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五单元重点知识整合+科学知识点汇总(最新版-超实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五单元重点知识整合+科学知识点汇总(最新版-超实用)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五单元 重点知识整合+科学知识点汇总(最新版-超实用)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重点知识整合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1、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辅助农工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3、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中共会议是:中共三大 4、改组国民党,共产党员可以以什么身份加入国民党:个人身份 5、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 6、北伐的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7、北伐中取得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胜利的部队: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 8、书写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一页的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9、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 年 4 月) 10、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1、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全国的标志:1928 年张学良东北易帜 12、打响了武装法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 13、南昌起义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14、和八一建军节有关的历史事件:南昌起义 15、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是:毛泽东(八七会议中提出) 16、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10) 17、井冈山会师时间及部队:1928、4 ;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 和湖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 18、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秋收起义 19、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南昌起义 20、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四军、赣南、闽西) 21、红军长征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2、长征精神: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23、红军长征的时间:1934 年 10 月----1936 年 10 月 2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1935、10) 25、打乱敌人追缴计划的是:四渡赤水 26、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巧渡金沙江 27、长征路线:江西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湘江—过乌江—克遵义(遵义会 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突破天险腊子口—吴起镇会师(1935 年 10 月)—会宁会师(1936 年 10 月三大 主力红军会师) 28、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 29、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 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要精神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最新版-超实用) 第 1 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1、地球上占总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咸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3、水的循环: 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4、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蒸腾、升华)、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下渗、⑤地表或 地下径流。 5、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①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②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 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原因:外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6、我国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分布不均衡。 7、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据测量,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儿童身上4/5是水分。 8、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2节 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 电极 产生气体的量 检验方法及现象 结 论 正极 (阳极) 气体体积是负极的 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 气 负极 (阴极) 气体体积是正极的 2 倍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 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 气 实验结论:水 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 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 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分子式:H2O)。 第3节 水的浮力 1、液体(气体)对浸入(包括完全浸没和部分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大小:浮在水面上,F 浮=G; 方向:垂直向上; 作用点:物体重心。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 受到的重力。 公式:F 浮= G 排液=ρ液 gV 排液 注意 (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 (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 (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 (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液取 kg/m³, V 排取 m³) 3、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 G 和浮力 F 浮的大小。 ①F 浮G 上浮(完全浸没时的 F 浮) ③F 浮=G 悬浮 此时 V 排=V 物 ④F 浮=G 漂浮 此时 V 排< V 物 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 于漂浮状态; 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 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 浮=G (沉到水底时:F 浮+F 支持力=G) 4、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①当ρ液>ρ物时,上浮(最终漂浮) ②当ρ液<ρ物 时,下沉 ③当ρ液=ρ物时,悬浮 5、浮沉条件的应用 ①因为漂浮时,F 浮=G,所以同一艘轮船从大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江河行驶到大海,其受到 的浮力不变。 轮 船 ② 根据 F 浮=ρ排液 gV 排,同一艘轮船从大海行驶到江河,因为 F 浮不变,ρ排液减小,所 以 V 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 潜水艇 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 密度计 因为 F 浮=ρ液 gV 排,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 也就不同。 刻度特点: 上小下大、上疏下密 ; 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大小相等。 