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甘肃省酒泉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2018年甘肃省酒泉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22分) 1.(2分)能反映半坡人生产生活的是( ) A.稻谷 B.半地穴式房屋 C.甲骨文 D.司母戊鼎 2.(2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2分)“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 ) A.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B.实施焚书坑儒 C.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推行削藩政策 4.(2分)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 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士农工商”中商人的地位最高 D.出现纸币交子 5.(2分)研究下列表格,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 序号 历史事件 第19页(共19页) 1 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2 清政府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3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清朝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 C.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 D.民族政权的并立 6.(2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7.(2分)“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凤凰”。这两段《凤阳花鼓》词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生活的巨大变迁,这是因为我国广大农村( ) A.开展了土地改革 B.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2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历史应始于( ) A.基督教的创立 B.新航路的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的兴起 第19页(共19页) 9.(2分)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下列成就与阿拉伯人无关的是( ) A.伊斯兰教 B.《天方夜谭》 C.麦加大清真寺 D.“牛顿三定律” 10.(2分)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多强”里不包括( ) A.中国 B.欧盟 C.美国 D.日本 11.(2分)“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实际上是( ) A.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表现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C.世界经济呈本土化发展趋势的表现 D.和平发展全球化的表现 二、材料解析题(12题10分,13题12分,14题11分,共33分) 12.(10分)不断深化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原来农民取得的份地,按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却不少于20亿卢布。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经济方面,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社会文化方面,提倡“文明开化”,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 第19页(共19页) 材料四:中国农村改革的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三反映的是哪两次社会改革?这两次改革对两国产生的相同积极作用是什么? (3)材料四中我国的“农村改革”开始于哪一次会议之后?根据材料概括其历史作用。 13.(12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拥有着几千年文明古国的东方大国,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然而,177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57年前10月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毁灭了圆明园;117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1)材料中“177年前”、“157年前”、“117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哪几次侵略战争? (2)这些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严重影响? 材料二:在外来侵略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下图三位人物就是反抗外来侵略的代表。 第19页(共19页)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一句话分别说出上面三位人物的英勇事迹。 材料三:慈禧太后见《辛丑条约》中并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惩办,大喜过望,感激不尽,立即告诉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全部接受。他对列强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4)阅读材料三,总结一条在历次侵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5)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有什么认识? 14.(11分)先进的思想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充分地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文艺复兴运动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 ﹣﹣《真理与价值》 (1)据材料一,写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人物和核心思想。 材料二:它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以人权对抗神权、以法律对抗专制、以科学对抗蒙昧的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说出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性质。请举出在18世纪,受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出现在欧美的两部法律文献名称。 第19页(共19页) 材料三: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 (3)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指的是哪场革命?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哪次革命? 材料四: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4)20世纪,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国情相结合取得的主要思想成果有哪两个?它们分别指导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历史巨变? (5)先进的思想会促进社会进步,结合以上材料谈谈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有何启示。 第19页(共19页) 2018年甘肃省酒泉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22分) 1.(2分)能反映半坡人生产生活的是( ) A.稻谷 B.半地穴式房屋 C.甲骨文 D.司母戊鼎 【分析】本题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解答】能反映半坡人生产生活的是半地穴式房屋。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2.(2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分析】本题以“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知识。 【解答】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平时镇守疆土,战时打败随从周天子作战。因此说“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第19页(共19页) 3.(2分)“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 ) A.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B.实施焚书坑儒 C.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推行削藩政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皇”最主要的功绩。 【解答】“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的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创立了一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统一。A不是秦始皇最主要的历史功绩;B不是功绩,而是对思想的钳制;D是明成祖实行的措施。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区别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4.(2分)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 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士农工商”中商人的地位最高 D.出现纸币交子 【分析】本题考查宋朝的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宋朝商业发展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结合宋朝商业发展的特点解答即可. 第19页(共19页)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可知,“第一次商业革命”是宋代商业革命,联系所学史实,宋代商业的特点有,突破了传统商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据考古发现,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所以D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D。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商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学生掌握这段时间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学会分析和理解问题. 5.(2分)研究下列表格,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 序号 历史事件 1 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2 清政府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3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清朝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 C.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 D.民族政权的并立 【分析】本题以表格信息为依托,考查清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反映的是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反映的是新疆的管辖;“清政府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反映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史实。表中史实都是清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措施。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第19页(共19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清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相关知识。 6.(2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完成历史意义.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53﹣1956年进行三大改造,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最终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选:A。 【点评】掌握三大改造的意义.另外土地改革的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等知识点也要了解.培养记忆能力. 7.(2分)“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凤凰”。这两段《凤阳花鼓》词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生活的巨大变迁,这是因为我国广大农村( ) A.开展了土地改革 B.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析】本题以两段《凤阳花鼓》词为切入点,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凤凰”可知,这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凤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走上富裕之路的史实。 第19页(共19页)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依据,属理解层面的要求,有相当难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80年代初期在中国大陆的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的一项转折。该项制度在一定阶段内激发了农村的活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8.(2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历史应始于( ) A.基督教的创立 B.新航路的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的兴起 【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 【解答】据题干“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历史”可知是对新航路开辟的描述。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与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新航路开辟的内容与影响。 9.(2分)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下列成就与阿拉伯人无关的是( ) A.伊斯兰教 B.《天方夜谭》 C.麦加大清真寺 D.