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复习专题 笔记汇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中地理复习专题 笔记汇总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1)平均半径‎6371千米 ‎ ‎(2)最大周长‎4万千米 ‎(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麦哲伦环球航行P2 ‎ ‎(2)月食 ‎(3)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 ‎(4)地球卫星照片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经线和纬线:‎ 纬线 经线 定 义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 状 圆 半圆 长 度 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 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相互关系 相互平行 相交于极点 ‎5.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划分起点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 划分方法 ‎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0°纬线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数值范围 ‎0°—180°‎ ‎0°—90°‎ 表达方式 W或E N或S 半球划分 ‎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 东半球(20°W-0°-160°E) ‎ ‎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 西半球(20°W-180°-160°E)‎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6.判断东、西经,南、北纬:‎ ‎(1)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 ‎(2)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 ‎7. 判断半球位置: ‎ ‎(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 ‎(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①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②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20°的在东半球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 自转 公转 方 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自西向东 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 周 期 一天(约24小时)‎ 一年(约365天)‎ 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 产生原因 地球是不透明球体和自转 绕日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呈一定夹角 ‎2.公转地理意义(北半球):‎ 节 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日 期 ‎3.21‎ ‎6.22‎ ‎9.23‎ ‎12.22‎ 直射位置 ‎0°(赤道)‎ ‎23.5°N ‎0°(赤道)‎ ‎23.5°S 昼夜长短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 季 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3.五带的划分:‎ 温度带 范围 气候特点 地理现象 热 带 南北回归线间 终年炎热 太阳直射 北温带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间 四季分明 无 南温带 南回归线与南极圈间 四季分明 无 北寒带 北极圈以内 终年严寒 极昼极夜 南寒带 南极圈以内 终年严寒 极昼极夜 ‎4.高中低纬的划分:‎ ‎(1)低纬:0° -30°‎ ‎(2)中纬:30°-60°‎ ‎(3)高纬:60°-90°‎ 三、地图 ‎1.方向:‎ ‎(1)一 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比例尺:‎ ‎ (1)定 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 (2)公 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3)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 (4)应 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 ‎ 比例尺 范 围 内 容 大 小 详细 小 大 简略 ‎3.图例和注记 世界自然地理 一、世界海陆分布 ‎1.海陆分布概况:‎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陆地概况:‎ ‎(1)大陆:面积大于澳大利亚(亚欧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2)岛屿:面积小于澳大利亚(格陵兰岛)‎ ‎(3)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阿拉伯半岛)‎ ‎(4)大洲:大陆与它周围岛屿的总称(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5)大洲的分界: ‎ ①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③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④亚—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 ⑤欧—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 ⑥南美南极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⑦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3.海洋情况:‎ ‎(1)海:海洋的边缘部分 ‎(2)洋:海洋的中心部分 ‎(3)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大洋:‎ ‎ ①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 ②大西洋:形状如同“S”‎ ③印度洋:‎ ④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 ‎(5)相对位置: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 二、海陆变迁 ‎1.海陆变迁:‎ ‎(1)成因:‎ 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 ②人类活动(填海造陆)‎ ‎(2)实例:‎ ①青藏高原上的海洋生物化石 ②台湾海底的森林和古河道遗迹 ③东非大裂谷的扩张 ④地中海的面积缩小 ‎2.大陆漂移假说:‎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3.板块构造学说:‎ ‎(1)地表岩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火山、地震带:‎ ‎(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最大)‎ ‎(2)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板块的运动:‎ ‎(1)张裂运动:地表产生裂谷、出现新的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面积扩大将成为新的海洋)‎ ‎(2)挤压运动:地表形成山脉、海洋面积缩小、消失(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三、世界的地形 四、世界的气候 ‎1.天气与气候:‎ ‎(1)天气: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2)气候: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 ‎(3)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4)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2.气温与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测量:‎ ①将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测量 ②温度计放置离地面‎1.5米处 ③日平均气温一般取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 ‎(2)气温的变化: ‎ ①日变化指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年变化指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3)气温分布规律:‎ ①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②同纬度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 ③同纬度相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0.6摄氏度/‎‎100米 ‎(4)等温线:‎ ①定义: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即等温线 ②特点:‎ ‎(I)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等 ‎(II)等温线呈封闭形状 ‎ ‎(5)等温线判断:‎ ①等温线密,温差大;等温线稀,温差小 ②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 ③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陆影响显著 ④等温线呈封闭曲线,气温内高外低为盆地,低地;反之为高原、山地 ⑤等温线向北数值增大为南半球,向南增为北半球 ⑥等温线向高纬凸起说明该地气温比同纬高;向低纬凸起气温比同纬低(若为夏季,等温线向高纬凸起处为陆地,向低纬凸起处为海洋;若为冬季,等温线向低纬凸起处为陆地,向高纬凸起处纬海洋)‎ ‎3.