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由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的均一 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比较: 特征 名称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形成过程 固、液气或气体 溶解在液体里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 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 被分散物质 原来的状态 固体、液体或气体 固体 液体 特 征 均一、稳定(透明) 不均一、不稳定 (不透明) 长期放置后发生沉淀(下 沉)。 不均一、不稳定 (不透明) 长期放置后发生分层(上浮)。 共同点 都是混合物 举 例 糖水、汽水、饮料等 石灰水、泥水、血液等 牛奶、肥皂水 3、由多种(≥2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 4、常用的溶剂:水、酒精、汽油、丙酮等。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1、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 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 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大多数物质适用,氢氧化钙、气体除外) A.加溶剂 B.升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A.蒸发溶剂 B.降温 C.加溶质 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4、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在其温度下,若其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则原溶液为该温 度下的饱和溶液;若其溶质还能继续溶解,则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如果溶液中有少量不溶解的溶质,则是饱和溶液; 如果加少量溶质,还能继续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 5、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 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数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注意点:(1)四个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 (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 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 (3)溶解度单位为克; (4)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6、室温(20℃)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级: <0.01克 0.01~1克 1~10克 >10克 溶解性等级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1)大多数物质子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①影响很大,如硝酸钾、硝酸铵,表现为曲线陡; ②影响不大,如氯化钠(食盐),表现为曲线平缓。 (2)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7、溶质的质量分数 (1)计算公式 注:溶质的质量分数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它是个比值,没有单位。 A%=m 溶质/m 溶液×100%= m 溶质/(m 溶质+m 溶剂)×100% m 溶液=m 溶质/ A% m 溶质= m 溶液·A%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3)溶液的稀释前后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变;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 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B.称量(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 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1、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是晶体。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 2、结晶是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溶质以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3、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 ①蒸发溶剂: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溶液较小); ②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硝酸钾。 注:通常是将以上两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也就是先通过加热使溶液浓缩(减小溶剂), 再将溶液冷却(降低温度),使溶液中的物质结晶析出。 4、水的净化 A、沉淀法:把水静置,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称为沉淀法。由于明矾或活 性炭能使水中的悬浮杂质凝聚成一些较大的颗粒并慢慢沉到水底,因此,明矾、活性炭常用 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作凝聚剂。 B、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要低于漏斗边缘,滤液要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末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侧; 倾倒滤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上端。 注: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C、蒸馏:把水加热,至水沸腾变成水蒸气,再经冷凝管冷却成水滴,这种净化水的 方法称为蒸馏法,这样收集到的水就是蒸馏水。 原理:利用液体里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蒸馏装置组成:蒸馏烧瓶、温度计、铁架台、冷凝管、接受器、锥形瓶。 6、沉淀、过滤及蒸发的比较: 方法 原理 适用范围 基本操作 作用 净化 程度 沉淀 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 静置,使不溶性的杂质沉降下来 并与水分层。 用于分离液体中混有 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加入明矾 等凝聚剂, 搅拌后静 置 除去不溶性杂质(使水中的 悬浮微粒凝聚成较大颗粒而 沉淀下来)。 过滤 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 把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 用于除去深中混有的 不溶性固体杂质; 溶 解 , 过 虑 除去不溶性杂质(可除去水 中的悬浮微粒)。 吸附 利用活性炭或木炭的吸附作用把 自然水中一些不溶性杂质和一些 溶解性杂质吸附在表面。 除去部分不溶性和或溶性杂 质,臭味等。 蒸馏 根据液体物质的沸点不同; 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 后冷凝成水 用于分离或提纯液态 混合物 加 热 , 蒸 馏、冷凝 除去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 质(可除去水中已溶解的物 质)。 由 低 到 高 第7节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1、缺水的原因:自然原因: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少;分布不均(时间和空间)。人 为原因:人口增长;水污染严重;水的重复利用率低;森林破坏严重。 2、我国的水资源: 空间分配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时间分配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缺乏,北方尤其明显。 3、节水标志的意义,其标志中: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接起一滴水, 节水与接水谐音,寓意节约每一滴用水。手是字母 J 和 S 的变形,寓意节水,鼓励人们从我 做起,人人动手节约第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4、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水的回收利用及防止水的污染。 第 2 章 天气与气候 第1节 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 1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 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 石侵袭;D、昼夜温差很大; E:地球上无生命。 