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9的乘法口诀 北京版 (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9的乘法口诀 北京版 (2)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7的乘法口诀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数学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二年级 相关 领域 数与代数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数学课程标准》(第46页)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第3页)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第44页)还强调:“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建构主义也认为:“学生的知识获得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建构的”。因此在《7的乘法口诀》教学中,我为学生设计了“学习任务单”,以数七色花朵数与花瓣片数为情境,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分组放手使学生结合已有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思想与方法,进行充分探究,数花瓣、看方格、填表格、列算式、编口诀。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主动探索,获得活动的经验。在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活动中,达到互动与分享。‎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京版数学教材二 15‎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 年级上册57页例2:《7的乘法口诀》。统观京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把乘法口诀的教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第二单元表内乘法和除法(一)中学习2--5的乘法口诀,另一部分是在第五单元表内乘法和除法(二)中学习6--9的乘法口诀。从学生的学习经历看,7的乘法口诀是前面乘法的认识和2--5乘法口诀学习的发展和延续,也是后面学习8和9乘法口诀以及用口诀求商的重要基础。从方法看,它是对表内乘法和除法(一)的迁移和应用。因此我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该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应用学习方法的类比展开新的学习。放手让学生探究编制口诀的过程,扩大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口诀的能力。‎ 学生情况:‎ 二年级的学生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在大力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今天,如何用口诀去教,而不是单纯地教口诀,成为我课前主要思考的问题。要想解决怎样教的问题,还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入手结合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进行思考和教学设计。通过课前访谈和前测,我了解到本班有接近70%左右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7的乘法口诀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有的学生甚至会背诵所有的乘法口诀,但是对于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以及口诀的编制过程学生并不太清楚。因此如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自感受口诀的来历是本节课学习的关键。何况学生已经有了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和学习经验,因此本节课我尽量扩大学生探究的空间,在相互交流各自想法的基础上,自觉吸收自己喜欢的思路,编制口诀,理解口诀、记忆口诀、运用口诀。‎ 教学方式:‎ 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教师根据教材主题图,为学生设计了“学习任务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七色花朵数与每朵花的花瓣片数,填写表格、并联系蓝色方格图,列乘法算式、编制乘法口诀,在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针对本节课教学难点,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借助方格图这个直观模型,运用知识的迁移与化归的数学思想,巧妙沟通5的乘法口诀和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应用已知口诀学习未知口诀。‎ 教学手段:‎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课堂伊始我从生动的故事引入,接着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七色花,引导学生数出花瓣数量,借助具体的情境引出口诀学习。另外,教师还引导学生运用方格图模型,借助5的乘法口诀编制7的乘法口诀,使学生头脑中产生7的乘法口诀的具象支撑。因此,情境教学法、探索发现法成为了我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 技术准备: ‎ 15‎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 ppt课件制作、 实物展台准备 、学习任务单、知识前测卷、学习反馈单的设计 ‎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在数花朵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索,小组同学合作经历编制 7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7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2、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探索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小组合作中获得成功体验。‎ ‎3、在数花瓣、看方格、填表格、列算式、编口诀,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 重点: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编制方法,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问题。‎ 难点:理解口诀的意义,并能熟记7的乘法口诀。‎ 问题框架(可选项)‎ 导入质疑环节:‎ 1. 一朵七色花有几片花瓣?表示几个几?‎ ‎2、关于7的乘法口诀,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合作探究环节:‎ ‎1.(指图)1朵花有几片花瓣? 可以用几行方格来表示?‎ 2. ‎ 这1个7比1个5多几? 比5多2的就是几?(指:表格7)‎ 3. ‎ 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 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4. ‎(指图2朵花)两朵花表示几个7? 