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部编八上语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6单元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部编八上语文

‎《孟子三章》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部分:‎ ‎1.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C.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答案】D ‎【解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往之女家。‎ ‎ B.曾益其所不能。‎ ‎ C.行拂乱其所为。‎ ‎ D.衡于虑。‎ ‎【答案】C ‎【解析】A“女”为通假字;B“曾”为通假字;D“衡”为通假字。‎ ‎3.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是( )‎ ‎ A.丈夫之冠也。往之女家。‎ ‎ B.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C.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 D.居天下之广居。三里之城。‎ ‎【答案】D项两句均为助词“的”。‎ ‎【解析】A项1句“之”为助词;2句“到”的意思;B项1句“于”是“从”的意思,2句“于”为“在”的意思;C项“拂”在1句中“违背”的意思,2句中同“弼”,“辅佐”之意。D ‎4.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 (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古义: 今义: 。‎ ‎(2)丈夫之冠也。古义: 今义: 。‎ ‎【答案】(1)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2)古:男子;今:已婚女子的配偶。‎ ‎【解析】注意积累古今异义词,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5. 翻译下列句子:‎ ‎(1)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答案】(1)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2)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有所作为;‎ ‎(3)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4)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解析】尽量一一对译,适当按照现代汉语习惯调整。‎ 二.阅读:‎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新序(2018南充中考试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豉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苦其心志 苦:_______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_______‎ ‎(3)至于鄙 鄙:_______ (4)卒得反国 卒:_______‎ ‎【答案】(1)使……痛苦(1分) (2)通“横”,梗塞、不顺(1分)‎ ‎(3)边境 (边远的地方)(1分) (4)最终(终于,最后)(1分)‎ ‎【解析】注意词类活用及通假情况,正确掌握这些文言知识才能准确理解文章。‎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喟然叹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被服以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温故而知新 D.孙叔敖举于海 所恶有甚于死者 ‎【答案】C (2分)‎ ‎【解析】A项1句为“……的样子”;2句“这”的意思;B项1句表承接,2句“因为”之意;D项1句“从”的意思,2句“比”之意。C项两句中加点字都表承接关系。‎ ‎3.请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答案】(1)从脸色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征”,表现,显露,0.5分;“喻”,了解,明白,0.5分;句意1分)(2分)‎ ‎ (2)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失.因此到了这个地步!(“闻”.使……听到,0.5分;“是以”,因此,0.5分;句意1分)(2分)‎ ‎【解析】(1) “征”,表现,显露,0.5分;“喻”,了解,明白,0.5分;句意1分;‎ ‎ (2) “闻”.使……听到,0.5分;“是以”,因此,0.5分;句意1分。‎ ‎ 4.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2分)‎ ‎【答案】“谄谀者众”;(1分)无“法家拂士”(1分) ‎ ‎【解析】 将问题代入原文,联系前后文即可找到答案。‎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王后(2018岳阳中考试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王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选自《战国策•齐策》)‎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分)‎ ‎(1)七里之郭 ( ) (2)委而去之( )‎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4)天下顺之( )‎ ‎(5)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 (6)使者未说( )‎ ‎【答案】(1)外城;(2)离开;(3)限制;(4)归顺,顺从;(5) 派,派遣;(6)说,通“悦”,偷快 ‎【解析】注意积累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及通假字,掌握这些有助于准确翻译。‎ ‎2.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天 时 不 如 地 利。 (2)岁 亦 无 恙 耶?‎ ‎【答案】(1)天时/不如地利 (2)岁/亦无恙耶?‎ ‎【解析】文言文停顿一般在主谓之间,能够明确句子结构即可准确划分节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得道考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无民,何有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 ‎(2)如果没有百姓,哪里还会有国君?‎ ‎【解析】尽可能一一对译,注意根据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调整。‎ ‎4.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4分)‎ 选文【甲】和【乙】都阐释了 _____的治国理想,但语言风格不同,【甲】文大量使用_____ 、 _______句,语言气势磅礴;【乙】文则大量运用______ 句,语气强硬,不容置辩。‎ ‎【答案】以民为本 排比 对偶 问(答“反问”亦可)‎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本主旨及写作特色的把握,抓住表达观点的句子,写法上从语言、句式、修辞方法等方面解答即可。