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8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反思)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8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反思)

XXX小学语文科第二册教案设计(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课题:19、棉花姑娘课型:新授课任课教师XXX教学内容简析本文是一篇科学小童话,主要描写了棉花姑娘分别向燕子、啄木鸟、青蛙求医治病但都被委婉拒绝,最终七星瓢虫治好了她的病的故事。选编此文,诣在让小朋友了解大自然中常见益鸟益虫的本领,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保护益鸟益虫的情感。本课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条理清晰,情节简单,语言浅显易懂,对话生动有趣,易于激发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兴趣。同时,课文还根据内容配有精美生动的插图,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生活在城里的孩子,对于文中提到的棉花、蚜虫、燕子、啄木鸟、七星瓢虫等动植物比较陌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在家人的帮助下上网搜集相关的图片资料以加强了解,这既可以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又为文本学习打下了基础。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时学生学习本课的重点,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采用分散识字学词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把握汉字的音形义,提高汉字学习的能力,同时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朗读促进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学生学情分析棉花姑娘生病了,孩子们很同情她,却无能为力帮助她,心里很着急。根据学生们的心理,童话能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引发共鸣,所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充分让读者在读中学懂文,悟出情。学生应备一条情感线牵引学文始终,学出滋味。教学目标1、认识“棉”、“娘”等生字,会写“病”、“星”等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3、在搜集资料和展示交流的过程中,认识更多的是益虫及相关的科学知识,了解不同的益鸟可以消灭不同的害虫。4、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及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保护益鸟和益虫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了解益虫和害虫的概念,树立保护益虫的意思。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生字词卡片,多媒体挂课件,棉花图片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1.师出示棉花长在地里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教师明确。2.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说棉花的颜色和样子,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棉花有哪些用途,师适当小结:棉花可以用来纺线织布、制作衣服,还可以加工成棉被,制作成化妆棉等。3.师过渡:棉花的用处可多了,人们都很喜欢它。可是有一天,长在地里的棉花姑娘生病了,这可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她吧!4.师板书课题,指名生认读,相机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棉、娘”。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播放课文朗读的视频动画,生认真观看倾听。2.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查初读情况,随文识字学词。(1)指名生朗读第1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生病、医生、治病,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病”是后鼻音,“治”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2)指名生朗读第2自然段。学生互动学生认识生字“棉、娘”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朗读第1自然段生朗读第2自然段 出示词语卡片:燕子、别人,指名人认读。出示燕子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燕子的外形特点。(3)指名生朗读第3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树干,指名生认读,强调“干”这个词语中读四声,鼓励生说说“干”的另外一个读音“gān”,分别用“干”的不同读音来组词并加以区分。师出示“树干”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来理解“树干”的意思。(4)指名生朗读第4自然段。(5)指名生朗读第5自然段。①出示词语卡片:忽然、惊奇、七个星星、七星瓢虫,指名生认读,强调“星”读后鼻音,“星星”中的第二个“星”读轻声。②区别“颗”和“棵”这一组同音字;师出示这两个字,生观察这两个字的不同之处,并通过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区别这一组同音字,师小结:“棵”是木字旁,与树木有关,如一棵树;“颗”是页字旁,通常用来表示小的、一粒一粒的东西,如一颗牙齿、一颗钻石、一颗小石子、一颗星星等。③出示七星瓢虫的图片,生直观认识。(6)指名生朗读第6自然段。①出示“碧绿”“吐出”“笑啦”这三个词语,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啦”读轻声,再次指名生认读。生朗读第3自然段生朗读第4自然段生朗读第5自然段学生互动生朗读第6自然段 ②出示短语: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指名生认读,鼓励生想一想,还可以说“碧绿碧绿的什么,雪白雪白的什么。”③全班齐读第6自然段。4.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师提醒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5.巩固识字。(1)师随机出示本课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加强巩固。(2)师单独出示本课的13个生字,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词语中加强理解。(3)让学生认识三个偏旁:大、瓜、石。“大”“石”作为偏旁居于字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时,要写扁一点。(4)引导生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师给予鼓励。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适当指导:本课生字较多,“棉、娘、治、别、颗、瓢、吐、啦”都是左右结构的汉字,可以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燕”是一个象形字,师出示燕的象形字演化图帮助学生记忆。三、再读故事,把握内容1.再次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指导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并在朗读的过程中交流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全班齐读第6自然段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生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生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总结:第一自然段主要讲棉花姑娘生病了;第二、三、四自然段主要讲棉花姑娘分别向燕子、啄木鸟、青蛙寻求帮助,可是他们都委婉地拒绝了棉花姑娘;第五自然段写七星瓢虫来为棉花姑娘治病;第六自然段写棉花姑娘的病好了。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清楚、完整。