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 1 - 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课前热身 1.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 3,P 为 BC 上一点,且 BP=1,D 为 AC 上一点,若∠APD= 60°,则 CD的长为( ) A. 3 2 B. 2 3 C. 1 2 D. 3 4 2.如图,已知△ABC 中,AB=17,AC=10,BC 边上的高 AD=8, 则边 BC 的长为( ) A.21 B.15 C.6 D.以上答案都不对 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 30º,腰长为 4 cm,则其腰上的高为 cm. 4.如图,在边长为1 的等边△ABC 中,中线 AD 与中线 BE 相交于点 O,则 OA长度为 . 【参考答案】 1. B 2. A 3. 23 4. 3 3 A C D B 第 2 题图 A D C P B 第 1 题图 60° - 2 - ◆考点聚焦 等腰三角线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运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有关计算与证明问题. 直角三角形 1.运用勾股定理计算线段的长,证明线段的数量关系,解决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以及简单的 实际问题. 2.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从数的角度来研究直角三角形. 3.折叠问题. 4.将直角三角形,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 ◆备考兵法 等腰三角线 1.运用三角形不等关系,•结合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等腰三角形中高、边、角 的计算问题,并要注意分类讨论. 2.要正确辨析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能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方程(组)、函数等知识综合 解决实际问题. 直角三角形 1.正确区分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掌握常用的勾股数. 2.在解决直角三角形的有关问题时,应注意以勾股定理为桥梁建立方程(组)•来解决 问题,实现几何问题代数化. 3.在解决直角三角形的相关问题时,要注意题中是否含有特殊角(30°,45°,60°).若 有,则应运用一些相关的特殊性质解题. 4.在解决许多非直角三角形的计算与证明问题时,•常常通过作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来 解决. 5.折叠问题是新中考热点之一,在处理折叠问题时,动手操作,认真观察,充分发挥 空间想象力,注意折叠过程中,线段,角发生的变化,寻找破题思路. ◆考点链接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__________; - 3 - 2.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______,底边上的________,顶角的_______,三线合一; 3.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_. 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 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等于_______,同样具有“三线合一”的性质; 2. 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一个角等于 60°的 _______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________. 2. 直角三角形中 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________. 3.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______.; 4. 勾股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精析 例 1(湖北襄樊)在 ABC△ 中, 12cm 6cmAB AC BC D  , , 为 BC 的中点,动点 P 从 B 点出发,以每秒 1cm 的速度沿 B A C的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那么当t  秒时,过 D 、 P 两点的直线将 的周长分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的 2 倍. 【答案】7 或 17 【解析】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两种情况,①当点 P 在 BA 上时,BP=t,AP =12-t,2(t+3)= 12-t+12+3,解得 t=7;②当点 P 在 AC 上时, PC=24-t,t+3=2(24-t+3), 解得 t=17,故填 7 或 17. 