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海安县十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海安县十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静静zhù lì 伫立 ,倚着窗栏,听秋雨呢喃。帘帘细雨,敲打着心灵,每一粒声响,都拨弹着回忆;每一次滴落,都鸣响者思念。我知道,那禁不住的酸楚终会yùn niàng 酝酿 成涨池的秋水汹涌而上,直到染透那漫漫的霜林。多少梦想,多少过往,都已______(烟消云散∕无影无踪)。片片记忆里的花瓣,带着忧伤,轻轻滑落我的心房,慢慢浸透,慢慢湿润。如果说故乡的秋天神秘绰约,难觅粗犷,而南国的秋天则明澈透亮,tǎndàng无迹,未见叶落花残,也道天凉好个秋。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 (3)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二、综合性学习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古人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光明中学初一(2)班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拟写标语】为激发同学们的活动热情,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设计活动】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亲近名著】识人,不是靠眼,而是靠心。初次相识对彼此不了解,有时还会产生些误解。日常相处久,方能见人心。结合朝花夕拾中的片段,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你那时之前,早知道我是谁么?” “怎么不知道,我们到横滨,来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么?你看不起我们,摇摇头,你自己还记得么?” ①选文中的加点字“你”指的是________ ②文章写了鲁迅的两次摇头,分别是因为什么? 三、情景默写 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________,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春》)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______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④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⑤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峨眉山月歌》) ⑥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 ⑦《江南逢李龟年》抒发对国事凋零、诗人颠沛流离的沧桑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⑧《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陈元方年十一时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③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④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⑤动静⑥,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绥:安抚。②恣:任凭。③孤:王侯自称。④法:效法⑤周旋:谋划⑥动静:举止。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两处) 贤 家 君 在 太 丘 远 近 称 之 何 所 履 行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②下车引之________ ③久而益敬________ ④周公不师孔子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4)甲文元方从________ 和________ 两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乙文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在于________ (5)通过甲、乙两文,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 散 步 莫怀威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落 叶 贾平凹 ①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 ②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③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片落去。法桐就瘦削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惟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④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片收去呢? ⑤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⑥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窗台,与屋檐齐平。 ⑦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⑧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联系语境,简要说说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本文题为“落叶”,但作者却用许多文字描绘“春叶”,这样构思有什么作用?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文章前六段分别描绘了春天、夏天、秋天、来年春天四个时间法桐的景色。其中写得最详细的是春天的法桐,写出法桐的盎然生机。 B.“我”看到那对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听到它们清妙的歌声,觉得它们独享了法桐绿的欢乐,这是作者运用侧面描写来衬托“我”的嫉妒之情。 C.第⑦段中画线的“往日的哀叹”具体指“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片收去呢?” D.法桐叶子由盛而衰再盛的过程,让作者明白了:欢乐地来,欢乐地去,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只要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E.清代诗人龚自珍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赞美落花,此文结尾也表达对法桐的敬仰,两者在写作上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 七、作文 按要求作文。 我们总是羡慕别人,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常常视而不见。冬日的暖阳,怒放的花朵,亲朋的问候,动人的文章,甚至是一个小小的善举,一个温暖的眼神……只要用心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 请以“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不能用本试卷阅读题的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江苏省海安县十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 【答案】 伫立 酝酿 坦荡 烟消云散 把“湿润”和“浸透”调换位置。 