‎ ‎《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基础锤炼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冀州( ) 山北之塞( )‎ 出入之迂( ) 荷担者( )‎ 孀妻( ) 始龀( )‎ 穷匮( ) 亡以应( )‎ 一厝朔东( ) 雍南(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年且九十 ( )‎ ‎(2)惩山北之塞 ( )‎ ‎(3)聚室而谋 ( )‎ ‎(4)毕力平险 ( )‎ ‎(5)指通豫南 ( )‎ ‎(6)杂然相许 ( )‎ ‎(7)如太行、王屋何 ( )‎ ‎(8)且焉置土石 ( )‎ ‎(9)荷担者三夫 ( )‎ ‎(10)始龀 ( )‎ ‎(11)寒暑易节 ( )‎ ‎(12)虽我之死 ( )‎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推动科学技术更好的发展与普及,我们今晚还将特别举行“网易科学之夜“。(将“举行”改为“举办”)‎ B.河北邯郸市涉县后池村因为义务上山修路,依靠双手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被誉为太行“新愚公”。(在“后池村”后面加上“居民”)‎ C.在持续的高温笼罩中,使空调用电需求持续增大,北京、天津、山东等多地电网负荷刷新了历史记录。(删去“多地”)‎ D.我国的蘑菇种类繁多,分布在森林、草原、平原、路边等都可以采到。(删去“分布”)‎ ‎4.仿写画线句子。‎ 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碍,使奋斗者获得成功。成功就像彼岸,唯有搏击风浪才能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学常识填空。‎ 列子,本名__________,__________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课内精读 ‎1.翻译下列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反应有何异同?‎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助之”、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的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4.本文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依据。‎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一)‎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①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②生信,信生夸父。‎ ‎(摘自《山海经》)‎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③。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④,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摘自《列子》)‎ 注释:①珥:戴着玉质耳饰。②后土:共工氏(炎帝后裔)之子。③隅谷:虞渊,太阳落下去的地方。④尸膏肉所浸:被他尸体膏肉浸润。‎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有山名曰/有仙则名 B.将走北饮大泽/双兔傍地走 C.邓林弥广数千里焉/且焉置土石 D.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期日中 ‎2.翻译句子。‎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理解夸父“弃其杖”“生邓林”的结局?‎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如何理解“夸父逐日”这一壮举的?‎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①,鼓琴而歌。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 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 ‎(摘自《列子》)‎ 注释:①鹿裘带索:形容衣服粗陋,多指隐士之服。‎ ‎1.解释下列的加点词。‎ ‎(1)鼓琴而歌 ( )‎ ‎(2)行年九十 ( )‎ ‎(3)能自宽者也 ( )‎ ‎2.翻译句子。‎ 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列需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断开,断三处。‎ 贫 者 士 之 常 也 死 者 人 之 终 也 处 常 得 终 当 何 忧 哉 ?‎ ‎4.用自己的话说说荣启期的三乐是什么。‎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愚公移山》同步练习答案 基础锤炼 ‎1.jì sè yū hè shuānɡ chèn kuì wú cuò yōnɡ ‎2.(1)将近(2)苦于(3)谋划、商量(4)尽、全(5)直(6)纷纷地(7)把……怎么样(8)哪里(9)肩负、扛(10)才、刚(11)更替(12)即使 ‎3.C(删去“使”)‎ ‎4.示例:成功就像绝顶 唯有攀山越岭才能登临 成功就像甜果 唯有经历风雨才能成熟。‎ ‎5.列御寇 道家 课内精读 ‎1.(1)你也太不聪明了。(2)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3)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孤儿。(4)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增加高度,何必担忧挖不平?‎ ‎2.相同点:“妻”和“智叟”在“力量的弱小”上提出了相同的质疑(疑问)。不同点:“妻”的疑虑中有担心和关心,“智叟”的质疑和阻拦中只有嘲笑(讥讽)和轻视(鄙视)。‎ ‎3.D(结尾反映了当时人们有“人定胜天”的强烈愿望,和变革大自然的雄伟气魄,也反映了作者对作品中所阐述的哲理思想的坚信,以神话的形式给予了肯定)‎ ‎4.寥寥六字,把一个邻家小孩积极参与挖山的动作、神情写活了。作者不直接写孩子小,而是用“始龀”这一典型特征来表现他的幼小,孩子天真、可爱的样子跃然纸上。“跳往助之”中只一个“跳”字,就把孩子兴奋得跳来跳去的那种稚气生动地描摹了出来,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5.示例:众人“杂然相许”并纷纷献计献策,表明他们是坚决支持愚公移山的;此外,邻人刚刚七八岁的孩子也跑来帮忙,说明愚公移山之举深得人心。‎ ‎6.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 拓展阅读 ‎(一)1.B(A.名叫/出名;B.跑;C.语气助词/哪里;D.太阳/一天)‎ ‎2.夸父不估量自己的力量追逐太阳,连追太阳到隅谷。‎ ‎3.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出一种勇敢追求,为人类造福、死而后已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4.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死后,他的手杖,还 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他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参考译文】‎ 茫茫荒野之中,有一座山名叫成都载天。有个人耳朵上挂着两条黄蛇,手里拿着两条黄蛇,名字叫夸父。后土生了信,信生了夸父。‎ 夸父不估量自己的力量追逐太阳,连追太阳到隅谷。夸父口渴想喝水,就赶向黄河、渭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喝,将到北边的大湖中饮水。还没有到达,半道就渴死了,他遗弃了他的手杖。手杖被他的尸体骨肉所浸润,化为桃林,桃林弥漫几千里远。‎ ‎(二)1.(1)弹奏(2)经历的年岁(3)宽解,宽慰 ‎2.有的人出生没有见到日月,无法幸免(死在)襁褓中。‎ ‎3.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 ‎4.一乐是幸生为人,二乐是幸生为男人,三乐是活到九十了。‎ ‎【参考译文】‎ 孔子游泰山,遇到荣启期行走在郕的郊野,衣衫粗陋,鼓琴而歌,孔子问道:“先生为何如此快乐?”