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 (1)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 ‎ (2)降水量的测量:‎ 测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单位:mm(毫米),一般每天8时和20时各测量一次,测量结果之和为日降水量。‎ ‎ (3)降水分布规律:‎ ‎ 赤道多雨,两极少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少雨、东岸多雨;‎ 中纬地带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4.气候:‎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低纬降水多、高纬降水少 ②海陆:距海近多雨、距海远少雨;距海近温差小、距海远,温差大 ③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摄氏度);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⑤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修水库则风调雨顺旱涝灾害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形成温室效应,冰雪融化、水温上升,引发洪涝灾害 气候也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 ‎(2)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 ‎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热带季风 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热带沙漠 全年炎热干燥 亚热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 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 夏热冬冷,全年干燥 温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寒带针叶林 夏凉冬寒,降水少 苔原、冰原 全年寒冷,降水少 高原高山 垂直分带现象 ‎(3)能通过气温降水图判断气候:‎ ‎①判断南北半球——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北半球 ‎ ‎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 ‎ ‎②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热)月平均气温 ‎ 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 ‎ ‎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 ‎ 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温带气候 ‎ ‎ 最热月<‎5℃‎——寒带气候 ‎ ‎③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 ‎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 ‎ 夏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 ‎ 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 ‎ ‎ 温带大陆性气候<‎‎300mm 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 ‎ ‎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 ‎ 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200mm ‎ ‎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mm ‎ 亚洲 一、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河流 ‎1.地理位置:‎ ‎① 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时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② 亚洲的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厂的大洲。③ 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亚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大小: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地理分区:习惯上把亚洲分为6 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各个地区和国家如下表所示:‎ 地 区 国 家 东亚 中国、蒙占、朝鲜、韩国、日本等 东南亚 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东帝汶等 南亚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 西亚 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等 北亚 俄罗斯的一部分 ‎4.地形:‎ ‎① 地形特点: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而起伏很大,既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8844米),也有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低地—— 死海(一‎400 米),是世界上地面起伏最大的大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 ‎② 亚洲的世界之最:‎ 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 ‎5.河流:亚洲大河受地势影响,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主要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 河 流 流 向 特 征 注入海洋 长江 自西向东 长度、流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太平洋 黄河 自西向东 长度‎5500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太平洋 湄公河 自西北向东南 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太平洋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自南向北 位于亚洲北部,纬度较高,冬季河流冰期较长 北冰洋 恒河 自西向东 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印度、孟加拉国 印度洋 印度河 自北向南 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巴基斯坦 印度洋 二、复杂的气候 ‎1.气候特点:‎ ‎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②季风气候显著: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推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手风气候都有分布,其中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惟独亚洲有分布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温带大陆性气候几乎占亚洲的一半):亚洲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夏季内陆升温快,冬季降温也快,因此冬冷夏热;由于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2.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在亚洲,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尤为突出。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也较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使农作物得以旺盛生长,但常受不稳定的夏季风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 精讲:( l )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占61% 。 ‎ ‎①世界各大洲或地区按人口数的多少排序为: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和大洋洲。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排序为: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 ‎②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共有10 个,其中有6 个位于亚洲:东亚的中国、日本,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③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2.多样的地域文化: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风民俗。如:日本的抗震建筑、沙特阿拉伯的帐篷和长袍。亚洲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业平原(两河流域),因其适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别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3.经济发展旅异:‎ 亚洲除日本是发达国家外,其余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除日本外,各国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工业基础一般较薄弱。从20 世纪7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经济发展较快。‎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