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试期末卷及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试期末卷及解析

九年级上语文试卷及解析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行路难(其一)》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 。” (5)把李商隐的《无题》默写完整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 mì jué ( )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发 出来的便是敬。 (2)我也 duān xiáng( )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离不开他 手里的活儿。 (3)他们在 qián pū hòu jì( )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 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4)“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 gēn shēn dì gù (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经典咏流传》将诗词和音乐相融合,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美的韵律相得益彰....,让传统文化 在古今现实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B. 这次期末考,赵林获得第一名,成了班里这一时期的风流人物....。 C. 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 昨夜一场大雪,早上出门一看,天晴了,好一派红妆素裹....的绚丽景象。 4.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用手机微信付款的方式,普遍得到了广大年轻消费者的欢迎。 (修改:把“普遍”调至“欢迎”前) B. “低头族”是指在公交车、餐桌等场合低着头,专注于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而对身边的世界 漠不关心。 (修改:在句末加上“的人群”) C. 在演员们的出色表演中,精彩地再现了传统经典,让专家、评委们惊喜不已。 (修改:删除“让”字) D. 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 (修改:改“水平”为“兴趣”或改“培养”为“提高”)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围棋是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体现 了汉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被人们形象比喻为 黑笔世界,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棋戏。由于围棋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有发展智力, 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思想意识的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 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 30 字。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围棋”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阅读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前人之述备.矣 (3)春和景.明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而描写 景象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 B. 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反对的“以 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态度。 C. 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其自然, 抒 发了强烈的悲喜之情。 D. 文中运用大量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结构相同, 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百诗先生 百诗先生为国朝经学大师,记诵精博,而其天质实奇钝。幼受书,读百遍,始略上口。性又善 病,母禁之读,遂暗记不复出声。如是者十年。一日,自觉豁然,再观旧所研究本,了无疑滞,盖 积苦精力之应也。世之以下愚自诿或托词因病废学者观于先生愧可知已。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其天质实奇.钝/奇.山异水 B. 始略.上口/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C. 自觉豁.然/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D. 再观.旧所研究本/无从致书以观. 10.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世 之 以 下 愚 自 诿 或 托 词 因 病 废 学 者 观 于 先 生 愧 可 知 已 11. 根据选文,概括百诗先生“记诵精博”的原因。 