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数学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0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2010•无锡)‎9‎的值等于(  )‎ ‎ A、3 B、﹣3‎ ‎ C、±3 D、‎‎3‎ 考点:算术平方根。‎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9的算术平方根,需注意的是算术平方根必为非负数.‎ 解答:解:∵‎9‎=3,‎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正数只有一个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 ‎2、(2010•无锡)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a3)2=a5 B、a3+a2=a5‎ ‎ C、(a3﹣a)÷a=a2 D、a3÷a3=1‎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A、利用幂的乘方法则即可判定;B、利用同类项的定义即可判定;C、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计算即可判定;‎ D、利用同底数的幂的除法法则计算即可.‎ 解答:解:A、(a3)2=a6,故错误;‎ B、∵a3和a2不是同类项,∴a3+a2≠a5,故错误;‎ C、(a3﹣a)÷a=a2﹣‎1‎a,故错误;‎ D、a3÷a3=a0=1,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运算,对于相关的法则和定义一定要熟练.‎ ‎3、(2010•无锡)使‎3x﹣1‎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 ‎ A、x>‎‎1‎‎3‎ B、‎x>﹣‎‎1‎‎3‎ ‎ C、x≥‎‎1‎‎3‎ D、‎x≥﹣‎‎1‎‎3‎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解不等式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3x﹣1≥0,解得x≥‎1‎‎3‎.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4、(2010•无锡)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A、 B、‎ ‎ C、 D、‎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能够与自身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掌握好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5、(2010•无锡)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cm,母线长为5cm,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 ‎ A、20cm2 B、20πcm2‎ ‎ C、10πcm2 D、5πcm2‎ 考点:圆锥的计算。‎ 分析:圆锥的侧面积=π×底面半径×母线长,把相应数值代入即可求解.‎ 解答:解:圆锥的侧面积=π×2×5=10πcm2,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圆锥侧面积的求法.‎ ‎6、(2010•无锡)已知两圆内切,它们的半径分别为3和6,则这两圆的圆心距d的取值满足(  )‎ ‎ A、d>9 B、d=9‎ ‎ C、3<d<9 D、d=3‎ 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本题直接告诉了两圆的半径及位置关系,根据数量关系与两圆位置关系的对应情况便可直接得出答案.外离,则P>R+r;外切,则P=R+r;相交,则R﹣r<P<R+r;内切,则P=R﹣r;内含,则P<R﹣r.(P表示圆心距,R,r分别表示两圆的半径).‎ 解答:解:根据题意,两圆内切时,圆心距=6﹣3=3.‎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两圆半径及两圆位置关系求圆心距的方法.‎ ‎7、(2010•无锡)下列性质中,等腰三角形具有而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 ‎ A、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B、有一个角的平分线垂直于这个角的对边 ‎ C、有两个锐角的和等于90° D、内角和等于180°‎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作答.‎ 解答:解:A、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符合题意;‎ B、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垂直于顶角的对边,而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除外)没有任何一个角的平分线垂直于这个角的对边,符合题意;‎ C、只有直角三角形才有两个锐角的和等于90°,不符合题意;‎ D、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内角和等于180°,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区别.