3、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 5 层:对流层(是 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层 序 分 布 特 点 高 度 温度随高度 升高的变化 外层 卫星接受反射电视、电话信号。 >500 ↑↑ 暖层 又称电离层,温度高,反射电磁波信号。 80~500 ↑↑ 中间层 陨石在此燃尽。 50~80 ↑↓ 平流层 A.臭氧集中在此,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 起保护作用; B.气流平缓,适于飞行; C.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 17~50 ↑↑ 对流层 A.对流运动剧烈;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 层; 0~17 ↑↓ C.两极薄,赤道厚; D.集中了 3/4 的大气质量,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4、激烈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是形成天气的重要原因。 对流运动的规律: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空气的热胀冷缩。 5、人类对大气层的影响: A、有毒气体排放,污染大气,如形成酸雨; B、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 上升,海平面上升; C、臭氧层破坏,紫外线长驱直入,危害人类皮肤。 第 2 节气温 1、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气温)、湿度、气压、风、降水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天气现象。 2、天气于气候的区别: 天气:短时间,如:阴转多云,晴空万里,鹅毛大雪,烈日炎炎; 气候:长时间,如:四季如春,秋高气爽,终年高温,冬暖夏凉。 3、空气的温度称为气温。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摄氏度(℃)。 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 在气象观测中,温度计通常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 A.保护作用,以免风吹雨打; B.防止太阳直接照射(门朝北); C.通风,受地面辐射影响不大,能真实反映大气温度。 4、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 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5、人体最感舒适温度在 22℃。 第 3 节 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高度高,空气密度小。 3、流速大,压强小(气体/液体)。 4、大气压强的单位:帕 一个标准大气压为 1.01*105 帕,或等于 760 毫米汞柱(105m 高水) 1mmHg=133Pa 5、大气压的大小常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 6、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在同一海拔高度,同一地方,晴天时气压高;阴雨天时气压低。 在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叫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叫低压区。 高压区:空气下降,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低压区:空气上升(遇冷) 多为阴雨天气 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降低,沸点减小 第 4 节 风和降水 1、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只有在同一高度上的运动才是风。 形成原因:同一水平下风是从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的流动。 2、风的基本要素: 风速和风向。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8 种风向; 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单位:米/秒,千米/时,通常用风级(0~12 级) 表示。 3、降水的条件: A.相对湿度达到 100%; B.温度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 C.空气中的有微小的灰尘颗粒(凝结核),水汽可以凝结变大。 4、科学上用降雨量来表示降水的大小。降水量用毫米表示,表示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 度。 测量工具:雨量筒。雪、冰雹待熔化后测量。 5、24 小时降水量等级划分: <10毫米 10~25毫米 25~50毫米 >50毫米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6、人工降水的方式:A.降温,打干冰;B.凝结核,打碘化银。 第5节 天气预报 1、天气图:它是一种可以表现不同地方气象信息的地图。 等压线:天气图上气压相等的地方的连线。 2、天气系统: A.高压系统:气压从中心向周围减小的;天气:晴朗干燥; 低压系统:气压从中心向周围增大的;天气:阴雨天气; B.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做锋面。 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冷空气强度大于暖空气。 天气: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 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暖空气强度大于冷空气。 天气:降雨,气温升高。 C.台风:低压气旋(强低压系统),中心风力十二级以上。 3、移动:锋面—向图上三角或半圆凸所指方向; 气压—在我国,大部分逐渐向东移动。 4、锋面雨:冷暖气流势均力敌,带来大范围,长时间的降水,又叫梅雨。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1、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天气是短时间 的大气状况。 天气 气候 概念 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 大气状况 某一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 区别 A.短时间的 B.多变的 A.较长时期的 B.变化不大的 联系 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就是气候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性质、地形、季风。 (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A.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由于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使得它们在地球上所处的温 度带位置也不同。 B.四季分明(夏季高,冬季低) (2)海陆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冬季降温幅度较大的是陆地;夏季升温幅度较大的是陆地。这是 由于海洋和陆地在比热性质上的差别造成的。 同一纬度,离海洋较近的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反之,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气温的 年较差较大。 此外,海洋上水汽充足,空气湿润,因此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要比远离海洋的内陆地 区更丰富。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A.迎风坡:吹来的风含有丰富水汽,空气受阻上升→遇冷凝结→降水;天气湿润,降 水多,植被茂盛。 背风坡:空气下沉,干燥少雨,植被低等,植被单调。 B.海拔高:温度低,植被稀少;海拔低:温度高,植被茂盛。 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4)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季风是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 季风产生的机理:因为海水比热比砂石大。 夏天:海水不易升温,温度比陆地温度低,形成高压区,陆地形 成低压区,风从海洋吹向内陆,形成东南季风(偏南风)。 冬季:相反 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1、我国气候可以分为: 季风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我省)温带季风气候; 非季风区:温带大陆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2、冬季,我国盛行北方吹来的寒冷干燥的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 夏季,我国盛行海洋吹来的温暖湿润的偏南风,气温高,降水充沛。 3、我国灾害性天气有台风,寒潮,洪水。 主要原因:乱砍乱伐,回湖造田,环境污染 第 3 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表现:植物感受刺激后,其形态、生 理和行为发生相应的改变。) 2、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能发生移动,且移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称为植物 的向性运动。 茎:向光性、向触性、向热性; 根:向地性、向水性、向化(肥)性。 3、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向光性。 