例 2(山东滨州)某楼梯的侧面视图如图所示,其中 4AB  米, 30BAC°, 90C °,因某种活动要求铺设红色地毯,则在 AB 段楼梯所铺地毯的长度应为 . 【答案】(2+2 3 )米. 【解析】掌握 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解. B C A 30° - 4 - 例 3(四川乐山)如图,AD⊥CD,AB=13,BC=12,CD=3,AD=4,则 sinB 等于( ) A. 5 13 B.12 13 C. 3 5 D. 4 5 【答案】 A 【解析】由 AD⊥DC,知△ADC 为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得:AC2=AD2+DC2=32+42=5,AC=5, 在△ACB 中,∵AB2=169,BC2+AC2=52+122=169, ∴AB2=BC2+AC2.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 ∴sinB= AC AB = . 例 4(安徽)已知点 O 到△ABC 的两边 AB,AC 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且 OB=OC. (1)如图 1,若点 O 在 BC 上,求证:AB=AC; (2)如图 2,若点 O 在△ABC 的内部,求证:AB=AC; (3)若点 O 在△ABC 的外部,AB=AC 成立吗?请画图表示. 图 1 图 2 解析 (1)过点 O 作 OE⊥AB,OF⊥AC,E,F 分别是垂尺,由题意知,OE=OF,又 OB=OC. ∴Rt△OEB≌Rt△OFC. ∴∠B=∠C. ∴AC=AB. (2)过点 O 作 OE⊥AB,OF⊥AC,E,F 分别是垂足.由题意知,OE=OF. 在 Rt△OEB 和 Rt△OFC 中,OE=OF,OB=OC. ∴Rt△OEB≌Rt△OFE. ∴∠OBE=∠OCF. 又 OB=OC. ∴∠OBC=∠OCB. - 5 - ∴∠ABC=∠ACB. ∴AC=AB. (3)不一定成立. 当∠A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与边 BC 的垂直平分线重合时,有 AB=AC,否则 AB≠AC,•如示 例图. 成立 不成立 【点拨】本例从 O 点的特殊位置(BC 边的中点)探究图形的性质,再运用变化的观点 探究一般位置(点 O 在△ABC 内,点 O 在三角形外)下图形的性质有何变化,培养同学们从 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迎考精练 一、选择题 1.(四川达州)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 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分别是 3、5、2、3,则最大正方形 E 的面 积是( ) A.13 B.26 C.47 D.94 2.(甘肃白银)如图,⊙O 的弦 AB=6,M 是 AB 上任意一点, 且 OM 最小值为 4,则⊙O 的半径为( ) A.5 B.4 C.3 D.2 3.(山东济宁)“赵爽弦图”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一个 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是一“赵爽弦图”飞镖板,其直角三角 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 2 和 4.小明同学距飞镖板一定距离向飞镖板 投掷飞镖(假设投掷的飞镖均扎在飞镖板上), 则投掷一次飞镖扎在中间 小正方形区域(含边线)的概率是( ) A. 1 2 B. 1 4 C. 1 5 D. 1 10 - 6 - 4.(浙江嘉兴)如图,等腰△ABC 中,底边 aBC  ,A=36°, ABC 的平分线交 AC 于 D,BCD 的平分线交 BD 于 E,设 2 15 k , 则 DE=( ) A. ak 2 B. ak 3 C. 2k a D. 3k a 5.(湖北恩施)如图,长方体的长为 15,宽为 10,高为 20, 点 B 离点C 的距离为 5,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 A 爬到点 ,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 A.5 21 B.25 C.10 5 5 D.35 6.(浙江宁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是( ) A.30° B.45° C.60° D.90° 7.(山东威海)如图,AB=AC,BD=BC,若∠A=40°,则∠ABD 的度数是( ) A. 20 B.30 C.35 D. 40 8.(湖北襄樊)如图,已知直线 110AB CD DCF ∥ ,∠ ,且 AE AF ,则 A∠ 等于( ) A.30 B. 40 C.50 D.70 二、填空题 1.(四川泸州)如图,已知 Rt△ABC 中,AC=3,BC= 4,过直角顶点 C 作 CA1⊥AB,垂足为 A1,再过 A1 作 A1C1⊥BC,垂足为 C1,过 C1 作 C1A2⊥AB,垂足为 A2,再过 A2 作 A2C2⊥BC,垂足为 C2,…,这样一直做下去,得到了一组线段 CA1,A1C1, 12CA,…,则 A F B C D E B A D C A D C E B 第 4 题图 5 20 15 10 C A B - 7 - CA1= ,  55 54 CA AC 2.(四川内江)已知 Rt△ABC 的周长是 344  ,斜边上的中线长是 2,则 S△ABC=___. 3.