四、指导生字书写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病、医、别、干、奇、七、星。2.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3.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重点强调:“病”是半包围结构的汉字,要先写病字头,再写里面的“丙”;“医”的笔顺是先横,再写里面的“矢”,最后写竖折;“七”字第一笔横稍微向上倾斜;“奇、星”都是上下结构,每个部分要写得扁一些才好看。4.师范写,生观察书空。5.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6.反馈学生的书写情况,有针对性地再次进行指导提高。五、课堂小结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生认读并组词生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生观察书空生自主描红、仿写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汉字和词语,还知道了可爱的棉花姑娘生病了,那么她的病究竟好了没有,又是怎么治好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时教材过程一、回顾内容,质疑导入1.师随机抽读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2.听写生字词:生病、医生、别人、树干、七个、星星,师出示正确答案,同桌相互批改。3.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4.师质疑:课文中的棉花姑娘从最初的生病到最后病好了。这中间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二、理解内容,了解知识1.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起因。(1)指名生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读了这一段你都知道了什么。(2)指名生交流,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生病的棉花图片和蚜虫图片,鼓励生说说生病的棉花是什么样子的。结合学生的交流理解“可恶”,指名生用“可恶”练习说话。(3)体会棉花姑娘的心情:引导学生抓住“多么盼望”学生互动生认读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生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什么生交流 这个短语体会棉花姑娘想治好病的急切心情,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也有过类似“多么盼望”的心情。(4)再次指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强调“可恶”“多么盼望”来表现出对蚜虫的讨厌和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2.学习第6自然段,了解结果。(1)师过渡:生病的棉花姑娘最终治好病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2)指名生朗读第6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棉花姑娘的病好了。(3)指名生交流,师出示生长健康的棉花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相机理解“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裂开嘴笑啦”这几个短语。(4)鼓励学生再说一说类似于“碧绿碧绿的叶子”这样的短语。(5)体会棉花姑娘的心情:引导学生抓住“裂开嘴笑啦”来体会棉花姑娘的喜悦心情。(6)指导朗读,指名生读,在朗读中教师适当进行范读,通过朗读表现出棉花姑娘的喜悦之情。3.学习第2至5自然段,探究过程。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在朗读中强调“可恶”“多么盼望”来表现出对蚜虫的讨厌和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生朗读第6自然段学生说一说类似于“碧绿碧绿的叶子”这样的短语学生互动 (1)师过渡:(出示棉花姑娘生病时和病好了的对比图片)棉花姑娘的病虽好了,但是治病的过程可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那么她究竟经历了哪些事呢?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第2至5自然段,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吧!(2)生自主阅读第2至5自然段,并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3)指名生交流,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予以鼓励和梳理,并在以下地方进行重点指导:①明确棉花姑娘先找到了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帮自己治病,课时它们在说清自己的本领之间,都委婉拒绝了。交流过程中指名生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它们的对话,并适时出示燕子、啄木鸟和青蛙捉虫子时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这三种益鸟(虫)的本领。②认识七星瓢虫的本领:抓住“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这句话体会七星瓢虫高超的捕虫本领,同时出示七星瓢虫的图片,结合课文中的句子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七星瓢虫。指导学生读好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③师小结:虽然燕子、啄木鸟和青蛙都是益鸟、益虫,但是它们的本领各不相同,要想治好棉花姑娘的病,还得靠七星瓢虫啊!④体会棉花姑娘心情的变化过程:①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表示棉花姑娘心情的词语。②指名生交流,师小结:第4自然段中的“高兴”、第5自然段中的“惊奇”。生自主阅读第2至5自然段,并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学生互动学生朗读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学生画出课文中表示棉花姑娘心情的词语 ③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棉花姑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在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交流的基础上师明确,当棉花姑娘向燕子和啄木鸟寻求帮助失败之后,她以为青蛙这位“捕虫高手”能够帮助她,所以心情十分高兴,结果却失望了。因为前面三位捕虫高手都不能为棉花姑娘治病,而自己不认识的“一群圆圆的小虫子却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所以棉花姑娘感到什么惊奇。4.师小结: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都是大自然中的捕虫能手,但是它们的本领却各不相同,燕子捉空中的害虫,啄木鸟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捉田里的害虫,而棉花姑娘生病了,只有七星瓢虫才能吃到掉她叶子上的蚜虫。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捕虫高手,大自然里的植物和庄稼才能生长得更加健康,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吧!三、分角色朗读,情境表演1.生六人一小组,分别扮演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和旁白,在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师提醒注意读好人物说话的语气。2.小组进行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3.师请五位同学上台,分别戴上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的头饰,师当旁白,师生合作进行课文内容的表演。学生互动生六人一小组,分别扮演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和旁白,在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在第一次表演的过程中,师适当指导:可以根据动物的特点加上适当的动作,不要死记课文中的语言,可以根据情节用自己的话来说。5.再次请五位同学上台进行课文剧表演,师生共同点评。四、课堂小结小朋友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这些益鸟和益虫,它们本领高强,专吃害虫,是植物和庄稼的保护神呢!