可以用几行方格表示?‎ 5. ‎ 你能按照刚才这种观察顺序与方法,同桌合作,编出7的其它几句乘法口诀吗?‎ 汇报成果环节:‎ 6. 下面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 15‎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 发现规律环节:‎ 1. 仔细观察这些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再仔细观察,这些口诀中哪几句是以前学过的?‎ 2. 学过了,为什么在7的口诀中又出现了,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总结质疑环节:‎ 1.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怎样学到的? 学得高兴吗?‎ ‎2.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15‎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 创设情境 故事导入 开始 学生观察、交流 独立思考 明确思路 合作探究 主动发现 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结束束束 课件出示七色花图片 思维引领 经历探究 编制口诀 ‎ 经历建构 编制口诀 汇报成果 互动交流 理解记忆 ‎ 运用口诀 解决问题 出示练习题目 ‎ 谈话拓展,总结提升 15‎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 教学过程 15‎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有个叫欢欢的小女孩,特别乐于助人,她帮助别人一次就会得到一片彩色的花瓣,谁来数一数,她已经帮助别人几次了?‎ 出示: ‎ 师:这7片彩色花瓣组成了一朵美丽的花。出示: ‎ 问:一朵七色花有几片花瓣?‎ ‎ 表示几个几?‎ 导入:今天我们借助七色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二)思考质疑 师:关于7的乘法口诀,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问题:‎ 听老师谈话 回答问题:‎ 一名同学数花瓣片数 回答:欢欢一共做了7件好事。‎ 生1:一朵七色花有七片花瓣。‎ 回答:‎ 一朵七色花表示一个七 学生提出问题,预设如下:‎ ‎1、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2、7的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 ‎3、7的乘法口诀和生活的什么事有关系?‎ ‎4、学了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用呢?‎ ‎5、怎样记住7的口诀呢?‎ ‎6、......‎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兴趣非常重要。以神奇的“七色花”导入,既巧妙地认识了“一个7”,又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出示课题以后,在巧妙的质疑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相关问题,为探索7的乘法口诀奠定基础。‎ 实物投影 花朵图片 ‎3‎ 分钟 15‎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 师:同学们真是爱思考,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解决这些问题。‎ 二、经历探究,编制口诀。‎ ‎(三)思维引领 出示学习任务单:(花—方格---得数----算式---口诀)‎ 师:(指图1朵花)有几片花瓣?‎ ‎ 可以用几行方格来表示?‎ 师:这1个7比1个5多几?比5多的就是几?(指:表格7)‎ 师:乘法算式怎样表示?‎ 师: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指图2朵花)‎ 问:两朵花表示几个7?‎ 师:可以用几行方格表示?‎ ‎2个7比2个5多几?‎ 比10多4的是几?‎ 所以2朵花就有14片花瓣。(填14)‎ 乘法算式怎样列?‎ ‎ 能编出乘法口诀吗?‎ 师:你能按照刚才这种观察顺序与方法,同桌合作,编出7的其它几句乘法口诀吗?‎ 生:1朵有7片花瓣 ‎ 1行方格也是1个7‎ 生:1个7比1个5多2.‎ 生:7×1=7 1×7=7‎ ‎ 一七得七 ‎2朵花表示2个7‎ 用两行方格表示。‎ ‎2个7比2个5多4‎ 比10多4的是14‎ ‎7×2=14 2×7=14‎ ‎ 口诀:二七十四 教师依据教材提供的情境图,为学生设计了小组学习任务单,涵盖了所学过的乘法意义,乘法、加法关系等学生常用的数学知识,调动学生参与研究口诀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到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新知的欲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 学习材料 ‎20分钟 15‎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 ‎(四)自主探索 ‎1、组长分工、同桌合作 ‎2、明确研究步骤:‎ 讲图意、写算式、编口诀、‎ 选代表展讲。‎ ‎(五)汇报成果 师:下面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 ‎ 师:前两朵已经说过了,从3朵花开始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将总结出的7的乘法口诀逐一写在黑板上。‎ 小结:‎ 师:‎ 生:‎ 根据七色花朵数,理解方格图含义,计算花瓣片数,填表格,写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 按组汇报:一组 ‎1号:(指3朵花)3朵花表示3个7,可以用3行方格来表示,3个7比3个5多6,比15多6的就是21,所以3个7是21。(指表格填21)乘法算式:7×3=21 ‎ ‎3×7=21‎ 口诀是:三七二十一 ‎2号:(同样汇报4朵花)‎ 问:有问题吗?‎ 二组:‎ 三组:‎ 四组:‎ 依次汇报自己小组的任务单成果。‎ 质疑:大家有问题吗?‎ 生:‎ 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正确的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课前学生有发现,有认知,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与素材,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充分研究、表达,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 15‎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 请看黑板这就是刚才同学们合作编出的7的乘法口诀,自己先读一读。‎ ‎(六)发现规律 问:仔细观察这些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学过的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七八五十六 七九六十三 回归问题 师:课前同学们的疑问,哪个得到了解决?‎ 师:再仔细观察,这些口诀中哪几句是以前学过的?‎ 师:学过了,为什么在7的口诀中又出现了,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完整读一读7的乘法口诀。‎ 观察7的所有口诀:‎ 预设:层次一 ‎ 生1:7的口诀一共有9句。‎ 生2:、每一句口诀前一个数字小,后一个数字大。‎ 生3: 得数不够10,有得字,够10了,就没有得这个字了。‎ 生4:从上往下看得数一个比一个多7.‎ 从下往上看得数一个比一个少7‎ ‎......‎ 预设:层次二 生1:、‎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学过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在观察、提问、解答、交流的过程中,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不仅发现口诀中存在的规律,强化记忆口诀。