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1(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1(含答案)

‎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1(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雨天,小宇看到雨滴从屋檐上往下滴,提出一个问题:雨滴下落的速度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接下来他应该完成的探究环节是( B )‎ A.设计实验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2.a、b两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乙地,a车以速度v0出发,先加速再减速,到达乙地时的速度恰好还是v0;b车也以速度v0出发,先减速再加速,到达乙地时的速度恰好也是v0,两车所用时间分别为ta和tb,其大小关系是( C )‎ A.ta=tb B.ta>tb C.ta<tb D.无法确定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 B.“教学楼内请轻声慢步”,其中“轻声”是指声音的音调 ‎ C.跳广场舞时音响播放的音乐都是乐音 ‎ D.开会时手机设置为静音,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明明在光具座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再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B )‎ A.9 cm B.12 cm C.15 cm D.18 cm ‎ 5.秋天是苹果收获的季节。为了提高果品质量,果农朋友会在果树下铺一层银色地膜,这样能使苹果的红色度提高约1倍。对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10‎ A.苹果吸收了红色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 ‎ B.在漆黑的夜晚,红苹果能发出红光 ‎ C.苹果树下铺地膜是为了吸收太阳光 ‎ D.苹果树下铺地膜是为了反射太阳光 ‎6.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挑选种子的方法,选某稻种需要配制密度为1.1×103 kg/m3的盐水。所配制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可采取取样分析的方法,设取500 mL盐水样品,称得其质量为600 g。经分析,这样的盐水不符合选取稻种的要求,应在每1 000 mL这种盐水中加水的体积为( C )‎ A.2 000 mL B.1 500 mL C.1 000 mL D.500 mL ‎7.★已知铁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分别用铁和铝各做一只实心球,下列情况中不可能的是( C )‎ A.铁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比铝球大 ‎ B.铁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比铝球小 ‎ C.铁球的体积比铝球大,但它的质量比铝球小 ‎ D.铁球的体积比铝球小,但它的质量比铝球大 ‎8.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1 kg冰与1 kg水的密度相等 ‎ B.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比棉花质量大 ‎ C.粗铜丝拉伸后变成了细铜丝,密度变大 ‎ D.钢制氧气瓶中氧气被消耗的过程中,瓶内氧气密度变小 ‎9.如图所示为举重比赛的现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运动员举起杠铃时,杠铃不受重力 ‎ B.运动员举起杠铃时,杠铃只受到一个力的作用 ‎ C.运动员对杠铃施加力时,杠铃对运动员没有力的作用 ‎ D.运动员可以是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受力物体 10‎ ‎ ‎ 第9题图     第11题图 ‎10.★下列事例中不能应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来解释的是( C )‎ A.铅垂线检查台面是否水平 ‎ B.抛出去的物体落回地面 ‎ C.汽车装货时,重的物体装在底下 ‎ D.挂相框时,旁边吊一重物检查相框是否挂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2019年11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卫星,如图所示是卫星升空时的场景,如果以火箭为参照物,北斗导航卫星是 静止 的;如果火箭发射升空的速度是7.9 km/s,飞行了30 s,则火箭飞行的路程是 237 km。‎ ‎ 12.据报道,湖北一位10岁男孩右眼因被激光笔灼伤而失明,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激光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 凸 (选填“凸”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 会聚 (选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甚至失明。‎ ‎13.一个质量为100 g的量杯内盛有适量的水,量杯和水的总质量为0.58 kg。把一个小石块轻轻放入量杯内的水中,石块沉到水底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水面所对刻度恰好为500 mL。用天平称出量杯、水和石块的总质量为0.632 kg。则该石块的体积为 20 cm3,石块的密度为 2.6×103 kg/m3。‎ ‎14.一瓶标有“555 mL”字样的纯净水,水的质量是 555 g;小明喝了半瓶水,则剩余半瓶水的密度是 1.0×103 kg/m3。‎ ‎15.如图是一款折叠导盲杖,其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导盲杖接收到反射信号后产生提示音,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即声音的 音调 越高。导盲杖手柄上有很多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来增大摩擦力。‎ ‎ ‎ 10‎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如图所示,当列车出站时,以站台为参照物,列车是 运动 的。在站台与轨道之间有玻璃幕墙,可以让列车行驶产生的噪声在 传播过程 中减弱。‎ ‎17.我国古代就有对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水中月”是光的 反射现象,与天上的月亮大小 相等 。‎ ‎18.如图甲所示,瓶口扎上橡皮膜,把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封在玻璃瓶内,小明把此瓶从甲地带到海拔更高的乙地,发现橡皮膜向上凸出(如图乙),瓶内气体在甲地的密度为ρ甲,在乙地的密度为ρ乙,根据公式ρ= ,得ρ甲> (选填“>”“=”或“<”)ρ乙。‎ ‎19.小明用一重力不计的弹簧测力计拉着一木块向右运动(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 N,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0~5 N。‎ ‎20.利用已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完成一些小制作。‎ ‎(1)图(a)是一对“土电话”,它是由两个纸杯和一根棉线制成的,只要将棉线绷紧,两个人就可以通话了。“土电话”能通话表明 固体可以传声 。‎ ‎(2)图(b)是一个重垂线,它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的性质制成的。‎ 选择、填空题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得分 答案 B C D B D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D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得分:______‎ 10‎ ‎11. 静止  237  12. 凸   会聚 ‎13. 20  2.6×103 14. 555  1.0×103‎ ‎15. 音调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6. 运动  传播过程  17. 反射  相等 18.   >  19. 4  0~5 N 20.(1) 固体可以传声  (2) 竖直向下 ‎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29分)‎ ‎21.(6分)(1)如图,在水面上的A点看到水中物体S的像在S′点,请你画出从A点能够看到物体S的像S′的光路图。‎ 题图         答图 ‎(2)(抚顺中考)如图所示,有一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经过凸透镜上方的焦点。请画出:‎ ‎①入射光线;②反射光线;③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题图         答图 ‎(3)(东营中考)如图所示,在平直的地面上,沿着水平方向用力使物体匀速向右运动,请以O为作用点画出物体所受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f的示意图。