希望小朋友们多多了解它们,爱护它们,让它们真正成为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生可以根据动物的特点加上适当的动作,不要死记课文中的语言,可以根据情节用自己的话来说学生互动板书设计19.棉花姑娘燕子——捉空中的害虫益鸟啄木鸟——捉树干里的害虫本领各不相同青蛙——捉田里的害虫益虫七星瓢虫——捉叶子上的害虫教学反思如何把握科学小童话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价值,是教师在教学本课时深深思考的问题。针对本课内容,如果在教学中偏重于讲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在捕虫害虫方面的本领,虽然学生也很感兴趣,但是会冲淡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将语文课上成“科学课”。语文教学,始终要紧扣“语言文字训练”这一核心要点,不管文本内容是什么,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关键,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教师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以把握棉花姑娘的心情变化为线索,创造性第使用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品读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棉花姑娘的心情变化并探究其原因,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练习和课文剧的表演,每一个环节都紧扣语文教学的要点,从不同的角度训练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对于文本所要传达的思想教育内容,教师根本无须强调讲解,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已经自然体会到。 XXX小学语文科第二册教案设计(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课题:20、咕咚课型:新授课任课教师XXX教学内容简析本文改编自民间故事,主要讲动物们被一个叫“咕咚”的东西吓得到处跑,最终发现“咕咚”不过是木瓜成熟掉到水里的声音,以此教育小朋友们遇到事情时要思考和分析,提高自己独立判断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故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尤其是故事的题目“咕咚”本身就很吸引人,因此本文易于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课文根据内容配有相应的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故事内容。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的识字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因此本文在编写时,除了生字注有拼音,其他的汉子都没有注音,这是学生由全注音文本向半注音文本学习的一个过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适应这种变化,鼓励他们结合上下文和词语猜一猜不认识的汉字的读音,同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对于课文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遇事分析思考进行独立判断的品质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要结合课文习题引导学生思考:当小兔子大叫的时候,其他的动物是什么表现,它们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野牛是怎么做的?通过这种对比学习和思考逐渐让学生意识到:当遇到一件事的时候,要动脑筋分思考,不能盲目地跟从别人。学生学情分析学习课文要充分保障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可运用形象有趣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在读书的过程中形成和落实体会和感悟。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练习讲故事。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3.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咕咚”到底是什么。4.通过故事的学习,教育小朋友们遇到事情要注重分析,培养学生独立判断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是怎样给大家解释了误会。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实真相”这个道理。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题目,质疑导入1.师板书“咕咚”,指名多名学生认读,交流识记方法,师适当指导: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记住它们的读音,另外带有口字旁的汉字表示与声音有关。2.鼓励生在生活中哪些时候会听到“咕咚”的声音。3.师质疑过渡: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咕咚”的声音,那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咕咚”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为什么会吓坏那么多动物呢?二、初读故事,认识汉字1.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汉字注音,发现本篇课文只有少数汉字有注音,并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读一读课文,把不认识的汉字圈出来,猜猜它们的读音。2.生自主阅读课文,并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圈出了哪些汉字,互相教读。3.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1)指名生朗读第1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熟了、掉进,指名生认读,强调“熟”是翘舌音,让学生观察字形,发现四点底是“火”的变形,通过偏旁理解“熟”字的意思。学生互动生说说在生活中哪些时候会听到“咕咚”的声音生自主阅读课文,并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圈出了哪些汉字,互相教读生朗读第1自然段生朗读第2自然段 (2)指名生朗读第2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兔子、吓了一跳、可拍,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吓了一跳”“可怕”的意思。(3)指名生朗读第3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跟着、大家、指名生认读。(4)指名生朗读第4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山羊、小鹿、逃命,注意正音:“鹿”是边音,“命”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人认读。(5)指名生朗读第5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大象、野牛、拦住、都说,指名生认读,出示大象、野牛的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6)指名生朗读第6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领着,强调“领”是后鼻音,鼓励学生为“领”口头组词:领子、衣领。(7)全班齐读第7自然段。4.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师提醒学生注意读好人物的对话。5.巩固识字。(1)师随机出示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等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2)师独立出示本课要求会认识的12个生字,指名生认读并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和词语。生朗读第3自然段,并认读生朗读第4自然段,并认读生朗读第5自然段生朗读第6自然段全班齐读第7自然段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生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等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生认读并口头组词 (3)生自主观察,交流生字识记方法,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适当指导:本课大部分生字是形声字、理解字义;师出示“象”和“鹿”的古体字形,生观察,发现动物外形和字形之间的联系加强识字的趣味性。