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考测试卷02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考测试卷02 一、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6分) 1.如图1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尺摆放不正确。如用A尺测量,则木块的长度是______。如图2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木块的长度为______。图3停表的读数是______s。 【答案】A、B、2.20cm、1mm、1.95cm、217.5。 【解析】(1)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2cm。刻度尺A的精确程度高;刻度尺B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错误的;如图A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起始刻度从零刻度线开始,正确读数是2.20cm。 (2)图2所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木块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2.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3.95cm,木块长度为3.95cm-2.00cm=1.95cm。 (3)停表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指针所指时间在3min(且超过3.5min)以上;大表盘分度值为0.5s,指针所指时间在37.5s处;故最终时间为3分零37.5秒,即217.5s。 故答案为:A、B、2.20cm、1mm、1.95cm、217.5。 2.海口“双创”以来,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小谦同学骑自行车上学,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谦是 的,他以5m/s的速度,匀速直线骑行500m的时间是 s。 【答案】静止、100。 【解析】(1)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2)知道小谦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和行驶路程,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骑车时间。 小谦同学骑自行车行驶过程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明同学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由得,小谦同学骑自行车匀速行驶时间。 故答案为:静止、100。 3.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情形,如图所示,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所用的时间为2s,则小车从A到B通过的总路程为________cm,这段时间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答案】80.0、0.4。 【解析】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小车由A到B通过的路程: s=90.0cm-10.0cm=80.0cm=0.800m;小车的运行时间t=2s; 小车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80.0、0.4。 4.甲、乙两辆车同时同地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该图可知:甲车运动4秒,通过的路程为 米;乙车的速度为 米/秒;当乙车通过路程为40米时,两车相距 米。 【答案】40、5、40。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4s时,甲车的路程是40米; 乙车运动12s,路程是60m,所以乙车的速度为:; 乙车路程是40m时,用时8s,甲车的路程是80m,两车相距为40m。 故,答案是:40、5、40。 5.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小郑,他把闹铃关掉,这里是从 控制噪声。这里说的“逐渐变强”是指声音特性中的 。细心的小郑发现,闹钟响时桌面上的饼屑跳动起来了,这说明声音是由 产生的。 【答案】生源处、响度、振动。 【解析】把闹铃关掉,等于关掉了生源,是在生源处控制噪声;“逐渐变强”是指声音越来越大,指的是响度;闹钟响时,桌面上的“饼屑”跳动起来,是因为振动产生的,也说明了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6.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 ℃。 【答案】(1)气体热胀冷缩;(2)左;(3)39。 【解析】(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2)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就要膨胀,所以会把液柱向左推。 (3)读图可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此时体温计示数是:39℃。 故答案:(1)气体热胀冷缩;(2)左;(3)39。 7.如图是小明研究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进行)。根据图象可知:这种晶体的名称是 ,液态时名称是 ,加热2分钟物体处于 状态,加热8分钟时,此物质的温度是 ℃。 【答案】冰、水、固液共存、100ºC。 【解析】首先要根据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确定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晶体的变化图像有固定熔点或温度不变的一段变化过程,非晶体则没有。由此可知,此物质是晶体。 此物质在0ºC以下是固态,0ºC开始熔化,熔化过程持续时间是3分钟,这3分钟固液共存;当物质温度到100ºC时,开始汽化,此时气液共存。 所以,此题答案是:冰、水、固液共存、100ºC。 二、选择题(本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8.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 A.158毫米;B.158厘米;C.158米;D.158千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成年人的身高在165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58cm=1580mm=1.58m=0.00158km左右。故选B。 9.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A.地球;B.“天舟一号”;C.“天宫二号”;D.太阳 【答案】C。 【解析】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A、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和太阳,均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它们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故AD错误。 B: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C错误。 C: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成功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故C正确。故选C。 10.运动会男子100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20m、80m、100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全程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 C.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在每段距离内,周伟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 【答案】C。 【解析】对选项A,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选项A三名运动员全程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选项A不正确。 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时间越小,物体运动越快;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路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故三名运动员通过的路程相同,时间越少,运动越快,即v=s/t得:表中可知:周伟用时最少,平均速度最大,选项B不正确。 对选项C,根据v=s/t得: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v刘=s/t刘=60m/(8.3-2.4)s=60m/5.9s≈10.17m/s,v周=s/t周=60m/(8.4-2.5)s=60m/5.9s≈10.17m/s,选项C正确。 对选项D,根据v=s/t得: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相等;所以选项D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C。 11.如图所示,小秦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 )。 