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新疆伊犁州伊宁七中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新疆伊犁州伊宁七中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5分.) 1.(2.5分)589年,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的皇帝是( ) A.隋文帝(杨坚) B.秦始皇(赢政) C.汉武帝(刘彻) D.汉高祖(刘邦) 2.(2.5分)下列属于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的生产工具是( ) ①水排 ②秩马 ③筒车 ④曲辕犁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3.(2.5分)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被称为( ) A.诗魂 B.诗作 C.诗实 D.诗史 4.(2.5分)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唐末农民战争 D.武则天统治时期 5.(2.5分)《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改国号为周 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破格用人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减轻人民负担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 6.(2.5分)唐朝时,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 ) A.留学生 B.遣唐使 C.节度使 D.遣隋使 7.(2.5分)公元628年的秋天,一位僧人从长安出发,开始了茫茫的西行之旅……19年的时间,5万多里的行程,大唐,西域,中亚和印度,100多个国家见证了他的身影,这位唐代僧人是( ) A.释迦牟尼 B.鉴真 C.法显 D.玄奘 第19页(共19页) 8.(2.5分)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A.人面鱼纹盆 B.兵马俑 C. 骆驼载乐俑 D.渔樵耕读碗 9.(2.5分)下列我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画家,属于唐朝时期的是( ) ①顾恺之 ②吴道子 ③阎立本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10.(2.5分)下列对五代十国时期社会现象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地区的五个政权是并立的 D.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 11.(2.5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 A.唐太宗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明成祖 12.(2.5分)10世纪初,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宋 B.辽 C.西夏 D.金 13.(2.5分)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南宋建立 B.宋金和议 C.郾城大捷 D.澶渊之盟 14.(2.5分)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 C.诸侯争霸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9页(共19页) 15.(2.5分)有一位英雄与“精忠报国”、“还我河山”、“郾城大捷”有关,此人是( ) A.文天祥 B.岳飞 C.郑成功 D.渥巴锡 16.(2.5分)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2.5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唐朝的开元通宝 C.汉朝的五铢钱 D.北宋的交子 18.(2.5分)每个时代都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宋代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现象,具体包括( ) ①文臣的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②文官主持军务③科举进士地位高④武将功高受重视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9.(2.5分)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 A.知州 B.通判 C.转运使 D.宰相 20.(2.5分)我国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清朝 21.(2.5分)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 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22.(2.5分)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县衙 B.广州十三行 C.市舶司 D.海关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3.(2分)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 。 第19页(共19页) 24.(2分)唐太宗时期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被称为是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说的是 。 25.(2分)唐太宗时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后来其弟子根据他的口述记录成书的《 》是研究中外交流时的珍贵文献。 26.(2分)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越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国家,当时闻名世界的两大商港城市是 和 。 27.(2分)唐朝末年起义军在 的率领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王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 三、非选择题(35分) 28.(8分)请你仔细观察如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1)如图描述的是 朝的 (水利工程的名称)?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4)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 29.(15分)“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第19页(共19页) 材料二:盛唐的升平景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而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 ﹣﹣摘自七下历史 材料三:“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描绘了唐朝历史上的哪个皇帝在位期间出现的哪一盛世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他在位期间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列举至少两个) (2)材料二中诗句反映的动乱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回答,说说这一事件对唐朝产生的不良影响? (3)依据材料三,请写出一个“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历史事件?并据此说出唐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30.(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请说说材料二中的唐太宗为科举制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此外,唐代对该制度的完善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哪两位皇帝? (3)材料三是宋朝什么政策的具体表现? (4)通过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有什么意义? 第19页(共19页) 2019-2020学年新疆伊犁州伊宁七中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5分.) 1.(2.5分)589年,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的皇帝是( ) A.隋文帝(杨坚) B.秦始皇(赢政) C.汉武帝(刘彻) D.汉高祖(刘邦) 【分析】本题以589年,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的皇帝为切入点,考查隋朝的统一。 【解答】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亡南方的陈,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400多年的分裂局面。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以隋朝统一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2.5分)下列属于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的生产工具是( ) ①水排 ②秩马 ③筒车 ④曲辕犁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分析】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知道唐朝农民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推动了农业发展。 【解答】唐朝农民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推动了农业发展。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2.5分)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被称为( ) A.诗魂 B.诗作 C.诗实 D.诗史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杜甫的诗。杜甫被誉为“诗圣”。 【解答】 第19页(共19页)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诗的相关史实。 4.(2.5分)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唐末农民战争 D.武则天统治时期 【分析】本题由“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可知考查安史之乱。 【解答】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使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边疆不断告急,唐朝国力大为削弱。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安史之乱,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5.(2.5分)《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改国号为周 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破格用人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减轻人民负担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武则天的史实。评论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首先要考虑他是否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有所促进。 【解答】武则天对唐朝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发展经济,励精图治,延续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大力吸取人才,为以后的开元盛世建设奠定了基础,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由此可知,选项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学生要了解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关键在哪里。 6.