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教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教案1

‎ ‎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冷战”政策,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学生还应掌握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中期美国陷入侵越的泥潭,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战后,美苏从盟友关系转变为敌对关系,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对峙。美国、苏联两国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注意对学生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美苏在争霸的过程中互有攻守,两国的国力和彼此关系的变化,影响到双方争霸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特点。‎ ‎4.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是。‎ ‎5.难点: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 教学设计思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苏一跃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在战争中后期以及战争结束后的一系列会议上,以及会议上作出的决议上,由于各自意识形态上的差异,美苏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各方面展开了争夺。战争一结束,两个大国就开始了它们争霸的脚步,美国以及由它支持发展的西欧国家,为了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所谓的“冷战”政策。而苏联也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在国际舞台上也开始了与美国的争霸,直到最后,苏联的解体,两极争霸局面才结束。‎ ‎1.学习本课前,复习回顾二战的有关内容,回忆美国、苏联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内容。‎ ‎2.学习“冷战”政策时,要注意思考美国为什么会提出“冷战”政策?可以分小组讨论,也可教师先简要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方面的情况,由学生归纳回答(如①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③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3.归纳“冷战”政策的表现,进而思考“冷战”对当时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图上,指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用不同的色彩或阴影标出。‎ ‎5.全课上完后,教师可提问:“美苏争霸有几个阶段?”由学生解答这个问题后,继续思考“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在阅读课文的同时,你能整理出每个阶段双方的领导人吗?(此表可由学生课后填写)‎ 阶段 时间 特点 美国领导人 苏联领导人 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 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 肯尼迪 赫鲁晓夫 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 第三阶段 ‎80年代 美国采取强硬态度,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同意有限缓和 里根 戈尔巴乔夫 ‎6.本课中,有一些地方涉及了中国历史,你能叙述一二吗?‎ ‎1950~1953‎ 6‎ ‎ ‎ 年的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战争以美国的失败告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1月1日,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比较分析法、直观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练习巩固法等。‎ ‎2.学法选择:对比分析法、观察法、讨论法、史料解析法、练习巩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史料,以及网上资料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比一战持续的时间长了许多,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 ‎(讲述)英法等国一开始奉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贪欲的不断扩张,所以在战争一开始的时候,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嚣张,而其他国家却连连败退,以至于法国这样的大国都沦落在法西斯的铁蹄之下。可是最后,反法西斯国家还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回答)‎ ‎(讲述)反法西斯国家联盟的建立,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西线配合苏军对德作战;1945年4月双方在易北河会师。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苏联控制的领土。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一个英国人的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战争结束以后,美苏之间的关系演变。‎ ‎【讲述新课】‎ 一、冷战政策 ‎1.美苏对峙 ‎(讲述)二战结束以后,美苏一跃成为世界上的大国,英法却由于受到战争的摧残而衰败下去,但是美苏之间却由于各自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而使得两个国家之间矛盾很大,由于法西斯这个大家共同的敌人随着战争的结束而消失,他们之间的矛盾就一下子凸现出来。各自都想用自己的意识形态去征服对方,称霸世界,从而导致了美苏对峙的开始。美国为了遏制它视为大敌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了一种什么政策?‎ ‎(回答)‎ ‎(讲述)这种“冷战”政策,是什么含义呢?是不是还有相对应的“热战”呢?‎ ‎(学生讨论,回答)‎ ‎(讲述)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制”共产主义。“冷战”政策的本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而“热战”就是指美国为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而开展的一系列武装战争。‎ ‎2.“冷战”政策的表现 ‎(讲述)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回答)‎ ‎(出示人物图片,讲述)杜鲁门是接替罗斯福上台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政府上台后,改变以往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政策,认为强大的苏联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强调要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1946年3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美苏冷战的信号,他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表示要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它公开打出了反共、反苏的旗号,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讲述)“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 6‎ ‎ ‎ 政策在政治领域里的表现,那么在经济领域里,“冷战”政策又有什么表现呢?