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课件《七律 长征》 (18)_苏教版(201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七律 长征》 (18)_苏教版(2016)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wēiyíPángbómĭn ①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②五岭:绵延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五省区边界的五座山岭。即大庚(yǔ)岭、骑田岭、萌(méng)渚(zhǔ)岭、都庞岭、越城岭。③逶迤:绵延曲折的样子。④乌蒙:即乌蒙山,是穿行于贵州、云南之间的山脉。⑤磅礴:形容山的气势宏大无比。⑥金沙:即金沙江,流经四川、云南境内。⑦大渡:即大渡河,流经四川西南部,河上有泸(lú)定桥,由铁索连接而成。⑧岷山:跨四川、青海、甘肃境内,山上终年积雪。⑨三军:指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 〔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尾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偶。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后来,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离开江西中央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1935年1月,在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等十一个省。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难,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红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 湘江战役是红军有史以来进行的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1934年11月,中央红军与数十万国民党军在湘江边展开激战。经过六天血战,红军终于冲过了敌人的封锁线。但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长征途中,红军遭遇的战斗在400场以上,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行军一共368天,余下来的100天大都在战斗中渡过。在漫漫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中,平均每300米就有一个红军战士牺牲。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 瑞金遵义金沙江大渡河大雪山水草地吴起镇会宁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写作背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wēiyíPángbómĭn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大渡桥横 喜踏岷山雪 1、你认为哪句诗最能概括全诗?2、红军长征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整体感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体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哪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它们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首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远征难”三个字怎么理解?远征:行程之远,时日之长难:牺牲之大,经历之苦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远征难: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只等闲”红军怎么对待“远征难”的? 提问: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腾越五岭图疾跨乌蒙图巧渡金沙江图飞夺泸定桥图喜踏岷山雪图征难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以五岭、乌蒙为代表写“千山”,绵延不断逶迤腾五岭突出奔腾气势乌蒙磅礴形容其巍峨高大走突出它的疾驰状貌, 细浪泥丸比喻、夸张(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反衬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上承“万水”二字名词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对偶颈联 巧渡金沙江 金沙水拍云崖暖——承“万水”,以金沙、大渡为代表“暖”字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飞夺泸定桥 “大渡桥横铁索寒”:1、“寒”字烘托出战斗的紧张激烈,寄托着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2、“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3、“寒”字用来烘托泸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 更喜岷山千里雪,承上启下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尾联 三军:专指“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在写这首诗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但毛泽东希望并想念他们定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所以,“三军”一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结构小结首联:提出中心。颔联:承“千山”,以五岭、乌蒙为代表。颈联:承“万水”,以金沙、大渡为典型。尾联:总结全诗,突出越过岷山的喜悦。 小结:这首诗生动形象地红军的光辉战斗,热情洋溢地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和,充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和。概括了长征历程歌颂了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显示了生命力战斗力 写作特点:一、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二、夸张手法的妙用(目的:通过写山来反衬和塑造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英勇顽强的乐观主义精神。)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