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课件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课件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JK 版 八年级 上 第 1 节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1 .一切奇妙的现象,其发生都是有原因的, __________ 就是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和规律。 ________ 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夯实基础逐点练 科学探究 观察 2 .物理学是认识世界的科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理学使人类认识了物质世界的 ____________ ;二是物理学揭开了物质的 ____________ 。 夯实基础逐点练 各种运动 微观结构 3 .走进实验室的目的是让大家认识 ____________ ,初步了解 ________________ ,为今后设计实验、选择器材打下基础。 夯实基础逐点练 各种仪器 仪器的使用规则 4 .测量同一物理量的仪器,可能有不同的 ________ 、不同的 ________ 和不同的 ______________ ,应根据实验的需要合理选择。 夯实基础逐点练 规格 精度 使用方法 5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量筒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B .体积的测量用托盘天平 C .长度的测量用电流表 D .时间的测量用停表 夯实基础逐点练 D 夯实基础逐点练 6 .物理实验室中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是 (    ) C 7 .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环节:提出问题, __________ ,设计实验、制订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论证, ________ , ____________ 。 夯实基础逐点练 猜想与假设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评估 交流与合作 8 .一天晚上,小明正在学习,突然,电灯熄灭了,小明想:电灯为什么熄灭?可能是灯丝断了。这个过程中,“电灯为什么熄灭?”属于科学探究的 __________ 环节,“可能是灯丝断了”属于科学探究的 ___________ 环节。 夯实基础逐点练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9 .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的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D .评估 夯实基础逐点练 C 10 .在学习物理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B .要善于交流与合作,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C .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D .发现实验数据差距较大时,应进行修改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 点拨 】 实验时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交流与合作能起到互补的作用,使我们能比较全面地分析并解决问题;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一定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最终才可能得出结论;发现实验数据差距较大时,不应进行修改,而应当认真分析存在差距的原因,找出原因后,再进行实验。 【 答案 】 D 11 .关于家庭实验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建立家庭实验室后,我们在家里就可以像科学家那样进行实验探究了 B .生活中的易拉罐、气球等都可以成为家庭实验中的材料 C .家庭实验室可以配置简单的测量器材和装置 D .家庭实验室必须配置专业的实验仪器和装置,不然无法完成实验探究 夯实基础逐点练 D 12 .在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猜想与假设就是科学幻想 B .得出结论,探究就完成了 C .交流与合作可以贯穿整个探究过程 D .七个环节应齐全 C 夯实基础逐点练 13 .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对某一物理量的测量,需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对测量仪器选择的方法是 (    ) A .任何测量仪器都可以 B .根据需要选择仪器 C .选用规格较大的仪器 D .选用精密度较高的仪器 整合方法提升练 【 答案 】 B 【 点拨 】 根据测量目的选择所需要的测量仪器,故 A 错误;实验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故 B 正确;根据实验所测量的物理量的大小,选择量程合适的仪器,并不一定选择规格较大的仪器,故 C 错误;根据测量要求,选择仪器的精密度,并不是精密度越高的仪器越好,故 D 错误。 整合方法提升练 14 .阅读短文,将问题答案的序号填写到对应的横线上。 A .小华和小明中午赤脚在海边玩耍,觉得沙子很烫。 B .小华和小明跳到海水里游泳,感到海水比沙子凉很多。 C .小华对小明说,为什么海水会比沙子凉很多? D .小明说,可能是海水的温度比沙子低。 E .傍晚他们又来到海边,仔细感觉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发现沙子比海水凉。 整合方法提升练 F .小明说,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G .小华说,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 ( 放 ) 热的本领不一样。 H .小华和小明取同样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分别升高的温度值;移去酒精灯,再记下相同时间内降低的温度值。 I .小华和小明在笔记本上写道: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 ( 放 ) 热的本领比沙子强。 整合方法提升练 短文的叙述中, (1) 属于体验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属于猜想与假设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 4) 属于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的是 ____________ 。 (5) 属于结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整合方法提升练 A 、 B 、 E   C 、 F D 、 G H I 15 .阅读下面的短文后填空。