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二十七中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二十七中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二十七中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0分)‎ ‎1.(2.5分)据如图提供的信息,我们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不包括(  )‎ A.考古发现 B.上古的神话传说 ‎ C.文献资料 D.网络小说 ‎2.(2.5分)黔东南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3.(2.5分)历史学家认为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下列遗址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4.(2.5分)黄帝陵位子队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到这里祭拜。这是因为黄帝(  )‎ A.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 B.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 ‎ C.实行禅让制 ‎ D.建立了夏朝 第20页(共20页)‎ ‎5.(2.5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将“公‎ 天下”变为“家天下”并由此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汉朝 ‎6.(2.5分)山东省被誉为“齐鲁大地”的说法最早可追溯到(  )‎ A.商朝甲骨文记载 B.西周分封制 ‎ C.春秋战国诸侯国 D.秦朝郡县制 ‎7.(2.5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绝世青铜精品。其中最重的文物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 C.青铜神树 D.毛公鼎 ‎8.(2.5分)林语堂在《如何理解中国人》中说:“中华民族有三座长城,第一座长城是从秦始皇开始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座长城是指汉字,……”汉字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开始出现于(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9.(2.5分)学习历史应注重培养时空观念。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分别应填的是(  )‎ 第20页(共20页)‎ A.西周 春秋 B.西周 战国 ‎ C.西周 东周 D.春秋 战国 ‎10.(2.5分)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 C.逐渐趋于统一 D.适者生存 ‎11.(2.5分)唐朝诗人胡曾《流沙》中的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反映的是(  )‎ A.西周时期 B.初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夏商时期 ‎12.(2.5分)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推行“秦国新法的代表人物是(  )‎ A.管仲 B.商鞅 C.秦始皇 D.北魏孝文帝 ‎13.(2.5分)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水利工程(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14.(2.5分)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韩非子 ‎15.(2.5分)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的第一个宪法日,春秋战国时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 第20页(共20页)‎ ‎16.(2.5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仁者爱人 ‎17.(2.5分)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 种写法。秦王说,统一以后只剩下一种。请问:秦统一后写“剑”字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楷书 ‎18.(2.5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 ‎①陈胜 ②项羽 ③吴广 ④刘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2.5分)下列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有(  )‎ ‎①行郡县制②焚书坑儒③统一文字④强征赋税⑤刑罚严苛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20.(2.5分)下列那一次战役中,秦军主力被歼灭,从此无力抵抗农民起义军(  )‎ 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日)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孔子之道”的影响。‎ 第20页(共20页)‎ 材料三: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3)你能从学习过的《论语》中“汲取孔子的智慧”吗?请借用《论语》中的一句格言,谈谈它对你有什么帮助和指导意义。‎ ‎22.(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见下表格 政 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 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 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改革?此次改革确立的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2)假如你是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农民,是否支持该事件?请依据材料一说明原因。‎ 材料二:(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法”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23.(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20页(共20页)‎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建立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归纳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请选择一项谈谈你的看法。‎ 第20页(共20页)‎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二十七中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0分)‎ ‎1.(2.5分)据如图提供的信息,我们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不包括(  )‎ A.考古发现 B.上古的神话传说 ‎ C.文献资料 D.网络小说 ‎【分析】本题考查我们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注意全面分析题目给出的图片。‎ ‎【解答】图1属于考古发现,图2属于上古的神话传说,图3属于文献资料。故我们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不包括网络小说。‎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由图来分析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的能力,难度不大。‎ ‎2.(2.5分)黔东南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分析】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的体貌特征与生产生活状况。‎ ‎【解答】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 故选:B。‎ 第20页(共20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的体貌特征与生产生活状况。‎ ‎3.(2.5分)历史学家认为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下列遗址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分析】本题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为切入点,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解答】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种植粟等粮食作物,这是世界上最早的。‎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粟”,注意准确识记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 ‎4.(2.5分)黄帝陵位子队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到这里祭拜。这是因为黄帝(  )‎ A.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 B.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 ‎ C.