‎ ‎(回答)‎ ‎(讲述)‎ ‎(出示人物图片,讲述)马歇尔是美国的一位战略家和军事家,他提出了一项旨在援助西方的计划。“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也叫欧洲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的最初对象是欧洲国家,后来为苏联、东欧各国所拒绝和抵制。这项计划的实施,有什么作用呢?‎ ‎(讲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是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 政治上、经济上的“冷战”政策,我们都已经了解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军事方面,“冷战”政策体现在什么方面。‎ ‎(回答)‎ ‎(讲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呢?都有哪些国家参与?‎ ‎(回答)‎ ‎(出示图片,讲述)1949年5月,美、加、英、法、比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军事上实现了战略同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出现,对当时的世界局势有什么影响?‎ ‎(回答)‎ ‎(讲述)北约的成立标志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材料“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正说明了这一点。‎ ‎3.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讲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美国杜鲁门政府攻势咄咄逼人。这时的另外一个超级大国——苏联,也是不甘示弱的,它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也作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它做出了什么应对措施?‎ ‎(回答)‎ ‎(出示地图,讲述)社会主义的苏联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需要,先后建立“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这两个组织建立的目的具体是针对“冷战”政策中的什么措施而建立的呢?‎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 ‎(讲述)针对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1949年1月,苏联与5个东欧国家在莫斯科建立了“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加强了与东欧各国的经济合作。‎ 针对“北约”的建立,苏联也组织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约”。1955年5月5日,西方不顾苏联的抗议,批准了联邦德国参加“北约”组织的“巴黎协定”。因此,苏联在5月14日同东欧各国在华沙召开会议,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同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从此,苏联东欧各国形成了正式的军事集团。华约建立以后,使得当时的世界局势出现了什么样的一种状况?‎ ‎(讨论回答)‎ ‎(讲述)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与斗争,这种对峙与斗争贯穿于整个50年代,双方矛盾日益尖锐。这种对峙有哪些表现?‎ ‎(回答)‎ ‎(讲述)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是两大阵营斗争的集中表现。朝鲜战争是美国在二战后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它以朝中人民的胜利和美国的失败告终,美国被迫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它显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意志和巨大力量。60年代,越南战争也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和较量。‎ 二、美苏争霸 ‎1.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 ‎(讲述)美苏争霸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呢?‎ ‎(回答)‎ 6‎ ‎ ‎ ‎(出示漫画图片,讲述)美国实行了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致起来对抗社会主义国家,而在二战中成长起来的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不甘示弱,联合起来与资本主义国家抗衡。而在战后,苏联也成为了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通过“四五”计划,苏联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工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实力得到迅猛发展。1953年赫鲁晓夫担任苏联的领导人,他逐步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政策,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5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格局逐渐形成。‎ ‎2.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 ‎(讲述)美苏争霸的过程是分阶段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很明显的阶段特征,在每一个阶段美苏所处的攻守位置都是不同的。美苏争霸共分几个阶段呢?‎ ‎(回答)‎ ‎(讲述)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美苏争霸的阶段特征是什么样的呢?‎ ‎(回答)‎ ‎(讲述)美苏关系既有缓和,又有紧张的一面。那么缓和的表现都有什么?紧张的表现又有什么呢?‎ ‎(回答)‎ ‎(出示有关图片,视频,讲述)在缓和方面,突出的事件有:签订对奥地利和约,结束四大国(苏、美、英、法)对奥地利的占领;苏联与联邦德国建立了大使级的外交关系;1959年,赫鲁晓夫应邀访美,与艾森豪威尔进行了戴维营会谈,美国承认美苏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紧张方面,突出的事实有: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是如何解决的呢?‎ ‎(回答)‎ ‎(讲述)古巴导弹危机事件的解决,是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和轰炸机后才逐渐平息的,这说明了什么?‎ ‎(回答)‎ ‎(讲述)说明这一阶段的争霸中,美国占据优势,处于上风。同时也表明,苏联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争霸。这一事件后,苏联决心全力发展核武器,导致了两国新的激烈争夺。‎ ‎3.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 ‎(讲述)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了高潮。这个阶段,美苏争霸有什么明显的阶段特征?‎ ‎(回答)‎ ‎(讲述)苏攻美守的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回答)‎ ‎(讲述)这一阶段,随着两国实力的变化,双方进行了战略的调整。