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探究培优拓展练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这个故事写得生动而又寓意深刻,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下列空格: 探究培优拓展练 (1) 两小儿在探索自然时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 。 (2) 他们在探索自然现象时的态度是 ______________ 。 (3) 他们对孔子的态度说明两小儿 ________________ 。 探究培优拓展练 对比法 实事求是 不迷信权威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 300 多年,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从高空落下的物体,重的要比轻的落得快”。近 2 000 年来,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话都深信不疑。 探究培优拓展练 16 世纪末,伽利略对这位学者的话产生了怀疑。有不少人嘲笑伽利略的无知与轻狂,伽利略便下决心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的实验。伽利略登上斜塔,一手拿着一个 4.536 kg 的铁球,一手拿着一个 0.453 6 kg 的铁球,喊了一声:“请各位注意!”两手一松,两球同时落下,扑通一声,两球同时着地了。实验的结果使原来迷信亚里士多德的人目瞪口呆! 探究培优拓展练 (1) 阅读后你最深的一点感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根据你的感受,你认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 探究培优拓展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解:不能迷信权威,对前人的知识应该批判地吸收。佩服伽利略敢于质疑伟人的胆量和勇气,学习物理更应该重视观察和实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JK 版 八年级 上 第 2 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1 . 【 中考 • 泰安 】 估测以下长度,其中最接近 3 m 的是 (    ) A .教室的高度 B .课桌的高度 C .物理课本的宽度 D .中学生的身高 夯实基础逐点练 A 2 . 【 中考 • 常州 】 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 (    ) A . 5 cm B . 5.0 cmC . 5.00 cm D . 5.000 cm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 点拨 】 刻度尺分度值为 1 cm ;左图示数为 167.0 cm ,右图示数为 172.0 cm ,故长高了 172.0 cm - 167.0 cm = 5.0 cm 。 【 答案 】 B 3 . 【 中考 • 宜宾 】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________( 填“ A ” 或“ B ”) ,该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__cm 。 夯实基础逐点练 【 点拨 】 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读数的结果应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其中 0.05 cm 是估计值。 B 2.75 4 . 【 中考 • 益阳 】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______ ;图中测得木块的长度为 ________cm 。 夯实基础逐点练 【 点拨 】 由图知,刻度尺的分 度值为 1 mm ;木块左端与 1.00 cm 刻度线对齐,右端 与 3.70 cm 刻度线对齐,则木块的长度 L = 3.70 cm - 1.00 cm = 2.70 cm 。 1 mm 2.70 5 .两位同学分别利用厚刻度尺测量一长方体的长,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________ ,不正确操作的错误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夯实基础逐点练 乙 利用厚刻度尺测量时,没有让刻度 线紧贴被测的长度 夯实基础逐点练 6 .下列工具不能用来计时的是 (    ) C 7 . 【 中考 • 山西 】 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 1 min 跳动的次数约为 (    ) A . 20 次 B . 40 次 C . 70 次 D . 140 次 夯实基础逐点练 C 8 . 【 中考 • 江西 】 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解答下列问题:如图所示的钟表,其分度值为 ________ ,显示的时刻为 15 h______min______s 。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 点拨 】 由题图可知,表盘上有 60 个小格,秒针转一圈为 1 min ,故其分度值为 1 s ;分针在第 9 格和第 10 格之间,故其示数为 9 min ;秒针正对第 25 格,故其示数为 25 s 。 【 答案 】 1 s ; 9 ; 25 9 .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B .误差就是错误 C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D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消除误差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 方法规律 】 利用 排除法 解答。误差不同于错误,故 B 错误;测量一定存在误差,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故 C 、 D 错误。 【 答案 】 A 10 .下列做法不能减小测量误差的是 (    ) A .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       B .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 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D .测量时多估计几位数字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 点拨 】 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方法。 【 答案 】 D 11 . 【 中考 • 广东 】 图中停表的读数是 ________s 。 夯实基础逐点练 【 点拨 】 由题图可知,小盘记录的时间为 5 min ,大盘记录的时间为 35 s ,故停表的示数为 335 s 。 335 12 .某种冠状病毒的直径为 120 nm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 A . 120 nm = 120 nm×10 - 9 m = 1.2×10 - 7 m B . 