老头回答说:“我快乐的原因很多啊!天生万物,以人最为尊贵,我有幸生为人,是第一快乐之事。人又分为男女,男尊女卑,以男人为贵,而我有幸生为男人,是第二乐事。有的人出生没有见到日月,无法幸免(死在)襁褓中,而我都九十了,这是第三件快乐之事啊。至于说贫穷,这是人生常态,死亡也不过是每个人都要去的终点。我贫穷是处于人之常态,老之将死也不过是寿终正寝,有什么可以忧愁的呀?”孔子说:“好啊!你真是一个能自我宽解的智者啊!”‎ 周亚夫军细柳 一. 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彀( ) 先驱( ) 诏( )‎ 驱驰( ) 按辔( ) 揖( )‎ 介胄( ) 餐者( ) 嗟( )‎ ‎2. 给下列形近字注音、组词 ‎3.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l)上自劳军 ‎(2)彀弓弩 ‎ ‎(3)天子先驱至 ‎(4)天子且至 ‎(5)军中闻将军令 ‎(6)不闻天子之诏 ‎ ‎(7)居无何 ‎(8)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9)将军约 ‎ ‎(l0)介胄之士 ‎ ‎(11)天子为动 ‎ ‎(12)改容式车 ‎(l3)使人称谢 ‎(l4)曩者: ‎ ‎4. 翻译下列句子 ‎(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3)嗟乎,此真将军矣!‎ ‎(4)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5. 填空 ‎ (1)课文《细柳营》,节选自《 》。‎ ‎ (2)《史记》原名《 》或《 》,东汉末年才改称今名。它是我国第一部 。 《史记》包括十二本纪、 、 、三十世家、 ,共 篇,五十二万多字。‎ ‎ (3)《史记》作者 ,字 ,西汉夏阳人,伟大的 和 。‎ ‎ 6. 写出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三国人物 ‎ (1)望梅止渴( )‎ ‎ (2)鞠躬尽瘁( )‎ ‎ (3)白帝托孤( )‎ ‎ (4)单刀赴会( )‎ ‎ 7. 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月”的诗句。‎ ‎ (1) ‎ ‎ (2) ‎ 二. 阅读理解 ‎(-)‎ ‎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 本文选自《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 (1)上自劳军 (2)天子先驱至 ‎ (3)天子且至 (4)持兵揖 ‎ (5)使人称谢 ‎ ‎ 3. 翻译下列句子。‎ ‎(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4. 课文标题是“ 细柳营”,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 选文第1段都交代了什么内容?‎ ‎ 6. 第2段是全文的中心段,表现出了主人公亚夫的什么性格特征?采用了什么手法?‎ ‎23 周亚夫军细柳 同步练习 一. 1、2略 ‎3. (1)慰问,犒劳(2)拉弓(3)先行的卫队(4)将要(5)听从(6)皇帝发布的命令(7)过了不久(8)使者,使臣(9)约定(10)头盔(11)感动(l2)车前的横木(13)告知(14)刚才 ‎4. 略 ‎5. (1)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2)太史公书 太史公记 纪传体通史 十表 八书 七十列传 一百三十 ‎(3)司马迁 子长 历史学家 文学家 ‎ ‎6. (1)曹操(2)诸葛亮(3)刘备(4)关羽 ‎7.略 二. (-)‎ ‎1.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2. (1)慰问,犒劳(2)先行的卫队(3)将要(4)双手抱举行礼(5)告知 ‎3. 略 ‎4. 目的是对比,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5. 点明文章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戍边。‎ ‎6. 采用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借助对比衬托手法,表现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基础锤炼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簪( ) 燕脂( )‎ 提携( ) 折戟( )‎ 殷勤( ) 长嗟(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人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悠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烽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胜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夜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殷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 ‎(1)陶渊明《饮酒》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望》中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在《雁门太守行》中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赤壁》一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对战争的结局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渔家傲》中词人翻旧典出新意,借鹏抟九万里的风力,把舟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经25年审核,2年等待,首个世界上获批的供食用转基因动物——转基因三文鱼终于被端上餐桌。(将“首个”移至“获批”前)‎ B.在西班牙东南部省阿尔梅利亚的海滩上有一只搁浅的小海豚被人们发现,然而却因为游客好奇争相和它合影,导致了它的死亡的原因。(删去“的原因”)‎ C.广州白云机场“海天走廊”16日正式启用,成为不少国内外感知广州的“第一站”。(在“国内外”后面加上“旅客”)‎ D.《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企业不但世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而且数量在增加,展现着大国的经济实力。(将“展现”改为“显示”)‎ ‎5.文学常识填空。‎ ‎(1)《饮酒(其五)》写于作者____________之后,作者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朝代)诗人。‎ ‎(2)《春望》为杜甫在____________时期于长安所作。‎ ‎(3)《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 ‎(4)《赤壁》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_。‎ ‎(5)《渔家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代词人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 ‎(一)阅读《饮酒(其五)》,回答问题。‎ ‎1.品析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然“此中有真意”,诗人为何又“欲辨已忘言”呢?‎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出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 ‎(二)阅读《春望》,回答问题。‎ ‎1.品析下列诗句。‎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B.首联即扣住“望”字,所望之景“国破”和“城春”形成强烈的反差。