美国经济地位严重下降,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侵越战争使美国耗费上千亿美元,美国国内的政局动荡不安,美国陷入了侵越战争的泥潭。1969年,尼克松任美国总统,为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对外战略上实行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兵;70年代,美国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此时,苏联的实力得到迅猛的发展,虽然就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苏联与美国相差较大,但是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能够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军事工业。例如,1978年,苏联的军费开支达1 250亿美元,比美国高20%,居世界之首。苏联不仅建成一支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还拥有数量多于美国的洲际导弹。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苏联在中东、非洲、南亚次大陆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活动,特别是1979年12月出兵对阿富汗的占领,标志苏联的霸权政策发展到顶点。‎ ‎4.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 ‎(讲述)随着时间的发展,美苏争霸局面的持续,两个国家在这种争霸局面中,各自的国情不断的变化,美苏争霸进入了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美苏争霸有什么明显的阶段特征?‎ ‎(回答)‎ ‎(讲述)此时的苏联已经不是70年代时候的苏联了,所以出现了美攻苏守的局面。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 6‎ ‎ ‎ ‎(讲述)苏联由于长期与美国争霸,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从70年代中期起,苏联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加剧。到80年代,苏联丧失对外扩张的猛烈势头。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军控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苏联主动裁军,并同美国签署了消除部署在欧洲的中程弹道导弹条约。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并实行了中苏关系正常化。1981年,里根任美国总统,对苏联采取强硬的态度。鉴于70年代苏联已经在核武器的数量上赶上了美国,里根实行了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用来拖垮力量相对较弱的苏联。1983年,里根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美国由于大规模的扩军备战,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同时它受到来自西欧和日本的激烈竞争。从70年代中期起,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因此,美国也有所缓和。‎ 这种争霸局面一直持续到什么时候?‎ ‎(回答)‎ ‎(讲述)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两极格局的出现使得当时的世界局势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局势下,两个超级大国总是剑拔弩张;但同时两个超级大国互相牵制,也使得世界局势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但随着苏联的解体,这种格局也就消失了。‎ ‎(全课上完后,提问)美苏争霸有几个阶段?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在阅读课文的同时,你能整理出每个阶段双方的领导人吗?‎ 阶段 时间 特点 美国领导人 苏联领导人 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 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 肯尼迪 赫鲁晓夫 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 第三阶段 ‎80年代 美国采取强硬态度,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同意有限缓和 里根 戈尔巴乔夫 ‎【课堂小结】‎ 战争一结束,两个大国就开始了它们争霸的脚步,美国以及由它支持发展的西欧国家,为了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所谓的“冷战”政策。而苏联也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在国际舞台上也开始了与美国的争霸,直到最后,苏联的解体,两极争霸局面才结束。‎ ‎①教师要引导学生概括“冷战”政策的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②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实力的消长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走向,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 ‎【活动于探究】‎ ‎1.甲: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乙: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首先,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 其次,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 最后,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2.讨论: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方法:可以先与家长一起探讨,然后再与同学互相交流。‎ ‎(1)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如:科索沃战争、美伊战争。‎ ‎(2)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旗帜,粗暴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例如,美国多次发表了《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 ‎ 6‎ ‎ ‎ ‎(3)由于美国长期实施霸权主义,导致了恐怖主义的泛滥。最为典型的事件是“9·11事件”。‎ ‎3.本课中,有一些地方涉及了中国历史,你能叙述一二吗?‎ ‎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战争以美国的失败告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1月1日,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板书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一、冷战政策 ‎1.美苏对峙的原因 ‎2.“冷战”政策的表现 ‎3.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二、美苏争霸 ‎1.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 ‎2.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 ‎3.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 ‎4.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