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短诗五首》导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短诗五首》导学案

‎3《短诗五首》 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 能够把握诗歌节奏, 感受诗歌韵律美。‎ ‎2. 结合诗歌背景, 能够理解诗歌内容, 品味诗歌语言。‎ ‎3. 能够体会诗歌情思、 哲理。‎ ‎【教学过程】‎ 月 夜——沈尹默 一. 新课导入 ‎1918 年 1 月,《新青年》 首次发表白话诗九首, 开创了中国新诗的先河。 沈尹默作为北大 名教授, 他发表的这首《月 夜》 便是其中之一。 一定程度上, 正是因为这首诗的存在, 中国首 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地位如此之 高, 它到底具有怎么样的魅力呢?‎ 二. 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1971), 原名君默, 杰出的学者、 诗人、 书法家。“五四” 运动时期,‎ 作为北大名教授, 和鲁迅、 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 杂志, 代表作《月 夜》《落叶》《三 弦》 等。‎ 三. 背景资料 ‎1917 年, 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 最混乱的年代, 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 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新诗诞生了。 新诗之“新” 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 即思想的现 代性。 追求“科学” 与“民主”, 人的个体的觉醒, 思想解放、 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 遍追求。‎ 概而言之, 国人有了主体意识。 我国传统诗歌中, 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 的 12‎ ‎(除了屈原), 只有在新诗中, “我” 才大量出现, 例如这首《月 夜》。 因此《月 夜》 便不仅是 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 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四. 细读感悟 ‎1. 读出节奏; 感受意蕴。‎ ‎2.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 夜图景,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 光明明的照着。霜风寒月 的冬夜中, 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 并排站立着, 充满了美的意蕴。‎ ‎3. 如何理解“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 光明明的照着”。‎ 表面上写的是一个冬夜, 环境是萧森的, 人物是孤独的。 实则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 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注: 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 看似是纪实, 实则运用象征的手法, 蕴含深沉的情感和思绪。 )‎ ‎4. 诗中“树” 有什么象征意义? “我” 和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 怎样的精神?‎ 要点: “树” 象征着古老的观念, 传统、 稳健、 根基深厚、 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 是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 是挣脱、 是倔强、 也是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 精神。‎ ‎5. 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在严寒下不妥协, 在孤独中不退缩, 这首诗表现了“五四” 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 独立自由、 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一.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 现代著名诗人。 出版第一本诗集中《雨巷》 传诵一时, 因此而 有“雨巷诗人” 之誉。 1941 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 12‎ ‎ 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 ‎《等待》 等著名诗篇。‎ 相关介绍: 【萧红】(1911-1942), 原名张迺莹, 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 家。 1932 年开始文学创作, 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 1935 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晚 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二. 整体感知 ‎1. 读出节奏; 体会情感。‎ ‎2. 初读本诗你有怎样的感受?‎ 此诗题作“口占”, 似乎是诗人在墓地即目所见, 出口成章, 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酝酿。‎ 看过诗题, 再读诗篇本身, 短短四行, 既无沉痛的语言, 也不见泪水的痕迹, 给人的印象并不 强烈。‎ ‎【背景链接】‎ 萧红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 她因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 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 的友人戴望舒来说, 是一个极大的刺激, 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 戴望舒“他们多方设 法, 托日本《朝日新闻》 的一位记者, 弄到一张证明, 几个朋友, 搞到一辆板车, 自己拉着,‎ 走了六、 七个小时, 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理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 的木 签。” 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 而身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 凄楚。‎ 死者是如此, 活者也是如此。 戴望舒曾因宣传抗日而被日本宪兵投人监狱, 受尽了折磨。‎ 出狱以后, 原先在香港宣传抗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经过党组织的帮助, 早已纷纷离港潜返内 地, 戴望舒孤身一人, 只好苦苦地、 寂寞地等待、 等待„„过了很多年, 诗人才得以前来凭吊 萧红。‎ ‎【细读感悟】‎ ‎1. 结合诗歌背景, 你从“走了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中体会到了什么?‎ 12‎ ‎“六小时” 强调时间之长, “长途” 强调距离之远, “寂寞” 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 感受, 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 作者跋山涉水凭吊萧红墓, 可见诗人对已故者友谊 的深厚和诚挚。‎ ‎2. 如何理解“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不说“墓畔” 而说“头边”, 蕴藏着诗人痛惜萧红的早逝, 希望她仍然活着, 幻想她只不 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3. 如何理解“我等待着, 长夜漫漫” 和“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长夜漫漫”, 写出这种“等待” 的漫长、 痛苦、 难以忍受, 也隐喻萧红的生命, 正是在 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 窒息的。“长夜漫漫”, 写出这种“等待” 的漫长、 痛苦、 难以忍受, 也 隐喻萧红的生命, 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 窒息的。‎ 断章——卞之琳 一. 