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C.诗歌运用了对偶、拟人、反衬等表现手法。‎ D.尾联写诗人“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这种愁情皆因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诗人忧愤难解。‎ ‎(三)阅读《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1.品析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词。‎ ‎(1)黑云压城城欲摧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半卷红旗临易水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的战事。‎ B.全诗运用色彩斑斓的词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玉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衬托了悲壮的英雄气概。‎ 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前句从听觉的角度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后半句从视觉上表现边塞风光的秀美。‎ D.尾联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宛然在目,表现了主将不惜为国捐躯的志气。‎ ‎(四)阅读《赤壁》,回答问题。‎ ‎1.说说以下加点词在诗中的深刻含义。‎ ‎(1)东风不与周郎便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雀春深锁二乔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是一首咏史诗。‎ B.“折戟沉沙铁未销”,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 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C.“自将磨洗认前朝”,诗人磨洗干净,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前朝的遗物进一步引发诗人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做铺垫。‎ D.本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要效仿古人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 ‎(五)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 ‎1,品析下列诗句。‎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合理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豪迈,是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 B.“天接云涛连晓雾”中“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茫茫无际的境界。‎ C.“星河欲转千帆舞”,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有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奠定了基调。‎ D.“殷勤问我归何处”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意的天帝,暗含了词人对现实美好生活的殷切赞美。‎ 拓展阅读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答案 基础锤炼 ‎1.zān yān xié jǐ yīn jiē ‎2.(1)喧嚣扰攘的尘世。(2)闲适淡泊的样子。(3)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4)能够承受、禁得起。(5)形容战场血迹。(6)情意恳切。‎ ‎3.(1)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2)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3)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4)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5)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4.D(将“世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和“数量在增加”对调)‎ ‎5.(1)辞官归隐 陶渊明 东晋(2)安史之乱(3)唐 李贺(4)杜牧(5)宋 李清照 课内精读 ‎(一)1.“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而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暗含了诗人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符合“悠然”的情趣。‎ ‎2.诗人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其深层含义是说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语言不足以表现这种生命的微妙。‎ ‎3.A(指诗人心中远离闹市。)‎ ‎(二)1.(1)“烽火连三月”,战火已经持续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诗人流落被俘,被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无奈之情。(2)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曲。“感时”“恨别”凝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此联借景生情,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2.D(这种愁情不仅因为与亲人书信中断,也因为战祸连连。)‎ ‎(三)1.(1)“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城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2)“半卷”是进军的特征。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刻画了战争的紧张。‎ ‎2.C(“燕脂凝夜紫”形容战场上的血迹,从视觉上表现了战争的惨烈,而不是边塞风光的秀美。)‎ ‎(四)1.(1)东风,这里指周瑜侥幸借东风火烧曹营。暗指有利的客观条件。诗人把孙刘联军的胜利简单地归结为偶然的东风,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2)二乔,指东吴贵族美女,诗人以小见大,通过二乔的命运反映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出心裁。‎ ‎2.D(诗人想表达的是怀才不遇的慨叹。)‎ ‎(五)1.这句诗的意思是: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李清照仿效苏轼《水调歌头》“乘风归去”的豪兴,要离开黑暗的现实,驾着梦幻的小舟,乘风直飞帝所。“蓬舟吹取三山去”,以《庄子》中的鲲鹏形象和《史记·封禅书》中的三山传说,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奋发精神和远大理想。‎ ‎2.D(“现实美好生活”说法不妥。)‎ 拓展阅读 ‎1.这首词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2.“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