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解析

上学期期末九年级语文试卷及解析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菜畦(qí) 蜷曲(quán) 归省(shěng) 浑身解数(xiè) B. 悲怆(chuàng) 蹒跚(pán) 汲取(xī) 众目睽睽(kuí) C. 慰藉(jí) 啜泣(qì) 伫立(zhù) 断壁残垣(yuán) D. 感慨(kǎi) 诓骗( kuāng) 挑衅(xìn) 恪尽职守(kè)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怨怅 颠倒 汲取 走头无路 B. 笼统 制栽 贤达 不省人事 C. 苟安 流俗 眺望 另请高明 D. 愧赧 糟塌 煞白 战战兢兢 3.【2017 年中考四川巴中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在京剧 斑斓的脸谱中,在书法醇美放入墨香中,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A. 绽放 闪烁 跳动 飘散 B. 飘散 绽放 跳动 闪烁 C. 闪烁 跳动 绽放 飘散 D. 绽放 闪烁 飘散 跳动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如“河阳”指 黄河南岸,“汉阴”指汉水北岸。 B.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C. 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严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 称;家母,是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D. 五月初五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 5.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④①③②⑤ B. ④③①②⑤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②⑤③① 6.综合性学习 5 月 18 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全市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促进文化资源共享。某校“丑 石文学社”准备在这一天参观博物馆。同学们准备制作宣传牌放到博物馆门口,拟写了四句面向市 民的宣传语。(见第(1)题)当天,文学社成员选择了三个博物馆,分组体验主题文化活动。(见 第(2)题)体验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都很兴奋。他们收集了丰富的材料(见链接;第(3)题), 发出了题为“做博物馆忠实粉丝”的倡议,呼吁更多的师生走进博物馆。 (1)下列宣传语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在博物馆遇见更好的自己 B.留不住观众的博物馆是不合格的 C.在博物馆,你能听到岁月的足音 D.今天,让我们与博物馆有个约会 (2)如果你是文学社成员,请你选择一个主题活动,并说明理由。 A 上海博物馆:“邂逅大师”欧洲油画艺术珍品展 B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闻香识药”中药课程 C 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人·和谐”主题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链接)材料,补写两个要点作为倡议书的内容。 A 博物馆免费开放,为走进博物馆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王伦便起身把盏说道:“感蒙众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塞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 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小可使人亲到麾下纳降。” ①王伦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 ②这番话给王伦带来什么后果?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提示补全下面的歇后语。 示例:杨志——买刀——英雄末路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① 林冲——误闯白虎堂——_______________ ② 鲁达 ——_______________ ——打抱不平 ③ ___________—— 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8.古诗文默写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行路难》中诗人引用典故,表达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心酸,流露出内心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段落,回答文后问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 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 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 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 也。 9.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云归而岩穴暝. (3)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野芳.发而幽香 10. 甲段中“前人之述备矣”其中“前人之述”是指上一节的__________句。(用课文中原句回答) 11. 甲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联系下文,这个“异”字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12. 有一个成语出自乙段,找出来并用这个成语造句: 13. 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中的“乐”与甲段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 内涵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 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 4/4 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②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 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 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 ③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④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 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 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护随时都有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 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⑤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 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 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 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 的清晨。 ⑥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 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⑦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 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 更为自由更为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 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⑧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14. 请你为本文拟一个标题,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15. 有人认为第②段的论据有些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 16. 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7. 感知第⑤段文字的内容,为其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18. 作者为什么说“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两会与传统文化 【两会镜头】 3 月 8 日晚,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剧院,名为“先人与我们同行”的感悟国学经典大型交响咏诵 会上,《易之歌》《道法自然》《万世师表》《美哉!诗经》……一篇篇由名家咏诵、交响乐伴奏 的作品,让人不由得被传统经典的魅力和风范所折服。 中华经典,“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此前,电视栏目《中国诗词大会》、纪录片《我在故宫 修文物》,以“现象级”的姿态,点燃了国人拥抱传统经典的热情,也让传统经典真正落地,变得 可触可感、亲切可人。 3 月 4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 委员时指出,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做,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 (摘自 2017 年 3 月 10 日《光明日报》) 【部长通道】 3 月 3 日下午,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经过“部长通道”时,面 对现场“诗词大会”的喊声,陈室生微笑作答:“好问题!你刚才提的问题,和我最近关心的兴奋 点对接了。”他还当场吟诵了两首唐诗。 陈宝生称,传统文化进校园,一要盖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时段,这是“国本工程”;二要融汇 到教材体系里,这是“铸人工程”;三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 陈宝生强调,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四件事,一是加强教材体系建设,针对各学段特点选择合适 内容进入教科书,二是在涉及规律、方法论等技术层面,选择适当教材内容,比如国画、书法、中 医药、武术太极等传统文化,三是加强研究阐释及现代性、创新性转換,为学科建设加强培养人才, 四是还要推进国际传播,传统文化不仅进校园还要出国境,讲好中国故事。 (摘自 2017 年 3 月 4 日《澎湃新闻》) 【代表建言】 春节期间,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走红,很多人的朋友圈被诗词 曲赋刷屏。来自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飞花令”的出口成章,更是让很多人惊呼这位 00 后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勾想”。那么,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年轻一代身 上传承呢?两会期间,不少上海代表建议要重视培养孩子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呼吁大力促进传统教 育进课堂。 (摘自 2017 年 3 月 12 日“东方网”) 王本朝认为,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分子要“双肩挑”,既要传播传统文化,也要传播现 代文化,而且要势力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势在必 行。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是必然趋势。网络媒体、电视节目、动漫、广告等都是传播优秀传统 文化的重要阵地”。 (摘自 2017 年 3 月 10 日《光明日报》) 冯骥才指出:“文化不只是知识,学习文化的最好方式是体验。要不断地用新方式、用年轻人 喜欢的方式激起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个过程一定是潜移默化的、渐进的。文化的事情要 慢慢做,要踏实做。” (摘自 2017 年 3 月 10 日《光明日报》) “全社会有必要重视起来,让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正确认识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素质教 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只有在思想上纠正了某些认识偏差,才能真正上好传统教育这一课。”范小 青说。 (摘自 2017 年 3 月 10 日《光明日报》) 19. 概括【两会镜头】的主要内容。 20. 下面说法符合上述材料的一项是 ( ) A. 一些媒体优秀节目的推出,正唤醒国人传播传统文化的热情。 B. 我国当代的知识分子更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C. 传统文化进了校园,就是实现了素质教育。 D. 只有传统文化进课堂,才能培养孩子的传统文化知识。 21. 阅读上述材料,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 22. 对于两会代表有关“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呼声你持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23. 传统文化不仅仅寄托在诗词歌赋的高大上,也藏在很多接地气的习俗中。