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2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深圳市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广东省深圳市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性质:H2、O2、CH4都具有可燃性,都能用作燃料 B.组成:由碳元素与其它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构成: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无法用肉眼看到 D.变化规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2.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CaCO3CaO+H2O B.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HCl═MgCl2+H2O C.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 3.在如图所示氯化钠溶液的蒸发实验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酒精燃烧 C.水变成水蒸气 D.氯化钠固体析出 4.钠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 B.钠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 5.钢铁厂会利用焦炭产生的还原性气体来炼铁,某同学用此原理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不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该实验应先通入一段时间验纯的CO后再加热 C.NaOH溶液可以检验气体产物 D.反应结束后,含有未反应的Fe2O3固体,可以采用加入盐酸的方法来提纯铁 6.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中甲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1 D.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7.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由谷氨酸(化学式为C5H9NO4)转化而成的。下列关于谷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谷氨酸是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 B.谷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C.谷氨酸是有机物 D.谷氨酸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5:9 8.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t1℃时,a、b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a、b两物质的溶液从t2℃降温至t1℃一定有晶体析出 D.在t2℃时,60ga物质与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60g 9.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B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过量O2,点燃 C 分离氧化铁粉末和碳粉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D 鉴别(NH4)2SO4固体和Na2SO4固体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10.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 选项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①中的现象 A 紫色石蕊试液 浓氨水 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B 氢氧化钡溶液 浓硫酸 有白色沉淀 C 硫酸铜溶液 浓氨水 有蓝色沉淀 D 硝酸银溶液 浓盐酸 有白色沉淀 A.A B.B C.C D.D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11.(8分)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少量铜、锌、硫等单质。现欲回收铜和锌,并对硫进行环保处理,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已知:加热的条件下,Zn、Cu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1)烟泥最初处理需要除油污,用洗涤剂除油污的过程中发生了 现象。步骤①产生的废气B中,一定含有的有害气体是 (填化学式)。环保处理最好釆用的试剂是 (填字母序号)。 A、浓硫酸 B、食盐水 C、石灰乳 (2)写出步骤④中得到铜的化学方程式 ,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步骤③和④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 。 (4)我国古代就制得了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也就是黄铜,它的硬度比纯铜 (填“高”或者“低”)。 (5)取少量的溶液C,往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没有 (填字母序号)。 A、硫酸镁 B、硫酸锌 C、硫酸铜 D、硫酸铜和硫酸锌 12.(8分)请根据如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用AE组合制取氧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气体收集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而不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具有 。常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选 ,收集装置选 。 (4)某些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气体。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2,需对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进行除杂,实验装置如2: 查阅资料:Ⅰ.H2S能与NaOH等碱溶液、CuSO4溶液反应。Ⅱ.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①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 (填字母)。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CuSO4溶液 ②装置丙的作用是 。 13.(9分)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候氏制碱法),其生产流程简明如图1: 请读识流程图并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上述流程中气体X的化学式是 ; (3)沉淀池中晶体转移至焙烧炉时用到操作①,操作①的名称是 。 (4)现有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22.3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一定质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②在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 ③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温度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性质:H2、O2、CH4都具有可燃性,都能用作燃料 B.组成:由碳元素与其它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构成: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无法用肉眼看到 D.变化规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分析】A、根据O2不具有可燃性分析; B、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或离子分析; D、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 【解答】解:A、O2不具有可燃性,有助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有机物中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或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化学反应要生成新物质,故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均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有机物的特征、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CaCO3CaO+H2O B.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HCl═MgCl2+H2O C.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 【分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是:反应是否发生,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的标注等. 【解答】解:A、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A错; B、该反应没有配平,故B错; C、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就是因为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的缘故,故C正确; 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D错。 故选:C。 【点评】判断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关键是反应是否能进行,再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要熟记这几个主要步骤. 3.在如图所示氯化钠溶液的蒸发实验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酒精燃烧 C.水变成水蒸气 D.氯化钠固体析出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氯化钠固体析出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钠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 B.钠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 【分析】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1,表示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为11,而不是中子数为11,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是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得到的,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钢铁厂会利用焦炭产生的还原性气体来炼铁,某同学用此原理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不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该实验应先通入一段时间验纯的CO后再加热 C.NaOH溶液可以检验气体产物 D.反应结束后,含有未反应的Fe2O3固体,可以采用加入盐酸的方法来提纯铁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本实验的缺陷是没有设计尾气处理装置,可将玻璃管改成尖嘴点燃或用气球收集,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实验应先通入一段时间验纯的CO后再加热,原因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无明显变化,不能检验气体产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结束后,含有未反应的Fe2O3固体,氧化铁、铁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能采用加入盐酸的方法来提纯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等)、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中甲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1 D.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据此分析各物质反应的质量比、反应的类型等。 【解答】解:由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A、由上述反应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A不正确; B、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B不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甲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1,故C正确; D、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12:(1×4):16=3:1:4,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问题的考查,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7.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由谷氨酸(化学式为C5H9NO4)转化而成的。下列关于谷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谷氨酸是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 B.谷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C.谷氨酸是有机物 D.