(2.5分)唐朝时,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 ) 第19页(共19页) A.留学生 B.遣唐使 C.节度使 D.遣隋使 【分析】本题以“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对外关系的知识。 【解答】唐朝时期,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到中国。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被称为遣唐使。故唐朝时,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遣唐使。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唐朝与日本的关系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遣唐使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7.(2.5分)公元628年的秋天,一位僧人从长安出发,开始了茫茫的西行之旅……19年的时间,5万多里的行程,大唐,西域,中亚和印度,100多个国家见证了他的身影,这位唐代僧人是( ) A.释迦牟尼 B.鉴真 C.法显 D.玄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玄奘。 【解答】由题干中“公元628年的秋天,一位僧人从长安出发,开始了茫茫的西行之旅”可知,题干中的唐代僧人指的是玄奘。唐贞观初年,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法,是把印度佛经、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思路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所学进行选择。 8.(2.5分)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A.人面鱼纹盆 B.兵马俑 C. 骆驼载乐俑 D.渔樵耕读碗 【分析】本题以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盛唐的社会气象。 【解答】 第19页(共19页) 本题是识图题,唐朝经济繁荣,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制瓷业发达,著名的瓷器有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即是著名的瓷器,反映了唐朝盛世景象,同时体现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图片,注意准确识记唐朝制瓷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9.(2.5分)下列我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画家,属于唐朝时期的是( ) ①顾恺之 ②吴道子 ③阎立本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著名画家。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阎立本的人物故事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①顾恺之是东晋的著名画家。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元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10.(2.5分)下列对五代十国时期社会现象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地区的五个政权是并立的 D.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 【分析】本题考查五代十国的相关知识,关键词是“错误的一项”。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几十年的历史时期,这期间中原地区出现了五个疆域比较大的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即五代;在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十个割据政权,即十国;所以在唐朝和宋朝之间很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段时期是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故ABD表述正确,不合题意;北方地区的五个政权是前后相继的,故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第19页(共19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五代十国涉及的政权与影响。 11.(2.5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 A.唐太宗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明成祖 【分析】本题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为切入点,考查宋太祖的相关知识知识。 【解答】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朝中大将的兵权。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北宋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12.(2.5分)10世纪初,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宋 B.辽 C.西夏 D.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辽政权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后改国号为辽。 故选:B。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主要史实的相关知识点。 13.(2.5分)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南宋建立 B.宋金和议 C.郾城大捷 D.澶渊之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金和议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岳飞班师后,南宋与金最终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4.(2.5分)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 第19页(共19页) C.诸侯争霸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辽、西夏时期的历史特征的知识点,应把握辽、宋、西夏时期的历史特征。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辽、宋、西夏时期的历史特征是民族政权的并立。北宋统治着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辽是在北宋的北方与之并立的政权,西夏是统治着宁夏等地区与宋并立的政权。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15.(2.5分)有一位英雄与“精忠报国”、“还我河山”、“郾城大捷”有关,此人是( ) A.文天祥 B.岳飞 C.郑成功 D.渥巴锡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 【解答】据“精忠报国”“还我河山”可知是对岳飞的赞颂。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体现了当时人民渴望和平安宁生活的愿望,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与“精忠报国”、“还我河山”、“郾城大捷”有关的英雄是岳飞。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 16.(2.5分)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知识点,应把握两宋时期并立的政权名称。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 第19页(共19页) ,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时期,与之并立的政权是辽和西夏;北宋末年,金灭辽后,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是金和西夏;南宋时期,与之并立的政权是金和西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两宋时期并立的民族政权。 17.(2.5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唐朝的开元通宝 C.汉朝的五铢钱 D.北宋的交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交子。交子的出现一个方面体现了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答】北宋时期,四川的成都为繁华的商业性城市,货币的需求量因商业的发展而增加,当时的金、银等货币过于沉重,为便于携带,在四川地区出现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纸币﹣﹣交子。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 18.(2.5分)每个时代都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宋代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现象,具体包括( ) ①文臣的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②文官主持军务③科举进士地位高④武将功高受重视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出现的新现象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知识即可作答。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相当部分官员来自科举考试,各级官员俸禄丰厚,生活十分优越。 【解答】在宋朝重文轻武,重文轻武政策的具体表现为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宋代出现的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现象具体包括①②③。 第19页(共19页)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出现的新现象的相关史实。 19.(2.5分)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 A.知州 B.通判 C.转运使 D.宰相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转运使。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解答】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了转运使。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转运使的职责。 20.(2.5分)我国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清朝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点,应把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时间.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于唐朝后期,到南宋最后最后完成。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时间的准确记忆. 21.(2.5分)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 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分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仍,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之统治者的重视,使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当时南方生产技术和工具均落后于北方。因此,A、B、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 第19页(共19页)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重点掌握主要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22.(2.5分)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县衙 B.广州十三行 C.市舶司 D.