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九年级物理上册机械效率(提高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九年级物理上册机械效率(提高篇)

机械效率(提高篇)‎ 一、填空题 ‎1、某机械的机械效率为80%,使用它做400J的有用功,需同时做 J的额外功。‎ ‎2、在实际生产劳动中使用机械时,总要做一些额外功,原因是任何机械本身都有 ,并且机械零件与零件之间在发生相对运动时还存在着 ,所以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是 100%(选填“大于”或“小于”)。‎ ‎3、要提高机械效率,关键在于减小__________功。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或_______减小摩擦,还可以通过简化____结构,____机械自重等方法,来提高机械效率。 4、如图所示,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物体重6N。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 5、如果是水桶掉在了水井里,需要把水桶捞上来。在将水桶捞上来的过程中,克服水的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功,克服桶的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_功,人在整个捞桶过程中做的功是__________,由此可 见,应该根据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有用功和额外功。 6、如图所示,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G动小于物体的物重G,甲图中拉力做的功为W甲,乙图中拉力做的功W乙,则所用的拉力F甲 F乙,W甲 W乙,其机械效率η甲 η乙。(均选填“>”“<”或“=”)‎ ‎7、小勇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拉着物体匀速前进了0.‎2 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m。若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9 N,则他所做的功是________J。如果小勇对绳的拉力F=4 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8、如图所示,某同学用6N的拉力将重为8N的物体拉上高‎3m、长‎5m的斜面,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________。‎ 二、选择题 ‎9、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  )‎ 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6‎ B.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 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 D.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10、(多选)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时,同学们得到了很多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 ‎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和绳子间的摩擦有关 ‎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承重绳子的段数有关 ‎11、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忽略绳重及摩擦)(  )‎ A.F1>F2, B.F1>F2, C.F1<F2, D.F1<F2,‎ ‎12、(多选)如图所示,小晖用60N的拉力,在2s内将重100N的物体升高了‎20cm,则(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60cm ‎ B.拉力的功率为24W ‎ C.有用功为20J ‎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 ‎ ‎13、下面措施中能使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高的是(  )‎ A.增加提升重物的高度 ‎ B.给滑轮的轮和轴之间加润滑油 ‎ C.提升质量更小的物体 ‎ D.将塑料滑轮换成体积相等的铁质滑轮 ‎ 三、实验与计算题 ‎14、在物理课上,同学们通过实验对斜面的机械效率进行探究。其中一组同学研究“斜面的倾斜程度跟机械效率的关系”。下表是他们的部分实验数据。   ‎ 实验序号 斜面倾角q / °‎ 木块重G/N 拉力 F/N 斜面高 h/cm 斜面长 S/cm 机械效 率η/%‎ ‎1‎ ‎10‎ ‎2‎ ‎0.6‎ ‎10‎ ‎57.6‎ ‎57.9‎ ‎2‎ ‎15‎ ‎2‎ ‎0.8‎ ‎10‎ ‎38.6‎ ‎64.8‎ 6‎ ‎3‎ ‎20‎ ‎2‎ ‎1.0‎ ‎10‎ ‎29.2‎ ‎68.5‎ ‎4‎ ‎25‎ ‎2‎ ‎1.1‎ ‎10‎ ‎24.0‎ ‎75.8‎ ‎5‎ ‎30‎ ‎2‎ ‎1.2‎ ‎10‎ ‎20.0‎ ‎83.3‎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知道:   ①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倾角(倾斜程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拉力做的有用功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③实验中,随着斜面倾角的增大,拉力做的总功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④额外功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而可以有如下推论:   ①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跟斜面倾角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方面分析,在实验中,摩擦力的大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已知图甲中的物重与动滑轮之比为;图乙中的物重与动滑轮重之比为。