4、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茎(或芽) 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茎会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称为负向地性)。 5、含羞草属于防御行为,捕蝇草和捕虫花属于捕食行为。 6、意义:使植物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有利于生存。 定 义 意 义 向性运动 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感性运动 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引起的局部运动 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 7、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8、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①促进植物的生长;②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的发育, 防止落花落果④ 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缺点)。应用于:防治杂草。 9、植物茎具有向光性是由于:在单侧光照射下,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比向光 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多,茎生长得快,所以弯向光源生长。 10、其他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第 2 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 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的化学作用的微量物质。功能:对 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血液中的葡萄糖叫做血糖。正常含量为:90 毫克/100 毫升。 (1)人体内血糖含量在神经系统和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下。 (2)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导 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3)胰岛素的功能:调节糖代谢,既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元,储存在肝脏内(肝糖元),还能加 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 (4)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①胰岛素分泌不足,形成糖尿病。治疗:注射胰岛素。 ②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药物 调节胰岛素分泌。 比较侏儒症和呆小症: 相同点:患者都是从幼年患病且身材都矮小。 不同点:①作用的激素不同,前者是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后者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② 智力差异:前者智力正常,后者智力低下。 腺体 激素 作用 分泌情况 疾病 具体症状 幼 年 时 分 泌 不 足 患侏儒 症 发育迟缓,身材异常矮小,但智 力正常 幼 年 时 分 泌 过 多 巨人症 人体各部位过度生长,四肢长 度更为突出,巨人的寿命往往 不长 脑垂体 (大脑下部) 生长激素 能控制人的生长 发育 成 年 人 分 泌 过 多 肢端肥 大症 手大,脚大,指粗,鼻高等 幼 年 时 分 泌 不 足 呆小症 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 成 年 时 分 泌 不 足 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 (颈部) 甲状腺 激素 能促进体内新陈 代谢,提高神经 系统的兴奋性 成 年 时 分 泌 过 多 甲亢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失眠,心 跳过快 肾上腺 (肾部) 肾上腺素 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胰岛 (胰脏) 胰岛素 能促进人体吸收 的葡萄糖储存在 肝脏和肌肉内 胰 岛 素 分 泌 过 多 低血糖 症 胰 岛 素 分 泌 不 足 糖尿病 女:卵巢 男:睾丸 雌性激素 雄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 第3节 神经调节 1、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 2、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3、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快速而短暂;而体液调节缓慢而持久。 人们在感知环境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 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 4、神经元 细胞体:含有细胞核(代谢和营养中心) 突起 树突:呈树枝状分布(多而短,接受刺激,把冲动传向细胞体) 轴突:一条长而分枝少(一根,外面包着髓鞘,把神经冲动 传离细胞体) (1)能够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功能的细胞叫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是神经系 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5、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6、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担信息的传导,负责中枢神经系 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1)脑神经:由脑部发出,总共 12 对,其主要功能是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 运动。 (2)脊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通向身体的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共有 31 对。其主 要功能是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7、中枢神经系统 (1)脑和脊髓通称为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2)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3)中枢神经系统受到骨骼的保护,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椎的椎管内。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最高级中枢 脑干: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如呼吸和血液循环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 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控制。 8、脑的结构和功能 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主要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 (1)大脑。 A.大脑特别发达,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是人的思维器官。 B.大脑的结构分左、右两个半球,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C.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裂和回,使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沟和裂之间 隆起形成回。沟、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D.大脑是我们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 官。 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密集,形成许多神经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 言中枢等,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2)小脑。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协调各种运动。 小脑损伤,会使人站立不稳、行走摇晃、不能完成灵巧的动作。 (3)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9、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1)脊髓是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脊髓中有许多神经元,形成 许多神经中枢。 (2)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分,主要有传导和反射两个方面的功能。 (3)脊髓中的许多神经中枢,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动。但这些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 到大脑的控制。 