谷氨酸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5:9 【分析】A、根据谷氨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谷氨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1个谷氨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谷氨酸是由谷氨酸分子构成的,1个谷氨酸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谷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谷氨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1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谷氨酸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5:9,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t1℃时,a、b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a、b两物质的溶液从t2℃降温至t1℃一定有晶体析出 D.在t2℃时,60ga物质与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60g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在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 C、a、b两物质的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从t2℃降温至t1℃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C错误; D、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60ga物质与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50g,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B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过量O2,点燃 C 分离氧化铁粉末和碳粉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D 鉴别(NH4)2SO4固体和Na2SO4固体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分析】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Na2SO4能与过量的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氧化铁粉末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碳粉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但无法分离出氧化铁,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NH4)2SO4固体能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Na2SO4固体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0.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 选项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①中的现象 A 紫色石蕊试液 浓氨水 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B 氢氧化钡溶液 浓硫酸 有白色沉淀 C 硫酸铜溶液 浓氨水 有蓝色沉淀 D 硝酸银溶液 浓盐酸 有白色沉淀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呈碱性进行分析; B.根据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 C.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呈碱性进行分析; D.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进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使溶液呈碱性,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A正确; B.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能使①中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故B错误;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进入硫酸铜溶液中,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C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进入①溶液中,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11.(8分)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少量铜、锌、硫等单质。现欲回收铜和锌,并对硫进行环保处理,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已知:加热的条件下,Zn、Cu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1)烟泥最初处理需要除油污,用洗涤剂除油污的过程中发生了 乳化 现象。步骤①产生的废气B中,一定含有的有害气体是 SO2 (填化学式)。环保处理最好釆用的试剂是 C (填字母序号)。 A、浓硫酸 B、食盐水 C、石灰乳 (2)写出步骤④中得到铜的化学方程式 Zn+CuSO4═Cu+ZnSO4 ,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置换 反应。 (3)步骤③和④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 过滤 。 (4)我国古代就制得了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也就是黄铜,它的硬度比纯铜 高 (填“高”或者“低”)。 (5)取少量的溶液C,往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没有 C (填字母序号)。 A、硫酸镁 B、硫酸锌 C、硫酸铜 D、硫酸铜和硫酸锌 【分析】(1)根据用洗涤剂除油污的过程中发生了乳化现象,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进行分析; (2)根据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进行分析; (3)根据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进行分析; (4)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其纯金属的硬度大进行分析; (5)根据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用洗涤剂除油污的过程中发生了乳化现象,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所以步骤①产生的废气B中,一定含有的有害气体是SO2,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所以环保处理最好釆用的试剂是石灰乳,故选:C; (2)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Cu+ZnSO4,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步骤③和④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过滤; (4)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其纯金属的硬度大,所以黄铜的硬度比纯铜高; (5)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锌,而不一定含有镁,锌可能被完全置换出来,也可能部分被置换出来,则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而可能含有硫酸锌,故选:C。 故答案为:(1)乳化,SO2,C; (2)Zn+CuSO4═Cu+ZnSO4 ,置换; (3)过滤; (4)高; (5)C。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2.(8分)请根据如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用AE组合制取氧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在气体收集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而不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具有 挥发性 。常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CO2═CaCO3↓+H2O 。 (3)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选 B ,收集装置选 E 。 (4)某些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 S气体。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2,需对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进行除杂,实验装置如2: 查阅资料:Ⅰ.H2S能与NaOH等碱溶液、CuSO4溶液反应。Ⅱ.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①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 D (填字母)。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CuSO4溶液 ②装置丙的作用是 吸收水蒸气 。 【分析】(1)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3)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及其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4)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 【解答】解:(1)用AE组合制取氧气,由于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应该是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在气体收集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故填:2KMnO4K2MnO4+MnO2+O2↑;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而不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常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故填:挥发性;Ca(OH)2+CO2═CaCO3↓+H2O。 (3)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选B,乙炔微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收集装置选E。 故填:B;E。 (4)① 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硫酸铜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故填:D。 ②装置丙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故填:吸收水蒸气。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3.(9分)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候氏制碱法),其生产流程简明如图1: 请读识流程图并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NH3+NaCl+H2O=NH4Cl+NaHCO3↓ ; (2)上述流程中气体X的化学式是 CO2 ; (3)沉淀池中晶体转移至焙烧炉时用到操作①,操作①的名称是 过滤 。 (4)现有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22.3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一定质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 NaCl、HCl (写化学式)。 ②在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 ③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温度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分析】(1)根据侯氏制碱法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回答气体X的化学式; (3)固液分离常用的操作方法为过滤; (4)①根据图象数据,分析溶质组成;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此题; ③根据A点时发生的化学反应,计算此时氯化钠的质量,然后计算溶质质量。 【解答】解:(1)侯氏制碱法是将氨气、二氧化碳通入饱和食盐水,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作为固体析出,然后过滤得到,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制得碳酸钠; 故答案为:CO2+NH3+NaCl+H2O=NH4Cl+NaHCO3↓。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为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CO2。 (3)经过操作①实现了固液分离,常用方法为过滤; 故答案为:过滤。 (4)①经过A点后溶液质量增加的速率加快,说明加入盐酸后溶液质量增加增多,而在A点之前,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气体,使质量增加较慢,所以A点之后不再有气体生成,此时盐酸过量,所以B点时是氯化钠和盐酸作为溶质; 故答案为:NaCl、HCl。 ②设碳酸钠质量为m,A点时消耗盐酸质量=100g×7.3%=7.3g,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m 7.3g m=10.6g; 故答案为:10.6g。 ③设A时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n,生成氯化钠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73 117 44 7.3g x n x=11.7g, n=4.4g,所以此时溶液总质量=22.3g+100g﹣4.4g=117.9g,氯化钠质量=11.7g+22.3g﹣10.6g=23.4g, 故答案为:23.4g。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