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泊秦淮》 (6)_苏教版(201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泊秦淮》 (6)_苏教版(2016)

泊秦淮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写作背景: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秦淮河由苏州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七言绝句《泊秦淮》。 泊秦淮杜牧【烟】河上的雾霭水汽。【笼】笼罩。【寒水】清冷的河水。【商女】歌女,以卖唱为生的乐伎。【后庭花】《玉树后庭花》的简称,是南北朝时陈朝最后的国君陈叔宝所做的舞曲,词调淫靡凄伤,被称为亡国之音。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这样的夜晚行船秦淮河,靠岸酒肆旁。卖唱为生的乐妓,却不懂得亡国之憾,在秦淮河的对岸,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 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深秋时节,秦淮河上水波荡漾,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着河面和水边的沙滩,透出丝丝寒意。赏析:本句运用互文手法,“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巧妙地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写夜景交代时间、地点“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名句欣赏诗人写“商女”“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作者借用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典故,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达作者对统治者的愤慨、鄙视和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诗人在此用了曲笔(借古讽今)。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歌女献唱,是需要有人听赏的,那些不顾国家安危,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演唱的人,才是真正的罪人。在杜牧看来,晚唐政局已经危机四伏,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今日听亡国之音取乐,明日有可能自己就要上演亡国的悲剧。 本诗主题:作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愤。 课堂练习1、好词佳句的赏析,理解诗歌主题。请对以下句子进行赏析。(B)(1)诗歌第一句连用两个“笼”字,将、、、四种景物和谐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夜色图,为下文抒情议论做铺垫。(2)“,”一句,通过写歌女不知亡国恨来写上层人物只顾自己享乐不顾国家艰难,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慎重忧虑(忧国忧民)的思想。烟、水、月、沙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古诗《赤壁》中“,”一联,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以小见大,别出心裁。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怀才不遇)。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谢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