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案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案3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示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目标 ‎1.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认真观察、分析思考、综合能力。‎ ‎2.增强对生物遗传的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情感目标 ‎1.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激发深层次地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珍爱。‎ ‎2.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产生对生物学家的敬佩之情,以及对生物研究的美好憧憬。‎ ‎●教学重点 ‎1.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难点 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方法 启发式、演示式、举例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细胞结构的知识的投影片或图片;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示意图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对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的学习与分析,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所控制的。接下来大家看幻灯片,一起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幻灯片:‎ ‎1.请描述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 ‎2.联系转基因超级鼠分析并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参考答案:1.‎ 当雌雄小鼠交配后,从雌鼠的输卵管内取出没有融合的受精卵。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中。注射之后,小鼠受精卵内的精子核与卵细胞核将融合成一个细胞核,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经过小鼠妊娠后,分娩出的两只小鼠经过发育,其中一只小鼠比它同龄的其他小鼠大一倍,这就是转基因超级鼠。‎ ‎2.在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中,仅是在受精卵未融合的精子核或卵细胞核中注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可见,超级鼠体量增大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作用的结果。所以说基因控制性状。‎ ‎(注:教师对作答的同学给予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并对表述不完整的给予补充)‎ ‎[讲授新课]‎ 教师:在了解学习了基因控制性状的基础上,今天我们来学习基因是如何在亲子代间传递的。‎ 板书: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师:首先大家随我一起回顾一下七年级上册有关细胞及细胞核的知识。观看投影片上的图片并思考下面的几个问题。‎ ‎(注:投影并让同学们讨论)‎ 投影片:‎ ‎1. ‎ ‎2.下面是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 ‎①请描述动物细胞的组成。‎ ‎②请联系上节知识,解释“多利羊的性状几乎与提供细胞核的B羊一样”的原因。‎ ‎③细胞核内由哪些组成?‎ ‎④试着描述染色体、DNA和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教师:请大家试着回答上述四个问题。‎ 学生1: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组成的。‎ 学生2:多利羊的性状之所以与B羊相似,说明细胞核里有遗传物质。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基因决定性状”,可知基因肯定是在细胞核里,才会导致多利羊的性状与B羊相似。‎ 学生3:细胞核是由许多染色体组成的。‎ 学生4: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分子很长,在它特定的结构中储存有大量的遗传信息。‎ ‎(注:教师对刚才四位同学的回答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对于有的同学一次回答不完善的可请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回答,我们知道了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又知基因控制性状。可见,基因就是遗传信息,那么基因在细胞核内怎样存在的?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一下人体内的染色体以及与基因的关系。‎ 大家将29页的“观察与思考”完成。‎ ‎(注:一边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一边板书。)‎ 板书:一、基因与染色体 ‎〔注:板书完后,打开多媒体课件(关于29页的两幅图片及讨论题)。〕‎ 教师:接下来请大家试着回答讨论题。‎ 学生5: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有23对,因为染色体在人体内是成对出现的。‎ 学生6: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学生7‎ ‎:各种颜色的区段表示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因为成对的染色体不但形态大小相似,在相对位置上所染的颜色也相似,表明内部成分相似。不断把长绳螺旋缩短变粗,就能把长绳处理成棒状的染色体样子。‎ ‎(注:对几位同学的作答,肯定他们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教师:对于染色体、基因和DNA的关系,尤其是基因位于染色体的何种成分上,请大家思考并回顾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 学生8:基因可能位于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上,因为蛋白质是构建人体的最主要成分。‎ 学生9:我认为应该位于DNA上。因为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所以,基因所代表的每一种遗传信息都应在DNA这种载体上。另外,讨论题第3题也说明基因位于DNA上。‎ 教师:哪位同学的回答是正确的呢?‎ 学生10:9同学。‎ 教师: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总结染色体、DNA与基因之间的关系?