实行禅让制 ‎ D.建立了夏朝 ‎【分析】本题以黄帝陵位子队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黄帝的贡献。‎ ‎【解答】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他的妻子养蚕缫丝,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因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人文初祖”,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20页(共20页)‎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人文初祖”黄帝。‎ ‎5.(2.5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将“公‎ 天下”变为“家天下”并由此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汉朝 ‎【分析】本题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为切入点,考查夏朝的建立。‎ ‎【解答】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夏商周更替的相关历史史实。‎ ‎6.(2.5分)山东省被誉为“齐鲁大地”的说法最早可追溯到(  )‎ A.商朝甲骨文记载 B.西周分封制 ‎ C.春秋战国诸侯国 D.秦朝郡县制 ‎【分析】本题考查分封制。‎ ‎【解答】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齐鲁大地”的齐鲁均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分封制。‎ 第20页(共20页)‎ ‎7.(2.5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绝世青铜精品。其中最重的文物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 C.青铜神树 D.毛公鼎 ‎【分析】本题以“最重的文物”为切入点,考查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解答】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司母戊鼎的相关史实。‎ ‎8.(2.5分)林语堂在《如何理解中国人》中说:“中华民族有三座长城,第一座长城是从秦始皇开始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座长城是指汉字,……”汉字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开始出现于(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分析】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历程。‎ ‎【解答】‎ 第20页(共20页)‎ 依据材料“中华民族有三座长城,第一座长城是从秦始皇开始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座长城是指汉字,…”可知与文字的演变有关。商朝人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它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汉字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开始出现于商朝。‎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商朝文字的相关史实。‎ ‎9.(2.5分)学习历史应注重培养时空观念。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分别应填的是(  )‎ A.西周 春秋 B.西周 战国 ‎ C.西周 东周 D.春秋 战国 ‎【分析】本题考查朝代的更替,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因而空框中应分别填春秋、战国。‎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朝代的更替,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0.(2.5分)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 C.逐渐趋于统一 D.适者生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初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的趋势.‎ ‎【解答】‎ 第20页(共20页)‎ 根据材料“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材料反映了古代诸侯国数目越来越少,诸侯国之间的为争夺土地人口而进行兼并战争,在兼并战争中,诸侯国不断减少,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说明了历史发展的逐渐趋于统一的趋势。‎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综合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11.(2.5分)唐朝诗人胡曾《流沙》中的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反映的是(  )‎ A.西周时期 B.初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夏商时期 ‎【分析】本题以唐朝诗人胡曾《流沙》中的诗句为切入点,考查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据题干“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人胡曾描述的是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期,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赵、魏、韩。最终形成了战国七雄,即齐、楚、燕、韩、赵、魏、秦。这句诗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乱不断社会不安的史实。‎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七雄的相关史实。‎ ‎12.(2.5分)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推行“秦国新法的代表人物是(  )‎ A.管仲 B.商鞅 C.秦始皇 D.北魏孝文帝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影响的掌握情况。‎ ‎【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秦国”“成为第一大强国”。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着重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第20页(共20页)‎ ‎13.(2.5分)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水利工程(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李冰和都江堰。‎ ‎【解答】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在四川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郑国渠位于今陕西;灵渠位于今广西;大运河是北至北京、南至杭州,沟通南北。故选A。‎ ‎【点评】注意将同类知识和相似知识进行前后联系,概括归纳,分析比较。‎ ‎14.(2.5分)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韩非子 ‎【分析】本题以“塞翁失马”的故事为切入点,考查老子。‎ ‎【解答】老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认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老和少,是我国最早提出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正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体现。‎ 故选:A。‎ ‎【点评】本题以老子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5.(2.5分)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的第一个宪法日,春秋战国时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韩非思想的准确识记。‎ ‎【解答】‎ 第20页(共20页)‎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创始人,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所以春秋战国时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韩非。‎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百家争鸣主要史实。‎ ‎16.(2.5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仁者爱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 ‎【解答】据“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孔子是大教育家。可知,这体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要机会,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思想。‎ ‎17.(2.5分)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 种写法。