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答案】B。 【解析】小秦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是因为伸出桌面的尺子出发生了变化,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频率会发生变化,也就是音调会变。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的说法是“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正确答案是B。 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15º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宇航员能够进行交流,所以真空能够传声; C.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 【答案】A。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相同介质温度、密度不同也会影响到声波的传播速度,一般情况下空气温度在15ºC时,声波传播速度为340m/s,故A正确; 宇航员之间的交流利用的是电磁波而不是声波,因为太空中没有介质,故B错; 蝙蝠的视力非常差,它是靠它发出的超声波来探测障碍物和捕捉昆虫,它不能发出次声波,故C错; “乡音无改”指的是一个人的声音特色,指的是音色未变,而不是音调,故D错。故答案是A。 13.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分度值为0.01℃;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 【答案】C。 【解析】水银体温计也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制成的,它的分度值是0.1℃,由于体温计中间有一弯曲的小细管,读数时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但在使用之前,必须把体温计水银柱甩回到原始状态。 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是C。 14.深秋时节,自贡的气温不是很低,但我国北方却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 【答案】A。 【解析】在寒冷的北方,滴水成冰是经常看到的现象,水是液体,冰是固体,由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是凝固;凝固时,物体要放热。 从以上四种答案可知,正确的是A。 15.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 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 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 【答案】A。 【解析】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此说法正确。冷饮刚拿出时,冷饮温度很低,粘附在手上的小水滴凝固造成了粘手的现象。 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此说法错误。包装盒上的霜是固态,它是水蒸气遇冷急剧凝华成固态的现象;不是液化。 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此说法错误。打开包装纸后,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形成的现象,属于液化现象。 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此说法错误。吃冷饮时,有固态的饮料变为液态,此过程吸热,故感到凉爽,此过程不是凝华,凝华放热。正确答案是A。 1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湖面解冻是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熔化需要吸热。 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是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液化时要放热。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霜的形成是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凝华过程放热。 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此过程是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升华需要吸热。 由此可知,放热的是②③,正确答案是B。 17.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该物质( )。 A.是晶体,熔点是 0℃; B.液态的比热容比固态的比热容小; C.在 4min 时,没有出现液态;D.在 2min 至 6min 过程中内能不变 【答案】A。 【解析】从图像可知,此物质温度从-20℃上升到20℃持续时间是10min;随着吸热过程进行,物质温度在0℃时温度不再发生变化,直到6min时物质温度才开始上升,继续吸热,物质温度继续升高。这说明,0℃是物质的固液共存态,0℃是物质的熔点并且此物质是晶体。 所以,正确答案是A。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第18题6分,第19题10分,共16分) 18.(6分)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你认为另一种器材不适合做声源的原因是: 。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你不选择另一种方案的理由是 。 (3)如果采用方案B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格所示: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m 1.2 0.8 0.5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答案】(1)机械闹钟;音叉声音不稳定,而且还需要敲击。(2)B;靠听到声音的响度判断材料的隔音效果不是太直观,具有很大的误差;(3)泡沫、锡箔纸、衣服。 【解析】(1)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声音较为稳 定,适合做实验声源;音叉声音不稳定,而且还需要敲击,因此不适合做实验声源。(2)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较为直观,有可靠地实验数据,能够较好的判断隔音效果,方案B较好;靠听到声音的响度判断材料的隔音效果不是太直观,具有很大的误差,方案A不适合。(3)由表格数据可知,泡沫的距离最短,说明隔音效果最好;衣服的距离最长,说明隔音效果最差。 19.(10分)小聪按图甲所示的装置组装器材,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小聪首先回顾了温度计的使用要求:温度计的 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 (2)下表是实验中他记录的一组数据,根据数据在乙图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3)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 【答案】(1)玻璃泡、持平;(2)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100ºC、不变;(3)热胀冷缩。 【解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持平。 根据数据在乙图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2)根据数据,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100ºC;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 答案是:(1)玻璃泡、持平;(2)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100ºC、不变;(3)热胀冷缩。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8分) 20.我国古诗词语言优美、寓意深远,同时古诗词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学知识,请你模仿样例格式,从以下两首古诗词原文中摘抄出涉及到物理学知识的内容,并写出相应的物理知识或规律填入下表(温馨提示:至少写出二条,不能与样例相同)。 序号 古诗词原文 物理知识或规律 样例 月落 以地面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1 2 【解析】诗句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或规律主要有:(1)霜满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2)钟声、乌啼、猿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钟声到客船-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4)千里江陵一日还-物体的运动速度很快;(5)彩云间-光的色散等。 故,答案为:(合理即可)。 序号 古诗词原文 物理知识或规律 样例 月落 以地面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1 霜满天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 2 钟声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案】见上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