‎ 题图         答图 ‎22.(4分)(襄阳中考)小明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O点开始计 ‎0‎ ‎1‎ ‎2‎ ‎3‎ ‎4‎ ‎5‎ 10‎ 时的时间t/s 从O点开始 的路程s/m ‎ ‎0‎ ‎0.3‎ ‎1.2‎ ‎2.7‎ ‎4.8‎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与 时间的平方 成正比,表达式为:s= t2 ;‎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 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7.5 m ;‎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而且表达式中系数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在上面实验中,你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中的哪个因素来增大这个系数? 将斜面倾角变大 。(只需填一种方法即可)‎ ‎ 23.(6分)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EO和OF的轨迹,则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i是 入射角(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 ‎∠i ‎∠r ‎1‎ ‎30°‎ ‎30°‎ ‎2‎ ‎45°‎ ‎45°‎ ‎3‎ ‎50°‎ ‎50°‎ 分析数据可得:反射角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光线OF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 ‎(3)以直线ON为轴线。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 不能 (选填“能”或“‎ 10‎ 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同一 (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4)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漫反射(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 24.(7分)(丹东中考)小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与老师一起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睛,光屏模拟视网膜,通过对水透镜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的厚薄。蜡烛、光屏和水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上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2)三者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 缩小 的实像。此时水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 10 cm<f<20 cm 。‎ ‎(3)用水透镜模拟正常眼睛,将图甲中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0 cm处,光屏不动,此时应对水透镜 注水 (选填“注水”或“抽水”),使其焦距变 短 (选填“长”或“短”),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4)用水透镜模拟爷爷的老花眼,如图乙所示,若爷爷不戴老花镜时恰好能够看到图中位置上的蜡烛,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安装上适当度数的老花镜的镜片,则爷爷将能看清蜡烛位置右侧 (选填“左侧”或“右侧”)的物体。小明因为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变成了近视眼,应该配戴 凹 (选填“凸”或“凹”)透镜矫正。‎ ‎25.(6分)(淮安中考)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0‎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m1为 32 g。‎ ‎(3)没有量筒,用下列两种方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方案一:‎ ‎①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②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为152.4 g;‎ ‎③向烧杯内缓缓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为165.2 g。‎ 方案二:‎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4;‎ ‎②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③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5。‎ ‎(4)根据方案一测量结果计算出小石块密度ρ= 2.5×103 kg/m3,测出的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偏小 (选填“偏大”或“偏小”)。(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5)你认为根据哪一种方案测量结果计算出的小石块密度更精确?‎ 答: 方案二 ,理由: 先测量了烧杯和水的质量之和m4,然后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取出小石块后,虽然石块带走了少量的水,但当再次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时,小石块带出的水会被重新加入,不会使求得水的体积偏大 。‎ 四、解答题(共21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答案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 ‎26.(6分)(呼和浩特中考)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徐冰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学习过的光学、力学知识,测量飞机的飞行速度,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当他听到飞机的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37°角的方向,如图所示,已知h=2 052 m,飞机从头顶正上方到达他前上方与地面成37°角的位置时用时6 s。求飞机速度,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直角三角形一个角为37°角时,三个边长度之比为3∶4∶5)。‎ 10‎ 解: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之比为3∶4∶5,h=2 052 m,则飞机飞行的距离:‎ s=×4=2 736 m,所以飞机速度:‎ v===456 m/s;‎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v′===342 m/s。‎ 答:略。‎ ‎27.(7分)设计师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g取10 N/kg)‎ ‎(1)若这款车质量为400 kg,驾驶员质量为60 kg,车和人的总重力多少?‎ ‎(2)若摩擦力是重力的0.2倍,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多少?‎ 解:(1)车和人的总质量:m总=m车+m人=400 kg+60 kg=460 kg,车和人的总重力:G总=m总g=460 kg×10 N/kg=4 600 N;‎ ‎(2)若摩擦力是重力的0.2倍,则地面对车的摩擦力:f=0.2G总=0.2×4 600 N=920 N。‎ 答:略。‎ ‎28.(8分)某同学用天平、玻璃瓶和水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测得空瓶的质量为25.4 g,瓶中装满水后总质量为47.4 g,将瓶中水全部倒出擦干并装满待测液体后总质量为51.8 g。求:(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1)玻璃瓶的容积;‎ ‎(2)待测液体的密度。‎ 10‎ 解:(1)玻璃瓶中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m水=m2-m1=47.4 g-25.4 g=22 g,‎ 由ρ=可得,玻璃瓶的容积:‎ V瓶=V水===22 cm3。‎ ‎(2)玻璃瓶中装满待测液体时,待测液体的质量:m液=m3-m1=51.8 g-25.4 g=26.4 g,待测液体的体积:V液=V瓶=22 cm3,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1.2 g/cm3。‎ 答:略。‎ 1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