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之《雁门太守行》课件(共20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之《雁门太守行》课件(共20张PPT)

我们所学的诗词,题材多种多样:有的描绘自然风光,有的歌颂坚贞爱情,有的表达真挚友情,有的咏史,有的送别,有的体现思乡之情,有的表达爱国之意。请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和战争有关的诗句。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辞》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3.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7.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8.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9.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涉县第四中学申跃飞 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李贺一生应试难中,又愁苦多病,更是壮志难酬,27岁就英年早逝了。正因为应试遇挫,仕途不顺,所以,他致力于诗。据说,李贺写诗非常勤奋,外出时总背一破囊,得诗句便写投囊中,暮归再成诗篇。在李贺的短暂生涯中,给后人留下了两百余首诗。据史书记载,有一次李贺带着诗卷求见韩愈,韩愈当时正送走客人,想休息,门人把李贺的诗卷呈送给韩愈,韩愈也就随手翻翻而已。不翻则已,一翻就拍案叫绝。原来诗卷的第一首诗就是《雁门太守行》,而这首诗,竟然就是李贺在17岁写成的。 要求: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读,读准字音和节奏。注意:划出生字词,标注拼音读诗韵 雁门太守行cuīlín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jiǎoyānzhī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juǎnzhòng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xié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要求: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大意。不懂的可以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诗意 【译文】敌军像乌云般来势凶猛,仿佛城墙也要被摧垮,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像鱼鳞般闪烁着金光。秋色中,遍地响起军号声;夜色里,胭脂般鲜红的血迹凝结在塞上大地,呈现出一片紫色。深夜里,部队行进在易水岸边,寒风卷动着红旗,浓霜冻凝战鼓,鼓声越发低沉。为了报答君王的厚爱,我甘愿高举宝剑战死在疆场。 通过读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悟诗情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修辞: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炼字:“压”字写出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极力渲染了敌人兵临城下,大军压境的紧急形势。“开”字写出了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的情形。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氛围,从而衬托了战斗场面的悲壮惨烈。“角声满天”从听觉写出战争的规模之大;“塞上燕脂”从视觉写出战地场面的悲壮。“满”勾画出战争的规模之大,“秋色”渲染凄凉悲壮的气氛。“凝”字的特写,妙在既表现了死伤惨重,又显示了动态变化过程,还渲染了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半卷红旗”一方面说明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偷袭时偃旗息鼓,高度戒备,不事张扬,出其不意,把战事的紧张状态凸显出来。“易水”联想到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运用典故,即表明了交战地点,又暗示将士视死如归的壮烈豪情。“声不起”三字,表面上写天气极寒,以至于鼓皮僵硬失去弹性;更巧妙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战场的壮烈,以至于鼓声呜咽,泣不成声。这样理解更能表现我军将士的牺牲精神感天动地,撼人心魄。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这两句运用典故,点明主旨,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尽忠报国)的决心。 体会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浓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难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站。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特色。 小结《雁门太守行》是一首边塞诗,渲染了一种悲壮惨烈的气氛:那就是兵临城下,号角声声,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土地,战场很残酷,但危城守将誓死要报效朝廷,决心誓死不改。构思奇特,想像丰富,富有诗的意境和情趣。 欣赏微课,加深印象 当堂检测1、描写敌情紧急,战事迫在眉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诗根据时间写了三个画面:一个在,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表现悲壮鏖战场面;一个在,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白天黄昏半夜 3、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C 4、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