“腊月二十四,掸尘 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你能说说这个习俗里有什 么寓意么? 作文 24.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1.字数在 600 字以上;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章不能套用, 更不能抄袭,力求真情实感。 (1)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朋 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 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 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请先补充完题目,再作文。 (2)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 怕问询;面对丑恶,选择沉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就可以突破自我,成为生 活的强者。 请以“别怕,向前再迈一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上学期期末九年级语文试卷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菜畦(qí) 蜷曲(quán) 归省(shěng) 浑身解数(xiè) B. 悲怆(chuàng) 蹒跚(pán) 汲取(xī) 众目睽睽(kuí) C. 慰藉(jí) 啜泣(qì) 伫立(zhù) 断壁残垣(yuán) D. 感慨(kǎi) 诓骗( kuāng) 挑衅(xìn) 恪尽职守(kè)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需要结合所学和词义加以判断。A.“省”应读作“xǐng”;B.“汲”应读作“jí”; C.“藉”应读作“jiè”;D.正确。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怨怅 颠倒 汲取 走头无路 B. 笼统 制栽 贤达 不省人事 C. 苟安 流俗 眺望 另请高明 D. 愧赧 糟塌 煞白 战战兢兢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项,“走头无路”应为“走投无路”;B 项,“制栽”应为“制裁”;D 项,“糟塌”应为 “糟蹋”。故选 C。 3.【2017 年中考四川巴中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在京剧 斑斓的脸谱中,在书法醇美放入墨香中,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A. 绽放 闪烁 跳动 飘散 B. 飘散 绽放 跳动 闪烁 C. 闪烁 跳动 绽放 飘散 D. 绽放 闪烁 飘散 跳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 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 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绽放”形容花开时由花蕾花瓣紧闭到展开的样子。形容缤纷的 花炮用“绽放”,由此排除了 BC 项。“闪烁”光摇晃不定的样子,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应用“闪烁”; 接着应是飘散在书法醇美墨香中,跳动在弓弦上。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如“河阳”指 黄河南岸,“汉阴”指汉水北岸。 B.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C. 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严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 称;家母,是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D. 五月初五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语中文化知识的掌握与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汉语中的人称用法、汉语表 述规则、风俗礼仪等文化常识都要有所了解。A 项表述有误,“河阳”指黄河北岸,“汉阴”指汉 水南岸。 5.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④①③②⑤ B. ④③①②⑤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②⑤③①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此类题看似简单,实则比较复杂,得分率一般不高,但只要我们掌握好 解题思路和方法,还是能很好地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体裁和中心;其次,理 清思路;再次,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连读,语感检验。第④句为总说句, 应放在最前,接着先说“传统”,再说“文化”,因此为②⑤,第③是对②⑤的总结,第①是全文 的总结,应放在最后.所以顺序是:④②⑤③①。故选:D. 6.综合性学习 5 月 18 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全市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促进文化资源共享。某校“丑 石文学社”准备在这一天参观博物馆。同学们准备制作宣传牌放到博物馆门口,拟写了四句面向市 民的宣传语。(见第(1)题)当天,文学社成员选择了三个博物馆,分组体验主题文化活动。(见 第(2)题)体验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都很兴奋。他们收集了丰富的材料(见链接;第(3)题), 发出了题为“做博物馆忠实粉丝”的倡议,呼吁更多的师生走进博物馆。 (1)下列宣传语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在博物馆遇见更好的自己 B.留不住观众的博物馆是不合格的 C.在博物馆,你能听到岁月的足音 D.今天,让我们与博物馆有个约会 (2)如果你是文学社成员,请你选择一个主题活动,并说明理由。 A 上海博物馆:“邂逅大师”欧洲油画艺术珍品展 B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闻香识药”中药课程 C 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人·和谐”主题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链接)材料,补写两个要点作为倡议书的内容。 A 博物馆免费开放,为走进博物馆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6. B 7. 示例 1:选①,喜爱绘画艺术;提升艺术品位;拓宽国际视野。 示例 2:选②,对中国感兴趣;增加中医药知识;了解中医传统文化。 示例 3:选③,热爱大自然;增长“人与自然”的知识;增强和谐共生意识。 8. (1). 示例:①我们的博物馆利用率过低,有必要走进博物馆,共享文化资源。 (2). ②法 国人从小走进博物馆的事例,启示我们应更多地走进博物馆。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活动宣传标语的选择能力。