“牛顿三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了牛顿。他是英国著名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解答】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天文学领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领域创建微积分;在力学领域建立了完整的力学体系,其中“牛顿三定律”,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牛顿三定律与阿拉伯人无关。 故选:D。 第19页(共19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英国科学家牛顿的主要贡献。 10.(2分)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多强”里不包括( ) A.中国 B.欧盟 C.美国 D.日本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解答】据所学知,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有几个力量中心即“多强”,欧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所以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故选:C。 【点评】识记“一超多强”具体指哪些国家或地区。 11.(2分)“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实际上是( ) A.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表现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C.世界经济呈本土化发展趋势的表现 D.和平发展全球化的表现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解答】从题干中的“跳出国界,走向世界”等描述可以判断这是跨国公司的特征。跨国界的投资导致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使世界生产在最合理的区位布局下进行。资本的流动引导了技术的流动、管理的流动和市场的重新划分,而跨国公司又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体现和推动力。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表述。 第19页(共19页) 二、材料解析题(12题10分,13题12分,14题11分,共33分) 12.(10分)不断深化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原来农民取得的份地,按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却不少于20亿卢布。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经济方面,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社会文化方面,提倡“文明开化”,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 材料四:中国农村改革的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三反映的是哪两次社会改革?这两次改革对两国产生的相同积极作用是什么? (3)材料四中我国的“农村改革”开始于哪一次会议之后?根据材料概括其历史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一“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可知,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第19页(共19页) (2)由材料二“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可知,这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由材料三“社会文化方面,提倡‘文明开化’,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可知,这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材料四中我国的“农村改革”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于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据材料四“中国农村改革的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元”并结合所学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故答案为: (1)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2)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都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相关史实。 13.(12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拥有着几千年文明古国的东方大国,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然而,177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57年前10月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毁灭了圆明园;117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1)材料中“177年前”、“157年前”、“117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哪几次侵略战争? 第19页(共19页) (2)这些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严重影响? 材料二:在外来侵略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下图三位人物就是反抗外来侵略的代表。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一句话分别说出上面三位人物的英勇事迹。 材料三:慈禧太后见《辛丑条约》中并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惩办,大喜过望,感激不尽,立即告诉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全部接受。他对列强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4)阅读材料三,总结一条在历次侵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5)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有什么认识? 【分析】(1)本题以“177年前”、“157年前”、“117年前”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略战争的时间。 (2)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略战争的影响。 (3)本题以“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的图象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林则徐、邓左宗棠、邓世昌的事迹。 (4)本题以“慈禧太后见《辛丑条约》中并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惩办,大喜过望,感激不尽,立即告诉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全部接受。”为切入点,考查历次侵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第19页(共19页) (5)本题考查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的认识。 【解答】(1)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177年前”、“157年前”、“117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略战争。2017﹣1840=177年,2017﹣1860=157年,2017﹣1900=117年。1840﹣1842年,英国向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向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900﹣1901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2)1840﹣1842年,英国向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英法联军向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900﹣1901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战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1876年,左宗棠率兵进入新疆,清军采取“缓进急战”的战术,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4)依据材料三“慈禧太后见《辛丑条约》中并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惩办,大喜过望,感激不尽,立即告诉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全部接受。”得出,在历次侵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内部妥协。 (5)通过以上材料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等。 第19页(共19页) 故答案为: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使中国主权受到损害,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海战。 (4)清政府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内部妥协。 (5)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等。 【点评】本题以“177年前”、“157年前”、“117年前”等为线索,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以及林则徐、邓左宗棠、邓世昌的事迹等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忆并且区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略战争的时间、影响。 14.(11分)先进的思想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充分地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文艺复兴运动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 ﹣﹣《真理与价值》 (1)据材料一,写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人物和核心思想。 材料二:它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以人权对抗神权、以法律对抗专制、以科学对抗蒙昧的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说出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性质。请举出在18世纪,受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出现在欧美的两部法律文献名称。 第19页(共19页) 材料三: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 (3)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指的是哪场革命?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哪次革命? 材料四: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4)20世纪,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国情相结合取得的主要思想成果有哪两个?它们分别指导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历史巨变? (5)先进的思想会促进社会进步,结合以上材料谈谈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有何启示。 【分析】(1)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掌握其性质、影响。 (3)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建立的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4)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史实。 (5)本题为开放性习题,围绕先进的思想会促进社会进步来回答即可。 【解答】(1)14世纪,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2)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启蒙运动。依据材料“它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以人权对抗神权、以法律对抗专制、以科学对抗蒙昧的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可知,它是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在18世纪,受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出现在欧美的两部法律文献是《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 第19页(共19页) (3)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的建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俄国十月革命。 (4)20世纪,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国情相结合取得的主要思想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领导人民获得民族独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国情相结合取得的主要思想成果是邓小平理论,使中国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5)先进的思想会促进社会进步,通过上述材料分析可知,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先进的思想文化对社会变革起推动作用;我们要积极吸收借鉴外国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并与国情相结合。 故答案为: (1)但丁;人文主义。 (2)启蒙运动;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 (3)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 (4)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5)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先进的思想文化对社会变革起推动作用;我们要积极吸收借鉴外国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并与国情相结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成果、巴黎公社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9/5 6:40:37;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19页(共19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