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课件《短文两篇 诫子书》 (2)_苏教版(201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短文两篇 诫子书》 (2)_苏教版(2016)

诫子书 诸葛亮 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号卧龙 先生;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 事家。 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 即为《史记》(司马迁) 、《汉书》(班固)、 《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 w 三顾茅庐 w 隆中对策 w 草船借箭 w 舌战群儒 w 七擒孟获 w 挥泪斩马谡 w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w ——陆游《书愤》 w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w ——杜甫《蜀相》 w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w ——《八阵图》 代表作: 前《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诫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远” w典故、故事 称颂他的诗句: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非淡泊(dàn bó)/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 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淫(yín)慢/则不能/ 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 驰,意/与日去,遂(suì)/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放声朗读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连词,来 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增长才干 成就学业 懈怠,懒惰放纵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振奋精神 修养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最终 意志 消失 2.译文 德才兼备的人的品行,(应该)恬静 以修善自身,俭朴以培养品德。不把名 利看得轻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 能平静己心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 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没 办法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 放纵懒惰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 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着日光飞驰,意 志也随光阴一天天地逝去,最终枯零凋 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 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 2、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中心句(中心论点) 是哪一句? 1、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诫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 俭,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 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 ”字,围绕学习 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分 别找出原句。 淡泊 立志 惜时 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静 w惜时诗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根据提示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3)阐述“学”、“志”、“才”之间 关系的句子是什么? (4)阐释过度享乐和轻浮急躁对人修身 养性产生不好影响的句子是什么? (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 观点是 , 。 (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 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4.在谆谆告诫的过程中,作者诸葛 亮是从 和 两个方面进行 论述的。 修身 治学 本文用了( )论证方法? 7、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 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样的句子文中有许多,它们多 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所以文章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 后一句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 (一)道理论据 淡泊: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立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惜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谚语) 为本文补充论据 为本文补充论据 w (二)事实论据: w 立志:1.毛泽东:从小立有远大志向——立志 救国、献身革命,最终缔造了新中国。 w 2.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 读书”,成为令世人敬仰的人。 w 3.张海迪:身残志坚,胸怀理想,她说: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她发愤努力, 学会了多门外语,成为当时青年人的楷模。 w 宁静:居里夫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在简陋 的实验室里精心研究,最终发现了镭,获得诺 贝尔奖。 w 治学:苦学例子 7、诸葛亮告诫我们“淡泊以明志,宁静 以致远”,你能为本文的观点补充一个论 据吗?(道理或事实均可) 居里夫妇的居室里简单到只有两把椅子, 他们自己刚好每人一把。因为担心来访的客人 在舒服的座位上逗留过久会占用她宝贵的研究 时间。这就是“静”的最高境界。 居里夫人把英国皇家学会颁给她的金质奖 章送给小女儿做玩具,她说:“我是想让孩子们 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 能永远守著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这是因为 居里夫人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所以她能在科 学的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w鲁迅先生对时间的认识更深刻。他说: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 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w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你就别浪费时 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w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 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 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 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 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 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 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 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 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 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 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 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 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爱迪生珍惜时间的故事 w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 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 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 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 “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 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 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 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 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 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 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 出了重大的贡献。 爱迪生珍惜时间的故事 w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 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 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 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 作了。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 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 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 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 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 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 说:“这是多 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 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 了。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 时间,多做事情啊!” 诫子书 诸葛亮 w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 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w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 则不能治性。 w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亮 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毛泽东 家书》、《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 而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为了增 强效果,作者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学习和做人 对比论证 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 ”字,围绕学习告 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静 请就这几个条件各写出两个课外名句 澹泊 立志 惜时 《良心都是肉做的》5.小说用“良心都是肉做的” 做题目好在哪里?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①小说题目通俗形象,亲切可感。“良心” 是虚的,“肉”是实的;给无形的无法触摸的 “良心”赋予有血肉的形象,题目有一种温暖 贴心的感觉。题目虚实结合,形象生动。 ②从小说内容看,本文是一篇以“良心” 为主题内容的小说,民工有血有肉的善举唤醒了 唐歪夫妇的良知,唐歪夫妇的丑恶行为经不住自 己良心的拷问。小说的情节内容震撼人心,人的 “良心”更加真实有形,达到了以情动人的效果。 ③用它作题目,含蓄而又形象告诉人们: 善待他人,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1、 本文的名句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 本文表达中心意思的关键句(提出论点):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 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 诸葛亮写信的用意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须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4、 从哪几方面论述:学习、做人 对比论证 5、 文中道出了哪几层关系?学与静、学与才、学与志 6、 诸葛亮的治学之道是: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7、 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1)要淡泊宁静(2)要有志 (3)要惜时 8、 文中人物理想人才必备的三个条件是:志、学、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志是成才 的前提基础,品德修养是成才的保障。 9、 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10、道出志与学的关系:非志无以成学 11、宁静才能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12、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才悲叹浪费的岁月,那将于事无补的 句子: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3、志当存高远的名句是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成语是澹泊明志,宁静 致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