独立计算并在书上填得数,然后交流、评价计算结果,评价时指定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如果有的学生计算有困难,让他们边摆边算。 (五)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交流本课时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2、教师对全课时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小结,小结时注意突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的客观事实,并强调用多种方法计算有关6、7的加减法。 (六)课外研讨,迁移创新 课本48—49页4、5、6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