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 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 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 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 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 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 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 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 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 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 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 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 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 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 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 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 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 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 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 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 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 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12.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通过父与子不同心境下寻找手表的故事,引出文章遇事需要涵养静气而非苦恼抱怨的中 心论点,同时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第②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 精微,察万物之规律的论点。 C. 本文先用一个故事引出论点,再从三个方面论证静心功夫从何而来,最后引用古人的话得出结 论——“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D. 第⑤段列举了几个读书养性的例子,形成排比,告诉我们“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的道 理。 13. 下列与第②段中的“静心功夫”含义不符合的一项是( )。 A. 董仲舒严于自律,三年不窥园,潜心向学,学业精进,终成大儒。 B. 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面对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临危不乱,镇定地指 挥,从容应对,以少胜多,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定和平。 C. 现代作家路遥克服饮食的匮乏,生活用品的不足,在艰苦的环境中耕耘着精神家园,创作出《平 凡的世界》。 D. 陶渊明好读书,心有静气,在纷繁世事中能认清自己内心的需要,才能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 自己的“旧林”。 14. 阅读全文,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坑 ①他下了摩托车,蹲下身子久久盯着柏油路面上的那个坑,底部残留着碎石子和前夜下的雨水, 坑像被一口撕咬下来似的,他的心隐隐作痛,不觉皱缩着眉头,直到对面的村口传来突突的马达声, 他才跨上摩托车,逃一般的飞驰而去。 ②怎么到现在才回来?指望你把花生种下,天天都这样。妻扛着锄头从暮色里走了出来,一脸 不高兴地问。 ③他把摩托车上的电钻、工具包拿下,脸偏到一边去躲开妻的目光,自顾往家里走,丢下一句 道:“不都到现在回,你以为打工想几点就几点?” ④“咦!你长脾气了!”妻在身后盯着他说,他的后背冷飕飕的。 ⑤酒也不喝了,变了你!吃晚饭的时候,妻把一口饭塞到嘴里,怀疑地盯着桌上的一瓶啤酒, 还是忍不住说。头顶上是一只晕黄的白炽灯,他把自己的脸藏在碗里,瓮声瓮气道:“饭都堵不住 嘴吗?吃饭。” ⑥肯定有问题!妻断言道,像一个义正言辞的法官。 ⑦他哆嗦了一下,把饭碗往桌上一顿,额头上出现了细密的汗珠,梗着脖子道:“烦不烦?吃 个饭也不安神,你到底想怎样?” ⑧如果妻再逼问,他恐怕就会完全交代了,可是妻没有,客厅里传来碗筷碰触的拾掇声,他把 自己隐匿在了卧室的黑影里,一动不动,大气也不敢出一下。 ⑨昨晚,他帮一个住户安装好最后的一盏电灯后,天已经黑了。住户热情地邀他喝一杯,他也 只喝了一杯啤酒,就往回赶。他的家在农村,距离城里有十多公里路,每天他都这样骑着摩托车往 返于城里和农村。天上下着小雨,当路过有坑的那条路时,他心里清楚,刻意避让着,但还是碾了 进去,车轮一偏,自己就被摔了出去,也带倒了路旁的一个黑影,黑影倒在地上“哎哟!哎哟!” 呻吟着,他魂都散了,跌跌撞撞地爬起来,扶起车子,就一路急驶而去。 ⑩卧室的灯突然被点亮,像一只蚊虫叮在眼皮上,他咬牙一动不敢动,担心眼睛轻微地眨动, 秘密就会炸开,被暴露在灯光下,又喷泉般涌了出来。 ⑪ 第二天清早,他红肿着眼骑车出门了,在小店门口买了营养品,骑到了那个坑的路口,他 没有再笔直往城里的方向骑,拐向了村口的路。一家小超市坐落在村路上,一个老太太正端着一碗 稀饭坐在门前喝着,他径直走了进去,掏钱买了一包烟,问:“老板,前天这前面的省道上是不是 发生了一起事故?”店主摇摇头说:“没听讲啊!”“前天晚上,八点多。”他提示道。店主就朝 外叫道:“李婶,你听没听说前天晚上前面发生了一起事故?” ⑫ 李婶进来说“:什么?哦!好像张木匠前天夜里被人撞了一下,那人跑了”“张木匠人呢? 严不严重?”他涨红着脸问。“那我就不知道了,老头子昨天才被儿子接走了,好像到武汉儿子那 去了。” ⑬ 他眼神垂到脚面上,半天抬起说:“你有没有他的联系方式?我是水电工,他要我昨天过 来修电路的,拜托。”害怕他们怀疑,又补充。店主犹疑地还是瞄了他一眼,拿出手机,翻看着报 了一组号码。 ⑭ 他走了出来,面前是一大片广阔绿油油的田地,有暖风拂动,他拨通了张木匠的电话:“喂! 您好!你是张木匠吗?”一个苍老的声音说:“你是谁?” ⑮ “我是——”他试探地说。 ⑯ 突然电话里就传出一个年轻人的声音:“是谁?爸,陌生号码,骗子,挂了!” ⑰ 电话就响起了一连串嘟嘟声,像是水煮沸,他被热水煎熬着,脸寡白着。他痛恨自己,鼓 起勇气再拨通电话,一连串说:“我就是前天晚上撞了你的人。” ⑱ “什么?没事,只是破了一点皮。”对方哈哈一笑。“嗯!”就像是一块石头掉进水里, 他喃喃道。 ⑲ 他买了水泥,骑着车带了黄沙,停在了坑旁,拌好,就填在了坑里,等坑被磨平,他才直 起腰,撕裂的伤口也被填上,远处,如镜面般湛蓝的天空平展展地延伸着。 15. 根据文章内容,按要求填空。 情节发展 过坑带倒路人 妻子逼问 询问店主 致电坦白 “他”的心 理 (1) (2) (3) (4) 16. 按要求赏析下列词句 (1)他哆嗦..了一下,把饭碗往桌上一顿.,额头上出现了细密的汗珠,梗着..脖子道。(品味加点词 语的表达效果) (2)电话就响起了一连串嘟嘟声,像是水煮沸,他被热水煎熬着,脸寡白着。(从修辞手法的角 度赏析句子) 17. 第⑨段运用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18. 小说以“坑”为标题有何作用?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在世,我们在乎很多东西,比如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师友;再如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成果;又 如我们的人格,我们的道德操守,我们的价值取向;还如我们的家乡,我们的民族…… 请以《我在乎 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 600 字;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李逵也不回话,抡过竹篙,却望那人便打。那人抢入去,早夺了竹篙,李逵便一把揪住那人头 发,那人便奔他下三面,要跌李逵。怎敌得李逵水牛般气力?直推将开去,不能够拢身,那人便望 肋下擢得几拳,李逵那里着在意里?那人又飞起脚来踢,被李逵直把头按将下去,提起铁锤般大小 拳头,去那人脊梁上擂鼓也似打…… 那人便把船略拢来凑在岸边,一手把竹篙点定了船,口里大骂着。李逵也骂道:“好汉便上岸 来!”那人把竹篙去李逵腿上便搠;撩拨得李逵火起,托地跳在船上。说时迟,那时快;那人只要诱得 李逵上船,便把竹篙望岸边一点,只脚一蹬,那只渔船,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李逵虽然也识得水,苦 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那人更不叫骂,撇了竹篙,叫声“你来!今番和你定要见个输嬴!”便把李逵 搭膊拿住,口里说道:“且不和你打,先教你些水!”两只脚把船只一晃,船底朝天,英雄落水两个好 汉扑通地都翻筋斗撞下江里去…… 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李逵提奖起来,又淹将下去。 20. 在陆地上,“浪里白条”斗不过李逵,但到了水里,李逵却占不到便宜。“浪里白条”的特长 即是水性好。在书中还有许多身怀绝技之人,试举三例。 21. 联系原著,说说两人打斗的原因。 22. 李逵是《水浒传》里塑造的个性鲜明的人物,结合原著,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九年级语文试卷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行路难(其一)》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 。” (5)把李商隐的《无题》默写完整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 (2)人有悲欢离合 (3). (3)沉舟侧畔千 帆过, (4). 病树前头万木春 (5). (4)长风破浪会有时, (6). 直挂云帆济沧海 (7). (5)春蚕到死丝方尽, (8). 蜡炬成灰泪始干。 (9). 蓬山此去无多路, (10). 青鸟殷勤 为探看 【解析】 【详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 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 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 “寓”“沧”“蓬”等字词的书写。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 mì jué ( )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发 出来的便是敬。 (2)我也 duān xiáng( )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离不开他 手里的活儿。 (3)他们在 qián pū hòu jì( )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 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4)“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 gēn shēn dì gù ( )。 【答案】 (1). (1)秘诀 (2). (2)端详 (3). (3)前仆后继 (4). (4)根深蒂固 【解析】 【详解】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个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如 “秘诀”“端详”考的是双音节词语;“前仆后继”“根深蒂固”考的是成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 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 旁辨形。如“秘诀”等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经典咏流传》将诗词和音乐相融合,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美的韵律相得益彰....,让传统文化 在古今现实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B. 这次期末考,赵林获得第一名,成了班里这一时期的风流人物....。 C. 