三、再读故事,了解内容1.师过渡: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知道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做了哪些事情,故事的最终结果是怎样的呢?请你们再读一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2.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画出相关词句。3.指名生进行交流,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小结:故事中出现了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和野牛。兔子被“咕咚”吓了一跳,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也跟着到处跑,野牛没有跑,拦住动物们询问事情的经过。最后小动物们来到湖边,终于弄明白了“咕咚”原来是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4.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完整、清楚,尽可能做到简洁。四、指导生字书写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7个汉字:吓、怕、跟、家、羊、象、都。2.指名生再次认读,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强对字义的理解。学生互动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画出相关词句生进行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生再次认读,口头组词 3.鼓励学生观察字形,交流生字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4.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吓、怕、跟”都是左右结构的汉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都”字当双耳旁在右侧时,双耳旁要稍向下;“象”的笔顺要注意:第六笔撇要从扁口中间穿过,然后是弯钩、撇、撇、短撇、捺。认识偏旁“里”,“里”作为偏旁时最后一横改为提。5.师范写指导,生观察书空。6.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了解书写情况,进行个别指导,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五、课堂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第一次学习没有全部注音的课文,说明小朋友们认识了很多很多的汉字,真了不起!同时我们还知道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看这个“咕咚”为什么吓坏了那么多的动物。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激趣导入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师生共同评议。2.听写生字词语,师出示正确答案,同桌互相检查改正。学生观察字形,交流生字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生观察书空生自主描红、仿写学生互动同桌互相检查改正 3.师过渡激趣: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咕咚”吓得许多小动物到处跑,“咕咚”真的有那么可怕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吧!二、理解故事,交流收获1.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起因。(1)指名生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听到的“咕咚”的声音是什么。(2)鼓励学生抓住“高高的树上”,体会木瓜生长的位置很高,掉到湖里自然会发出“咕咚”的声音。2.学习第2至5自然段,发现动物们的不同表现。①生自读第2至5自然段,师出示读书问题:对“咕咚”,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各有什么变现?野牛又是怎么做的?②生自读课文2至5自然段,并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3)交流汇报,适当指导。①兔子的表现:抓住“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体会兔子受到了很大的惊吓,正因为如此,它才觉得“咕咚”是一个特别可怕的东西。②其他动物的表现: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听了兔子的话,也吓得跑起来。③在交流过程中,指导学生读好兔子、猴子和动物们的话,读出害怕的心情。④野牛的表现:生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听到的“咕咚”的声音是什么生自读第2至5自然段生自读课文2至5自然段,并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学生互动 指名生朗读第5自然段中描写野牛的句子,分角色朗读读好野牛和大象的对话。通过朗读知道野牛没有跟着动物们一起跑,而是询问了“咕咚”到底在哪里。3.学习第6自然段,揭开“咕咚”的真相。(1)师过渡:在野牛的询问下,兔子带领大家来到了湖边,它们最终能解开“咕咚”的谜团吗?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第6自然段,从中寻找答案吧!(2)生自读第6自然段,交流自己的发现:原来“咕咚”只不过是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根本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3)师质疑:读到这里,吓人的“咕咚”终于揭开了它的真实面目,它只不过是木瓜落水的声音,为什么会把动物们吓成这样呢?(4)生自主思考,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看法。(5)指名生交流,师给予充分的鼓励和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体会到兔子被吓是正常的,但是它并没有去弄清“咕咚”是什么就大喊大叫,其他动物听到兔子的叫声,根本不去思考、不询问事情的原委就相信了兔子的话跟着大叫,到处跑。而野牛有自己的想法,在看到动物们被“咕咚”吓坏了之后保持冷静,询问事情发生的经过,最终弄清了“咕咚”生朗读第5自然段中描写野牛的句子,分角色朗读读好野牛和大象的对话生自读第6自然段,交流自己的发现生自主思考,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互动 的真相。(6)鼓励学生谈谈从这个故事中自己有什么收获。4.学习第7自然段,体会动物们的内心。(1)指名生朗读第7自然段,鼓励生抓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拓展想象动物们在弄清事情真相之后会说些什么。(2)指名生交流,师适当引导:在表达的时候要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小动物,把句子说完整通顺,所说的内容要结合故事的内容,符合人物的身份和语气。(3)师小结:当最终明白“咕咚”是什么之后,动物们笑了,这个“笑”,不仅是真相大白之后开心的笑,更是动物们对自己不加思考盲目轻信的不好意思的笑啊!三、情境表演,综合提升1.生再次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2.指名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师生评议后,师适当进行指导:讲故事的时候不一定要全班照搬课文中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清故事就行,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表情和动作。3.鼓励生自主上台表演,教师进行分角色分配并做好旁白,师生共同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谈谈从这个故事中自己有什么收获生朗读第7自然段,拓展想象动物们在弄清事情真相之后会说些什么学生互动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生自主上台表演,教师进行分角色分配并做好旁白,师生共同进行课本剧表演 4.第一轮表演结束后,师生共同评议,师指导学生在表演故事的时候注意合作,记住自己的角色,表演时可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人物对话可以适当创编。5.再请几名同学上台进行课本剧表演。四、课堂小结小朋友们,一个小小的“咕咚”再平常不过,却吓坏了那么多的动物,其实,只要动物们像野牛那样,不盲目相信别人的话,遇到事情冷静地思考分析,就不会闹出这个笑话了。