(四川宜宾)已知:如图,以 Rt△ABC 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 AB=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C E F H 第12题图 4. ( 湖南长沙)如 图 , 等 腰 ABC△ 中, AB AC , AD 是 底 边 上 的 高 , 若 5cm 6cmAB BC, ,则 AD  cm. 三、解答题 1.(河南)如图所示,∠BAC=∠ABD,AC=BD,点 O 是 AD、BC 的交点,点 E 是 AB 的中点.试 判断 OE 和 AB 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2.(浙江绍兴)如图,在 ABC△ 中, 40AB AC BAC  , °,分别以 AB AC, 为边作 A C D B - 8 -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ABD 和 ACE ,使 90BAD CAE    °. (1)求 DBC 的度数; (2)求证: BD CE . 3.(湖北恩施)恩施州自然风光无限,特别是以“雄、奇、秀、幽、险”著称于世.著名的 恩施大峡谷 ()A 和世界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 ()B 位于笔直的沪渝高速公路 X 同侧, 50kmAB A , 、B 到直线 的距离分别为10km 和 40km,要在沪渝高速公路旁修建一 服务区 P ,向 A 、B 两景区运送游客.小民设计了两种方案,图(1)是方案一的示意图( AP 与直线 垂直,垂足为 ), 到 、 的距离之和 1S PA PB,图(2)是方案二的 示意图(点 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是 A,连接 BA 交直线 于点 ), 到 、 的距 离之和 2S PA PB. (1)求 1S 、 2S ,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请你说明 2S PA PB的值为最小; (3)拟建的恩施到张家界高速公路Y 与沪渝高速公路垂直,建立如图(3)所示的直角坐标 系, 到直线 的距离为30km ,请你在 X 旁和Y 旁各修建一服务区 、Q ,使 、 、 、 组成的四边形的周长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 9 - 4.(广东中山)如图所示, ABC△ 是等边三角形, D 点是 AC 的中点,延长 BC 到 E , 使CE CD , (1)用尺规作图的方法,过 点作 DM BE ,垂足是 M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求证: BM EM . 【参考答案】 选择题 B A P X 图(1) Y X B A Q P O 图(3) B A P X A 图(2) - 10 - 1. C 2. A 3. C 4. A 5. B 6. B 7. B 8. B 【解析】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 110AB CD DCF ∥ ,∠ , 所以 110EFB DCF     , ∴ 70AFE   , ∵ AE AF ,∴ 70E AFE     , ∴ 40A  ,故选 B 填空题 1. 5 12 , 4 5 2. 8 3. 2 9 4. 4 解答题 1. OE⊥AB. 证明:在△BAC 和△ABD 中, AC BD BAC ABD AB BA       ∴△BAC≌△ABD. ∴∠OBA=∠OAB, ∴OA=OB. 又∵AE=BE, ∴OE⊥AB. 2. 解:(1)Δ 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90°BAD , ∴∠ABD=45°,AB=AC, ∴∠ABC=70°, ∴∠CBD=70°+45°=115°. - 11 - 证明:(2)AB=AC, 90BAD CAE    °,AD=AE, ∴Δ BAD≌Δ CAE, ∴BD=CE. 3. 解:⑴图(1)中过 B 作 BC⊥AP,垂足为 C,则 PC=40,又 AP=10, ∴AC=30 在 Rt△ABC 中,AB=50 AC=30 ∴BC=40 ∴ BP= 24022  BCCP S1= 10240  ⑵图 10(2)中,过 B 作 BC⊥AA′垂足为 C,则 A′C=50, 又 BC=40 ∴BA'= 41105040 22  由轴对称知:PA=PA' ∴S2=BA'= 4110 ∴ 1S ﹥ 2S (2)如 图 10(2),在公路上任找一点 M,连接 MA,MB,MA',由轴对称知 MA=MA' ∴MB+MA=MB+MA'﹥A'B ∴S2=BA'为最小 (3)过 A 作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A', 过 B 作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B', 连接 A'B',交 X 轴于点 P, 交 Y 轴于点 Q,则 P,Q 即为所求 过 A'、 B'分别作 X 轴、Y 轴的平行线交于点 G, A'B'= 55050100 22  ∴所求四边形的周长为 55050  P X B AQ Y B' A' - 12 - 4. 解:(1)作图见下图, (2) ABC△ 是等边三角形, D 是 AC 的中点, BD 平分 ABC (三线合一), 2ABC DBE   . CE CD , CED CDE   . 又 ACB CED CDE    , 2ACB E   . 又 ABC ACB   , 22DBC E    , DBC E   , BD DE. 又 DM BE , BM EM. A C B D E M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