这是一道选择题,理解四个选项中的宣传标语,看哪一个与活 动的主题或内容不符即可得出答案。设定“国际博物馆日”,旨在人们更多的了解自然与人类文化 的遗产,所以博物馆的创建目的不是为了吸引人的。故选 B。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观点的表达能力。解答此题要了解每一个主题的内容与意义方能阐述自 己选择的理由。如选①,“油画艺术珍品展”,我们可以阐述理由为:喜爱绘画艺术,并且欣赏可 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倡议书内容的补充。倡议书旨在针对人们行为的不足给出建议,所以补充内容首先要从链 接材料中找出人们对博物馆的认识不足处,然后提出建议。链接材料可以看出:我们的博物馆利用 率过低,法国人从小走进博物馆,中国与国外博物馆利用情况对比鲜明,观众留言表明进博物馆收 获颇丰。从这四个方面任选两点作为补充的内容即可。 7.名著阅读。 (1)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王伦便起身把盏说道:“感蒙众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塞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 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小可使人亲到麾下纳降。” ①王伦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 ②这番话给王伦带来什么后果?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提示补全下面的歇后语。 示例:杨志——买刀——英雄末路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① 林冲——误闯白虎堂——_______________ ② 鲁达 ——_______________ ——打抱不平 ③ ___________—— 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答案】 (1). (1)用意:拒绝晁盖等众豪杰在梁山入伙; (2). 后果:被林冲所杀(林冲 火并王伦) (3). (2)上当受骗(单刀直入或祸从天降) (4). 拳打镇关西 (5). 张顺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中“如何安得许多真龙”“烦投大寨歇马”可以知道,王伦用意在拒绝晁 盖等人入伙,王伦最终被林冲所杀。(2)本题要求补充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①林冲接高俅信, 要白虎堂等,要宝刀带,高俅说林冲带刀闯入白虎堂,抓起,收刀。所以是“林冲---误闯白虎堂--- 单刀直入/祸从天降”;②鲁达在酒楼得知镇关西欺压金氏父女,便赠送银两给他们并保护其出逃。 鲁达以十斤瘦肉、肥肉、软骨刁难、激怒郑屠,打斗中鲁达三拳打在郑屠的鼻子、眼眶、太阳穴上, 不小心将其打死。为避官司,鲁达出逃。所以是“鲁达---拳打镇关西---打抱不平”;③戴宗向宋江 索取常例银,宋江不给,取出吴用书信,与戴宗相认。宋江与戴宗手下的小牢子李逵相见。李逵拿 了宋江十两银子去赌,输了不认账,抢走别人的银两。宋江把银子还给小张乙,并给了被李逵所打 之人的将息钱。宋江、戴宗、李逵三人上琵琶亭,宋江热情招呼李逵吃肉喝酒,李逵因放走活鱼, 被张顺淹得半死。宋江叫戴宗拿出张横书信,喝住张顺,救了李逵。所以是“张顺---浪中斗李逵--- 以长攻短”。 【点睛】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 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一般是是形象地比喻 或说明,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是对前部分的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 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 后语。 8.古诗文默写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行路难》中诗人引用典故,表达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心酸,流露出内心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 (2)闲来垂钓碧溪上, (3). 忽复乘舟 梦日边 (4). (3)先天下之忧而忧, (5). 后天下之乐而乐 (6). (4)但愿人长久, (7). 千里共婵娟 (8). (5)鸡声茅店月 (9). (6)巴山楚水凄凉地, (10). 二十三年弃置身 【解析】 【详解】本题易错字为“溪”“婵”“茅”“凄”。 阅读下面段落,回答文后问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 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 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 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 也。 9.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云归而岩穴暝. (3)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野芳.发而幽香 10. 甲段中“前人之述备矣”其中“前人之述”是指上一节的__________句。(用课文中原句回答) 11. 甲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联系下文,这个“异”字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12. 有一个成语出自乙段,找出来并用这个成语造句: 13. 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中的“乐”与甲段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 内涵有什么不同? 【答案】9. 极:到; 暝:昏暗 晖:日光 芳:花 10. 唐贤今人诗赋 11. (1)因外界景物好,自己的得而喜;(2)因外界环境坏,自己的失而 悲。 12. 水落石出 造句,不唯一 13. 乙段中“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甲段中 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 【解析】 【9 题详解】 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意义的理解。(1)句意:那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极: 到。(2)句意: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暝:昏暗。(3)句意: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 千变万化。晖:日光。(4)句意: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花。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 今人诗赋”。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甲文中“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联系原文,这个“异”字具体表现在:外界环境的好与坏自己的得失有极大的关系。 