相信小朋友们在学习了这个故事之后,也会从中受到很多的启发,遇事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学生在表演故事的时候注意合作,记住自己的角色,表演时可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人物对话可以适当创编几名同学上台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互动板书设计20.咕咚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木瓜熟了吓得到处跑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小鹿、大象野牛:问清事情的原委教学反思本文是经典的民间故事改写而成的童话,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故事所要表达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如何才能突破这一难点呢?在经过对文本的认真细致解读之后,教中教师采用了比研读法,引导学生先找出文中动物们听到的“咕咚”来了这个消息后的不同反应,然后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面对同一消息,动物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反应?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在经过自主阅读思考、与同伴交流后,学生们的思维打开了,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轻声盲从、缺少独立思考和判断才是动物们呈现不同表现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鼓励他们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现象,从而将课内所学与课外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抽象的道理寓于鲜活的故事和生活之中,较好地突破了这一难点。相信孩子们在学习了这一课之后,会在心中播下独立思考判断的种子,这种良好的品质会成为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XXX小学语文科第二册教案设计 (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课题:21、小壁虎借尾巴课型:新授课任课教师XXX教学内容简析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主要讲述了尾巴断了的小壁虎分别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选编此文,诣在让学生了解有关动物尾巴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大自然的探究兴趣。课文一共七个自然段,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条理清晰,人物对话生动丰富,尤其是对于小壁虎心情的描写十分有趣,十分适合低年级儿童学习的科学故事,本文在编写时继续采用半注音的方式,诣在鼓励学生结合上下文猜猜不认识的汉字的读音和意思,以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针对这一变化,教师要在学习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引导他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把握汉字的音形义,帮助他们逐步适应这一变化。本文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在自主阅读、合作交流中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并适当进行图文资料的补充拓展以激发他们探究大自然、探究动物世界的兴趣。此外,本篇故事中人物对话较多,适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教师要在学生充分读书课文的基础上创设多种情境鼓励他们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课文剧的表演练习,这样既能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又能从不同方面弄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学生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童话很感兴趣,《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用童话的形式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让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本课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教学目标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世界的探究兴趣。4.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课本剧表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了解各种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难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课本剧的表演。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1.师生交流谈话,生说说自己平时都向别人借过哪些东西。2.师过渡:你们听说过向别人借尾巴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只向别人借尾巴的小壁虎。3.师板书课题,指名生认读,相机出示小壁虎图片,引导生观察并交流有关壁虎的资料。二、初读故事,识字学词1.师过渡:这篇课文和上一篇课文一样,只有一小部分汉字有注音,如果你们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汉字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结合句子和词语猜一猜汉字的读音和意思。)2.生自主阅读课文,师巡视了解阅读情况。3.检查生的学习情况,识字学词。(1)指名生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在这一段中猜出哪些字的读音,是怎么猜出来的,师予以鼓励和指导。相机出示词语卡片:墙角、捉蚊子、咬住、挣断,指名生认读并正音:“捉”是翘舌音,“挣”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读第四声“zhèng”,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2)指名生朗读第2自然段。①生说说自己平时都向别人借过哪些东西生认读学生结合句子和词语猜一猜汉字的读音和意思生自主阅读课文生朗读第1自然段生朗读第2自然段 出示词语卡片:难看、一条尾巴,指名生认读,强调:“难”是鼻音。②鼓励学生说说除了“一条尾巴”,还可以说一条什么(如:一条鱼、一条毛巾、一条小河)。③再次指名生朗读第2自然段,指导生读出小壁虎思考的感觉。(3)指名生朗读第3自然段。①出示词语卡片:爬呀爬、姐姐、您、拔水,指名生认读,强调“姐姐”的第二个字读轻声,“您”是前鼻音,“拔”不能读成了“bá”。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②理解“您”的意思:引导学生说说在哪些情况下会说道“您”,理解“您”表示对长辈的尊敬。③再次指名生朗读第3自然段,主要强调读好小壁虎和小鱼之间的对话。(4)指名生朗读第4自然段。①出示词语卡片:甩着、吃草、赶蝇子,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蝇”是后鼻音,明确“蝇子”就是“苍蝇”。②引导学生区别“甩”和“用”这一组形近字。(5)指名生朗读第5自然段。①出示词语卡片:房檐、阿姨、掌握、指名生认读。②再次指名生朗读第5自然段,指导读好小壁虎和燕子阿姨的对话。(6)指名生朗读第6、7自然段。生朗读第2自然段,生读出小壁虎思考的感觉生朗读第3自然段生朗读第3自然段,强调读好小壁虎和小鱼之间的对话生朗读第4自然段生朗读第5自然段生朗读第6、7自然段 ①出示词语卡片:爬呀爬、傻孩子、转过身子,指名生认读,注意正:“傻”是翘舌音,“转”在这里读第三声。②再次指名生朗读第7自然段,读好壁虎妈妈和小壁虎的话。4.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师提醒学生重点读好人物的对话。5.巩固识字。(1)师随机出示本课的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认读成果。(2)单独出示本课的12个生字,指名生认读并口头组词。(3)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生字识记方法师指导学生借助汉字的偏旁来理解意思,如“壁、墙、蚊、咬、您、拔”都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加以记忆。