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三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案 肥城汶阳中学 马秀芝 教与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2.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思想。 3.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教与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与学难点 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注意反语的作用。 教与学设计 这篇课文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的,他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之举,立场非常明确,态度 非常鲜明。他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 他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时不必深敲细推,逐句讲解。 宜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观点及感情。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语言来 畅谈自己的感受,并注意指导学生积累字词知识。 教与学方法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联系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这节课我将采用质疑法、朗读法、讨论 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其中以诵读、讨论为重。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将贯穿课堂始终,再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 媒体设计 1.多媒体:选取材料制作成课件 2.录音机:伴奏带。 教与学课时 一课时 教与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用圆明园遗迹图导入) 1.圆明园的沧桑:.圆明园始建于 1709 年,历时 150 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 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 40 景,建成大型建筑物 145 处, 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 尔赛宫"等诸多美名。 令中华民族抱恨千古的是,这一世界园林艺术的伟大杰作,分别于 1860 年、1900 年遭 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的野蛮的劫掠和焚烧,使一代名园化为废墟。现在,经整修后的遗址, 已成为人民群众凭吊和游览的场所。 2.简介背景: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 10 月, 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 3.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 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本文是 1861 年 11 月 25 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 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多媒体展示) 二、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指导朗读 并检查字词预习;小组讨论归纳回答。) 三、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1.朗读第三段,找出集中表达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具体赞美圆明园的句子,加以品味 (指名朗读,学生自读品味)。 集中表达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是世界奇迹; 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是亚洲文明的剪影。 (展示圆明园复原图及资料介绍,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 请把文中第一段中讽刺侵略者的词句画出来,看看有什么艺术效果 明确: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如“体面”、“出色”、“光荣”、“赞誉”等词语, 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注重朗读,体味作者的感情)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反语,也称 “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多媒体展示)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文第五、第六、第十段中同样的用法的例子,朗读讨论并自由发言。 3. 探究雨果的思想? 明确: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不仅同情中国人,而且敬重中国人。 表现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小组讨论) 4. 说说你读了课文后的整体感受。 (学生可以从下两方面说感受:英法联军的罪行令人发指,使人愤恨;雨果对中国的巨大同 情受人尊敬。) 四、拓展延伸 如此精美的园林,却毁在了强盗的手里…… 面对断壁残垣,你想到了什么呢?拿起笔来把你心里的话写下来,让我们与文学大师雨果先 生交流。 五、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常识。 2.有条件的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六、板书设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 果 赞美圆明园 讽刺侵略者 (反语) 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 七、教后记: 学后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