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 昨夜一场大雪,早上出门一看,天晴了,好一派红妆素裹....的绚丽景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B 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风流人物”一般对一个时代影响较大的人物,此处不合语 境。 4.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用手机微信付款的方式,普遍得到了广大年轻消费者的欢迎。 (修改:把“普遍”调至“欢迎”前) B. “低头族”是指在公交车、餐桌等场合低着头,专注于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而对身边的世界 漠不关心。 (修改:在句末加上“的人群”) C. 在演员们的出色表演中,精彩地再现了传统经典,让专家、评委们惊喜不已。 (修改:删除“让”字) D. 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 (修改:改“水平”为“兴趣”或改“培养”为“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C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此句应该是残缺主语。删去“在”和“中”即可。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 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 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 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围棋是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体现 了汉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被人们形象比喻为 黑笔世界,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棋戏。由于围棋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有发展智力, 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思想意识的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 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 30 字。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围棋”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答案】(1)示例一:围棋是源于中国,以黑白棋子对弈的历史悠久的棋戏。 示例二:围棋是以黑白棋子对弈的能体现汉民族智慧的古老文化竞技活动。 (2)示例一:围棋之为物,天圆地方法天地,黑白二色象阴阳。 示例二:围棋如一位智者,从远古走来,走过了数千年的岁月,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人。 【解析】 【详解】(1)用一句话概括语段,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要做到读懂原文,答题时内容无 损原意,不能丢掉语段中重要的信息;抓住关键词语;语言简洁明快;言简意赅。如可提取“围棋 起源于中国”“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等句分析整理,即可得出答 案。注意,必须以“围棋”作为陈述的主体。(2)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围棋”, 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使用自己最熟悉的修辞手 法即可。 阅读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前人之述备.矣 (3)春和景.明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而描写 景象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 B. 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反对的“以 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态度。 C. 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其自然, 抒 发了强烈的悲喜之情。 D. 文中运用大量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结构相同, 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答案】6. (1)通“嘱”,嘱托 (2)详尽 (3)阳光 7. (1)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 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 (2)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 么呢? 8. C 【解析】 【6 题详解】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 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属”:通“嘱”, 嘱托。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7 题详解】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 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一”:全。“影”:月影。“心”:思想感情。“为”:心理 活动。 