“甩”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就好像是黄牛的尾巴。三、再读故事,把握内容1.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知道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了尾巴以及结果怎么样了吗?请你们再次捧起课本,读一读这个故事,从故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吧!2.生自主读书,在读中思考,抓住关键信息。生朗读第7自然段,读好壁虎妈妈和小壁虎的话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生认读并口头组词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生字识记方法师学生互动生自主读书,在读中思考,抓住关键信息 3.指名生交流,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小结。(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他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可是都没有借到,最后小壁虎发现自己长出了一条新的尾巴。)4.鼓励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说通顺,抓住重点的内容,语言表达尽量简洁。四、指导生字书写1.师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捉、条、爬、姐、您、草、房。2.再次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词语中进一步理解字义。3.生自主观察汉字的字形,交流书写要领。4.师适当指导:“捉、姐”是左右结构的汉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爬”的第四笔捺画略长,要托住上方的“巴”;“房”是左上包围结构的汉字,下方的“方”要写得半藏半露。5.师范写,生观察书空。6.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进行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五、课堂小结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的汉字,还认识了一只断尾巴的小壁虎,他到处去借尾巴,最终他借到尾巴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时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说通顺,抓住重点的内容,语言表达尽量简洁生认读,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词语中进一步理解字义生观察书空生自主描红、仿写学生互动 一、回顾故事,创设情境1.师出示断尾巴的小壁虎的图片,指名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生交流的过程中师适时出示小鱼、黄牛、燕子的图片并张贴在黑板上。2.师创设情境: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这只断尾巴的小壁虎,一起踏上他的借尾巴之旅,在它借尾巴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吧!二、学习故事,了解知识1.学习第1、2自然段。(1)指名生朗读第1、2自然段,指名生交流小壁虎尾巴断掉的原因(被蛇咬住尾巴后使劲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2)体会小壁虎的心理活动:出示“没有尾巴多难看哪”这句话,指名生朗读,“抓住多难看哪”体会小壁虎的心情。师相机出示有尾巴的壁虎和没有尾巴的壁虎的图片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难看”。(3)指导朗读:再次指名生朗读第2自然段,读好“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这个问句。2.学习第3至5自然段。(1)师出示学习要求:结合课文插图,自主朗读第3至5自然段,看看小壁虎向谁借了尾巴,是怎么说的,结果怎么样。学生互动生朗读第1、2自然段,交流小壁虎尾巴断掉的原因生朗读第2自然段,读好“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这个问句自主朗读第3至5自然段 (2)生自主朗读第3至5自然段,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3)指名生交流,师适当小结:小壁虎分别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可是都没有借到,因为小鱼的尾巴要用来拔水,黄牛的尾巴要用来赶蝇子,燕子的尾巴要用来掌握方向。(4)在生交流的过程中师重点指导以下几点。①引导学生观察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是怎么动的,画出“摇着尾巴”“甩着尾巴”“摆着尾巴”,鼓励生说说为什么同样是晃动尾巴,动作会不一样,进一步理解三种动物尾巴的外形不同,动作和作用i也不同,同时,师适时出示这三种动物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体会。②引导学生关注小壁虎的问话,从“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的称呼、“您”“行吗”这些词语中体会小壁虎的文明礼貌,同时适当进行品德教育。③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指名生分角色练习朗读小壁虎和三种动物的对话,指导读好小壁虎的文明有礼和三种动物委婉拒绝的口气。3.学习第6、7自然段。(1)指名生朗读第6自然段,鼓励生拓展想象小壁虎“难过”时心里会想些什么。(2)练习转述。生自主朗读第3至5自然段,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学生观察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是怎么动的,画出“摇着尾巴”“甩着尾巴”“摆着尾巴”,说说为什么同样是晃动尾巴,动作会不一样生分角色练习朗读小壁虎和三种动物的对话生朗读第6自然段 ①出示“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鼓励学生把自己当成小壁虎,想想会怎么对妈妈说。②指名生进行表达,师适当指导学生要把自己当成小壁虎,说清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并注意人称代词的转换。(示例:“妈妈,我的尾巴被蛇咬断了,我向小鱼姐姐借尾巴,她不借给我,因为她的尾巴要用来拔水;我又向黄牛伯伯借尾巴,他也不借给我,因为他的尾巴要用来赶蝇子;最后我向燕子阿姨借尾巴,燕子阿姨也不借给我,说她的尾巴要用来掌握方向。我没有了尾巴,好难看啊!”)(3)指名生朗读小壁虎妈妈和小壁虎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小壁虎妈妈为什么“笑着说小壁虎是傻孩子”。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适当小结:壁虎妈妈在知道了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之后,很心疼他,觉得小壁虎“傻”的可爱,这里的傻不是指真的傻,而是一种特爱的口气。(4)再次指名生分角色朗读壁虎妈妈和小壁虎的对话,指导读出壁虎妈妈对小壁虎的疼爱之情和小壁虎的欣喜之情。4.总结全文,适度拓展。(1)生交流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收获了哪些知识?生进行表达,学生要把自己当成小壁虎,说清事情的经过和结果生朗读小壁虎妈妈和小壁虎之间的对话生分角色朗读壁虎妈妈和小壁虎的对话,指导读出壁虎妈妈对小壁虎的疼爱之情和小壁虎的欣喜之情 (2)鼓励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出示相关图片,拓展学生的科学常识,激发学生对探究动物世界的兴趣。三、熟读故事,情境表演1.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重点读好人物的对话语气。2.五人一小组,分别扮演小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小壁虎妈妈,在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3.指名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4.鼓励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请六名同学上台进行表演(五名同学扮演小动物,另外一生旁白),师生共同评议,在此过程中,师适当进行指导:表演中要根据情节配上一定的表情和动作,人物的对话要自然,不一定要和书上的句子一模一样,只要意思表达即可。5.再次指名六名同学上台进行表演。四、课堂小结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动物的尾巴虽然样子各不相同,但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看来,动物世界真是充满了无穷的奥秘,课下,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搜集更多有关动物尾巴的知识,制作成资料卡片,和大家一起分享吧!