据此回答即可。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能力。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 露出来。造句例如:你必须把这件事情搞个水落石出。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乙段中“乐”既 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甲段中的“乐”不只表示与 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 【点睛】文言句子的翻译从句式上看,考查的句子主要包括一般陈述句、简单的省略句、使动句、 意动句、倒装句、被动句等;从内容看,这些句子往往处于比较特殊的、重要的位置。一般要求: 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准确、流畅、优美。 参考译文: [甲]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 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 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 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乙]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 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 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 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 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 4/4 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②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 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 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 ③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④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 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 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护随时都有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 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⑤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 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 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 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 的清晨。 ⑥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 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⑦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 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 更为自由更为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 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⑧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14. 请你为本文拟一个标题,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15. 有人认为第②段的论据有些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 16. 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7. 感知第⑤段文字的内容,为其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18. 作者为什么说“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答案】14. 学会爱自己。 15. 不多余。这里写女音乐家毁灭自己的事情,是从反面论证“人应该学会爱自己”,与第二段中 的正面论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观点。 16. 比喻论证。使得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更好地论证了“爱自己,就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 和矫正自己”这一观点。 17. 不唯一 18. 因为学会爱自己,体现了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因为这是真正懂得珍爱世 界的前提。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和概括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 本文题目是“另一种珍爱”,结合首尾和文章内容,可以判断,本文首先由一位老音乐家的轶事引 出论题,进而提出中心论点“要学会爱自己”。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能不能删去某个语段。解答时需要先表态,一般是不能删去,然后写出这个事例是 写……,是正面(反面)论述,角度不同,这样论证更加严密。然后分析,第三段记叙了女音乐家 毁灭自己的事情,是反面论证。据此解答即可。 【16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 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这句话是比喻句,运用了比喻论证,作用在于“生动形象 地证明了……的观点,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 【17 题详解】 本题要求补写论据。根据第⑤段论证的内容,需要找出爱自己让自己更加坚韧的事例,用“人+事” 的格式解答。作答此题,需要平时的积累。例如: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曾一度没有珍惜自己,自暴 自弃。但最后他战胜了自己,明白了珍爱自己的意义,开始珍爱生命,用手中的笔写就了无数的华 章,让生命充满灿烂的光彩。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以及重要语句的理解。