【8 题详解】 C “抒发了强烈的悲喜之情”表述有误,应为: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以及“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 【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 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 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 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 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 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 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 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 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 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 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 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 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 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 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 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 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 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 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 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 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 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百诗先生 百诗先生为国朝经学大师,记诵精博,而其天质实奇钝。幼受书,读百遍,始略上口。性又善 病,母禁之读,遂暗记不复出声。如是者十年。一日,自觉豁然,再观旧所研究本,了无疑滞,盖 积苦精力之应也。世之以下愚自诿或托词因病废学者观于先生愧可知已。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其天质实奇.钝/奇.山异水 B. 始略.上口/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C. 自觉豁.然/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D. 再观.旧所研究本/无从致书以观. 10.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世 之 以 下 愚 自 诿 或 托 词 因 病 废 学 者 观 于 先 生 愧 可 知 已 11. 根据选文,概括百诗先生“记诵精博”的原因。 【答案】9. D 10. 世之以下愚自诿/或托词因病废学者/观于先生/愧可知已 11. ①不以天资愚钝为借口;② 不以体弱多病为借口;③闭口记诵,坚持十年直到开窍④长期刻苦 用功。(任意答对三点即可) 【解析】 【9 题详解】 D 项加点词语意思相同,都是“看,阅读”之意。A.非常/奇异。B.大致/谋略。C.比喻原来不 明白,一下子领悟了/开阔的样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 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世之以下愚自诿/或托词因病废学者/观于先 生/愧可知已。译为:世上的人以自己的愚笨而退缩,或者以自己生病为借口而荒废学业的人,和 百诗先生相比,应该明白这是很惭愧的了。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注意标志性的虚词 “者”。 【11 题详解】 文言文要点信息的提取。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 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 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注意分析好“世之以下愚自诿,或托词因病废学者,观于先生, 愧可知已”一句。皆可从不以天资愚钝为借口,不以体弱多病为借口,坚持闭口记诵十年直到开窍 等角度概括。 【点睛】翻译:阎百诗先生是国中的经学大师,记忆力非凡。但是他的天资是非常愚钝的。幼时接 受读书,书要读上许多遍,才大致顺口。他的身体又容易生病,他母亲不让他读书,他就暗暗记着 不张口。就这样过了十年,一天,突然觉得豁然开朗。再看以前所读的书,一点疑惑的地方也没有。 这是因为辛苦地堆积精力才会这样。世上的人以自己的愚笨而退缩,或者以自己生病为借口而荒废 学业的人,和百诗先生相比,应该明白这是很惭愧的了。 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 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 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 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 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 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 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 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 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 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 