120 nm = 120×10 - 10 m = 1.2×10 - 8 m C . 120 nm = 120×10 - 2 μm = 1.2 μm D . 120 nm = 120×10 - 9 m = 1.2×10 - 7 m 整合方法提升练 【 点拨 】 ①数字不变,②乘进率,③单位变换,是单位换算的方法。示例如下: 整合方法提升练 【 答案 】 D 13 . 【 中考 • 扬州 】 如图是一种神奇的“纳米纸”,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纸的厚度约为 3×10 - 8 m ,合 ________nm 。 整合方法提升练 30 【 点拨 】 3×10 - 8 m = 3×10 - 8 × 10 9 nm = 30 nm 。 14 . 【2019• 江西 】 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 ________( 填“甲”或“乙” ) 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__ cm 。 整合方法提升练 乙 2.80 【 点拨 】 甲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cm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 ,使用乙刻度尺测量更精确。 15 . 【 中考 • 广东 】 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________cm ,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 ___________ cm 。 整合方法提升练 【 点拨 】 题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cm ;铅笔左侧与 2.0 cm 对齐,右侧在 6 cm 和 7 cm 之间,估读为 6.7 cm ,所以铅笔的长度为 6.7 cm - 2.0 cm = 4.7 cm 。题图乙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 ;铅笔左侧与 2.00 cm 对齐,右侧在 6.70 cm 处,所以铅笔的长度为 6.70 cm - 2.00 cm = 4.70 cm 。 整合方法提升练 【 答案 】 4.7 ; 4.70   16 . 【 中考 • 安徽 】 小明利用分度值为 1 mm 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 2.35 cm 、 2.36 cm 、 2.36 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 A . 2.36 cm B . 2.357 cm C . 2.35 cm D . 2.4 cm 整合方法提升练 整合方法提升练 【 答案 】 A 17 . 【 中考 • 遂宁 】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 4 次测量,结果如下: 12.34 cm 、 12.36 cm 、 12.35 cm 、 12.75 cm ,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 A . 12.45 cm         B . 12.34 cm C . 12.35 cm D . 12.36 cm 整合方法提升练 整合方法提升练 【 答案 】 C 18 . 【2018• 桂林 】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测量范围为 _______ cm ;若小超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为 5.170 cm ,此记录结果是 __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 ) 的。 探究培优拓展练 【 点拨 】 图中刻度尺的量程为 0 ~ 10 cm ,分度值为 1 mm ,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应估读到 0.01 cm ,故记录结果 5.170 cm 是错误的,应记为 5.17 cm 。 【 答案 】 0 ~ 10 ;不正确 探究培优拓展练 19 .小明用刻度尺测得小军身高 17.56 dm ,这个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 ________dm ,估计值是 ________dm ,若改用“ cm” 作为单位,该同学的身高为 ________ cm 。 探究培优拓展练 17.5 0.06 175.6 20 . 【 中考 • 常州 】 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的趣味游戏活动中,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 7 倍”这一常识,小明可推测出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 A . 1.65 m     B . 1.75 m C . 1.85 m D . 1.95 m 探究培优拓展练 【 点拨 】 “犯罪嫌疑人”脚印的长度为 25.10 cm ,“犯罪嫌疑人”身高约为 25.10 cm×7 = 175.70 cm≈1.76 m , B 项最接近。 【 答案 】 B 探究培优拓展练 21 .如图所示的是小明戴的电子手表,其显示的时刻是 ______________ 。 探究培优拓展练 10 : 09 : 36 22 .如图所示的电子停表,左起第一个数字表示的时间单位是 ______ ,第 2 、 3 个数字表示的时间单位是 _____ ,第 4 、 5 个数字表示的时间单位是 ________ ;如果其显示的数字为“ 0 : 00 : 1288” ,显示的时间是 __________________ 。 探究培优拓展练 时 分 秒 12 秒 88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JK 版 八年级 上 第 3 节 活动:降落伞比赛 1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下列猜想不可能的是 (    ) A .降落伞的面积 B .降落伞的颜色 C .降落伞的形状 D .降落伞的伞绳 夯实基础逐点练 B 2 .在设计实验时,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______________ 。 夯实基础逐点练 控制变量法 3 .在降落伞比赛的活动中,小丽将活动中的具体数据进行了记录,用于研究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1) 活动中利用的测量工具有天平、 ________ 、停表。 (2) 分析数据 1 、 2 可知: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 ________ 有关。 夯实基础逐点练 【 方法规律 】 本题利用 控制变量法 解答。 1 、 2 两次数据显示降落伞的面积分别为 0.5 m 2 和 1 m 2 ,而其他因素均相同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分别为 3.67 s 和 5.83 s ,所以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刻度尺 面积 (3) 分析数据 2 、 3 可知: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 ________ 有关。 