更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表达等综合能力。‎ 此外通过与2的乘法口诀的对比使学生理解了2个7与7个2的不同。‎ 15‎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 师:二七十四 在这里表示两朵七色花也就是2个7,‎ ‎(出示两朵七色花)‎ ‎ ‎ 在2的口诀中表示几个几?‎ 出示: ‎ ‎7个2‎ 师再指:五七三十五 出示:‎ 师:这幅图表示几个几?‎ 出示:‎ 小结:‎ 同学们不仅编出了口诀,而且还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你们真了不起。‎ 预设:一样 ‎ 不一样 生:一朵花有7片花瓣,表示一个7,两朵花有14片花瓣,表示2个7‎ 生:7×2=14 2×7=14‎ ‎ 口诀:二七十四 预设:‎ 生:表示7个2‎ 算式:2×7=14 7×2=14‎ 口诀:二七十四 教师至其他几句口诀 理解表示的不同意义。‎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六七四十二 三、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师:利用这些规律,我们可以把口诀记得更快。‎ ‎1、谁敢和老师对口令?‎ ‎2、游戏:邮递员 师:我是小小邮递员,义务送信真快乐,看准送对 师:一七 生:得七、‎ 四七 ( )‎ 七八 ( )‎ 七九 ( )‎ 生:‎ 课堂训练单 ‎10分钟 15‎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 不马虎,人人夸我最能干!‎ 贴信箱,上边写着口诀:‎ 二七( )‎ 六七( )‎ ‎( )二十一 ‎( )三十五 ‎( )四十九 ‎3、课堂反馈单:‎ ‎(1)古诗 师:出示《赠汪伦》这首古诗 问:这首诗除去题目和作者共有几个字?你是怎么算的?‎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日历 师:10月份一共有几天?‎ 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 回归问题:‎ 师:课前的疑问找到答案了吗? ‎ 看口诀,想算式,去送信。   例如:‎ 信箱:三七二十一 ‎ 信件:3х7=21 ‎ ‎7х3=21‎ ‎(贴在一起)‎ 独立完成。‎ 然后汇报:‎ 生:这首诗一行7个字,共有四行,那就是求4个7是多少,口诀:四七二十八。所以有28个字。‎ 生:2行有几个字?‎ ‎3行有几个字?、‎ 预设一组:‎ 生:列式7×4+3=31(天)‎ 并汇报自己的想法。‎ 同学提问质疑。‎ 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使学生通过摘苹果, 送信、算古诗字数、算天数等活动记忆和运用7的乘法口诀,并且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从而使学生对乘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件 15‎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 提出新的问题:‎ 两周有几天?‎ 三周有几天?‎ 四、谈话拓展,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怎样学到的?‎ 学得高兴吗?‎ 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谈收获、感受、也可以提出新的问题。‎ 这一环节设计即对全课的教学内容起到了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增强学生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2分钟 板书 设计 ‎7的乘法口诀 质疑问题: ‎ ‎7×1=7 1×7=7 一七得七 ‎7×2=14 2×7=14 二七十四 ‎7×3=21 3×7=21 三七二十一 ‎7×4=28 4×7=28 四七二十八 ‎7×5=35 5×7=35 五七三十五 ‎7×6=42 6×7=42 六七四十二 ‎7×7=49 7×7=49 七七四十九 ‎7×8=56 8×7=56 七八五十六 ‎7×9=63 9×7=63 七九六十三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量规 ‎1.我会填完整 三七( )、 七( )五十六、 ( )七 三十五、 ( )七 十四 15‎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 评价目的:这4道小题,都是基本题。是从本节课学过的7的乘法口诀中任选几句补充完整。目的是以此检验学生对口诀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记忆本节课新学的7的乘法口诀,为运用口诀计算做好准备。‎ ‎2.我会算得数 ‎7×1= 7×6= 7×3= 5×7= 7×2= 7×9= 4×7=‎ 评价目的:此题一共有7道,都是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目的是帮助学生在乘法运算与乘法口诀之间建立联系,对学生运用口诀计算进行必要的训练,看学生能否达到学以致用。‎ ‎3.我会列算式 有( )只瓢虫,每只瓢虫身上有( )个点,一共有多少个点子?‎ ‎ × =‎ 评价目的:此题有助于学生将乘法意义与乘法算式、乘法口诀建立联系。帮助学生经历分析信息、辨析关系、选择口诀进而解决问题。不断丰富学生对口诀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对7的乘法口诀的记忆。‎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 一、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在课堂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根据学习任务单,利用学习1--6口诀的经验。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并且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写出所编写的 7的乘法口诀。‎ 二、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口诀。‎ 15‎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 口诀最终是帮助学生进行计算的工具,既然如此,那么,让学生准确的记忆口诀是十分必要的。当然不能让学生机械的记忆口诀,怎样让学生快速、准确的记忆口诀呢?我是这样做的,先是让学生主动探究7的乘法口诀的来历,从中获得学习经验,接着引导学生发现这9句口诀中隐藏的规律,并且理清口诀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沟通口诀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明白即使自己忘记了哪一句口诀,也是可以凭借他们之间的关系,根据前一句口诀找出结果。最后再利用一些拓展的素材,来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 ‎ 三、精心设计课堂活动,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我设计的每项活动都是为了使学生对7的乘法口诀进行探索或者巩固,如:根据花朵求花瓣片数,找规律、对口令、送信件、求字数、看古诗、看日历等,都是根据生活中的条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7的乘法口诀和算式进行综合运用,有坡度,难度适宜,体现了趣味性与层次性。真正使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人人主动参与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习习惯,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1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