‎ ‎8、(2010•无锡)某校七年级有13名同学参加百米竞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要取前6名参加决赛,小梅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13名同学成绩的(  )‎ ‎ A、中位数 B、众数 ‎ C、平均数 D、极差 考点:统计量的选择。‎ 专题:应用题。‎ 分析:由于有13名同学参加百米竞赛,要取前6名参加决赛,故应考虑中位数的大小.‎ 解答:解:共有13名学生参加竞赛,取前6名,所以小梅需要知道自己的成绩是否进入前六.我们把所有同学的成绩按大小顺序排列,第7名学生的成绩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所以小梅知道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决赛.‎ 故选A.‎ 点评:学会运用中位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9、(2010•无锡)若一次函数y=kx+b,当x的值减小1,y的值就减小2,则当x的值增加2时,y的值(  )‎ ‎ A、增加4 B、减小4‎ ‎ C、增加2 D、减小2‎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此题只需根据已知条件分析得到k的值,即可求解.‎ 解答:解:∵当x的值减小1,y的值就减小2,‎ ‎∴y﹣2=k(x﹣1)+b=kx﹣k+b,‎ y=kx﹣k+b+2.‎ ‎∴k=2.‎ ‎∴当x的值增加2时,y的值增加2k=4.‎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是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正确分析得到k的值.‎ ‎10、(2010•无锡)如图,已知梯形ABCO的底边AO在x轴上,BC∥AO,AB⊥AO,过点C的双曲线y=‎kx交OB于D,且OD:DB=1:2,若△OBC的面积等于3,则k的值(  )‎ ‎ A、等于2 B、等于‎3‎‎4‎ ‎ C、等于‎24‎‎5‎ D、无法确定 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专题:数形结合。‎ 分析:先设出B点坐标,即可表示出C点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即可解答.‎ 解答:解:设B点坐标为(a,b),‎ ‎∵OD:DB=1:2,‎ ‎∴D点坐标为(‎1‎‎3‎a,‎1‎‎3‎b),‎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 ‎∴‎1‎‎3‎a•‎1‎‎3‎b=k,‎ ‎∴ab=9k①,‎ ‎∵BC∥AO,AB⊥AO,C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 ‎∴设C点横坐标坐标为x,‎ 则C点坐标为(x,b)‎ 将(x,b)代入y=kx得,‎ x=kb,‎ BC=a﹣kb,‎ 又因为△OBC的高为AB,‎ 所以S△OBC=‎1‎‎2‎(a﹣kb)•b=3,‎ 所以‎1‎‎2‎(a﹣kb)•b=3,‎ ‎(a﹣kb)b=6,‎ ab﹣k=6②,‎ 把①代入②得,‎ ‎9k﹣k=6,‎ 解得k=‎3‎‎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此题还可这样理解:当满足OD:DB=1:2时,当D在函数图象上运动时,面积为定值.‎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11、(2010•无锡)﹣5的相反数是 .‎ 考点:相反数。‎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直接求得结果.‎ 解答:解:﹣5的相反数是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性质,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12、(2010•无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展馆面积为15 800m2,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m2.‎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专题:应用题。‎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 解答:解:15 800m2,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1.58×104m2.‎ 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13、(2010•无锡)分解因式:4a2﹣1= .‎ 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分析:有两项,都能写成完全平方数的形式,并且符号相反,可用平方差公式展开.‎ 解答:解:4a2﹣1=(2a+1)(2a﹣1).‎ 点评:本题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平方差的形式),直接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即可.‎ ‎14、(2010•无锡)方程x2﹣3x+1=0的解是 .‎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分析:观察原方程,可用公式法求解;首先确定a、b、c的值,在b2﹣4ac≥0的前提条件下,代入求根公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a=1,b=﹣3,c=1,‎ b2﹣4ac=9﹣4=5>0,‎ x=‎3±‎‎5‎‎2‎;‎ ‎∴x1=‎3+‎‎5‎‎2‎,x2=‎3﹣‎‎5‎‎2‎.