两个物体重力之比。若不计摩擦,求:                    (1)甲、乙两图中的滑轮组效率之比;   (2)将物体匀速拉起时,绳子的拉力、之比。‎ ‎16、小马用如下图所示滑轮组抬高重5N的小车,若不考虑摩擦和绳重,请你计算下列问题:‎ ‎(1)若不计动滑轮重量,绳子自由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大?‎ ‎(2)若考虑动滑轮重量,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5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3)当动滑轮总重超过多少时,使用该滑轮组提该小车不再省力?‎ ‎【答案与解析】‎ 6‎ 一、填空题 ‎1、【答案】100‎ ‎2、【答案】重力;摩擦;小于 ‎【解析】机械做功时要做额外功,额外功主要包括机械自身的重力和零件的摩擦,机械效率总小于1。‎ ‎3、【答案】额外;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加注润滑剂;机械;减少 4、【答案】2.4;83.3%‎ ‎【解析】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4N;由图示滑轮组可知,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3,滑轮组效率:η=×100%=×100%=×100%=×100%=×100%≈83.3%。 5、【答案】额外;有用;总功;完成事情的目的 ‎6、【答案】>;<;>‎ ‎【解析】(1)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而甲图是定滑轮,所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甲=G;而乙是动滑轮,所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由于G动F乙。(2)因甲图和乙图所提升的物体的质量相同,并且提升相同的高度,所以由公式W有用=Gh=mgh可知,在甲图和乙图中所做的有用功相同;而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使用定滑轮不需要做额外功,使用动滑轮由于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额外功;由W总=W有用+W额外可知,W甲< W乙。(3)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使用定滑轮不需要做额外功,因此甲的机械效率为100%,而使用动滑轮,由于克服动滑轮重力做额外功,所以乙的机械效率小于100%;所以η甲>η乙。‎ ‎7、【答案】0.6;1.8;75‎ ‎ 【解析】有3段绳,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拉力,他所做的功是:。‎ 当拉力是4N时,有用功是,‎ 总功,故机械效率:。‎ ‎8、【答案】80%‎ ‎ 【解析】拉力所做的有用功:W有=Gh=8N×‎3m=24J,拉力所做的总功:W总=Fs=6N×‎5m=30J,‎ 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故答案为:80%。‎ 二、选择题 ‎9、【答案】B ‎【解析】两辆吊车做的有用功相同,乙的效率较低,所以乙吊车做的总功较多,额外功较多。‎ ‎10、【答案】ABC ‎【解析】 由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动滑轮重、摩擦等因素有关,与承重绳子的段数无关,故A、B、C正确,D错误。‎ ‎11、【答案】A 6‎ ‎【解析】对于竖直悬挂的滑轮组,在不考虑摩擦和绳重时,拉力,,故;机械效率,故。‎ ‎12、【答案】CD ‎【解析】由图可知,n=2,则绳子自由端被拉下的距离:s=nh=2×‎20cm=‎40cm=‎0.4m,故A错误;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100N×‎0.2m=20J,故C正确;拉力做的总功:W总=Fs=60N×‎0.4m=24J,拉力的功率:,故B错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 ‎13、【答案】B ‎【解析】A、增加提升重物的高度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没有影响,故A不合题意;B、给滑轮的轮和轴之间加润滑油,可以减少额外功,在有用功一定时,可提高机械效率,故B符合题意;C、提升质量更小的物体,这样有用功变小,在额外功一定时,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更小,机械效率变小,故C不合题意;D、将塑料滑轮换成体积相等的铁质滑轮,增大了动滑轮的重,增加了额外功,使机械效率变小,故D不合题意;故选B。‎ 三、实验与计算题 ‎14、【答案与解析】‎ ‎⑴①倾角越大,机械效率越高;②相等;③减少;④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了   ⑵①倾角越大,摩擦力越小;②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变小了 15、【答案】(1)滑轮组效率之比为:35:36    (2)绳子的拉力之比为:。   【解析】本题的难度在于所有数据都是比例值,关键是要分清楚有用功、总功以及公式推导变形,本题还是可以轻松解答。图甲中的滑轮组,有用功是使重物上升所做的功,由于不考虑摩擦总功则是使、同时上升所做的功。与相连,上升的高度相同。设重物上升h米,则有用功,总功为,机械效率为;   由,得,带入上式,得;   同理,可得;将,即代入得;由此可知,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为:。   两个滑轮组的连接方式不同,图甲中的拉力为滑轮与重物重力之和的1/3,即=‎ 6‎ ‎。图乙中的拉力为滑轮与重力之和的1/2,即=。将,的关系代入,有,。   由此得出,将代入,得。‎ ‎16、【答案与解析】‎ ‎ ‎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