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2000), 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 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 之一)、 文 学评论家、 翻译家。 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 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二. 背景介绍 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 写于 1935 年 10 月 , 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 据诗人自己说,‎ 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 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 自成一篇。 不料这首 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 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三. 细读感悟 ‎1. 读出节奏; 感受意蕴。‎ ‎2. 这首诗由哪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 ‎“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 ”“窗子”。‎ 12‎ ‎3. 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 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 这四个 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因为“看风景” 这个动作产 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 “明月 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在“装饰” 这一点上又产生 了联系。‎ 看到的风景, 进入梦里, 将四个画面交叠在一起。 那桥、 那水、 那楼、 那船、 那柳„„那 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 轻柔、 迷蒙、 缥缈的如织月 色之中显得是那么神秘, 那么 奇妙, 那么甜蜜, 那么惬意, 充溢着奇幻色彩、 荡漾着温馨情调。‎ ‎4. 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 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人可以看风景, 也可以成为风景; 明月 可以装饰你的窗子, 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 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5. 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 互相依存, 息息相关。 人与人之间、 物与物之间, 不论自觉与 不自觉, 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风雨吟——芦 荻 一. 作者简介 ‎【芦荻】 1912 年生, 现代诗人。 原名陈培迪, 生于广东南海。 曾与人合编刊物。 1956 年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后任暨南大学教授。 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芦荻诗选》 等, 亦有诗 歌理论、 鉴赏文章和著作行世。‎ 二. 细读感悟 ‎1. 读出节奏; 体会内涵。‎ ‎2. 开头两句“卷” 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卷” 这个动词极为生动, 突出风雨气势之猛烈、 磅礴, 描绘出了此时“大地”‎ 12‎ ‎ 的动荡、‎ 不安和被裹挟的状态, 自然的将大地与大海联系起来。‎ ‎3. 诗中的“风雨” 有哪些含义?‎ 不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 对于“我” 这样一个“年轻” 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 手” 来说, 也象征着“人生” 的坎坷与磨难。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 当时中国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风雨” 更深层次的涵义是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4. 如何理解“年轻舵手的心” ?‎ ‎“我” 面对苦难中的祖国, 就像年轻而缺乏阅历、 经验的舵手一样, 忧思满怀, 不知道如 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对中国社会前途、 民族命运的感到忧虑的同时也激发了“我” 敢于乘风破 浪的强烈责任感、 使命感。‎ 统一————聂鲁达 一. 作者简介 ‎【聂鲁达】 智利著名诗人。 13 岁开始发表诗作, 1923 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 1924‎ 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 自此登上智利诗坛。 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 一个是政治, 另一个是爱情。‎ 二. 细读感悟 ‎1. 读出节奏; 体会哲理。‎ ‎2. 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 这个思想的?‎ 明确: 所有的叶与一片叶, 所有的花与一片花, 所有的树与一棵树, 都是多对一的关系。‎ ‎“多” 和“一” 本是对立的关系, 但作者在此用“是” 将其等同起来, 用对立物表现统一的思 想。‎ ‎3. 如何理解“繁多是个谎言” ?‎ 明确: 作者先写到了花, 又写到了叶, 然而花、 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 它们的 12‎ 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 而果实的本质有是生命的传递。 因此繁多是生物存在的表象, 他们的本 质都是统一的。‎ ‎4. 有人说: “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 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就能对所有叶有所认识”‎ 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 认同, 将零散的事物化整为统一, 通过事物现象归结事物的本质, 从而达到更清楚 的认识, 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不认同, 从事物的独特性方面阐述, 言之成理即可)‎ ‎【艺术特色】‎ 从这五首短诗中举例说说新诗的“新” 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在形式上: 不拘平仄, 不拘长短, 没有字数规定; 在韵律上, 押韵比较松散, 没有严格 规定, 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 如《风雨》 中的“来”“海”“怀” 等。‎ ‎②在语言上: 以白话写诗, 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 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 法, 并吸收国外新语法, 如“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霜风呼呼的吹着” 等, 语言散文化。‎ ‎③观念上: 追求个性与独立, 强调作者主体性情、 情感与见解。‎ ‎3《短诗五首》 导学案(学生版)‎ ‎【学习目标】‎ ‎1. 能够把握诗歌节奏, 感受诗歌韵律美。‎ ‎2. 结合诗歌背景, 能够理解诗歌内容, 品味诗歌语言。‎ ‎3. 能够体会诗歌情思、 哲理。‎ ‎【教学过程】‎ 月 夜——沈尹默 一. 新课导入 ‎1918 年 1 月,《新青年》 首次发表白话诗九首, 开创了中国新诗的先河。‎ 12‎ ‎ 沈尹默作为北大 名教授, 他发表的这首《月 夜》 便是其中之一。 一定程度上, 正是因为这首诗的存在, 中国首 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地位如此之 高, 它到底具有怎么样的魅力呢?‎ 二. 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1971), 原名君默, 杰出的学者、 诗人、 书法家。“五四” 运动时期,‎ 作为北大名教授, 和鲁迅、 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 杂志, 代表作《月 夜》《落叶》《三 弦》 等。‎ 三. 