‎ 点评: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中,公式法是主要的,公式法可以说是通法,即能解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但对某些特殊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用直接开平方法简便.因此,在遇到一道题时,应选择适当的方法去解.‎ ‎15、(2010•无锡)如图,AB是⊙O的直径,点D在⊙O上,∠AOD=130°,BC∥OD交⊙O于C,则∠A= 度.‎ 考点:圆周角定理;平行线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已知∠AOD的度数,即可求出其补角∠BOD的度数;根据平行线的内错角相等,易求得∠B的度数;由于AB是直径,由圆周角定理知∠ACB是直角,则∠A、∠B互余,由此得解.‎ 解答:解:∵∠AOD=130°,‎ ‎∴∠BOD=50°;‎ ‎∵BC∥OD,‎ ‎∴∠B=∠BOD=50°;‎ ‎∵AB是⊙O的直径,‎ ‎∴∠ACB=90°;‎ ‎∴∠A=90°﹣∠B=4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的应用.‎ ‎16、(2010•无锡)如图,△ABC中,DE垂直平分AC交AB于E,∠A=30°,∠ACB=80°,则∠BCE= 度.‎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专题:应用题。‎ 分析:根据△ABC中DE垂直平分AC,可求出AE=CE,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E=∠A=30°,再根据∠ACB=80°即可解答.‎ 解答:解:∵DE垂直平分AC,∠A=30°,‎ ‎∴AE=CE,∠ACE=∠A=30°,‎ ‎∵∠ACB=80°,‎ ‎∴∠BCE=80°﹣30°=5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几何知识.‎ ‎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②得到等腰三角形,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答.‎ ‎17、(2010•无锡)如图,梯形ABCD中,AD∥BC,EF是梯形的中位线,对角线AC交EF于G,若BC=10cm,EF=8cm,则GF的长等于 cm.‎ 考点:梯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先根据梯形中位线定理求出AD的长,再结合F是CD中点,GF∥AD,可证出G是AC中点,从而GF是△ACD的中位线,再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求出GF的长.‎ 解答:解:∵EF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 ‎∴EF=‎1‎‎2‎(AD+BC),‎ ‎∴8=‎1‎‎2‎(AD+10),‎ ‎∴AD=6,‎ 又∵GF∥AD,F是CD中点,‎ ‎∴AG:CG=CF:DF=1:1,‎ ‎∴G是AC中点,‎ ‎∴GF是△ACD的中位线,‎ ‎∴GF=‎1‎‎2‎AD=3.‎ 点评:关键利用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证出GF是△ACD的中位线.‎ ‎18、(2010•无锡)一种商品原来的销售利润率是47%.现在由于进价提高了5%,而售价没变,所以该商品的销售利润率变成了 %. 【注:销售利润率=(售价﹣进价)÷进价】.‎ 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应用题。‎ 分析:设出原来的售价和进价,根据原来的销售利润,可得出原售价和原进价的关系式,再代入售价提高后的销售利润率计算公式中求解即可.‎ 解答:解:设原售价为x,原进价为y;依题意有:‎ x﹣yy‎=47%,解得:x=1.47y;‎ ‎∴x﹣(1+5%)y‎(1+5%)y=‎1.47y﹣1.05y‎1.05y=‎0.42‎‎1.05‎=40%;‎ 故进价提高后,该商品的销售利润率变成了40%.‎ 点评:读懂题意,理清题目给出的等量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84分)‎ ‎19、(2010•无锡)计算:(1)‎‎(﹣3‎)‎‎2‎﹣∣﹣1∣+(‎‎1‎‎2‎‎)‎‎﹣1‎ ‎(2)‎a‎2‎‎﹣2a+1‎a﹣1‎‎﹣(a﹣2)‎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负整数指数幂。‎ 专题:计算题。‎ 分析:(1)利用幂的运算、绝对值、负指数幂计算;(2)把分式通分后进行约分化简.‎ 解答:解:(1)原式=9﹣1+2=10;‎ ‎(2)原式=a‎2‎‎﹣2a+1﹣a‎2‎+3a﹣2‎a﹣1‎=a﹣1‎a﹣1‎=1.‎ 故答案为10、1.‎ 点评:主要是利用幂的运算、绝对值、负指数幂的性质进行计算;当整式与分式相加减时,一般可以把整式看作分母为1的分式,与其它分式进行通分运算.‎ ‎20、(2010•无锡)(1)解方程:‎2‎x‎=‎‎3‎x+3‎;‎ ‎(2)解不等式组:‎‎&x﹣1>2,…①‎‎&x﹣3≤2+‎1‎‎2‎x,…②‎ 考点:解分式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专题:计算题。‎ 分析:(1)本题的最简公分母是x(x+3),方程两边都乘最简公分母,可把分式方程转换为整式方程求解.结果要检验.‎ ‎(2)首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运用口诀:“大小小大中间找”求出这些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 解答:解:(1)方程两边都乘x(x+3),得 ‎2(x+3)=3x,‎ 解得x=6.‎ 检验:当x=6时,x(x+3)≠0.