秦王说,统一以后只剩下一种。请问:秦统一后写“剑”字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楷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答】“剑”字有18 种写法指的是秦统一全国前,各地的文字各不相同。统一以后只剩下一种指的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一文字,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全国。‎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材料为背景,考查了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需掌握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史.‎ 第20页(共20页)‎ ‎18.(2.5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 ‎①陈胜 ②项羽 ③吴广 ④刘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解答】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人物。‎ ‎19.(2.5分)下列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有(  )‎ ‎①行郡县制②焚书坑儒③统一文字④强征赋税⑤刑罚严苛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措施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②④⑤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20.(2.5分)下列那一次战役中,秦军主力被歼灭,从此无力抵抗农民起义军(  )‎ 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分析】本题考查巨鹿之战。‎ ‎【解答】‎ 第20页(共20页)‎ 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秦军主力被歼灭,从此无力抵抗农民起义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趁项羽决战之机,刘邦率兵进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秦末农民战争以及爆发的原因。‎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日)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孔子之道”的影响。‎ 材料三: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3)你能从学习过的《论语》中“汲取孔子的智慧”吗?请借用《论语》中的一句格言,谈谈它对你有什么帮助和指导意义。‎ ‎【分析】本题以二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考查了孔子以及儒家思想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依据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以德治国”;思想主张分别是“仁”和“礼”为核心。‎ 第20页(共20页)‎ ‎(2)根据材料“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学说影响广泛。‎ ‎(3)历史开放性题目,结合现实生活作答即可,意思相近即可。如:我们平时对待人和事都应该有仁爱之心,以德伴随自己;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等。‎ 故答案为:‎ ‎(1)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以德治国”;思想主张分别是“仁”和“礼”为核心。‎ ‎(2)“孔子之道”不仅影响我国周边国家,而且影响到欧洲和美洲,成为影响整个世界的学说。‎ ‎(3)能。我们平时对待人和事都应该有仁爱之心,以德伴随自己;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等。(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掌握儒家和法家思想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22.(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见下表格 政 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 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第20页(共20页)‎ 军 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改革?此次改革确立的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2)假如你是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农民,是否支持该事件?请依据材料一说明原因。‎ 材料二:(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法”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分析】本题以表格和《史记》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1)分析图表可知,体现了公元前356年,为了富国强兵,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由材料“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可知,商鞅变法奖励耕织,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所以商鞅变法得到农民的支持。‎ ‎(3)经过商鞅商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日后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鞅变法是当时一次最为彻底的变法。‎ 故答案为:‎ ‎(1)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2)支持;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织,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 ‎(3)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日后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鞅变法是当时一次最为彻底的变法。‎ ‎【点评】‎ 第20页(共20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商鞅变法的相关史实。‎ ‎23.(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建立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归纳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请选择一项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从材料一“秦始皇在威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可知,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郡县制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第20页(共20页)‎ ‎(2)据材料二的图片可知,第一幅图反映的是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是统一文字,第二幅图反映的是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是统一货币。第三幅图片上的文字“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可知,反映的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统一度量衡。秦始皇这些巩固统一的措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巩固了统一。秦始皇这些巩固统一的措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巩固了统一。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有利于国家对经济发管理,便利了商品的交换的交流,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发展。秦始皇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故答案为:‎ ‎(1)分封制;郡县制。‎ ‎(2)措施: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意义: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有利于国家对经济发管理,便利了商品的交换的交流,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发展。秦始皇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其中一项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和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7/20 14:07:33;用户:五峰中学;邮箱:wfzx88@xyh.com;学号:36725791‎ 第20页(共20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