夯实基础逐点练 【 方法规律 】 本题利用 控制变量法 解答。 2 、 3 两次数据显示降落伞总质量分别为 20 g 和 30 g ,而其他因素均相同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分别为 5.83 s 和 4.91 s ,所以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总质量有关。 总质量 (4) 分析数据 2 、 4 可知: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 ________ 无关。 夯实基础逐点练 【 方法规律 】 本题利用 控制变量法 解答。 2 、 4 两次数据显示降落伞的形状分别为圆形和正方形,而其他因素均相同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均为 5.83 s ,所以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形状无关。 形状 (5) 分析数据 5 、 6 可知: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 ____________ 有关。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 方法规律 】 本题利用 控制变量法 解答。 4 、 5 两次数据显示降落伞的伞绳长度分别为 1 m 和 1.5 m ,而其他因素均相同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均为 5.83 s ,所以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伞绳长度无关; 5 、 6 两次数据显示降落伞释放高度分别为 3 m 和 6 m ,而其他因素均相同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分别为 5.83 s 和 9.24 s ,所以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释放高度有关。 【 答案 】 释放高度 (6) 实验中利用的科学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 (7) 根据表格还可知: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 ____________ 无关。 夯实基础逐点练 控制变量法 伞绳长度 4 .在研究降落伞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需要学会正确选择、使用仪器,测量 _______ 、 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等物理量。 夯实基础逐点练 时间 长度 伞面的面积 5 .正确使用仪器的一般步骤,首先要选择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合适的仪器;测量仪器使用前,一般应先将指针 ________________ ,然后进行测量和读数。 夯实基础逐点练 量程 分度值 调整到零刻度线 夯实基础逐点练 6 .有三把刻度尺,一把分度值为 1 dm ,一把分度值为 1 cm ,另一把分度值为 1 mm ,用它们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 (    ) A .使用第一把尺最好 B .使用第二把尺最好 C .使用第三把尺最好 D .无法判断使用哪把尺最好 【 点拨 】 选择测量工具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 D 7 .小明在测伞布面积时进行了如下操作:把伞布放在方格纸上,在方格纸上描下它的轮廓,再数出轮廓所占的方格子数,注意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图中的每个小方格 的面积是 6.25 cm 2 ,则伞布的 面积为 ________ 。 夯实基础逐点练 125 cm 2 8 .为了研究水吸收的热量是否与水的质量有关,某同学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在相同的煤气灶上做起了小实验。他先后做了 4 次对比实验,其中满足条件的是 (    ) 夯实基础逐点练 A .先后在锅内放入同质量的冰和水,记录烧开所用的不同时间 B .先后在锅内放入不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水,记录烧开所用的不同时间 C .先后在锅内放入同质量的冷水和温水,记录烧开所用的不同时间 D .先后在锅内放入不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水和煤油,记录烧开所用的不同时间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 方法规律 】 根据 控制变量法 的要求,探究水吸收的热量是否与水的质量有关时,可以先后在锅内放入不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水,记录烧开所用的不同时间。 【 答案 】 B 9 .两位同学各购买了一个弹力球,他俩想比较哪一个球的弹力好,应该 (    ) A .让两个球从离地不同的高处自由落下,比较反弹的高度 B .把两个球向墙掷去,比较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C .把两个球向地面掷去,比较反弹的高度 D .让两个球从同一高处自由落下,比较反弹的高度 整合方法提升练 【 方法规律 】 让两个球从同一高处自由落下,比较反弹的高度,运用了 控制变量法 ,高度又便于比较,可以简单地比较出两球的弹力,而让两个球从离地不同的高处自由落下时不能比较两球的弹力,故 A 不正确, D 正确;把两个球向墙掷去或向地面掷去时,不容易控制两次力的大小一定,所以这两种方法不可取,故 B 、 C 不正确。 【 答案 】 D 整合方法提升练 10 .小明在探究影响影子大小的可能因素时,设计了这样的实验,保持橡皮到后面屏幕之间的距离不变,把手电筒打开后放在距离橡皮前不同的位置 (25 cm 处、 20 cm 处、 15 cm 处、 10 cm 处及 5 cm 处 ) ,分别测量在屏幕上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整合方法提升练 整合方法提升练 (1) 此实验探究的是影子的大小与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关系。 (2) 此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____________ 法。 整合方法提升练 手电筒到橡皮的距离  控制变量 11 .小明为了给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 (    ) A .最小刻度是 1 mm ,长度是 20 cm 的学生用尺 B .最小刻度是 1 cm ,长度是 15 m 的皮卷尺 C .最小刻度是 1 mm ,长度是 4 m 的钢卷尺 D .最小刻度是 0.1 mm 的游标卡尺 整合方法提升练 【 答案 】 C 【 点拨 】 了解量程和分度值既是为了选择最合适的工具,同时也是为了读数更符合要求。量程太小时,要将多次测量的结果相加,这样会增大误差;分度值太大时,测量不精确,误差可能太大,使玻璃在安装时不合适。 整合方法提升练 12 .我们进行降落伞比赛的过程中,需要测量一些长度,比如降落伞的伞绳长度和降落伞离地面的高度,东东同学的手中有游标卡尺、米尺、皮卷尺等测量工具,他应该选择什么尺来测量这些长度呢? 整合方法提升练 解:测降落伞的伞绳长度用米尺就可以,而测降落伞离地面的高度,则要用皮卷尺,因为皮卷尺的量程较大。 