背景资料 ‎1917 年, 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 最混乱的年代, 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 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新诗诞生了。 新诗之“新” 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 即思想的现 代性。 追求“科学” 与“民主”, 人的个体的觉醒, 思想解放、 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 遍追求。‎ 概而言之, 国人有了主体意识。 我国传统诗歌中, 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 的 ‎(除了屈原), 只有在新诗中, “我” 才大量出现, 例如这首《月 夜》。 因此《月 夜》 便不仅是 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 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四. 细读感悟 ‎1. 读出节奏; 感受意蕴。‎ ‎2.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 夜图景,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 ‎3. 如何理解“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 光明明的照着”。‎ 12‎ ‎4. 诗中“树” 有什么象征意义? “我” 和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 怎样的精神?‎ ‎5. 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一.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 现代著名诗人。 出版第一本诗集中《雨巷》 传诵一时, 因此而 有“雨巷诗人” 之誉。 1941 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 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 ‎《等待》 等著名诗篇。‎ 相关介绍: 【萧红】(1911-1942), 原名张迺莹, 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 家。 1932 年开始文学创作, 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 1935 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晚 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二. 整体感知 ‎1. 读出节奏; 体会情感。‎ ‎2. 初读本诗你有怎样的感受?‎ ‎【背景链接】‎ 萧红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 她因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 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 的友人戴望舒来说, 是一个极大的刺激, 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 戴望舒“他们多方设 法, 托日本《朝日新闻》 的一位记者, 弄到一张证明, 几个朋友, 搞到一辆板车, 自己拉着,‎ 走了六、 七个小时, 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理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 的木 签。” 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 而身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 凄楚。‎ 12‎ 死者是如此, 活者也是如此。 戴望舒曾因宣传抗日而被日本宪兵投人监狱, 受尽了折磨。‎ 出狱以后, 原先在香港宣传抗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经过党组织的帮助, 早已纷纷离港潜返内 地, 戴望舒孤身一人, 只好苦苦地、 寂寞地等待、 等待„„过了很多年, 诗人才得以前来凭吊 萧红。‎ ‎【细读感悟】‎ ‎1. 结合诗歌背景, 你从“走了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中体会到了什么?‎ ‎2. 如何理解“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3. 如何理解“我等待着, 长夜漫漫” 和“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断章——卞之琳 一. 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2000), 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 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 之一)、 文 学评论家、 翻译家。 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 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二. 背景介绍 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 写于 1935 年 10 月 , 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 据诗人自己说,‎ 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 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 自成一篇。 不料这首 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 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三. 细读感悟 ‎1. 读出节奏; 感受意蕴。‎ ‎2. 这首诗由哪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 12‎ ‎3. 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 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 这四个 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 ‎4. 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 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5. 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风雨吟——芦 荻 一. 作者简介 ‎【芦荻】 1912 年生, 现代诗人。 原名陈培迪, 生于广东南海。 曾与人合编刊物。 1956 年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后任暨南大学教授。 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芦荻诗选》 等, 亦有诗 歌理论、 鉴赏文章和著作行世。‎ 二. 细读感悟 ‎1. 读出节奏; 体会内涵。‎ ‎2. 开头两句“卷” 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3. 诗中的“风雨” 有哪些含义?‎ ‎4. 如何理解“年轻舵手的心” ?‎ 统一————聂鲁达 一. 作者简介 ‎【聂鲁达】 智利著名诗人。 13 岁开始发表诗作, 1923 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 1924‎ 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 自此登上智利诗坛。 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 12‎ 一个是政治, 另一个是爱情。‎ 二. 细读感悟 ‎1. 读出节奏; 体会哲理。‎ ‎2. 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 这个思想的?‎ ‎3. 如何理解“繁多是个谎言” ?‎ ‎4. 有人说: “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 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就能对所有叶有所认识”‎ 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说说你的看法。‎ ‎【艺术特色】‎ 从这五首短诗中举例说说新诗的“新” 体现在哪些方面?‎ 1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