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 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 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 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 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 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 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 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 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 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 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 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12.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通过父与子不同心境下寻找手表的故事,引出文章遇事需要涵养静气而非苦恼抱怨的中 心论点,同时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第②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 精微,察万物之规律的论点。 C. 本文先用一个故事引出论点,再从三个方面论证静心功夫从何而来,最后引用古人的话得出结 论——“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D. 第⑤段列举了几个读书养性的例子,形成排比,告诉我们“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的道 理。 13. 下列与第②段中的“静心功夫”含义不符合的一项是( )。 A. 董仲舒严于自律,三年不窥园,潜心向学,学业精进,终成大儒。 B. 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面对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临危不乱,镇定地指 挥,从容应对,以少胜多,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定和平。 C. 现代作家路遥克服饮食的匮乏,生活用品的不足,在艰苦的环境中耕耘着精神家园,创作出《平 凡的世界》。 D. 陶渊明好读书,心有静气,在纷繁世事中能认清自己内心的需要,才能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 自己的“旧林”。 14. 阅读全文,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答案】12. B 13. C 14. 遇到事情,不去苦恼抱怨,不去烦躁惊慌,而应该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寻觅解决 之道。同时也应严格自律,经历艰难困苦的历练,以及从读书中荡涤浮躁之气。 【解析】 【12 题详解】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然后分析选项。B 项中“运用举例论证错误”,结合“静以修身,俭以养 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分析,采用的是“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 【13 题详解】 要求学生结合选项分析。第②段中的“静心功夫”,而选项 C 项的主要意思是“路遥克服物质上的 匮乏”。故不相符。 【14 题详解】 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结合“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 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分析得出:遇到事情, 不去苦恼抱怨,不去烦躁惊慌,而应该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寻觅解决之道。“将内心 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 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 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 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分析得出:同时也应严格自律,经历艰难困苦的历练,以及从读 书中荡涤浮躁之气。 坑 ①他下了摩托车,蹲下身子久久盯着柏油路面上的那个坑,底部残留着碎石子和前夜下的雨水, 坑像被一口撕咬下来似的,他的心隐隐作痛,不觉皱缩着眉头,直到对面的村口传来突突的马达声, 他才跨上摩托车,逃一般的飞驰而去。 ②怎么到现在才回来?指望你把花生种下,天天都这样。妻扛着锄头从暮色里走了出来,一脸 不高兴地问。 ③他把摩托车上的电钻、工具包拿下,脸偏到一边去躲开妻的目光,自顾往家里走,丢下一句 道:“不都到现在回,你以为打工想几点就几点?” ④“咦!你长脾气了!”妻在身后盯着他说,他的后背冷飕飕的。 ⑤酒也不喝了,变了你!吃晚饭的时候,妻把一口饭塞到嘴里,怀疑地盯着桌上的一瓶啤酒, 还是忍不住说。头顶上是一只晕黄的白炽灯,他把自己的脸藏在碗里,瓮声瓮气道:“饭都堵不住 嘴吗?吃饭。” ⑥肯定有问题!妻断言道,像一个义正言辞的法官。 ⑦他哆嗦了一下,把饭碗往桌上一顿,额头上出现了细密的汗珠,梗着脖子道:“烦不烦?吃 个饭也不安神,你到底想怎样?” ⑧如果妻再逼问,他恐怕就会完全交代了,可是妻没有,客厅里传来碗筷碰触的拾掇声,他把 自己隐匿在了卧室的黑影里,一动不动,大气也不敢出一下。 ⑨昨晚,他帮一个住户安装好最后的一盏电灯后,天已经黑了。住户热情地邀他喝一杯,他也 只喝了一杯啤酒,就往回赶。他的家在农村,距离城里有十多公里路,每天他都这样骑着摩托车往 返于城里和农村。天上下着小雨,当路过有坑的那条路时,他心里清楚,刻意避让着,但还是碾了 进去,车轮一偏,自己就被摔了出去,也带倒了路旁的一个黑影,黑影倒在地上“哎哟!