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一课时)教案
3.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第一课时 几何图形、行程问题 教学目标 1.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关于几何图形、行程的实际问题. 2.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体会数学问题源于实际生活,会从实际情境中建立等量关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会从实际情境中建立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关于几何图形及行程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学习解方程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推进新课 问题1: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1】 用直径为200 mm的圆柱体钢,锻造一个长、宽、高分别是300 mm,300 mm和90 mm的长方体毛坯,应截取多少毫米长的圆柱体钢(计算时π取3.14,结果精确到1 mm)? 分析:如下图(课件展示): 观察下图: 思考:题目中隐藏着怎样的相等关系(等量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根据所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课件展示) 解:设应截取的圆柱体钢长为x mm. 根据题意,得3.14×2x=300×300×90, 解得x≈258. 答:应截取约258 mm长的圆柱体钢. 问题2:行程问题中“速度(v)、时间(t)与路程(s)”这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1)路程=速度×时间(s=vt), (2)速度=路程÷时间, 2 (3)时间=路程÷速度. 问题3: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每小时行驶45千米,那么要迟到30分钟;如果每小时行驶50千米,则可早到30分钟.求原计划行驶的时间和甲、乙两地的路程. 分析:(1)汽车两次所行驶的路程是否相同?(相同) (2)迟到的意思指什么?(就是比原时间多了) (3)而早到的意思指什么?(就是比原时间少了) 【学生尝试】 自己列表寻找等量关系,若设原计划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则两次的行驶时间分别表示为(x+0.5)小时和(x-0.5)小时, 速度(千米/时) 时间(小时) 路程(千米) 方案1 45 x+0.5 45(x+0.5) 方案2 50 x-0.5 50(x-0.5) 依题意,得45(x+0.5)=50(x-0.5), 解得x=9.5.所以甲、乙两地的路程为 45(x+0.5)=45(9.5+0.5)=450(千米). 【教学策略】通过这一例题的解答,学生在行程问题中对路程的等量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根据题意可以先求出一个问题的答案,而后再代入式子去求出另一问题的答案. 问题4:交流总结 通过例题的学习,你能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吗?(课件展示) (1)弄清题意和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字母(如x,y)表示问题里的未知数; (2)分析题意,找出相等关系(可借助于示意图、表格等); (3)根据相等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并列出方程; (4)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检查所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并写出答案(包括单位名称). 问题5:巩固训练: 课本练习.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同学们还有什么困惑吗? 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