10、反射 (1)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规律性应答的反应叫反射。 (2)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 (3)反射活动包括对信息的接受、传导、处理。 (4)产生反射的过程。 (5)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它由五个部分组成。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 所支配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 膝跳反射可用来检查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第 4 节 动物的行为 1、自然界中,动物的有些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称为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 它的特点:与生俱来、有固定模式的行为; 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就能形成反射性活动; 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 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受遗传的控制,由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族 的生存有重要意义的行为。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一种低级的反射活动 2、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学 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它的特点: 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是通过学习训练而形成的;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反应方式。 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反应方式。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都是动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是具有适应意义的活动。 3、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获得方式 先天的,与生俱来 后天学习获得 决定因素 由遗传决定 由环境决定 参与中枢 由大脑皮层下神经中枢即可完成 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意义 对个体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意义 适应环境 举例 飞蛾扑火 人读报纸 4、非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遗传的行为。 非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生下来就存在的,反射弧比较固定。 5、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生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反射弧不固定,可 因条件改变而消退。 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的重要功能。需大脑皮层参与。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第5节 体温的控制 1、鸟类、哺乳类,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都有保持体温相对恒定,因此这几 种动物叫恒温动物。 (1)人的体温保持在 37℃左右,不是一个固定值。 (2)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绝对不变的。恒温是相对的,温度的变化幅度变化不大,在一 定限度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关系。 (3)测量体温的部位:直肠(36.9~37.9)、口腔(36.7~37.7)、腋窝(36.0~37.4),其 中直肠内的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 〔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答案:体温恒定是正常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 体温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导致动物的死亡。恒温动物能摆脱 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以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2、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这两个生理过程 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1)产热: A.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 B.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 寒冷时,骨骼肌颤抖,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C.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影响产热。(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 使人“发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热) (2)散热: A.散热有: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两种方式。 B.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温 度差越大,散热越多。皮肤的温度又可通过血管中的血流量来控制。 在低温环境中,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 在高温环境中,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 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比较少。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人体是如何调节体温的?〕(答案: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 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下丘 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当外界的气温低于人体正常体温时,血液温度降至低于 37 ℃,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战栗和使皮肤的血管收缩以减少失热,血温增高回到正常 的血温;当外界的气温高于人体正常体温时,血液温度升至高于 37℃,刺激下丘脑中的热 受体,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及使皮肤的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血温降低回到正常的血温。) 3、在高温湿润环境中,当人体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会出现中暑现象。表现:体温高、头 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严重时危及生命。 4、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同时,在不同的 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特别是人为了保温或降温的所采取的措施,如增减衣服等,对体温调 节也有一定的作用。 第四章 电路探秘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1、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并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 上形成后天性反射。 使机体初步适应环境,对个体生存有重要生 理作用。 扩大机体的反应范围,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适 应于复杂的生存环境。 永久固定、简单。 暂时、易变、易消退。 由脑干、脊髓控制。 由大脑控制。 例如:吸奶反射,眨眼反射。 例如:谈虎色变。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2、摩擦起电的电不流动,称为静电。静电可以应用在静电复印、静电喷漆、静电除尘,以 及激光打印等设备上。 3、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荷-。 4、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的两个小球会吸引。 5、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6、能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7、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路径叫做电路。 3、电路状态: ①当开关闭合时,电路中会产生电流,这样的电路叫通路,也叫闭合电路。 ②当开关断开,或电路中某一处断开时,电路中就不再有电流,这样的电路叫做开路, 也叫断路。 ③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叫做电源短路 (电路中电流过 大会损坏电源,严重时会造成火灾)。 4、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称为电路图(画时注意:分布均匀、位置合理、导线横 平竖直呈矩形)。 5、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电路元件并列连接在连接点的电路叫并联 电路。 6、在并联电路里,并联用电器的连接点叫做电路的分支点。从电源的两极到两个分支点的 那部分电路叫干路,两个分支点之间的两条电路叫支路。 7、串联、并联的特点 串 联 并 联 连接特点 元件逐个顺次相连,无分支。 各用电器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 中。 工作特点 各用电器工作有关联:任意一个用电器不工作, 其他用电器均停止工作。 某一条电路断开时,其他支路上的用电器照 常工作。 开 关 的 控制特点 一只开关可控制各用电器工作,且与开关的位 置无关。 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而支路 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第2节 电流的测量 1、电荷的定向移动称为电流。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金 属导体中实际移动的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与电荷的实际移动的方向 相反)。 2、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字母 I 表示,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为 A,更小的单位有毫安 mA 和微安μA,1A=103mA=106μA 3、电流表的符号:—○A — 使用方法: ①正确选择量程。使用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处;用试触法确定量程。 ②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③使电流从电流表“+”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否则,电流表会因通过的电流 太大而烧毁。 5、试触法: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应先拿电路的另一个线头迅速试触电 流表最大量程的接线柱,如果指针偏转太小,再使用较小的量程。 6、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第3节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1、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食盐水。 2、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橡胶、玻璃、瓷、塑料、干木头、油和干燥的空气等。 注:纯净的水是不导电的,但由于普通的水中溶有大量其他的物质,因此普通的水是能 导电的。 家庭电路中的所有导线都是用塑料、橡胶等绝缘材料包裹着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导电 而使人触电。 3、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叫半导体。硅、锗。 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会相互转化。如:被烧红的玻璃会导电; 导体的表面若被氧化或腐蚀后,会使它的导电能力下降,甚至不容易导电。 4、金属导体导电的原因是:内部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 绝缘体不导电的原因是: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5、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强,电阻就越大。绝缘体的电阻 非常大,导电能力弱。 电阻的符号:—□— 电阻用字母 R 表示,电阻的单位:欧姆(欧),符号:Ω 1 兆欧(MΩ)=103 千欧(KΩ)A=106 欧(Ω) 第4节 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靠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有效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进 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结构示意图: 电路符号: 2、使用:上、下各有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 3、注意: ①通过变阻器电流不能超过其最大值; ②使用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③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哪个用电器的电流,就跟哪个用电 器串联。 第5节 电压的测量 1、电压是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2、电源的作用:使电路存在一个稳定的电压而使电流得以持续。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闭合电路、有电压。 3、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源产生电压,电压产生电流。 4、电压:U 单位:伏特,简称伏,V 1 千伏(KV)=103 伏(V)=106 毫伏(mV)=106 微伏(μV) 5、重要的电压值: ①一节干电池 U=1.5V ②家庭电路 U=220V ③对人体的安全 U≤3 6、电压的测量:电压表;电路符号:—○V — 7、使用规则: ①并联在电路中; ②“+”进、“-”出; ③必须选择正确量程; 注:电压表可以直接连到电源两极,测出电源的电压。 电压表相当于一段断开的导线,不会对所测的电路产生影响。 电流 电压 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推动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表示字母 I U 单 位 安(A) 伏(V) 测量工具 电流表 电压表 不同点 串联 并联测量工具 的使用 相同点 1.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2.正确选择量程。 8、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分压)。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的电压(等压)。 串联电路:等流分压; 并联电路:等压分流。 第6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材料、粗细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2、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大(越粗),电阻越小。 3、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长度、粗细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导体电阻不同(导电能力是材料 的一种特性)。 4、与温度的关系--金属导体的温度升高,电阻增大。(金属导体随温度升高,原子热运动加 剧,起导电作用的定向运动电子在运动过程中碰撞金属原子的几率增大,因此电子的定向运 动的阻力增大,导致电阻增大。) 5、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6、某些材料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会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如水银在-269℃ 时,电阻会突然消失)。 利用超导原理,出现了磁悬浮列车。 7、人体电阻的平均值是 1000~2000 欧;不同的人电阻是不同的; 当气温高或人体出汗时,电阻较小; 在气温低、空气干燥的冬天,人体皮肤很干燥时,电阻较大。 8、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分担电压,保护电路; 调节电阻 R 两端的电压。 当导体的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9、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I=U/R U=IR R=U/I 注:I、U、R 必须是对同一段导体的三个量。 10、欧姆:德国物理学家,热心于电学研究。 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 1、电路中并联的电灯(或其他用电器)过多,电源输出的电流过大,会引起电源超载而损坏 电源,或导线过热而发生火灾。 2、并联电路中,某条支路上的电阻越小,则该条支路上的电流越大。 3、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电阻的电流相等;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 各用电器电阻之和。 4、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各电阻上的电压相等(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 等);总电阻的倒数等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电 流 电 压 电 阻 串联电路 I=I1=I2=…=In U 总=U1+U2+…+Un R=R1+R2+…+Rn 并联电路 I=I1+I2+…+In U 总=U1=U2=…=Un 1/R=1/R1+1/R2+…+1/Rn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