‎ 学生1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教师:太棒了,简洁概括。‎ 板书: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教师:哪位同学试着总结这部分的内容?‎ 学生12:①在生物的体细胞中(除了生殖细胞),染色体是成对出现的,且人体内有23对染色体。②基因也是成对出现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教师:总结的比前一次有进步,大家一起看投影片。‎ 投影:‎ 一、基因与染色体 ‎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②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染色体上,且是随染色体一起成对出现的。‎ ‎③人体内有23对染色体,含有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 教师:了解了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咱们思考一下,基因是如何传递的?先看投影片,大家讨论。‎ ‎(注:打开投影片,并进行板书)‎ 投影:‎ ‎1.回顾前面所学的人的生殖,口述人的生殖过程。‎ ‎2.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意味着什么(结合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作答)?‎ 板书: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 ‎(注:学生作答。)‎ 学生13:父亲产生精子、母亲产生卵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之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分裂、分化形成胚胎,经过约40周时间分娩,婴儿产出。‎ 学生14: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意味着分别携带着父母双方的控制性状的基因的结合。主要通过细胞核的融合来实现,也意味着融合的受精卵核中染色体成倍增加,基因也成倍增加。‎ 教师:但是我们知道人体内的染色体都只有23对,基因的数目也不变,这是为什么呢?父母应该把多少基因传给子代呢?请大家认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在纸上完成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 ‎(注:学生阅读,教师板书。)‎ 板书:1.发现过程:‎ ‎①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比耐登对马蛔虫的研究。‎ ‎②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与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证实染色体是减半传递的。‎ ‎(注:阅读完后,板书。)‎ 教师: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形成受精卵后仍然是23对染色体吗?‎ 学生15: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所以形成受精卵后仍然只含有23对染色体。‎ 教师:那么,父母应该把多少基因传给子代呢?为什么?‎ 学生16:约一半的基因,因为基因在体内是成对出现的,且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所以染色体减少一半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则基因也应是一半传递的。‎ 教师:大家联系染色体、DNA、基因、性状的关系,想想这对遗传有什么意义?‎ 学生17:只有保证体内染色体数目不变,才会使体内含有的控制人体性状的基因数目大致保持不变。才会使后代个体在性状上与亲代保持基本上一致,维持种族的正常繁衍。‎ ‎(注:教师对此作出客观的、合理性的评价,并收回同学们的填图,并以小组竞赛的形式,看哪个组填正确的同学最多。同时打开多媒体课件,让同学们观察并思考。)‎ 评比结束后,对优胜组进行鼓励性、赞赏性的评价。同时让学生们完成书上的图,并提示同学们注意颜色上的差异。‎ 填图完毕。‎ 教师:请大家总结基因如何通过精子或卵细胞进行传递的?联系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作答。‎ 学生18: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学生19:父亲体内有能形成精子的细胞产生只有一半染色体的精子;母亲体内有能形成卵细胞的细胞产生只有一半染色体的卵细胞;然后受精后,各带有一半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父母身上控制性状的基因就附在染色体上随着生殖过程传递到子代中。‎ ‎……‎ 教师:大家比较一下前几位同学的回答,哪位同学的作答最为全面。‎ 学生20:19同学。‎ 教师:通过本节的学习大家思考“为什么一对夫妻所生的几个孩子长相会有差异?”‎ ‎(注: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板书:2.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即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注:如果时间充裕,可请同学们回答;如果时间紧张,可作为课下思考题。)‎ ‎[课后小结,作业练习,结束新课]‎ 教师进行简短的小结,突出重点、难点。巩固练习并布置作业,结束本节的全部教学内容。‎ ‎[巩固练习]‎ 一、看谁选得对 ‎1.如果用一根长蝇来代表DNA分子,在长绳上用红黄绿蓝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则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的是 A.DNA分子 B.基因 C.染色体 D.染色质 答案:B ‎2.人类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中含有 染色体 A.23对 B.46对 C.22对 D.23条 答案:A ‎3.基因是通过亲子间的“小桥”传递的,小桥指的是 A.精子 B.卵细胞 C.精子或卵细胞 D.受精卵 答案:C 二、思考题 ‎4.描述基因、染色体与DNA之间的关系。‎ 答案: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5.为什么正常人的体细胞中只有23对染色体?‎ 答案: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一、基因与染色体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1.发现过程 ‎①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比耐登对马蛔虫的研究。‎ ‎②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与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证实染色体是减半传递的。‎ ‎2.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即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