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重点读好人物的对话语气五人一小组,分别扮演小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小壁虎妈妈,在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学生互动 板书设计21.小壁虎借尾巴向小鱼借:用尾巴拔水向黄牛借:用尾巴赶蝇子自己长出了新尾巴向燕子借:用尾巴掌握方向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经典的科学小童话,如何把握课文的故事特点和文本内容,让学生既得到语文知识能力的训练,又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以激发他们探究自然的兴趣,实现“言意兼得”呢?这是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对儿童学情的把握,教师最终采取了以语言训练为主,科学知识为辅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文本作为教学语文的例子,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理解词语、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课本剧的表演练习,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此外,根据文本的故事特点,教师还向学生初步渗透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握故事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概括性思维能力。对于科学知识的了解,教师进行了淡化处理,主要是让学生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交流,并适当出示相关图片和补充知识,以激发学生对神奇大自然的探究兴趣。这样的教学,才真正是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用课文教语文,而不是被课文内容所牵制,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 XXX小学语文科第二册教案设计(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课题:语文园地八课型:新授课任课教师XXX教学内容简析本次语文园地安排了“趣味识字”“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五部分内容。“趣味识字”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认识八个与洗漱有关的生字;“我的发现”诣在通过同偏旁的汉字归类引导学生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字词句运用”鼓励学生关注情绪变化并练习写句子;“日积月累”选编了四则与天气有关的谚语,诣在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大人一起读”安排了《三只白鹤》这篇经典故事,诣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纵观本次语文园地的安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字词句段多角度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练习、练习写句子是本次语文园地的学习重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丰富有趣的情境激发他们识字、观察、写句子的兴趣,并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可以再学生自主读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讲解、出示相关的图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以激发他们对科学自然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学生学情分析在之前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生已经能够借助拼音读课文,也学会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学习园地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学目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卫、巾、擦、刷、皂、澡、梳、盆”8个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2.引导学生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并理解常见的心情,练习描写与心情有关的句子。2.熟练地背诵四则与天气有关的谚语,大致理解其意思,丰富自然知识。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短文《三只白鹤》,理解短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教育小朋友们做事时要善于动脑,注意事物的变化,培养学生基本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巩固学过的字词,积累词句。难点:进行说话与阅读,练习认识课外生字。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谈话交流1.师出示卫生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卫生间里有哪些常见的物品,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2.师谈话:卫生间是我们日常洗漱的地方,在卫生间里,我们也能认识很多的汉字呢!二.学习“趣味识字”1.生自主认读“趣味识字”中的11个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词语,同桌之间互相认读。2.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在生认读的过程中,师相机正音:“巾、盆”是前鼻音,看“刷、梳”是翘舌音,“皂、澡”是平舌音。正音后再次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巩固识字效果。3.单独出示八个生字,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进一步理解字义。4.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师给予一定的提示:可以借助偏旁加熟字的方法来记忆字形,并观察汉字的偏旁与字义之间的关系,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如:“擦”是提手旁,表示与手部动作有关;“澡”是三点水旁,洗澡要用水;“梳”是木字旁,因为很多的梳子都是用木头做成的。)学生观察,说说卫生间里有哪些常见的物品生自主认读“趣味识字”中的11个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词语,同桌之间互相认读学生观察汉字的字形,交流识记方法 5.再读词语,发现词语之间的关系。(1)生再读一读每行的两个词语,发现词语之间的关系。(2)指名生分行朗读并交流,师小结:每一组词语的前一个是物品的名称,第二个是这个物品的作用。6.拓展识字,能力提升。(1)鼓励生照样子再说一说卫生间里的其他物品的名称及它们的作用,用词语来表示。(2)指名生交流,师适当板书:镜子——照脸;马桶——上厕所;沐浴露——洗澡;鞋刷——刷鞋等。7.师小结:生活处处有汉字,只要我们留心发现,就一定会在生活中认识越来越多的汉字。三、学习“我的发现”1.师创设情境:一个学期的学习快要结束了,汉字偏旁们在一起商量要召开总结大会。瞧,各支代表队伍们纷纷入场啦!2.生自主观察有哪些偏旁代表队以及它们的队员有哪些,再读一读这些汉字。3.指名生用介绍运动员入场的方式来表达(师举例说明:第一支入场的偏旁代表队是反犬旁,它的队员有“猫、猴、狮”)。4.引导学生再读一读这些词语,看看偏旁与汉字所表示的意思有什么关系。生读一读每行的两个词语,发现词语之间的关系生分行朗读并交流生照样子再说一说卫生间里的其他物品的名称及它们的作用,用词语来表示学生互动生自主观察有哪些偏旁代表队以及它们的队员有哪些,再读一读这些汉字学生读这些词语,看看偏旁与汉字所表示的意思 5.指名生交流,师适当小结:反犬旁的字大多与动物有关;鸟字旁的字一般与鸟类家禽有关;虫字旁的字大多表示昆虫。6.鼓励生再为每个偏旁代表队增加几名队员,自主书写,交流汇报,师适当板书:反犬旁:狗、狼、狐、狸;鸟:天鹅、杜鹃、鹦鹉;虫:青蛙、蜘蛛、蜜蜂。7.拓展激趣:汉字总结大会又来了几支代表,师出示“足字旁”“三点水旁”“提手旁”,鼓励学生写出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并说说这些偏旁的汉字大多与什么有关。