‎ ‎∴x=6是原方程的解.‎ ‎(2)解不等式①,得x>3,‎ 解不等式②,得x≤10.‎ ‎∴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10.‎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及不等式组的解法.‎ ‎(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方程两边都乘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代入最简公分母验根.‎ ‎(2)求由两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时,通常运用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无解集).‎ ‎21、(2010•无锡)小刚参观上海世博会,由于仅有一天的时间,他上午从A﹣中国馆、B﹣日本馆、C﹣美国馆中任意选择一处参观,下午从D﹣韩国馆、E﹣英国馆、F﹣德国馆中任意选择一处参观.‎ ‎(1)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分析并写出小刚所有可能的参观方式(用字母表示即可);‎ ‎(2)求小刚上午和下午恰好都参观亚洲国家展馆的概率.‎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分析:(1)用树状图即可得到小刚所有可能的参观方式;‎ ‎(2)看恰好参加中国馆,日本馆,韩国馆的情况占总情况的多少即可.‎ 解答:解:(1);‎ ‎(2)共有9种情况,上午和下午恰好都参观亚洲国家展馆的情况有2种,所以概率是‎2‎‎9‎.‎ 点评: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mn.注意本题是不放回实验.‎ ‎22、(2010•无锡)学校为了解全校1600名学生到校上学的方式,在全校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给出了五种上学方式供学生选择,每人只能选一项.且不能不选.将调查得到的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均不完整).‎ ‎(1)问: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估计全校所有学生中有多少人乘坐公交车上学?‎ 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 专题:计算题;作图题。‎ 分析:(1)由给的图象解题,根据自行车所占比例为30%,而频数分布直方图知一共有24人骑自行车上学,从而求出总人数;‎ ‎(2)由扇形统计图知:步行占20%,而由(1)总人数已知,从而求出步行人数,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自行车、步行、公交车、私家车、其他交通工具所占比例之和为100%,再由直方图具体人数来相减求解.‎ 解答:解:(1)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知:‎ 自行车上学的人占30%一共24人,设总人数为x人则,‎ ‎∴‎24‎x‎=30%‎,‎ ‎∴x=80;‎ ‎(2)由扇形统计图知:步行占20%,则步行人数为:20%×80=16(人),图形如下图;‎ ‎(3)有图形知:坐私家车和其他工具上学的人为14人,‎ 由(1)知一共80人,‎ ‎∴乘坐公交车上学的人数为:80﹣24﹣16﹣14=26.‎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根据图形数据解题的能力,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学会用概率来解决实际问题.‎ ‎23、(2010•无锡)在东西方向的海岸线l上有一长为1km的码头MN(如图),在码头西端M的正西19.5km处有一观察站A.某时刻测得一艘匀速直线航行的轮船位于A的北偏西30°,且与A相距40km的B处;经过1小时20分钟,又测得该轮船位于A的北偏东60°,且与A相距‎8‎‎3‎km的C处.‎ ‎(1)求该轮船航行的速度(保留精确结果);‎ ‎(2)如果该轮船不改变航向继续航行,那么轮船能否正好行至码头MN靠岸?请说明理由.‎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分析:(1)根据∠1=30°,∠2=60°,可知△ABC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解答.‎ ‎(2)延长BC交x轴于T,比较AT与AM、AN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1=30°,∠2=60°,‎ ‎∴△ABC为直角三角形.‎ ‎∵AB=40km,AC=‎8‎‎3‎km,‎ ‎∴BC=AB‎2‎‎+‎AC‎2‎=‎40‎‎2‎‎+‎‎(8‎3‎)‎‎2‎=16‎7‎(km).‎ ‎∴‎16‎‎7‎‎80‎×60=12‎7‎(千米/小时).‎ ‎(2)作线段BR⊥x轴于S,作线段CS⊥x轴于S,延长BC交x轴于T.‎ ‎∵∠2=60°,‎ ‎∴∠4=90°﹣60°=30°.‎ ‎∵AC=8‎3‎,‎ ‎∴CS=8‎3‎sin30°=4‎3‎.‎ ‎∴AS=8‎3‎cos30°=8‎3‎×‎3‎‎2‎=12.‎ 又∵∠1=30°,‎ ‎∴∠3=90°﹣30°=60°.‎ ‎∵AB=40,‎ ‎∴BR=40•sin60°=20‎3‎.‎ ‎∴AR=40×cos60°=40×‎1‎‎2‎=20.‎ 易得,△STC∽△RTB,‎ 所以STRT=CSBR,‎ ‎4‎‎3‎‎20‎‎3‎‎=STST+20+12‎,‎ 解得:ST≈8.0(km).‎ 所以AT=12+8.0=20.0(km).‎ 又因为AM=19.5km,AN=20.5km 所以AM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