哎哟!” 呻吟着,他魂都散了,跌跌撞撞地爬起来,扶起车子,就一路急驶而去。 ⑩卧室的灯突然被点亮,像一只蚊虫叮在眼皮上,他咬牙一动不敢动,担心眼睛轻微地眨动, 秘密就会炸开,被暴露在灯光下,又喷泉般涌了出来。 ⑪ 第二天清早,他红肿着眼骑车出门了,在小店门口买了营养品,骑到了那个坑的路口,他 没有再笔直往城里的方向骑,拐向了村口的路。一家小超市坐落在村路上,一个老太太正端着一碗 稀饭坐在门前喝着,他径直走了进去,掏钱买了一包烟,问:“老板,前天这前面的省道上是不是 发生了一起事故?”店主摇摇头说:“没听讲啊!”“前天晚上,八点多。”他提示道。店主就朝 外叫道:“李婶,你听没听说前天晚上前面发生了一起事故?” ⑫ 李婶进来说“:什么?哦!好像张木匠前天夜里被人撞了一下,那人跑了”“张木匠人呢? 严不严重?”他涨红着脸问。“那我就不知道了,老头子昨天才被儿子接走了,好像到武汉儿子那 去了。” ⑬ 他眼神垂到脚面上,半天抬起说:“你有没有他的联系方式?我是水电工,他要我昨天过 来修电路的,拜托。”害怕他们怀疑,又补充。店主犹疑地还是瞄了他一眼,拿出手机,翻看着报 了一组号码。 ⑭ 他走了出来,面前是一大片广阔绿油油的田地,有暖风拂动,他拨通了张木匠的电话:“喂! 您好!你是张木匠吗?”一个苍老的声音说:“你是谁?” ⑮ “我是——”他试探地说。 ⑯ 突然电话里就传出一个年轻人的声音:“是谁?爸,陌生号码,骗子,挂了!” ⑰ 电话就响起了一连串嘟嘟声,像是水煮沸,他被热水煎熬着,脸寡白着。他痛恨自己,鼓 起勇气再拨通电话,一连串说:“我就是前天晚上撞了你的人。” ⑱ “什么?没事,只是破了一点皮。”对方哈哈一笑。“嗯!”就像是一块石头掉进水里, 他喃喃道。 ⑲ 他买了水泥,骑着车带了黄沙,停在了坑旁,拌好,就填在了坑里,等坑被磨平,他才直 起腰,撕裂的伤口也被填上,远处,如镜面般湛蓝的天空平展展地延伸着。 15. 根据文章内容,按要求填空。 情节发展 过坑带倒路人 妻子逼问 询问店主 致电坦白 “他”的心 理 (1) (2) (3) (4) 16. 按要求赏析下列词句 (1)他哆嗦..了一下,把饭碗往桌上一顿.,额头上出现了细密的汗珠,梗着..脖子道。(品味加点词 语的表达效果) (2)电话就响起了一连串嘟嘟声,像是水煮沸,他被热水煎熬着,脸寡白着。(从修辞手法的角 度赏析句子) 17. 第⑨段运用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18. 小说以“坑”为标题有何作用? 【答案】15. (1)害怕(逃避) (2)心虚 (3)内疚 (4)悔恨 16. (1)运用动作描写,生动表现出他面对妻子的怀疑时极度的心虚和害怕,却仍然尽力掩饰的 样子。 (2)运用比喻手法,把电话响形象地比作水“煮沸”,生动地表现出对方挂断电话的行为使他内 心更加痛苦和煎熬,更加痛恨自己的懦弱和逃避的行为。 17. 插叙。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他碾过坑时带倒了一个路人然后逃跑的事实;为下文他询问店主和 致电坦白做铺垫,突出中心。 18. “坑”是行文的线索;一语双关,既指路上的坑,也指主人公起初逃避责任中的各种“坑”; 突 出中心,要勇于面对人生路途中的各种“坑”,勇敢承担自己犯下的错误;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15 题详解】 要求学生仔细阅文本,结合文本内容回答问题。第一空结合“他心里清楚,刻意避让着,但还是碾 了进去,车轮一偏,自己就被摔了出去,也带倒了路旁的一个黑影,黑影倒在地上‘哎哟!哎哟!’ 呻吟着,他魂都散了,跌跌撞撞地爬起来,扶起车子,就一路急驶而去。”分析,此时他,害怕, 逃避;第二空结合“烦不烦?吃个饭也不安神,你到底想怎样?”分析,此时他:心虚;第三空结 合“他涨红着脸问。‘那我就不知道了,老头子昨天才被儿子接走了,好像到武汉儿子那去了。’”, 此时他,后悔,内疚;第四空结合“‘什么?没事,只是破了一点皮。’对方哈哈一笑。‘嗯!’ 就像是一块石头掉进水里,他喃喃道。”此时他:悔恨。 【16 题详解】 (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句子,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揣摩加点字的意思,结合上文分析他 撞人了,“哆嗦..”“顿.”“梗着..”是动作描写。一系列的动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他在事故后的精神 状态,表现出他面对妻子的怀疑时极度的心虚和害怕,却仍然尽力掩饰的样子。(2)要求学生首 先指出修辞方法,然后结合修辞方法的作用,写出表达效果和表达的情感。结合“像是水煮沸,他 被热水煎熬着,脸寡白着”分析,运用了比喻修辞,电话响形象地比作水“煮沸”,生动形象地写 出对方挂断电话的行为使他内心更加痛苦和煎熬,表达了他痛恨自己的懦弱和逃避的行为的情感。 【17 题详解】 要求学生识记插叙的作用:(1)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2)有时会起到解释 说明的作用。(3)使文章脉络清晰。(4)结构紧凑等。然后结合本文内容具体分析即可。交代了 车祸事故的起因:他碾过坑时带倒了一个路人然后逃跑的事实;为下文他询问店主和致电坦白做铺 垫,突出中心。 【18 题详解】 要求学生识记题目的作用:(1)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 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然后结合 本文分析,首先“坑”是行文的线索;一语双关,既指路上的坑,也指主人公起初逃避责任中的各 种“坑”;揭示文章中心,要勇于面对人生路途中的各种“坑”,勇敢承担自己犯下的错误;吸引 读者的阅读兴趣。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在世,我们在乎很多东西,比如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师友;再如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成果;又 如我们的人格,我们的道德操守,我们的价值取向;还如我们的家乡,我们的民族…… 请以《我在乎 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 600 字; 【答案】我在乎他人的看法 人,生命中遇到的事总是有轻重之分。有你所舍弃的,必定有你所不舍的;有你所轻视的,必定也 有你所重视的;生活中,你有过崇高的理想,美好的追求;你小心翼翼地保护和紧张一样东西……我 也不例外,尽管在乎的不一定是对的…… 我很胆小,也很不坚定意志和信念;面对困难和抉择时,我总是难以正视问题并加以解决,优柔寡 断。