【考点】 综合读写 【解析】 (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第一个词语写作“伫立”,第二个词语写作“酝酿”,第三个词语写作“坦荡”。 (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词语。烟消云散的意思是像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无影无踪的意思是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根据此处语境可知,应选“烟消云散”。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细读划线句可知,“慢慢浸透,慢慢湿润”语序不当,应改为“慢慢湿润,慢慢浸透”。 【解答】 伫立 酝酿 坦荡 烟消云散 把“湿润”和“浸透”调换位置。 二、综合性学习 【答案】 范爱农 【考点】 综合读写 【解析】 【拟写标语】本题考查拟写标语。标语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要围绕活动的目的,注意措辞。例如:交友之道,贵在真诚。 【设计活动】本题考查活动形式设计。设计活动形式要围绕活动的目的,还要考虑学生的特点。例如:办一期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黑板报;举行以“网络交友利弊谈”辩论赛等都符合实际情况。 【亲近名著】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和情节。根据平时积累作答即可。 ①这段文字出自《范爱农》。 ②依据原文:看见一大堆,大概一共有十多人,一上岸便将行李放到税关上去候查检,关吏在衣箱中翻来翻去,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便放下公事,拿着仔细地看。我很不满,心里想,这些鸟男人,怎么带这东西来呢。自己不注意,那时也许就摇了摇头。检验完毕,在客店小坐之后,即须上火车。不料这一群读书人又在客车上让起坐位来了,甲要乙坐在这位子,乙要丙去坐,做揖未终,火车已开,车身一摇,即刻跌倒了三四个。我那时也很不满,暗地里想:连火车上的坐位,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自己不注意,也许又摇了摇头。进行概括即可。 【解答】 【拟写标语】交友之道,贵在真诚。 【设计活动】活动一:办一期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黑板报; 活动二:举行以“网络交友利弊谈”辩论赛。 【亲近名著】①范爱农。 ②第一次是因为范爱农一行人等的行李中翻出绣花弓鞋,有损国体。 第二次是因为让座“雍容揖让”“分出尊卑”,显得封建。 三、情景默写 【答案】 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随君直到夜郎西,海日生残夜,学而不思则罔,影入平羌江水流,回乐烽前沙似雪,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 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②随君直到夜郎西(注意“郎”的写法) ③海日生残夜 ④学而不思则罔(注意“罔”的写法) ⑤影入平羌江水流(注意“羌”的写法) ⑥回乐烽前沙似雪(注意“烽”的写法) ⑦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⑧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四、诗歌鉴赏 【答案】 (1)迷,迷路,暗含“迷恋”之意,通真地表现出诗人独自行走山间欣赏美景的陶醉。 (2)表达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之情及置身其中的喜悦、闲适的心境。 【考点】 诗 【解析】 (1)本题考查的重点是赏析重点词语的能力。“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这句话讲的是:一路上,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 地变换,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 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 (2)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结合具体诗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深秋时节,霜降临空,人在鲁山旅行。山 路上没有其他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仿佛从云外传来的一声鸡鸣,告诉 诗人有家人的地方还很远很远。结合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之情及置身其中的喜悦、闲适的心境。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五、对比阅读 【答案】 贤 家 君 在 太 丘/远 近 称 之/何 所 履 行 约定,拉,更加,学习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 ①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②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义安抚他。 信用,礼貌,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直率,识礼节,聪明,能言善辩 【考点】 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 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陈元方(纪)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文言句的朗读停顿要在理解、翻译的基础上进行。其句意为: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停顿为:贤 家 君 在 太 丘/远 近 称 之/何 所 履 行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①句意为: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 ②句意为: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引:拉; ③句意为: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益:更加; ④句意为:周公不效法孔子。师:学习。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期,相约;去,离开。句意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②句重点词语有:绥,安,安抚;以,用。句意为: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体现了“礼”和“信”的重要性。甲文元方从信用和礼貌两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乙文中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两篇文章都是以语言描写为主,结合甲文内容,从“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中可知,元方是一个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聪明、机智的孩子。结合乙文内容,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可知,元方是一个聪慧、机敏,能巧妙化解分歧的孩子。 六、现代文阅读 【答案】 (1)我们一家人到田野散步。 (2)景物描写。 作用:表现了生命的勃勃生机,这是对生命的赞美;充满了诗情画意,烘托了一家人散步的愉快心情,更好的表现了一家人浓浓的亲情。 (3)“慢慢地,稳稳地”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得很稳当,因为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是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人到中年责任重大,既要赡养照顾老人,又要抚养教育孩子;人要勇于担当,一个家庭也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是这样。 【考点】 环境描写方法及作用 散步(莫怀戚) 理解记叙文中句子含意或作用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散文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通读文本可知,第一段“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总括了文章的内容,据此可概括为我们一家人到田野散步。 (2)阅读画线句,由“初春的田野”“树枝上的嫩芽儿”“田里的冬水”,可知是景物描写,描绘了春天生机盎然的自然风光之美,交代了一家人散步的背景。同时,“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眼中这美丽的春光春色,折射出“我们”一家人散步时内心的愉悦,表现了一家人浓浓的亲情。 (3)解答本题,可以从表面含意和深层含意进行理解。从表面来看,“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体现出“我”和妻子走得很小心,唯恐有闪失。从深层来看,“整个世界”可以理解为:一个是老人,代表着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个是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界;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作为中年人,起着顶梁柱的作用,有扶老携幼的责任,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思想,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答案】 (1)由喜爱(喜欢)到哀叹(觉得残酷、可怜、同情、悲伤)再到敬仰(赞叹)。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从颜色、姿态、神韵三个方面写出了春天桐叶的美好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桐叶的喜爱之情。 (3)描绘“春叶”是为写“落叶”蓄势(作铺垫),通过“落叶”与“春叶”的对比,揭示文章的主题。 B,E 【考点】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赏析文章语言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分析文章中人物情感 散文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 【解答】 (1)作答此题,应通读文本,结合文中关键语句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结合文中“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等内容可以看出,在①②段中,作者表达了对法桐的喜爱之情;结合文中“我觉得这很残酷………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片收去呢?”“喔,叶子,你们认识吗……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等内容可以看出,在③-⑤段中,作者觉得生命是残酷的,表现了对法桐的同情;结合文中“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等内容可以看出,在⑥-⑧段中,作者表达了对法桐的敬仰之情。据此作答即可。 (2)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能看到“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的桐叶比作“彩蝴蝶”,描绘出桐叶在天幕的衬托下具有丰富颜色的状态;“……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桐叶以人的情态,写出了桐叶优雅的姿态与神韵;作者通过这句话的描写,突出了春日桐叶的美好形象,表达了对桐叶的喜爱之情。 (3)本文描写了法桐由春天的繁茂到秋天的凋零,虽年年如是,但它仍不气馁的生长过程,揭示了人生的哲理,这是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春日梧桐的美丽风姿与深秋时法桐凋落时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落叶的悲凉意味;同时,有了繁茂的“春叶”作为对比,易让人对法桐的凋零生发感叹,为写“落叶”蓄势,为后文作者领悟到新生命在老化和蜕变中萌生作铺垫,并借此揭示了文章主旨。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4)B项,“觉得它们独享了法桐绿的欢乐”表述有误,原文是说“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衬托‘我’的嫉妒之情”表述有误,应是“衬托‘我’的喜爱之情”。 E项,“借景抒情”有误,应是“托物寓意”。 七、作文 【答案】 【参考例文】 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 我以为自己的生活像是一杯白开水,平淡无奇,端起饮了一口,却发现兑了蜜。——题记 不知不觉间,又到了飘雪的季节。回想起那个寒冬那刻骨铭心的安静。 临近期末,各科的学习都进入了最紧张最疯狂的状态,而每日的作业像卷轴一样徐徐展开,虽缓却不可撼动地压在了我的身上。我在学习时有个习惯,就是必须要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很显然,家中没有这样的理想场所炒菜时油花迸溅的声音、手机的铃声、都会扰乱我的心智。 日子一天天过去,作业和噪声充斥着我的全部课余生活。单调乏味却又无可奈何。终于有一天,我忍无可忍,掷下笔,喊出了我的烦躁:能不能别吵了! 第二天归家,我照常开始写作业,然而今天有些异常,听不到任何响声。猛然想起我昨天愤怒的话语。嗯,我终于有了安静的环境。 我不禁从心底感谢母亲的守约来。我继续在寂静中与数字和字母格斗。不过晚餐成了简单的小米粥,我未曾留意。 日历一页页的翻,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经我的要求,晚餐不再是粥,但是只能听到极细微的声响,手机也是静音状态。 一日,晚上吃饭,母亲对我说:感冒了总会咳嗽,这次竟然就压回去了。母亲的笑语激起了我心底阵阵愧疚。她咳嗽很厉害,尤其是在冬天感冒的时候。为了给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次竟然 回到房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了学习,我改变了母亲正常的生活,然而她却无怨无悔。 我突然想到,表面上空荡的房门外却注满了母亲默默的关怀与爱。 岁末,家家都在置办年货,我放下笔,打开房门,让那锅里滚油爆沸之音传入耳际。很陌生,很纷闹;却又很熟悉,很温馨。我的生活不再是乏味而又难熬。我拥有着最好的爱,就好像是拥有了全世界。 【考点】 全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从审题方面看,注意四个关键词:①“原来”表示发现真实情况;②“也”可理解为“同样”。这两个副词隐含的意思为:过去我不曾发现自己拥有,因而羡慕着别人;在经历了具体事情后突然发现自己同样拥有。③“我”是人称上的限定,必须用第一人称;同时限制了所叙事件属于个体行为而不等同于群体性的“我们”。④“这么多”既可表程度,强调发现自己原来也拥有之后的情感;也可为数量上的限制,主体事例不能太单一,要用丰富的材料来凸显文意。从选材立意上看,这种题目很容易出现扎堆选材的问题:亲情、友情、师生情,素材缺乏新意。可从个人成长的角度选材,较容易体现真实文风,在立意上也容易写深刻。从体裁选择的角度看,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抒写自己的人生体验或感悟,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作文。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查看更多