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时代特征】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隋唐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既是对秦汉的继承,也是不断创新和进步的表现。 1.繁荣表现 (1)工具革新,经济繁荣 ①交通运输:隋朝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②农业技术:兴修水利,工具革新(曲辕犁、筒车);③手工业发展:丝织工艺水平高,陶瓷业发展;④商业都市:长安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⑤盛世: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科技发展,文化繁荣 ①科技领先: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火药;②唐诗繁荣: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③书法绘画:隋唐书法、绘画辉煌,著名的有颜真卿、柳公权、阎立本、吴道子。 2.开放表现 (1)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创立、完善,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民族关系:民族政策开明。设机构、和亲、册封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合和发展。 (3)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开放,充满活力,人们显示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对外关系:开放的对外政策,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法;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日本派遣唐使,学习中国的先进制度;唐都长安,世界性大都会。 【知识网络】 【知识要点】 1.隋唐时期的历史特征是繁荣与开放。 2.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同时大量征发劳役,加速了隋朝灭亡。 3.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科举制度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唐太宗年号“贞观”,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为“贞观之治”。主要措施有:重用贤才、虚心纳谏;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5.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6.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开元盛世”,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7.唐朝发明曲辕犁和筒车。陶瓷器中唐三彩最为有名。长安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8.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奉为“天可汗”。 9.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李白享有“诗仙”的美誉。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白居易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10.唐朝时期,日本为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而派遣唐使到中国。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11.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此后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12.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局面。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时代特征】 宋元时期从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民族关系发展: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与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但以和为主。元朝时回族形成,民族关系发展,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 2. 社会变化:(1)魏晋以来,随着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宋时,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2)宋元时期,都市繁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3)宋元时期,科技进步,文学艺术多姿多彩,中外交通发达。 【知识网络】 【知识要点】 1.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2.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辽(契丹)、西夏(党项)、金(女真);与南宋并立的政权有金(女真)、西夏(党项)、蒙古。 3.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注重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4.民族政权并立典型事件:澶渊之盟(北宋和辽)、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澶渊之盟使辽宋之间保持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同时加重了北宋的负担。辽、宋、金之间,战和交织,但以和为主,以相互的交流发展为主,这也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5.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6.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都反映了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7.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两宋商业城市兴起。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出现早市和夜市。乡镇出现了草市。 8.两宋时期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9.“一代天骄”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他的功绩是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 10.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11.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地方建立行省。我国省级机构的划分从元朝开始。 12.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13.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直接统辖。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14.元朝的统一,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15.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逐渐丰富,都市中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 16.宋词的代表人物有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元曲的代表人物是关汉卿。 17.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18.宋代制成罗盘针。北宋末年,开始使用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19.唐朝时,发明火药。宋代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20.宋代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时代特征】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1.巩固: (1)君权强化:明清时期,封建专制集权统治进一步强化,显示出封建制度的没落和统治基础的动摇。 (2)边疆巩固: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西藏、新疆、台湾)的管辖,奠定了今天疆域的基础,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大大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 2.危机:明清社会危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表现: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思想上控制日趋强化;对外交往上中外的冲突和闭关锁国政策。 【知识网络】 【知识要点】 1、明清时期的时代特点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朱元璋强化皇权:政治上,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分散兵权。地方上,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司法上,设立锦衣卫(厂卫)。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发展。以上措施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3.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4.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著作。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科学巨著。 5.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明成祖时期修建北京城,宫城即紫禁城(今故宫)。 6.明朝著名小说有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 7.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8.明清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击退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 9.清朝对台湾地区的管辖: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 10.清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11.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确立中央政府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1727年,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12.为反抗沙俄的控制和压迫,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3.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是:农业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及人口增长。 14.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政治上: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2)思想文化上:大兴文字狱和实行文化专制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3)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影响:①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②消极: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启示:闭关则衰,开放则荣。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15. 《红楼梦》的作者是清朝的曹雪芹和高鹗。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