这或许使我不够自信和失去坚定立场、主见的勇气吧!因此,我是如此害怕让自己暴露在雪亮 的大众的目光下,受大家的检验、批评或赞扬(几乎不太可能)。就像生活在地下的、黑暗的生物, 害怕看见明媚的阳光的感受温暖的春风一样,这些似乎美好的的一切在我们看来,就像大大的铁锤 一遍遍重重地敲击在我们的头;就像锐利的箭接踵而至地射向我们;就像凛冽的寒风刮得我们遍体 鳞伤,体无完肤……我压跟儿不敢与一双双尖锐的目光对视,同时那也是一双双充满期期望和关心 我的目光啊!我不得不小心谨慎的活着,为别人的看法活着,为他人而活着……。现在我才逐渐清 楚;为什么我要在乎别人的看法?我跟本就不可能顾及、完全达到他人给我的期望和要求!再者,我 为什么要按别人的意思生活,这样的人生还有意义么? 是的,我的人生是由自己来主宰的安排的。当然他人对自己的一些评论和看法,我也应该取之有道, 懂得分辨。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不足时,我应该虚心聆听和接受,并加以改 正;在乎这样的看法,是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和进步,是可取的行为。即使他人有意嘲笑和讽刺,或 是一些说三道四的闲话有关于自己的,我也应该心平气和地听好,或是不和他一般见识,心胸宽广 些不和他斤斤计较;或是端正自己行为举止,注意自己的说话用语。一般事出的因,有则加勉,无 则改之;不断鼓舞自己树立自信,正视他人的看法,有错立即改,大方乐观地接受批评,谦虚有礼 地接受表扬……好的心态,便会欣赏到美好事物,正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生活就像 一面镜子,你对生活微笑,生活也会对你微笑”一样。 在乎他人的看法,有利亦弊。如果我能够平衡好利与弊的关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好确心态,勇 敢自信,这便成了一件大好事了! 【解析】 【详解】“我在乎”,首先补全题目。“我”限制词,必须写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有些事情,表面 看起来我们好像不在乎,其实挺在乎;这些都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写出 自己在乎的内容。注意写作时,恰当的运用心理描写。 【点睛】半命题作文补题原则:以内容“熟”为前提,以切口“小”为上策,以立意“新”为关键。 所填写的内容,必须具备细、精、新的特点: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亦可以是某种思绪、思想、 情感、品质。总之,必须是于自己成长、成熟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定影响的、同时烙下强烈印记的 对象。所填写的内容,能够在行文中贯穿始终;可以凸显其画面、场景、细节,感染自己与他人; 并于结尾升华启悟时,能将自己的个性思考、成长体验展示出来。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李逵也不回话,抡过竹篙,却望那人便打。那人抢入去,早夺了竹篙,李逵便一把揪住那人头 发,那人便奔他下三面,要跌李逵。怎敌得李逵水牛般气力?直推将开去,不能够拢身,那人便望 肋下擢得几拳,李逵那里着在意里?那人又飞起脚来踢,被李逵直把头按将下去,提起铁锤般大小 拳头,去那人脊梁上擂鼓也似打…… 那人便把船略拢来凑在岸边,一手把竹篙点定了船,口里大骂着。李逵也骂道:“好汉便上岸 来!”那人把竹篙去李逵腿上便搠;撩拨得李逵火起,托地跳在船上。说时迟,那时快;那人只要诱得 李逵上船,便把竹篙望岸边一点,只脚一蹬,那只渔船,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李逵虽然也识得水,苦 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那人更不叫骂,撇了竹篙,叫声“你来!今番和你定要见个输嬴!”便把李逵 搭膊拿住,口里说道:“且不和你打,先教你些水!”两只脚把船只一晃,船底朝天,英雄落水两个好 汉扑通地都翻筋斗撞下江里去…… 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李逵提奖起来,又淹将下去。 20. 在陆地上,“浪里白条”斗不过李逵,但到了水里,李逵却占不到便宜。“浪里白条”的特长 即是水性好。在书中还有许多身怀绝技之人,试举三例。 21. 联系原著,说说两人打斗的原因。 22. 李逵是《水浒传》里塑造的个性鲜明的人物,结合原著,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答案】20. 善盗的鼓上蚤时迁,善射的小李广花荣,善行的神行太保戴宗 21. 松江想要吃鲜鱼汤,李逵就自告奋勇去江边买鱼。结果由于卖鱼的主人未到,和守船的人产生 争执,李逵误把所养的鱼都放跑了众渔夫很是气愤就拿竹篙来打他,被李逵打败。这是,张顺来到, 两人扭打起来,张顺不敌,幸亏宋江、戴宗来到劝阻。但张顺不服,用激将法引李逵上船,两人在 船上打了起来。 22. ①嫉恶如仇,如:李逵遇见李鬼,李逵可怜他于是掏出十两银子送他。但当听到李鬼夫妇想用 药放翻他,就杀了他们。②敢于反抗,忠于梁山事业。如:李逵扯诏骂钦差。③直爽率真却莽撞、 急躁、不讲究策略。如:黑旋风斗浪里白条,不高兴就往酒保身上泼汤,喜欢宋江就给他弄鱼,而 且说做就做。④万死不辞、奋战到底,具有舍生忘死、冲锋陷阵的战斗精神。如:两次被放下井里 营救柴进。 【解析】 【20 题详解】 答案不唯一,要求学生结合原著内容,举出三个例子即可。如:神行太保戴宗,日行千里;鼓上蚤 时迁,偷东西是一绝;小李广花荣,百步穿杨。 【21 题详解】 要求学生根据原著内容分析原因即可。宋江想要吃新鲜汤,李逵就自告奋勇去江边买鱼。结果由于 卖鱼的主人未到,和守船的人产生争执,李逵误把所养的鱼都放跑了。众渔夫很是气愤就拿篙来打 他,结果被李逵打败。这时,张顺来到,两人扭打起来,结果张顺不敌,幸亏宋江,戴宗来到,劝 阻。但张顺不服,用激将法引李逵上船,两人在江上打了起来,结果张顺把李逵拉下河,李逵不识 水性,被张顺制服。 【22 题详解】 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 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结合“戴宗传梁山假书被识破,和宋江 两人被押赴刑场杀头,李逵率先挥动一双板斧打去,逢人便杀,勇猛无比。”分析:刚直、勇猛; 结合“上梁山后,思母心切,就回沂州接老母”得出:孝顺;结合“招安时,李逵不愿受招安,大 闹东京城,扯了皇帝诏书,要杀钦差,还砍倒梁山泊杏黄旗,要反攻到东京,为宋江夺皇帝位子, 多次被宋江制止”得出:反抗性很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