三、课堂小结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在卫生间里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汉字,和偏旁代表队们一起召开了汉字总结大会,发现了偏旁与汉字意思之间的联系,我们的汉字学习真是有趣极了!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互动游戏,激趣导入1.师多媒体开火车出示QQ聊天表情图片,指名一生喊停,多媒体画面定格在某一个表情上,再让生说说这个表情所代表的意思是什么。生再为每个偏旁代表队增加几名队员,并自主书写学生写出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并说说这些偏旁的汉字大多与什么有关学生互动学生互动 2.师过渡:是啊,表情虽然不出声,但是却同样可以表达内心世界丰富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种常见的表情。二、学习“字词句运用”1.师出示四幅表情图,指名生说说它们所表示的心情分别是什么。2.引导学生再次观察表情图,说说这样的表情为什么让你感受到相应的心情,再引导学生发现表情的特征。3.鼓励生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心情,可以选一种说一说,也可以多选几种。同桌之间轻声交流。4.指名生交流,在生表达的时候,师注意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完整清楚,说清事情的经过。5.鼓励学生把自己说的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6.指名生朗读自己所写的小段落,师生共同从句子表达是否通顺完整、是否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等方面进行评议。三、学习“日积月累”1.师过渡: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要下雨了》这篇课文,知道很多动物都有预报天气的本领。其实,在没有现代化的天气预报之前,聪明的老百姓们根据长期的观察,也总结了很多天气变化的规律,还编成了顺口溜呢!2.生自主阅读这四句话,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说说它们所表示的心情分别是什么生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心情,可以选一种说一说,也可以多选几种。同桌之间轻声交流学生把自己说的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生朗读自己所写的小段落学生互动生自主阅读这四句话,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生分句朗读,帮助学生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4.生再次自由朗读者四句话,猜一猜每句话的意思,与同桌轻声交流。5.指名生分句交流,师适当出示相关图片并进行讲解。(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师出示朝霞和晚霞的图片,告诉学生:如果早晨天上有云,那么这一天有可能会下雨。不适合外出;如果晚霞满天,就预示着未来几天都是晴天,可以出远行。(2)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师出示雾气笼罩汕头和绕在半山腰的图片,向学生解释:如果雾气笼罩在山头上,预示着有可能要下雨:如果雾缠绕在半山腰,就说明没有雨。(3)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明天。在生自主交流的基础上,师适当小结:如果一天中早晨下雨,那么雨不会持续太久的时间,当日还有可能放晴:如果晚上下雨的话,那么会持续一整夜,一直下到第二天早上。(4)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就要来到。联系《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向学生讲解:如果看到蚂蚁搬家或蛇跑到路上来,就预示着暴雨快要来了。7.生再次自由朗读者四句话,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生分句朗读生自由朗读者四句话,猜一猜每句话的意思,与同桌轻声交流学生互动生自由朗读者四句话,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8.拓展出示其他表示天气变化的谚语:(1)星星眨眼,下雨不远。(2)天上鱼鳞斑,地上晒谷不用翻。(3)鸡在高处鸣,雨止天要晴。(4)蜘蛛张了网,必定大太阳。鼓励生自主读一读并交流意思。四、课堂小结小朋友们,生活中不仅处处可以学习汉字,而且还可以处处学习知识,虽然现在我们有了现代化的天气预报,但是老百姓们在长期观察中总结出的这些句子仍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1.师出示白鹤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白鹤的外形,交流对白鹤的了解。2.师过渡:白鹤外形美丽,喜欢吃鱼,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阅读一篇与白鹤有关的故事。3.师板书课题,指名生朗读课题,鼓励生发挥想象,猜一猜文本会是个什么样子的故事。二、初读故事,读通读顺1.师播放《三只白鹤》的故事朗读动画,生认真观看倾听。2.生自主阅读故事,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故事多读几遍。学生互动生朗读课题,发挥想象,猜一猜文本会是个什么样子的故事生自主阅读故事,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故事多读几遍 3.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读故事,在朗读中师适当正音,指导生将句子读通顺。4.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故事,将故事读得正确流利。三、再读故事,理解内容1.生再次朗读故事,师出示阅读问题。(1)三只白鹤分别是如何记住埋鱼的地方的?(2)第二天,谁能找到埋在地里的鱼?为什么?2.指名生交流,师适当小结。(1)第一只白鹤抬头看了看太阳,记住大鱼埋在太阳底下。第二只白鹤抬头看了看天空,记住大鱼埋在白云下面。第三只白鹤看了看河边的大柳树,记住大鱼埋在柳树旁边。(2)第二天,只有第三只白鹤能找到埋在地里的鱼。引导学生交流原因,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适当讲解:第一只白鹤埋鱼的时间是中午,找鱼的时候是在早晨,太阳的位置有变化,所以找不到鱼;第二只白鹤记住鱼埋在白云下面,可是白云在天上飘来飘去,位置不固定,所以第二只白鹤也找不到鱼;第三只白鹤记住鱼埋在河边的大柳树旁,大柳树的位置是不变的,所以第三只白鹤能找到鱼。3.交流收获。生分自然段朗读故事,将句子读通顺生自由练习朗读故事,将故事读得正确流利学生互动学生交流原因,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适当讲解生说说前两只白鹤的问题出在哪 (1)生说说前两只白鹤的问题出在哪里。(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这个故事给自己什么样的启发,师给予充分的鼓励,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并适当引导学生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动脑思考,注意事物的变化。四、课堂小结小朋友们,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都是变化着的,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向第三只白鹤那样,善于观察思考,注意外界事物的变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学生互动板书设计(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自行设计)教学反思本次语文园地的教学,有两点成功之处。一是教师根据文本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创设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趣味识字”环境出示卫生间的图片,勾联了学生的生活常识,自然将他们带入到情境识字中;在教学“我的发现时”,教师有根据课文插图,巧妙地创设了汉字代表队入场召开总结大会的情境,这种教学策略,贴近儿童的心理,让他们自始至终在开大会的情境中巩固所学,发现规律,学习状态积极主动。二是有效地勾联学生的知识储备,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我的发现”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发现了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后,进一步鼓励学生继续回忆反犬旁、鸟在旁和冲在旁的汉字,并出示其他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偏旁让学生回忆相关汉字,这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知识的重组整合中实现了知识的条理化,提高了学生学习汉字和归纳整理的能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