结合全文内容,“学会爱自己”是说我们要珍爱 生命,“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是说在爱自己,让自己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让我们的灵 魂更为自由更强壮,这样才能更好地珍爱世界,珍爱一切。据此解答,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两会与传统文化 【两会镜头】 3 月 8 日晚,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剧院,名为“先人与我们同行”的感悟国学经典大型交响咏诵 会上,《易之歌》《道法自然》《万世师表》《美哉!诗经》……一篇篇由名家咏诵、交响乐伴奏 的作品,让人不由得被传统经典的魅力和风范所折服。 中华经典,“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此前,电视栏目《中国诗词大会》、纪录片《我在故宫 修文物》,以“现象级”的姿态,点燃了国人拥抱传统经典的热情,也让传统经典真正落地,变得 可触可感、亲切可人。 3 月 4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 委员时指出,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做,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 (摘自 2017 年 3 月 10 日《光明日报》) 【部长通道】 3 月 3 日下午,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经过“部长通道”时,面 对现场“诗词大会”的喊声,陈室生微笑作答:“好问题!你刚才提的问题,和我最近关心的兴奋 点对接了。”他还当场吟诵了两首唐诗。 陈宝生称,传统文化进校园,一要盖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时段,这是“国本工程”;二要融汇 到教材体系里,这是“铸人工程”;三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 陈宝生强调,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四件事,一是加强教材体系建设,针对各学段特点选择合适 内容进入教科书,二是在涉及规律、方法论等技术层面,选择适当教材内容,比如国画、书法、中 医药、武术太极等传统文化,三是加强研究阐释及现代性、创新性转換,为学科建设加强培养人才, 四是还要推进国际传播,传统文化不仅进校园还要出国境,讲好中国故事。 (摘自 2017 年 3 月 4 日《澎湃新闻》) 【代表建言】 春节期间,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走红,很多人的朋友圈被诗词 曲赋刷屏。来自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飞花令”的出口成章,更是让很多人惊呼这位 00 后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勾想”。那么,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年轻一代身 上传承呢?两会期间,不少上海代表建议要重视培养孩子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呼吁大力促进传统教 育进课堂。 (摘自 2017 年 3 月 12 日“东方网”) 王本朝认为,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分子要“双肩挑”,既要传播传统文化,也要传播现 代文化,而且要势力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势在必 行。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是必然趋势。网络媒体、电视节目、动漫、广告等都是传播优秀传统 文化的重要阵地”。 (摘自 2017 年 3 月 10 日《光明日报》) 冯骥才指出:“文化不只是知识,学习文化的最好方式是体验。要不断地用新方式、用年轻人 喜欢的方式激起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个过程一定是潜移默化的、渐进的。文化的事情要 慢慢做,要踏实做。” (摘自 2017 年 3 月 10 日《光明日报》) “全社会有必要重视起来,让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正确认识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素质教 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只有在思想上纠正了某些认识偏差,才能真正上好传统教育这一课。”范小 青说。 (摘自 2017 年 3 月 10 日《光明日报》) 19. 概括【两会镜头】的主要内容。 20. 下面说法符合上述材料的一项是 ( ) A. 一些媒体优秀节目的推出,正唤醒国人传播传统文化的热情。 B. 我国当代的知识分子更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C. 传统文化进了校园,就是实现了素质教育。 D. 只有传统文化进课堂,才能培养孩子的传统文化知识。 21. 阅读上述材料,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 22. 对于两会代表有关“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呼声你持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23. 传统文化不仅仅寄托在诗词歌赋的高大上,也藏在很多接地气的习俗中。“腊月二十四,掸尘 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你能说说这个习俗里有什 么寓意么? 【答案】19. 国人拥抱经典传统的热情与习近平的期望。 20. A 21. ①做好“三大工程”“四件事”;②知识分子要敢于担当;③传播传统文化的媒体要善于创新; ④全社会要在思想上纠正认识上的偏差;③传统文化要让学生慢慢体验。 22. 示例一:我支持。因为传统文化具有自身的魅力与风范,学习传统文化能给自身打上靓丽的底 色,能在国际上扩大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影响力,还能在定程度上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示例二:我 反对。因为我们现在的学习负担已经很重,如果传统文化都进入了校园,今天考中医,明天考武术, 后天考《周易》,再加上数理化英和体育,我们不堪重负了。(可支持、也可反对,言之成理即可) 23.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 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 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通明渠暗沟。 【解析】 【19 题详解】 文段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先人与我们同行”的感悟国学经典大型交响咏诵会和电视栏 目《中国诗词大会》、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共同点燃了国人拥抱传统经典的热情;二 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知识分子的期望。总结起来就是:国人拥抱经典传统的热情与习近平的期望。 