【 点拨 】 不同的测量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一般都不相同,根据被测长度的大小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测量仪器,是测量中最关键的一步。 整合方法提升练 13 .周末,小敏到乡下帮爷爷摘苹果,看见一只熟透的苹果掉下来。小敏对这个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如下两个猜想。 猜想一:苹果的下落快慢是否与苹果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苹果的下落时间是否与下落高度有关? 于是他找来一些器材,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探究培优拓展练 (1) 小敏在探究“猜想一”时,应控制苹果的 ___________ 不变,让苹果的 ________ 改变,比较苹果下落时间的长短。 探究培优拓展练 下落高度 【 方法规律 】 探究苹果下落的快慢与苹果质量的关系,根据 控制变量法 的要求,需要保持苹果下落的高度相同,改变苹果的质量,比较苹果下落时间的长短。 质量 (2) 小敏在探究“猜想二”时,测量出同一个苹果在不 同高度下落时所对应的时间为 t 1 、 t 2 、 t 3 … 并绘出 h - t 图像如图所示。他结合数学上学过的 “二次函数” 知识 猜想:“物体下落的高度可能与下落 时 间 的平方成正比”。若要验证这一猜想, 应 如何 处理分析实验数据 ? 方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探究培优拓展练 探究培优拓展练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JK 版 八年级上 专训 测量 长度的特殊方法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 点拨 】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 ,由图可知,线圈的总长度 L = 15.15 cm - 10.00 cm = 5.15 cm ;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过程中,取的圈数越多,测量的误差越小。 【 答案 】 5.15(5.12 ~ 5.18 都可 ) ;二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2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某同学采用如图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 D = ________cm 。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 答案 】 1.85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 答案 】 B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4 .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 A .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 .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点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C .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细丝线的长度即可 D .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 点拨 】 橡皮筋受力会伸长,不受力又会恢复原长,导致测得的圆柱体周长不准确。 【 答案 】 D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5 .为了测量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的距离,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仔细地将白线与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重合,用笔在白线上北京处标个记号 A 、上海处标个记号 B ,把线拉直,用 ________ 量出白线上 _______ 间的距离即是要测的长度。 【 方法规律 】 题中测量利用的是 化曲为直法 。 刻度尺 AB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6 .学习了长度测量的知识后,小明和同学一起设法测量操场的周长。他们先用软尺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 c ,然后让轮子沿着操场滚动一周,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为 n ,则操场的周长 l = ________ 。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cn 7 .如图表示的是用圆规测曲线长度的一种方法,先将圆规两脚分开,再用圆规脚分割曲线,记下分割的总段数 n ,然后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 l ,那么曲线的长度 L = _______ 。甲、乙两同学用上述的方法分别测量同一曲线的长度,他们分别选取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5 mm 、 10 mm ,他们 的测量方法、读数、记录、计算都正确, 但两人测得的结果却不同,那么, ________ 的测量结果较准确。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 点拨 】 曲线的长度为 L = nl ;甲、乙两同学分别选取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5 mm 、 10 mm ,由于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越小,越接近两脚之间曲线的长度,所以甲同学的测量结果更准确一些。 【 答案 】 nl ;甲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8 . 【2019• 湘潭 】 图中纽扣的直径是 ________cm 。 【 点拨 】 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 ;纽扣左侧与 2.00 cm 对齐,右侧与 3.15 cm 对齐,则纽扣的直径为 d = 3.15 cm - 2.00 cm = 1.15 cm 。 1.15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9 . 【2019• 恩施 】 如图,圆锥体的高 h 为 ________cm 。 【 点拨 】 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 ,圆锥体顶端三角板对应的刻度为 1.78 cm ,圆锥体底部对应的刻度为 5.00 cm ,则圆锥体的高为 h = 5.00 cm - 1.78 cm = 3.22 cm 。 3.22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