海关 【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知道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解答】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时期,阿拉伯商人抵达泉州后应到市舶司办理手续。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宋朝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的相关史实。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3.(2分)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 鉴真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中外交流相关知识的掌握,鉴真不畏艰险,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鉴真不畏艰险,六次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故答案为: 鉴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中外交流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24.(2分)唐太宗时期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被称为是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说的是 魏征 。 【分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的纳谏。魏征以敢于直谏著称,他曾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使得贞观一朝,人才济济,朝臣进谏成风,他重用著名的谏臣魏征,魏征敢于犯颜直谏,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他死后,唐太宗称自己失去了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故答案为: 魏征。 第19页(共19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准确识记魏征的有关内容。 25.(2分)唐太宗时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后来其弟子根据他的口述记录成书的《 大唐西域记 》是研究中外交流时的珍贵文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玄奘西行相关知识的掌握,玄奘口述,辩机记录的游记《大唐西域记》。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唐朝高僧奉唐太宗之命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促进了中印两国文化的交流。玄奘口述,辩机记录的游记《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 故答案为: 大唐西域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玄奘西行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26.(2分)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越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国家,当时闻名世界的两大商港城市是 广州 和 泉州 。 【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知道宋朝的两大商港城市是广州、泉州。 【解答】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当时闻名世界的两大商港城市是广州、泉州。 故答案为: 广州、泉州。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7.(2分)唐朝末年起义军在 黄巢 的率领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王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 【分析】本题考查了黄巢起义。原为起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解答】唐朝后期,率领起义军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的是黄巢。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故答案为: 黄巢。 第19页(共19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黄巢起义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三、非选择题(35分) 28.(8分)请你仔细观察如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1)如图描述的是 隋朝 朝的 大运河 (水利工程的名称)?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北京 B.余杭指今 杭州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4)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 【分析】(1)本题以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为依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知识。 (2)本题以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为依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南北两个端点的知识。 (3)本题以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为依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分段的知识。 (4)本题以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为依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开凿影响的知识。 【解答】(1)由题干中图片中“洛阳”和“大运河”等的信息可知:题干中的图片中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2)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即今北京),南至余杭(即今浙江省的杭州)。因此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中的A指今北京,B指今杭州。 (3)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可知:图中的B指的是余杭。因此说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江南河、邗沟和通济渠。 (4)隋朝大运河开通后,成为我国南北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 第19页(共19页)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故答案为: (1)隋朝;隋大运河。 (2)A、北京; B、杭州。 (3)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4)成为南北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点评】本题以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9.(15分)“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盛唐的升平景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而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 ﹣﹣摘自七下历史 材料三:“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描绘了唐朝历史上的哪个皇帝在位期间出现的哪一盛世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他在位期间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列举至少两个) (2)材料二中诗句反映的动乱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回答,说说这一事件对唐朝产生的不良影响? (3)依据材料三,请写出一个“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历史事件?并据此说出唐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唐朝的民族关系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 第19页(共19页) (1)材料一描绘了唐玄宗在位期间出现的开元盛世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在位期间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励精图治、崇尚节俭、整顿吏治、任用贤才等。 (2)材料二中诗句反映的动乱指的是安史之乱,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3)依据材料三“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可知,“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历史事件有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这说明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故答案为: (1)唐玄宗在位期间出现的开元盛世局面;唐玄宗励精图治、崇尚节俭、整顿吏治、任用贤才等。 (2)“安史之乱”;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3)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开明的民族政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唐朝的民族关系等相关史实。 30.(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第19页(共19页) (2)请说说材料二中的唐太宗为科举制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此外,唐代对该制度的完善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哪两位皇帝? (3)材料三是宋朝什么政策的具体表现? (4)通过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有什么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发展及影响、宋代的重文轻武政策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依据材料一“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和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隋炀帝设立进士科。 (2)唐太宗为科举制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此外,唐代对该制度的完善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武则天、唐玄宗。 (3)材料三是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具体表现,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4)通过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扩大了官吏来源和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等。 故答案为: (1)隋炀帝设立进士科。 (2)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武则天、唐玄宗。 (3)重文轻武政策。 (4)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扩大了官吏来源和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科举制的创立、发展及影响、宋代的重文轻武政策等相关史实。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9/20 18:31:58;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19页(共19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