【20 题详解】 A 项,“一些媒体优秀节目的推出,正唤醒国人传播传统文化的热情”符合原文的内容;B 项,“更 有浓厚的家国情怀”错误,原文是“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C 项,“传统文化进 了校园,就是实现了素质教育”绝对化,且不符合原文意思;D 项,“只有传统文化进课堂,才能 增加孩子的传统文化知识”不符合原文,网络媒体、电视节目、动漫、广告等都是传播优秀传统文 化的重要阵地。故选 A。 【21 题详解】 为了实现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根据材料内容,陈宝生部长认为要做好“三大工程”“四件 事”;根据王本朝代表的建议,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分子要“双肩挑”,知识分子要敢于担 当;另外,他也认为,创新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势在必行,传播传统文化的媒体要善于创新。根据 范小青的观点,全社会要在思想上纠正认识的偏差,正确认识素质教育。最后,根据冯骥才的观点, 学习文化的最好方式是体验,文化的事情要慢慢做,要踏实做,传统文化要让学生慢慢体验。 【22 题详解】 针对两会代表有关“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呼声,可以支持也可以反对,但是要言之有理。如果支持, 可以围绕传统文化的意义来谈,如果反对,可以谈传统文化进校园可能会加重孩子们的负担。 【23 题详解】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 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 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作文 24.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1.字数在 600 字以上;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章不能套用, 更不能抄袭,力求真情实感。 (1)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朋 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 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 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请先补充完题目,再作文。 (2)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 怕问询;面对丑恶,选择沉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就可以突破自我,成为生 活的强者。 请以“别怕,向前再迈一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答案】参考例文 别怕,向前再迈一步 我们家门前有条河,绕着村边走,我们村是一个小山村,村里小伙伴每天放学后,就在山上打 闹或下河游水。小山村的人烧水煮饭都是烧柴草。 于是一有空,我们就上山砍柴草。那正是暴雨肆虐的季节,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晴出雨归,我 们灿烂出门,沮丧回家。当我们担着柴草走在的山路时,暴雨要么从后面追来;要么在前面拦着, 想躲也躲不掉。此时,我们的心就像四合幕色,刹时黯谈。肩上的柴草这么重,离家的路又这么远。 山路凹凸不平,雨水又加重了肩上的负担,阻碍着归家的步伐。雨幕中,我们越看家越显得家很遥 远。 那年夏天,我独自担着柴草,走在黄昏的山路上,暴雨哇哇而来,如一张阴霾的网,一下子将 我罩住,那棵孤寂而伤感的心,进而便更加绝望,豆大的雨点打湿了我头发,雨水和汗水浸透我的 衣裤,暴雨就像黑寡妇,死活赖在我的柴草里,享受着她坐滑杆子的快乐,而我却痛苦不堪,柴草 重若千斤,我把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又从右肩换到左肩。我稚嫩的肩膀在重担的折腾下变得红肿变 得火辣。我的双脚走在山路上不敢停,一停就颤抖得更厉害,终于一个趔趄,我被绊倒了,两捆柴 草从扁担的两头先后滑落,担杆也被弹得老远。我瘫在湿滑泥泞的山路上放声大哭,暴雨哇哇无边 冷漠至极,没有半点儿怜悯之情,我哭得越伤心,暴雨声就越像鬼叫声。我的哭声被暴雨声湮灭, 我的哭声在群山里没有半点回音。群山座座,在暴雨里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我觉得小小的我 完全被大大的世界抛弃了。凹凸不平的山路上,我找不出丝毫解决的办法,仅剩下的一点力气也都 耗尽。 父亲——我的好父亲,此时从山峰的拐弯处背着猎枪,扛着一只大野猪从我身后狂奔而来,他 的出现,一下子让我在恐惧与绝望的世界里看到了希望,我无法表达此刻心中的感受。那一刻,他 神勇的壮举和温暖的笑容让我珍藏一辈子,感动一辈子;他神勇的壮举和温暖的笑容,给了我在这 个世界上继续前行的勇气。 记得当时父亲见到我,立即放下肩上的野猪,像扶起一棵被暴雨淋趴的庄稼一样把我扶起,然 后把我的扁担捡起来,把两捆柴草串在中间,一头架在我的肩上,另一头他用左手提着,接着蹲下, 弯下腰用右肩扛起野猪,然后站起大声地对我说:“孩子别怕,勇敢往前走!” 这件事情,我至今记忆犹新,它告诉我:只要勇敢的朝前走,离成功就会更进一步。 【解析】 【详解】(1)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半命题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补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 响到半命题作文水平的高低。从前面的此题可以看出,本题补充的内容应是一个形容词,表达人物 内心的某种情感。根据提示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可知,我们 写作时应以“我”为中心,先写出“谁”陪伴了“我”;“让岁月多了一份”即“陪伴”给“我” 的影响。考生可参考提示语中的“谁”的范围以及他们的“陪伴”带给“我”的影响,也可延伸到 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人或物对自己的陪伴以及带给自己的影响,重点要写“陪伴”带给自己的影响。 (2)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题目为“别怕,向前再迈一步”。写好命题作文的关键是要审题。首 先,“别怕”可看作是别人对自己的鼓励,也可看作自己对自己打气。然后要抓住“再”,说明在 第一次失败或者不足,但并不甘心,又一次向前冲。“往前迈一步”,即是要努力向前迈进,想要 表达的是,如果能克服害怕、迟疑等心理障碍,做到“别怕”,就能突破自己,看到希望。可以叙 事,叙述自己如何“再迈出一步”,要注意心理活动的描写,从细节中去表现人物,去感悟道理; 也可以写议论文,要做到旁征博引,联系自身实际,有理有据,避免空讲大道理。 【点睛】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 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 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 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 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 有深度。 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 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 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